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琉球久米

而就在遼西草原打的如火如荼之際,朱由校則在海上不斷的南下着。改裝了風力發電機的水泥船,航速果然比西洋的蓋倫船還要強悍許多,一旦開足了電力,更是比蓋倫船要快上半倍左右,當然這個時限最多隻能一刻鐘的時間。海上閒的沒事幹,朱由校曾經測過,在五里之內,可以追上蓋倫船。這個船速太震奮人心了。

海上的生活,的確讓人心情舒暢,不說別的,僅僅是那藍天碧海,就能夠讓人心曠神怡了。船隊裡的水手們一個個各司其職,朱由校這段時間倒是難得的輕閒。

晚上的時候,朱由校不斷的用留聲機錄音,給張嫣捎回去,放在牀頭上,試着能不能喚醒她。當然這只是自己的癡心妄想,植物人有多少醒過來的機率,誰都說不好,盡人事聽天命吧!

朱由校打算等到日本功略完成之後,就儘量的多陪陪張嫣,能醒就醒過來,醒不過來,一輩子也陪着她。

白天的時候,爲了不讓自己閒下來不斷的思念張嫣,朱由校開始了自己的各種活動。其中除了放飛白閃之外,朱由校還迷戀上了海釣。海釣可以說是燒錢運動,與高爾夫、馬術和網球被列入四大貴族運動之一而備受青睞。

海釣是朱由校第一回嘗試,別說是在海里了,連在湖或者水庫裡都沒釣過魚,倒是在水手的幫助下,學會了一種釣法——放流釣,就是船上,不去管船開得多快,隨波逐流,魚餌、魚鉤也在水中漂流,引魚上鉤。

這種方法實在是太簡單了,魚餌一般應用活餌,如小魚、蝦、泥鰍等,爲些都是下網捕魚的得到的。一點不缺。只須放餌在魚鉤上,根本不用魚竿,只用一木質繞線輪即可,連線帶鉤扔到海里,等着就可以了。

海水魚性比淡水魚類更兇猛,見餌即咬,完全的就是一個傻子!沒有淡水魚那種狡猾。只要線一動就有說明有魚上鉤了,立刻收釣就可以了。什麼帶魚、小黃魚、海鰻,都便宜了白閃,小傢伙吃的是不亦樂乎。

經過日本之時,朱由校沒有停留,不是要對日本留情,而是現在不是時候,日本功略肯定是要開的,依着朱由校的看法,在這個世界上,放過誰也不能放過日本鬼子。後世的諸多侵華戰爭不談,單就明朝而言,日本就有足夠的取死之道。

倭寇侵擾大明,造成了大明百姓的苦難,都有許多的漢族敗類。充當走狗,甚至是假扮倭寇搶劫大明百姓。最終明太祖‘片板不許下海’禁海令的形成,直接讓中國只有官方入海,而民間私人被禁,導致了大明的鎖國政策,遺害之大無可想象。

再有入侵朝鮮,神宗三大徵直接將明軍拖垮,最終成就了建奴。

如此仇恨,朱由校怎麼可能放過不提呢?但大明新型海軍剛剛成軍一支,西洋威脅迫在眉睫。矛盾的解決當然也要有先後順序,待西洋解決之後,臺灣水師建設好了,沿‘第一島鏈’清掃日本鬼子,也是不遲的。

袁可立在到達了琉球之時,正在朱由校的身邊,袁可立對琉球國的尚氏王朝一直印象相當的好。曾經‘巡海問琉球,斷案奇如神’,爲琉球人申冤,被人在琉球建廟塑像奉祀,敬若神明。

萬曆四十年(1612年),大明得知日本果以勁兵三千入其國,擄其王,遷其宗器大掠而去,(1609)到了琉球王被放回後,復遣使修貢,大明感其國殘破已甚,及定十年一貫之例。但琉球仍保持着朝貢,並及時向大明報倭警。

這樣的國家比起朝鮮那樣的國家可要強的太多太多了。所以與朱由校談及琉球之苦難。希望引起皇上的注意。

“袁愛卿,聽你的意思,你竟然去過琉球?”朱由校沒想到,這袁可立還出過國。

“回皇上,的確如此,臣還專門去過琉球的久米村,那裡是我漢人建立的村落。”

“漢人?”按着袁可立在地圖上所指的方位,朱由校立刻認出,那是‘那霸市’,老美的駐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基地,普田間機場的大概位置就在那附近,怎麼還有漢人呢?

“回皇上,久米村最早被稱爲唐營或唐榮,那是我太祖,爲了方便貢姓往來,另一方面也是爲了防備倭寇,派遣福建船工三十六戶,赴琉球定居,這些人在琉球被稱爲閩人三十六姓。在那裡的漢人相當受琉球人尊重,多有在琉球爲官。那裡講漢話、寫漢字,並有孔廟等,與大明無異。薩摩入侵前,琉球的三司官,鄭迥,就是久米人。”

袁可立去過琉球,當然知之甚詳,對於琉球的遭遇相當的同情。

“琉球國對大明忠心,不似朝鮮這等骯髒民族,二面三刀陽奉陰違,忘恩負義。此等義國,大明不能任由日本欺辱!朕聽其被倭寇所侵,十分痛心。然此地,不似中原富足,且倭寇在鄰,朕今日趕走,明日復來,琉球國民何日以安?”?朱由校想了一想,心裡還是感覺,要把這琉球羣島給拿下來。但如何交換,的確是相當的費腦子。現在的日本雖然控制着琉球,但那是打下來了之後,把國王、王室都抓走了談判之後,又放了回來,只是控制着,每年從中取利而已。即便是把日本人都殺死了,這琉球的主權還是琉球國的,真要是進攻,那可真是喪良心了。

但琉球羣島的位置太關鍵了,連老美爲了封鎖中國,搞的第一島鏈就是在這裡,可見其軍事地位的重要。相反,一旦將琉球、日本、朝鮮拿下,與臺灣一連上,這東海範圍無論是誰來劃分,什麼公海不公海的都沒有任何的關係,東海徹底的成了大明的內海。這種意義可就大了。所以朱由校就想變得法子,給琉球換地,多給些地或者多給些東西之類的都沒關係。

袁可立一聽就是一愣,沒明白朱由校什麼意思,任由着袁可立戰略眼光多強,他也無法看到琉球的軍事價值,因爲他沒辦法明白,在那倭寇以後,還有着遼闊的太平洋,那裡在以後,將有多大的軍事價值。

朱由校臉皮也是有點不正常,對於日本功略,他當然的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但對於如此良善之國,對大明一直保持着真心的尊重,自已還真不好意思下手。只好解釋一番。

“皇上,若是真有意,何不在打下日本之後,以日本之地與其交換?皇上看這裡,是日本的伊予之二名島(四國島)即不佔過多的海域,不影響皇上令大明獨佔東海的目的。而且此島離琉球不算遠,面積更是數十倍之多,應當會讓琉球國滿意的。”

袁可立這個提議的確看似琉球國佔了大便宜,不過在朱由校看來,倒是不然,如果把這裡當成拆遷的話就好解釋了,這裡是開發商看中的,本來是市中心的一畝地,給你搬到郊外去,那給你一百畝地,你就願意了?

“袁愛卿此言有理,待南洋之戰結束之後,立刻開始進行日本功略!先將倭寇屠之,再論其他!”借日本之手,先行滅了琉球當然是再好不過的策略了,但這種策略總是讓人不舒服,慢慢來吧。

百名船長在鄭芝龍的領導之下,制定了臺灣功略,其中最熱門的,竟然是冒充荷蘭回師部隊,先行控制港口,才行摸到“熱蘭遮城”,?“赤坎樓”,以此兵不血刃的就能解決臺灣的荷蘭駐兵。

這點倒是與朱由校的思路不謀而合,朱由校表示同意。

十八芝在臺灣中西部的北港溪出海口,現在忠於鄭芝龍的施大瑄、洪旭、甘輝、鄭芝虎、鄭芝豹、鄭芝莞、鄭芝鳳所佔據。而李國助;劉香;李魁奇;楊六、楊七;,楊天生、陳衷紀,他們各分東西,帶着人與船離開了,而何斌、郭懷一則投效荷蘭當了漢奸。

鄭芝龍有把前去可以勸降。這點朱由校想了想,最終還是信了鄭芝龍,如果鄭芝龍現在就敢跑了,也真的是不值得信任了,好在現在水師親師已經有了小規模,即使是他們十八芝敢玩哪吒鬧海,頂多是小打小鬧而已,成不了什麼氣候了。

鄭芝龍在歷史上之所以玩的這麼大發,並非是他有多牛,而是大明水師襯托,只能任由其從福建不斷的拉人壯大勢力,更是招安佔着了朝廷大義,方纔一發而不可收拾起來。而現在,十八芝四分五裂,想借着朝廷的大腿搓繩,那是門都沒有,更加上臺灣面臨着收復這是板上釘釘的事,臺灣水師也會盡快建起。

可以說鄭芝龍崛起的海盜樂土已經沒了,一旦他選擇龍歸大海,那隻能一輩子當逃犯了。所以朱由校痛快的答應了,並讓他注意安全,爲了避免打草驚蛇,要在荷蘭之事結束之後再行動。

Www● тTk дn● ¢ O

鄭芝龍當然的答應,其實他也是在試探,試探皇上對他的信任程度,一直以來,皇上防他防的比賊都嚴。現在他死了當海盜的心,打起了公司的注意,如果皇上真有心讓他搞,他當然的樂意去做。現在他就要試試,皇上是否真的信任他,敢放他海歸大海,如果同意了,那代表着皇上開始信任他了,如果不同意,估計皇上所謂的公司,也只不過是給他畫個餅玩呢。

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67章 送行應升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82章 大練鋼鐵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14章 滅口客氏2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627章 計劃照舊第73章 義賣現場2第95章 川貴總督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66章 天下免稅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695章 發動羣衆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28章 連弩改造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276章 遼東事變第403章 救援來到第806章 海上對峙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118章 收何可綱第55章 水泥出產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406章 憲兵之責第115章 銀行水泥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763章 假手製成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649章 冰河被毀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74章 談雨論風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53章 巾幗英雄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695章 發動羣衆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462章 硬幣發行第78章 神弩降世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99章 青州免稅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252章 大同休整
第152章 準備兵變第534章 赤壁丹崖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67章 送行應升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82章 大練鋼鐵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14章 滅口客氏2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627章 計劃照舊第73章 義賣現場2第95章 川貴總督第120章 國公辦證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784章 容妃探望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66章 天下免稅第623章 忠義挺身第749章 不戰棄守第259章 君臣失和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395章 應天夜行第718章 決不饒恕第509章 發電電動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520章 又見請辭第177章 屠弩再改第331章 遼東鐵心第661章 建奴之驚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695章 發動羣衆第558章 皇上召見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352章 蒙軍來襲第28章 連弩改造第640章 終現陰謀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276章 遼東事變第403章 救援來到第806章 海上對峙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118章 收何可綱第55章 水泥出產第799章 助奴運兵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406章 憲兵之責第115章 銀行水泥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648章 建奴炮陣第763章 假手製成第338章 鋪路規劃第649章 冰河被毀第221章 挺進大同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74章 談雨論風第248章 聯合攻關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53章 巾幗英雄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695章 發動羣衆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462章 硬幣發行第78章 神弩降世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99章 青州免稅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515章 京城規劃第189章 借道蒙古第708章 爲國爭光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138章 散朝以後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252章 大同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