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

已經是第三天了,安費揚古的死訊傳到了赫圖阿拉,努爾哈赤當時大驚,這是從起兵以來,後金少有的損失,尤其接到了李永芳起草的那個戰報,得到了大明軍隊登陸朝鮮的消息,後金的朝堂上更是吵成了一鍋粥。

如果這個戰報屬實,大金受到西面廣寧王化貞和熊廷弼的壓迫,南面再起戰事,大金就處於兩面作戰的不利地位。

在討論了一番之後,認爲朝鮮對大金的態度一直是搖擺不定,如果對他進行繼續的進攻,就會刺激朝鮮徹底的站到大明的一邊,這是後金絕對不能出現的局面,所以文臣武將達成了一致,那就是南邊採取收縮的政策,將阿敏的軍隊撤回到鴨綠江沿岸,憑藉沿岸明軍丟棄的堡壘作爲抵抗。

而早就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的腹案中,準備對廣寧進行進攻的戰略,絕對不能半途而廢,這樣就施行西面進攻,南面死守的格局,只要未來的廣寧一戰勝利,大金這種不利的局面就會被立刻打破,那南面的壓力也就自然解決了。

於是努爾哈赤當機立斷,給前線的阿敏下了一道軍令,命令他撤回鴨綠江以北,實行防守。

800里加急,往來是非常快的,就在阿敏攻擊的第三天,這道聖旨就送到了阿敏的手中,這讓困獸猶鬥的阿敏在悄悄的鬆了一口氣之後,卻又心中不甘。

明明看着那個低矮的城關上,晃動的明軍的身影已經稀薄,原先每一次發出的五聲炮響,也在城頭的一陣火光之後,徹底的銷聲匿跡了,那是敵人的炮炸膛了。

從城頭丟下來的滾木已經稀少了,那些丟下來的石頭已經明顯的有死人的石碑,磨刀的石頭,房頂的瓦片。

但是這個關城,就像一個血肉的磨坊,不斷的絞殺着自己的實力,讓自己難有寸進。

一萬奴才大軍,敵人殺死的和被自己砍死的,已經有大半,自己的鑲藍旗八旗子弟,也已經拿出一部分投入戰鬥,但那一個低矮的城關,隨時都在搖搖欲墜,都可以聽到在自己全力的進中發出嘎巴嘎巴即將崩塌的聲音,但是,眼看着搖搖欲墜,眼看着即將崩塌,但就那麼頑強的挺立在那裡,適時的擋住了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

“什麼時候明軍有了如此頑強的戰鬥意志。”阿敏的嘴脣流着血,聲音含糊不清的嘀咕着,已經血紅的眼睛,充滿了一種無力的感覺:“如何大明的軍隊都是這樣,不出兩年,我們就得退回白山黑水,繼續過着我們茹毛飲血的日子。”

想到這裡的時候,不由得渾身一陣顫抖:“不,絕不能退回去,不但不退回去,而且我們還要必須努力,因爲據那些商人稟報,在南方,還比現在北方的大明更加富庶。那裡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綾羅綢緞,看不完的錦繡江山,享受不盡的優雅美女,那裡纔是天堂。

龍生九子,我們也曾經是華夏的苗裔(女真源於肅慎,大禹時候是夏朝的一個分支,因此他們一直以也是華夏一支而自稱,雖然不被中原文化所認同。)可是,爲什麼他們漢人卻享受中原的花花世界,而我們必須在這苦寒之地被迫煎熬,天地不公,那我們就要用自己的雙手找過一個公平。

“一天,只要再給我一天,我將象關拿下,就能起到震懾住南面大明援軍和朝鮮人的作用,如果我們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去,會助長敵人的囂張氣焰。”阿敏在懇求着來傳聖旨開國理政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申請着。

這一次,努爾哈赤將這個重病纏身的五大臣之一,鑲黃旗的副都統,大清巴圖魯派過來,怕就怕阿敏牛脾氣犯了,違抗命令。結果果不其然,在這座城下,阿敏已經損失慘重,但依舊執拗的進行攻擊。

虛弱的搖搖晃晃的額亦都在憑弔了安費揚之後,仔細的聽取了阿敏的前前後後經過,面對阿敏的請求,一雙眼睛像鷹隼一樣的盯着他:“你和我說實話,你上一次的戰報上說,毛文龍受到了大明山東水軍和朝鮮軍隊的增援,情況可是屬實,你可是抓到了增援來的大明將官,還是看到戰場上有遺留朝鮮將士的屍體?”

被這麼一問,阿敏就心虛的左顧右盼。

額亦都就什麼都明白了,然後就問道:“安費揚古臨去的時候,留下了什麼遺言?”看看阿敏欲言又止,額亦都就長嘆一聲:“我和安費揚古同朝爲臣,受皇帝信賴,被委任理政五大臣之一,我們之間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他的性格我也瞭解一二,這裡也沒有外人,你就和我實話實說,我也絕不傳出去。”

阿敏就羞愧的低下了頭,但卻依舊欲言又止。

額亦都就再次長嘆,然後探出身子,伏在阿敏的耳邊小聲的向他說:“我來的時候,老八皇太極悄悄的拉着我的手,和我說了許多話。”

一聽說皇太極,阿敏立刻警醒起來,神色緊張的詢問:“他怎麼說的?”在這些阿哥里,阿敏最煩的就是皇太極,但最忌憚的也是他,一聽說皇太極對自己有看法,當然要仔細的詢問了。

額亦都就喘息了一陣道:“老八向我說,這一次你報上去的奏摺,所講述的軍情,絕對不是真實的。”

此言一出,當時讓阿敏大驚失色,把戲被拆穿,這裡不但有欺君之罪,最主要的是,自己將威望掃地。到時候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羣起而攻,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原先有安費揚古在,面對這些打嘴皮子的仗,自己是根本不必操心的,但現在不成了,自己只懂操刀子,哪裡會玩那種心眼?

看到阿敏的神色,額亦都就明白事情的真僞了,果然如皇太極判斷的,阿敏這是諉過爲功啊。

額亦都不由得哀嘆一聲,佩服皇太極對事情的洞察能力的同時,也真的爲皇太極能用這個辦法拿捏住阿敏感到幸運。如此一來,皇太極算是在朝局裡的勢力就更加了一分。

“老八說了,這種事情絕對不是你親自所爲,以你的性格,也寫不出這樣的東西。”然後斜着眼睛看着阿敏:“這種事情只有兩個人能做得出,一個是李永芳,一個是安費揚古。”

阿敏就莫名其妙的回了一句:“這有什麼區別嗎?”說完這話自己就後悔了,這就叫不打自招。

額亦都就玩味的衝他笑了一下,然後剖析道:“這個主意如果是李永芳出的,他就是出於私心,你的所作所爲就是謊報誤國,你的罪過可就大了。”

自己已經不打自招了,阿敏也就豁出去了,滿不在乎的問道:“如果是安費揚古說的呢?”

額亦都就慨嘆一聲:“那就是老成謀國,你不但無罪,而且的確有功。”

阿敏就長嘆一聲,在朝廷裡,自己依舊以莽撞出名,而夥計安費揚古依舊是以一心爲國著稱,這就是爲什麼自己的鑲藍旗能成爲八旗第二的原因——需要自己衝鋒陷陣,但又讓安費揚古這個理政大臣坐鎮後方看着自己。

想着這樣,就有些氣餒,阿敏就沮喪第問:“皇帝是怎麼信了我的那個戰報呢?”

“當時老八在皇帝面前力排衆議,他的理由就是,自從熊廷弼重新上臺,搞了一個三方佈置的策略:“廣寧用馬步兵在河上設立壁壘,憑山川形勢打擊敵人,牽制敵人的全部兵力;天津、登、萊各港口建置水軍船隊,乘虛打入敵人南方的駐地,動搖他們的軍心,這樣敵人勢必有內顧之憂,遼陽就可以收復了。於是討論在登、萊設立巡撫,像天津一樣,由陶朗先充任;而山海關特設經略一人,管轄一方,統一事權。用這樣的理由,來爲你的那份虛假的皺摺,做了闡述說明。”

阿敏就坐在那裡愣了一陣,最終趁着赫圖阿拉的方向拱了拱手:“老八的情我領了。”

額亦都就欣慰的點點頭,能將阿敏的鑲藍旗拉進老八的陣營,這就是自己這次來的最終目的。

“這份奏摺,剛開始的時候是李永芳寫的,但後來是安費揚古同意的,同時,進攻象關是安費揚古出的主意,他讓我攻擊三天,等待皇帝命令我撤軍的聖旨,然後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收兵。”然後就將安費揚古臨終前的那三條遺言,一字不落的向額亦都說了。

仔細的聽完之後,額亦都不由得長嘆一聲:“安費揚古,不但爲你謀算,也是在爲我們大金謀算,真是老成謀國。”然後擡眼道:“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後面的事情,由八啊哥給你善後,前面的事情還要你自己親自處理,象關必須拿下,我只能以身體不適路上耽誤爲藉口,再給你一天的時間,一天後,無論你拿下拿不下,都必須撤軍了。”

然後就無力的站起來,搖搖晃晃的出去了,身體佝僂得就像一個蝦米一樣,顯得那麼的無力。一面走一面搖頭嘆息:“早年間的時候,大家都是一根腸子,就是爲了這片家業死戰,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變成了現在這種勾心鬥角的樣子,唉——”

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179章 堅定不移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536章第879章 謀劃清洗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375章 主動出擊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1191章 耐心教導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427章 甩袖子走人第1200章 許傑的決斷第777章 萬象更新第391章 歸民該殺第1228章 蒙漢兄弟聯手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163章 請求反擊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1323章 鳳城張盤第227章 大搬運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1265章 海外軍團回援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854章 再回薩爾滸第979章 朝鮮的平叛大業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919章 軟禁欽差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867章 毛帥 丟了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575章 戰陣烈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1281章 動彈不得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915章 馬維忠的多重使命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1397章 天啓落水第587章 訣別第341章 街壘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692章 深謀遠慮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1149章 日本國滅
第1024章 燃燒的烈火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877章 嫌隙初顯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179章 堅定不移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536章第879章 謀劃清洗第557章 咱不打,咱閱兵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926章 要挾與支持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1071章 敵後密營第375章 主動出擊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1191章 耐心教導第1191章 軟禁了皇帝第290章 工匠營的寶貝們第427章 甩袖子走人第1200章 許傑的決斷第777章 萬象更新第391章 歸民該殺第1228章 蒙漢兄弟聯手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021章 混亂廝殺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163章 請求反擊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1323章 鳳城張盤第227章 大搬運第134章 過年最大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1265章 海外軍團回援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1149章 日本國滅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1207章 逍遙的日子第854章 再回薩爾滸第979章 朝鮮的平叛大業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919章 軟禁欽差第963章 信王就藩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313章 騎兵師出擊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867章 毛帥 丟了第1249章 一步步退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776章 平息風潮第575章 戰陣烈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1281章 動彈不得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1202章 殺入敵後第915章 馬維忠的多重使命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523章 人情的味道(還是爆更)第146章 貪佔軍功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491章 各自的心思第1397章 天啓落水第587章 訣別第341章 街壘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692章 深謀遠慮第649章 袁毛結仇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1149章 日本國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