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神弩被劫

能把聲音留下來,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一奇景當然的吸引了京城百姓的眼球,基本上只有能脫開身的,都湊過來看看,本來一些店鋪都是排隊購物的,這一下,排隊的人更多了。不同的是,以前來排隊的人都是普通百姓,或者是小廝級的人物。但現在不同了,許多整天大家不出二家不邁的夫人、小姐們和在家享清福的大老爺們,也都到了排隊現場,不爲別的,就爲了看看這臺傳奇的能留住聲音、發出聲音的奇物。

因爲是擺在店裡的,所以老多人都以爲是可以買賣的,所以就有人詢問價格。每部留聲機前早以準備好了宣傳人員,爲詢問之人作了解說。

爲了弘揚大明孝道,皇上特製此物共二百臺,留下家族之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所遺留的家訓遺言,警告子孫萬代,一輩輩的傳下去這祖傳家訓。因是爲弘揚孝道,所以只有當地百姓認可的以孝道聞名的而無其它負面誹聞的家庭,並獲得地方官府認可家中盡是孝子賢孫的,方有獲得皇上欽命、銀作局特製的留聲機,如鄰里之間提出疑義者,則暫停其家族資格,待地方官府查實後,如仍爲以孝傳家,仍擁有資格,否則取消資格,而訂買人拿到官府的認可後,可將此認可遞交商家。由商家向當今皇上申請孝道之家的認可,當皇上賜予了考道之家的御匾,方可從商家手中取得留聲機。價格五萬兩白銀。

前邊那條件是設的有點讓人討厭了,買個東西。還得費這麼大的勁,竟然讓地方官府出具。以孝傳家的證明,這算什麼?官府對家族的肯定?那如果是沒得到官府的肯定呢?一家子都是不孝子孫?這太讓人糾結了。特別是最後一點,竟然還得皇上御賜以孝傳家御匾,才能從商家取得留聲機。老天啊,這是要做什麼,不就是買個東西嗎?扯這麼遠做什麼啊。

但價格五萬兩白銀,這一下大家明白了,這根本就不是給老百姓玩的玩意兒。讓整個大明的絕絕絕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不是貴不貴的問題了,如此的天文數字,別說多不多了,你就是去掉一百倍,只剩下五百兩銀子,絕大多數人也是隻能看看的份。根本就沒有動手買的念頭。

絕大多數人不買。那不要緊,本來就是專門爲極少數富人,並且是豪門望族準備的奢侈品,目的就是藉着這個忠孝傳家遠來造勢,賣的就是一個概念。其中對一個家庭或者家族,首先是官府的認證。其次是皇上的御匾,這是對一個家族門風最高層次的肯定。沒實力的人不敢想,但有實力的人卻到了非想不可的程度。

高端的家族也是有攀比之心的,皇上的對門風家風的肯定,是一個家族最高的榮耀。請了回家供着,那絕對是光耀門庭、光宗耀祖的盛事。五萬兩銀子雖然是鉅款。但對於‘百萬富翁’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所以二天下來,僅北 精城跑順天府‘買證明’的人就不下五十家,其中又以勳貴、富商爲最多。外地的一些商人當然也是風涌而至,但想買也不是這麼簡單的,宣傳上已經說的明明白白了,必須有地方官府的證明才行,沒辦法,店大了欺客這個道理大家也都懂,趕快的想辦法往家裡送消息,一共就兩百臺,誰知道會不會一搶而空呢?這年頭有錢人是越來越多了,誰也不想這樣的事再次象義賣一樣失之交臂。義賣還只是得個名,但這可是又得名又得寶的好機會啊。雖然五萬兩銀子花的也是肉痛,但要是別人家有,自己家沒有,這人可就丟大了。

而朝中各大佬此時都被遼餉一事弄的進退失踞,根本就是‘財不外露’。現在聽說袁崇煥已經摞了,主動的‘投案自首’交待了問題。皇上也沒有難爲他,放回了遼東。但這個口子一開,遼餉裡面的道道,也肯定讓皇上掌握不少。這個時節再拿出鉅款來購買留聲機,還得一塊御匾,那不是沒事找事嗎?

當然在留聲機如此造勢之下,闢謠的宣傳作用當然是有的,而且是奇效。二十臺留聲機不斷的告訴人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歌謠,那是有居心叵測之人,想要造謠生事,污衊聖明的皇上,然後想着推翻皇上。當今皇上英明不英明的,留聲機當然沒說,不過把皇上一項又一項的善舉說了出來,什麼搞義賣去賑災、建養老院孤兒院、造壓水井抗旱災、免遼餉減民負、還要自己賺錢補天下農稅、爲邊民親征蒙古等等,總之留聲機裡把皇上的善行一一說道一遍,讓百姓們都能耳濡目染,熟能生巧的背誦了,皇上是聖君理念當然就深深的紮根在百姓中間了。

在京城主持‘地下活動’的寧完我,一下子被皇上這個手段打的暈頭轉向,這闢謠的手段太新奇了,根本不是自己能承受了的。這輩子怎麼算也算不到世上會有如此的神奇之物存在啊。沒辦法這一輪輸的也不冤,只能再想着下一輪了。要知道漢人在建奴手下爲奴,也不是沒有競爭的,要想得到主子的重視,就得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出來。現在什麼最有成果?一個是錢糧、一個就是武器了。

此次寧完我準備對每天從大興運送至南苑的神弩下手了,只要搞定了這一批神弩,大明皇上戰鬥力迅速提升的秘密就會被他發現。這個對大金國的貢獻可是最爲實在的,肯定能得到主子的青睞,搞不好,還能給自己擡個旗啥的,那自己可再也不是漢人了,而是正經八百的滿人。

想到這裡心裡不由的一熱,做爲一名投身在後金的漢人來說,最大的榮耀當然就是如他們的前輩佟養性一樣,到了女真人那邊認祖歸宗,搖身一變成爲一個女真人,擡上旗,那才叫榮耀。但同人不同命,人家佟養性有一個堂姐是老奴酋努爾哈赤的老婆,這枕邊風一吹,什麼都結了。現在又有哪個旗人敢對佟養性無禮?而自己和范文程之類的人就不一樣了,遇上那個不高興的,立刻就是擺出一副主子的模樣,對他們非打既罵。如今皇臺吉對他們漢人奴才還是不錯的,算是禮敬有佳了,並許諾過誰立功,幫誰擡旗。如果自己把那個什麼屠虜神弩給搞到手,應該算是奇功一件了,擡旗就很正常了。

如今正在尋找押送武器的規律,如路線、押送人員、時間等等,待收集完整信息了,那就是自己下手的最後時刻了。人手自己也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個時代綠林好漢多的是,只要肯出錢,這樣的人手還是很好找的。於是寧完我不斷的計劃着。

兩天後,孫承宗回到了京師,立刻回兵部安排諸多事宜,首先的就是派人給袁可立下旨,再次調西北幾省的官兵前去剿匪,雖然已經有相關的官員在做此事了,但力度太小了。然後就是抓錦衣衛的訓練和戰車、神弩的安全問題。

但不抓不要緊,一抓出問題了。李德全派的押送宦官和一個百戶的錦衣衛,死了二十餘人,餘者全部受傷,當日押運的屠虜神弩和豎盾,其中一車,不翼而飛。據傷者交待,當時黃昏時分,押運車輛從大興皇莊出來不久,走到了天恩莊的時候,劫匪先是在路上故意製造了一起兩輛馬車撞車的事件,把押送車隊攔了下來,錦衣衛百戶上前喝斥之時,被他們暴起殺死,然後突然從道路兩邊衝出來了二百餘人,開始攻擊他們。雖然奮力拼搏,但終因寡不敵衆,而被那夥匪人搶走了一車豎盾。

孫承宗一聽,那個氣啊,不顧旁邊的魏忠賢和田爾耕直接大罵“廢物!”這可是皇上千叮囑萬囑咐的事情,如令竟然真的一語成讖,如此大事,可如何對皇上交待啊,如今這可是皇上最大的儀仗,一旦被敵人掌握了,那可如何是好?

“孫閣老莫急,事情既然出了,且想想如何補救,抓住兇手方是正理。”魏忠賢這時也不端着個監國太監的架子了,一聽說此事,他就飛速的趕了過來,這事他當然知道嚴重性。皇上走之前對他和田爾耕可是反覆交代的,不僅是神弩、戰車也是如此。

“魏公公、孫閣老,如今並不是絕望之際,下官去過現場,知道神弩和豎盾都是分裝的,而匪人搶走的只是豎盾,相反神弩無妨。此亦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下官已經按着傷者的對匪徒的描述,進行了畫影圖形,並會同順天府、刑部的六扇門一共介入偵察。更着京城的所有的在職錦衣衛以及南苑錦衣衛,按着匪徒逃走的方向開始大範圍的清查了。希望可以找到什麼線索。”田爾耕真是感到自己中了無妄之災,現在的他可是個大忙人,錦衣衛、衛生署、驛站和自己的小生意。這些把他忙的都快轉暈了。但就是這個最不起眼的押送翻船了,而且這一翻還是大事,死了人就不說了,再多的人也比不是屠虜神弩的秘密重要啊。這點別人可能不知道,但最早就參加了兵變的他,可是對神弩有着相當深的見解的,對皇上的重視也是知之甚詳的。但就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這天之腳下,公然對百名錦衣衛下手,殺官搶弩,讓他能有什麼辦法呢?

第264章 大破蒙軍4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30章 地磚水泥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699章 各懷心思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406章 憲兵之責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84章 義賣收穫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559章 被發現了第691章 遼陽之屠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87章 羣測皇上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688章 欲擒故縱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9章 老魏歸心第751章 袁大總管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24章 八千淨軍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91章 邯鄲攻略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20章 諸葛連弩第541章 收購甲骨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67章 送行應升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10章 盡用罪監第525章 西北戰事第205章 張嫣從商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16章 造衛生紙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391章 峽谷鬥智第37章 御膳始末第87章 羣測皇上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679章 此爲何意第356空中飛人第789章 錦衣再改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771章 廷杖之威
第264章 大破蒙軍4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202章 錦衣考覈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667章 撲朔迷離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479章 韃靼犯邊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30章 地磚水泥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304章 常州風災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336章 明軍內戰第699章 各懷心思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407章 親軍之熱第514章 官員實習第715章 立殺無罪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802章 告示的作用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582章 孿生姐妹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406章 憲兵之責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190章 說服老臣1第84章 義賣收穫第596章 港口受阻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559章 被發現了第691章 遼陽之屠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87章 羣測皇上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143章 盧公上任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688章 欲擒故縱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521章 文臣死諫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9章 老魏歸心第751章 袁大總管第493章 戰馬賭馬第24章 八千淨軍第657章 穿透敵陣第270章 李自成現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742章 對大明精英抵賴第696章 風水輪流轉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91章 邯鄲攻略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20章 諸葛連弩第541章 收購甲骨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67章 送行應升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330章 見好就收第10章 盡用罪監第525章 西北戰事第205章 張嫣從商第475章 承認逆轉第102章 制望遠鏡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204章 靈丘地震第554章 夾牆之內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16章 造衛生紙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391章 峽谷鬥智第37章 御膳始末第87章 羣測皇上第281章 山海關內第491章 官復原職第679章 此爲何意第356空中飛人第789章 錦衣再改第611章 毛帥來了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18章 賑災義賣2第771章 廷杖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