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神弩降世

“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黃尊素聽皇上的話,也是上心聽了,但聽到最後卻感覺皇上還是要殺他,不由的脾氣也上來了。

“朕沒有拿死來威脅你,也不會動畏言殺人的念頭,只是不能放任你再如此的妖言惑衆,抱着個死腦筋咬咬住不放,前朝可以收稅、改朝換代之後也會收稅,怎麼在明朝就不能收稅了?朕絕不會讓你因一已之偏思把好好的稅收政策隨意的污衊。你要保你的代表的小集團,發展東南路的商業,而朕卻要保住祖宗留下的大明江山,保大明朝!保漢人的土地、財產不受外族任何的侵犯!爲了這個目的,朕就需要錢糧和強兵,所以朕鐵定要收商稅以充國庫、免農稅以得民心。而愛卿你就成了朕改革的絆腳石!所以只能將你禁言了,此乃是朕的無奈之舉,放你在外面,遲早得被殺死。待事態平靜之後自會還你自由,當然如果你想通了也可以隨時回家。現在你留在宮中寫寫書,練練字吧,多則二年,少則一年,基本上也就塵埃落定了。”本來這次的初衷是想着說服黃尊素,沒想到差點讓人家把自己給說服了,自己都覺得應該保護東南沿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然後這一小部分富裕再帶動全國多數人富起來。但一想不對啊,建奴和李自成可不會給自己這麼多的時間,照此種財政模式方展下去,自己還是會亡國。這種政治犯太危險了,但殺是肯定不會殺的,如此人物殺了實在是太可惜了,大儒啊!

“來人,把黃愛卿帶到瀛臺供其居住,給他準備好文房四寶和一應書籍,平時想吃什麼給送什麼,想用什麼就給什麼,可以隨時來見朕,但沒朕的許可不得見外人,去吧。”瀛臺是位於中南海南海中的仙島皇宮,是帝王、后妃的聽政、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臨水,襯以亭臺樓閣,像座海中仙島,故名瀛臺。給黃尊素住這個地方,也算對得起他了。

“皇上,草民冤枉啊。”黃尊素聽着皇上說要收商稅還來了一句免農稅,明顯是捨本逐末了,本想把這種亡國的政策抨擊一番,結果皇上根本沒給他機會,要軟禁他,立刻掙扎着說。

“你是否冤枉,朕很清楚,許多好人做了壞事也認爲自己是正義的,雖然他沒有惡意,甚至出發點是好的,但事實上他卻做了最大的壞事,這纔是最危險的,‘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這種適得其反的效果朕想想就頭疼。希望愛卿在此期間,能夠靜下心來,好好的思考一下大明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去吧。”朱由校實在不忍心看着這樣一個才子佳人被搞成軟禁,看看其它的豬腳,擺事實講道理,王八之氣一震,面對的那些人立刻感覺到羞愧難當,不是投降就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立刻納頭就拜;而自己面對這樣的人物簡直就是老虎吃刺蝟,無從下口,除了採取強制措施外別無他法,根本就是無能。算了,不想了,再過一會就該用膳了,先去淨軍那邊看看吧。

直奔校場,由於每天都來看這些淨軍,這讓他們相當的感動,練的也更加的賣力,可以說一天一個變化。這時候正彼此之間放鬆呢,這是朱由校想的一個新招,嚴格訓練結束後,肌肉太累的太緊了,需要按摩一下,讓彼此躺在墊子上,按摩一下,有利於血液流通肌肉放鬆休息一下,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吧。

“小桂子,挺放鬆啊,看這享受的表情,朕都羨慕了,都別起來,繼續,朕來是看着大家訓練的,不是來打擾的,你們要再停下來,那朕來的,就錯了。接着放鬆,一會朕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吃飯。”朱由校說着制止宦官們起來行禮,這句話一說話差點沒把宦官們給說哭了,這些年真的是太苦了,特別是在浣衣局和直殿監的宦官,那就是別人的腳下底泥,想怎麼踩怎麼踩,平時連吃都吃不飽,更不用談什麼尊嚴了。但現在天天的吃肉喝奶,皇上又準備給做衣服,什麼心都不要操,而更讓人感動的是這個皇宮裡面的主宰只要有時間竟然天天跑過來看他們,現在誰敢看不起他們?這一切都是這個笑逐顏開的皇上給的,人都是感情動物,宦官也是一樣,雖然不能和皇上論什麼交情,但這一貴一賤恩情乃現,就朱由校這恩施的程度連石頭都能給軟化了,別說是他們這些以前什麼地位都沒有的宦官了。

但很可惜這頓飯還沒有吃成,就被李德全給打斷了,諸葛神弩面世了,這個消息來的有點突然,但又有其必然,突然是因爲都這麼多天了都沒有出世,今天沒想到竟然就制好了,而必然的原因是已經有現成的圖紙,和必要的零件,雖然圖紙畫的有些抽象派,但還是有點理論依據的。

只好告別了依依不捨的淨軍,不誇張,真的是依依不捨,淨軍希望整天的和皇上在一起纔好呢。快步向兵仗局的方向走去,到了之後,就看見宋應星傻傻的抱着一副大弩衝着遠處的靶子在笑,顧不得讓他們行禮了,現場所的人都高興的不得了,看到皇上的到來,想施禮,卻被激動的朱由校擋住了。

“快給朕看看,”朱由校衝着宋應星說。

“喲,真沉,”接過來這巨弩,感覺了一下這重量,得有二十斤左右。

“皇上,弩匣,”宋應星又遞過來弩匣。

“是這樣上的嗎?”雖然是自己設計的不錯,但操作起來卻不熟練。

“對,弩匣只要對準了弩幹,向上一推然後再向後一拉就到位了,”

“朕試試,”由於弩剛剛制好,並沒有準星之類的東西,全憑感覺,覺得瞄的差不多了,朱由校拉上弦,向前一推,一支弩箭穩穩的飛出,越過了前邊的有八十米的人形耙,接着再拉推、拉推、、、、、、、十二去弩箭都射了出去,而中靶的一支都沒有,這讓朱由校大大的沒了面子。

“可能皇上的太急了,光追求速度了,要不再試試,”崔尚隱上來給朱由校找理由。

“是朕的感覺錯誤,沒適應的原因,不過,朕覺得這種設計還是有偏差,不適合瞄準。來,朕再試試。”朱由校以前玩的時候都是十米之內的近距離打汽球,而這次可是八十米,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這次的確找到了感覺,十二支弩箭有一支中了耙子。多少讓朱由校找回了點面子。“誰來再試試,朕看着,”通過二次的試驗,朱由校發現這個弩的射程的有效殺傷距離得在八十米以上,一推一位之間明顯感覺的到鋼絲、滑輪的運作。

“聖上,我來,”宋應星主動過來展示他的射技,剛纔運氣不錯,中了三支,難怪他笑的那樣淫蕩。這次卻沒有這樣的好命了,十二支弩箭也是隻中了一支。

大家一起試了一陣後,開始了評論,朱由校首先讓宋應星發言:“射程在三十丈左右,二十五丈內有殺傷力棉甲可破,二十丈內可以破一層鐵甲,威力不差於一般的強弓,以李德全的臂力可以連射十七個箭匣而不累,”

崔尚隱說:“拿着宮裡的鐘表算,一分鐘可以射出四十八支弩箭,包括換弩匣,射速比弓箭快的多,如果是熟練的戰士估計更快。”

李德全說:“這個弩箭如果前面有個支撐的話,發射的會更快更穩。”

其他幾個人都說了差不多的話,朱由校看着大家也都算動腦筋了,這還不錯,如果什麼都指望着自己的話,估計真得累死。

“大家都談了對這支弩的看法,很好,也很客觀,不過大家都沒有談它的命中率,就是一百支弩箭可是中幾支在靶子上。這個問題很關鍵,朕的中靶率就很低,爲什麼?一方面是朕的射技不好,但重要的是這支弩沒有瞄準裝置。因爲弩不用羽毛做平衡,並不適合拋射,只能靠蓄力瞬間直射出去,那弩箭的的準頭靠什麼?朕認爲有二點,第一,弓箭靠的完全是感覺和技術,弩箭也適合這個。但朕不想寄希望在戰士的感覺和技術上,那樣的話成軍速度太慢了,也不適合衆多的軍士。朕的弩箭最需要的是準星,眼睛、準星和靶子,三點就形成了一條直線,瞄準了弩箭是就順着這條直線射出去,只要瞄準了,基本上百發百中。所以弩上要裝準星。第二,因爲發射的時候推這一下的晃動使的弩不穩定,所以李德全說的有一個支撐,這點朕已經準備了,但還有一點要求是,朕想把上弦和發射這個動作徹底的分開來,因爲推拉槓桿的動作會震動整個弩,然後就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而發射這個動作如果改成火槍扳擊那樣,穩定性就大大的增加了。上弦這個動作在左側,這樣我們的弩可以做到精確打擊,而不是單純的齊射。怎麼樣,能改過來嗎?”朱由校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當然也是終極的命令,戰場之上除了覆蓋打擊外,還需要精確打擊。如果這樣靠人品爆發來打中敵人的方式,明顯不是他想要的,安裝上精準的瞄準裝置,打不準是你的技術問題,只要肯練,百發百中不是夢,這種武器纔是朱由校所需的。

“聖上,請問準星是怎麼樣的。能不能具體說一下。”崔尚隱問。

各位衣食父母好,夢難成在抓緊時間碼字,你們給的動力可是很大喲,謝謝了。

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633章 乘勝追擊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766章 衝發一怒爲紅顏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374章 海峽之戰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52章 鑄幣權回第820章 巧借西洋殖民第440章 不留後患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63章 靈丘縣令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517章 內澇排水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37章 御膳始末第8章 敲打老魏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536章 歌功頌德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353章 砸車運動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748章 北牆收復第645章 港口添堵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94章 水井抗旱第6章 災難預言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536章 歌功頌德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87章 羣測皇上第754章 狀元效應第162章 宮廷政變7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四十七 瘋玩牧場
第303章 衝車破綻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633章 乘勝追擊第549章 一己之私第766章 衝發一怒爲紅顏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374章 海峽之戰第320章 凌丹憨現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556章 憲之轉變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639章 肆意蹂躪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52章 鑄幣權回第820章 巧借西洋殖民第440章 不留後患第214章 銀錢雙贏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415章 政務雜事第669章 恩養漢人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238章 留聲制謠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165章 宮廷政變10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63章 靈丘縣令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302章 對樓衝車第517章 內澇排水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37章 御膳始末第8章 敲打老魏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536章 歌功頌德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692章 皮島之災第589章 食肉才需爲國謀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66章 宮廷政變11第353章 砸車運動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631章 毛帥戰績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673章 滅族之戰第748章 北牆收復第645章 港口添堵第438章 再見張嫣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378章 留聲留情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830章 遼西戰事第94章 水井抗旱第6章 災難預言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536章 歌功頌德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332章 交還遼餉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163章 宮廷政變8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182章 阻擊神弩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471章 薊鎮鐵血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87章 羣測皇上第754章 狀元效應第162章 宮廷政變7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四十七 瘋玩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