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淨軍出征

“再請問皇上,何爲空間換時間呢?”這個說法還真是新鮮,孫承宗想了又想還是不得其法。

“?”朱由校一愣,這話的概念還真給孫承宗不好解釋,這是蔣委員長爲了類型老百姓發明的一種抗日點法,其實質也就是不抵抗或者是有選擇性的抵抗,然後等着自己把飛機、大炮都弄好了再說。但套在這裡那不就變了味了?只能就事論事的給孫承宗胡亂解釋說:“孫老師,蒙古現在有兵臨城下之勢,然我軍並沒有做好準備,不能立刻到位增援,這樣就需要有所犧牲大明的領土、城鎮,甚至是一些財產,而蒙古本身就是爲了財產所來,肯定會大搶一番,這樣就會耽誤相當多的時間,而我軍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時間。所以朕說此戰術就是空間換時間。”

朱由校一番話說完,臉先臊的通紅,這TM什麼狗屁戰術,說起來倒是牛轟轟的,但越想越覺得怎麼還是做了逃兵了?

“哦,原來如此,”久經戰事的孫承宗也聽出了朱由校的意思了,聽着挺大氣的詞句,比起堅壁清野戰略來,那可是差的不是一般的遠。“皇上,如若在撤退的途中把糧食、草料銷燬、水井都堵上,豈不更好?”

“不可,孫老師,蒙古只是來搶,並非來毀滅,留給他們,還有搶回來的時候,但若毀了,那可就完全失去了。”朱由校一聽這這個戰術,立刻就不同意了,現在糧食如此的緊張,買還買不回來呢。哪裡捨得燒了。就算是到了蒙古人手上,也一時半會吃不完的。

“皇上,那可是變相資敵啊?!”

“孫老師,有句話叫,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朕的淨軍一到,會讓他們怎麼拿的,怎麼給交出來,還得加上利息!有這份地圖在,就是跑了和尚,也跑不了廟!”

孫承宗算是被朱由校的大膽給鎮住了,看着朱由校拿出的一張部落分佈圖,上面分別標註了大同北邊所有的蒙古部落。這些在朱由校的眼裡分明就是一個個的補給點啊。三千人就敢往草原裡扎,而且還挑一個如此的非常時期,給蒙古拼損失、拼耐性。要知道再小的縣城都有城牆,蒙古人想攻陷,需要費相當大的勁,必須棄馬攻城,這一下就得失去其三層的勇力。而到了草原之上,只要圍住了一個部落,以三千淨軍的力量,結果只能是血洗了。如此換算,蒙古人是肯定不會樂意的。

而遷百姓到別的縣城,在如今的局勢之下,也是困難重重,大同的邊牆都倒了,那小縣城的,又能結實到哪裡?這點也真讓人費腦子,但到大的州府,又着實太遠了,都在四百里地左右,基本上快到京城了,而目前也只能往那裡遷了。

“皇上,但不知除了派三千淨軍前去,是否再派援軍?”

“孫老師,此三千人是打算直接出關的,而朕也將另派一千三千人的將軍,與之一起出發,而這三千人是在內地阻擊、追趕蒙古軍的,而更後面的一千餘淨軍待朕的戰車造好了,朕會帶着親征歸化。”想到只須有百兩戰車,遇到了蒙古軍,那場面還真讓朱由校期待。

“戰車?”這段時間孫承宗忙裡忙外的,光是兵部那一攤子就是不輕的擔子,還真沒有注意,皇上又發明了什麼武器。

“是的,配上了神弩的戰車,以後孫老師看到,相信就不會再想什麼偏廂車了。”朱由校自豪的說,戰車的戰力輸出,那是相當強悍的,只是現在時間太緊了,不可能造出來多少而已。若以裝備個三千人,朱由校敢橫着在草原上走。戰車一出誰與爭鋒?

“皇上,老臣還真的很期待。”

“很快,孫老師就會看到的,既然策略已定。而帶領這三千人遠赴草原的,朕想請何愛卿前去,何愛卿可願意?”朱由校此時對着何可綱說。

“臣赴湯蹈火再所不辭!感謝皇上給臣這個殺敵立功的機會,臣必不負皇上所望,大勝而歸。”何可綱當然的激動,如果帶其他的兵丁,他還不一定如此的激動,但帶淨軍,那是什麼概念?簡直就是給他送功勞的。

“朕的淨軍,是朕目前最爲依重的力量,除上次攻陷西華門時,損失了近四百人,別無損失。此次,朕也不希望搞個什麼傷敵三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出來。如果朕的淨軍是雲,蒙古軍只是泥;如果朕的淨軍是瓷器,那蒙古也只是人陶罐而已。硬拼,朕是絕不答應的。以一百換一個,朕都不換,何愛卿,這個原則你明白嗎?”說實話,西華門之爭當然重要,但一下子失去了四百淨軍,絕對不是朱由校能夠接受了的,二十分之一的兵力,說完就完了,怎麼能說人不心疼?零傷亡纔是朱由校追求的極限。

“回皇上,此次臣一定保護淨軍的生命,絕不會和蒙古族硬拼的。請皇上放心。”何可綱一聽這話,還真是冤到家了,用腳後跟都能想到,拿着個掃帚(鐵拂塵)的淨軍哪裡有什麼戰鬥力可言,就是這樣,自己還死了八個生死相隨的兄弟,才死了四百淨軍。如果給那些淨軍配上神弩,哪裡會死什麼人?這純粹是無妄之災。

“好,就是要打仗用腦子的將軍,朕看好你,”

“皇上,那下一個三千淨軍由誰帶領?”對於這個領軍人物,孫承宗還是挺期待的,而且據他所知,皇上還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宮廷政變纔剛剛過去那麼十天,雖然有擴大了錦衣衛,但指揮打戰的人物,還真沒有。

“嗯?”本來想着從幾個監軍裡挑一個出來的,但經孫承宗一問,此事還真不是兒戲的,這打仗的道道可是不老少的,真放給一個月前還是個廚子或打掃衛生的雜役,那真不是那麼放心。“孫老師可有人選?”

“回皇上,此事來的緊急,縱使再合適的人選,也一時半會趕不過來。縱使來了,也不一定能和淨軍和的來,若皇上不嫌老臣年老體衰,老臣願領淨軍前往大同。”

孫承宗當然想推薦得意弟子袁崇煥,或者自己幾個兒子,但袁崇煥肯定是不得朱由校喜歡的,一想算了。而幾個兒子,行軍打仗之類的倒是可以,但如果帶這隻淨軍,他們還真不夠格。沒見識過淨軍的豎盾和神弩的配合,只是按正常的戰術配合,極有可能讓淨軍明珠暗投了。

“孫老師如此年紀,竟然要再徵沙場?”

“老臣雖已經過花甲之年,但自覺身體康健,並不服老,此次只怕要給皇上添累贅了,”一聽皇上打了個疑問句,孫承宗急忙說道。

“孫老師請命,朕正求之不得呢。”

“老臣謝皇上給此良機。”

“大伴,統計一下宮裡的車輛、馬匹,朕六千淨軍需要二千兩馬車,不夠的以三倍價格向京城官員、百姓徵調。上次讓大伴找的馬伕,統計好了,急速到校場集合。傳旨大同百姓撤退,讓百姓先撤,軍隊儘量抵抗,以待京城援兵的到來。傳旨周邊各縣城,接收逃難百姓。讓御膳監給淨軍準備七日干糧。”

“奴才遵旨。回皇上,馬車伕已經準備好了一千多人,隨時可以出發。”這可真夠忙的。

“嗯,這就好,走,去校場吧。”

校場之上,七千淨軍已經整裝待發了,朱由校當然的給他們打了打氣,最後把三千淨軍交給了何可綱,何可綱激動的行禮謝恩。

又抽出了三千人,交給了孫承宗。剩下的一千餘人沒有弩的還佔了多數,不過估計傍晚時分,就能全部裝備上了。

而老魏也忙的不可開交,倒是把任務給完成了。宮裡只有一千多兩馬車,還真的需要對外徵集。因爲補三倍的錢,還是爲了抗擊蒙古異族。百姓、官員、商人都沒有多說什麼。遇上誰的徵誰的就是,就這樣,一共弄足了三千輛馬上。二千多人駕車的把式,還有淨軍本身就會駕車的,已經足夠用的了。

此次出征沒有鬧太大的動靜,因爲時間急,六千淨軍和相應的伙伕等,就這樣,也沒搞個儀式,就被兩位一文一武的兩員文武官員給帶走了。淨軍們面對這次出征也是抱着複雜的心態。有感覺是送命的,也有感覺是搏命的,更多的感覺是去要命的。

出了城,何可綱相當仗義的把十名親兵分給了孫承宗,當個斥候用,沒有比這些人再合適的。騎馬技術又好,還配了望遠鏡和山地弩,給軍隊當眼睛用,再好不過了。

孫承宗當然是欣然的接收了過來。雖然也帶了幾個親兵,但那些親兵和何可綱的親兵與淨軍的關係可是天差地別了。而且他們的手裡都有山地弩和望遠鏡,而自己的親兵有個弓箭就不錯了,充其量就是個普通騎兵,和人家弩騎兵是不可比的。

至於談到淨軍,那些天天倍受皇上恩寵的宦官,哪裡會把其他人放在眼裡。如果不是當初自己在皇上的隆重推出的情況下,訓了淨軍幾天,恐怕連自己在他們的眼裡,也就是個大臣而已,根本不會買自己的帳。所以還是有這十人來的實惠。

第20章 諸葛連弩第218百姓衝陣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421章 兄弟同心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396章 再行練兵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365章 進軍歸化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20章 諸葛連弩第36章 酒店建設第35章 魏公貪權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2章 再臨死亡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9章 老魏歸心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21章 大明驛站第283章 寧遠分兵第209章 朝臣認慫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769章 夾道迎君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576章 盧公歸來第10章 盡用罪監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70章 重返司禮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759章 張氏手爐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93章 信王祭母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659章 大勝之後第264章 大破蒙軍4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647章 虐俘事件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81章 藥店火藥第659章 大勝之後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16章 造衛生紙第3章 判斷形勢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6章 災難預言第55章 水泥出產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78章 神弩降世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46章 宋氏兄弟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699章 各懷心思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516章 京城地產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512章 堵不如疏
第20章 諸葛連弩第218百姓衝陣第251章 商人逐利第421章 兄弟同心第247章 大破蒙軍1第396章 再行練兵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548章 好大手筆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365章 進軍歸化第677章 斬草除根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20章 諸葛連弩第36章 酒店建設第35章 魏公貪權第621章 地下運動第598章 登陸灘塗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122章 浮力大解第2章 再臨死亡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9章 老魏歸心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21章 大明驛站第283章 寧遠分兵第209章 朝臣認慫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769章 夾道迎君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553章 舉子上工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576章 盧公歸來第10章 盡用罪監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70章 重返司禮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759章 張氏手爐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543章 加價收購第93章 信王祭母第258章 遼東世族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659章 大勝之後第264章 大破蒙軍4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346章 封鎖海峽第229章 黃粱之伏第538章 京中暢遊第48章 山寨初夜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580章 瑞雪成災第647章 虐俘事件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81章 藥店火藥第659章 大勝之後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208章 終聞準信第16章 造衛生紙第3章 判斷形勢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6章 災難預言第55章 水泥出產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78章 神弩降世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46章 宋氏兄弟第272章 盧公回京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699章 各懷心思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371章 宗室無賴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516章 京城地產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512章 堵不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