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御膳始末

“田愛卿,這段時間讓張光年每天給你炒菜,你儘快的找槍手也好,自已辦也罷,務必把這個菜賦予濃厚的文化歷史色彩,如果再有個典故之類的那就更好了,寫下文章來以後掛在同樂酒店裡,讓客人感到一筷子下去就能感到大明的味道。能完成嗎?”朱由校可是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相當的推崇的,那是最正宗的中國味,這個味可不能丟,特別是現在還是近三百年沉澱的正宗飲食文化。從心裡說,中國各種各樣的文化都需要一定手段的保護,好玩意要儘量的流傳下去,不要單純的認真它是一種封建腐朽的東西,還是那句話,存在就是道理,任何東西玩精了,都是好玩意。

“聖上放心,臣保證完成。”田爾耕沒有評價皇上親自設計樓房的事情,人家本來就是巧奪天工的木匠,而且經常設計個建築物,建好了,再拆,再設計再建。這是人家的專職工作,外行怎麼能懂的這裡面的樂趣?其實這次他猜錯了,這次朱由校只是想按着後世‘臺灣飯店’的樣子設計的,基本上就是降低點高度就是了。

“傳旨,着京城教坊司,把所有的男子與女子全部送到宮中,着神宮監裡最有宮庭禮儀經驗的太監和宮女教授其宮廷禮節等,在訓練中表現出色的,可以變成平民,但必須在同樂酒店工作滿五年,期滿後自主去留。”這也算是朱由校的善政了,要知道犯罪的人大多是誅聯的,這些家人、女僕、男僕都會被送到教坊司,男的當樂師,(大多數是男伎,別噁心,這是實話。)女的爲娼妓,這可是條不歸路。說一下題外話,凡是進了教坊司的女人,她的丈夫依大明的法規必須戴綠帽子、着綠裝,這也是後來‘戴綠帽子’的由來。

“田愛卿,天色也黑了,陪朕一起用晚膳吧。張光年你辛苦一下,去做幾個菜,朕和田愛卿喝兩杯慶賀一下找到了合適的店址。”人家跑了一天幫自己找地方開酒店,朱由校習慣性的留下吃頓飯感謝一下,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這一下可把田爾耕激動的不行了,差點現了形。這可不是大家一起吃飯的宴會,這是兩個人單獨的吃飯,這恩典大了去了,至於怎麼個大法,朱由校還真沒看出來。

一場小酒喝的也不算多,主要是聽田爾耕在那邊神聊,張光年在後面狠命的記錄,感覺倒也不錯。

睡覺前整理了一下前世軍訓的一些經驗教訓,接合着淨軍寫了幾條規章制度,這一天就這樣在忙碌中過去了。

第二天6月3日,(五月初十)朱由校起的特別早,可能是昨天睡的早的原因吧,先去了趟校場,那裡將是他的終極力量,天天關心一下是正常的。到時剛好正列隊,看這隊站的也是有模有樣的,四個大方隊,挺漂亮。但只一聲‘向前齊步走’,沒兩步一個‘立定’,完了,淨軍立刻就顯了原形,這隊伍彎的那個離譜,趕上黃河九曲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慢慢來吧,朱由校自己安慰着自己。上去又是誇又是罵的來了一頓,這是顯示自己的心裡有這些人,也是讓他們知道自己纔是這隻部隊唯一的主人。

昨天來看了今天還來,而且以後還會天天來,自己就是他們的‘校長’。隊伍的忠心這樣培養下去也是最牢靠的。雖然只是一天,這些宦官的精氣神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不要是灰濛濛的死寂,而是有了一股活力,是的,他們擁有了希望,宦官們靠的是什麼?當然是皇上,現在皇上如此關心,讓他們如何沒有希望?

給淨軍們說了一遍同志們辛苦了之類的廢話,再把整理的規章傳達下去,然後回到了乾清宮,魏忠賢已經在那裡等候了,他的本職工作本來就是侍候皇上在皇上的身邊,前幾天忙爆炸的事,現在已經上了軌道算是告一段落了。當然要回到本職工作中來了,昨天田爾耕單獨陪皇上用的膳,這可不是個小事,想他魏忠賢都是伺候着皇上用膳,單獨的陪可是沒有的,魏忠賢再不緊緊的跟上,這聖眷慢慢的就被田爾耕頂了,那時候不是東廠命令錦衣衛,而是有可能反過來,那可不是好事。

所以今天早早的來到了這邊,但沒想到皇上今天起的也太早了點了,問誰誰都不說,拿架子人家也不理,只說皇上的行蹤是保密的,如果有急事的話可以去幫着傳話,但沒急事就只能等了。天知道保個屁密,自已堂堂的大內第一的太監,竟然不知道皇上的去向,這還真是個笑話,但也不敢太打聽,浣衣局的這幫人可都是新貴,得罪了並不是什麼好事。還好皇上很快就回來了。

魏忠賢請了安後跟着皇上回到了西暖閣,魏忠賢說:“皇上,這是去哪裡了?奴才都找不到聖上,害的還好一陣擔心。”老魏這是在報怨了,昨天今天都是一個樣。

“哦,讓大伴記掛了,朕剛纔去校楊那邊看看淨軍的訓練,大伴也知道,這些年邊兵的戰力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朕打算練點淨軍出來,以後也爲邊關的安寧做點貢獻,反正這批人閒着也是閒着,練出來了能爲國效力,練不出來也不花費什麼。”朱由校給老魏隨口的說着。

“那以前皇上讓訓練的那一幫宦官?”老魏忍不住問,還有近一萬人的武裝呢,可都是裝備了火器的,就是翻版的神機營,難不成就這樣放棄了。

“那些人以後再說吧,”朱由校知道那些宦官的事,但僅僅是知道而已,實踐證明那是一幫廢物,根本沒有戰鬥力可言,如果有可能的話等這批淨軍成軍後,再行擴大,但現在可不能讓那幫兵油子給壞了這鍋湯。

“奴才遵命。皇上是有雄心壯志的真龍降世,對這些底層的宦官是真好,吃的都是肉、喝的是奶。”魏忠賢有的吃味的說。

皇上突然問:“大伴,是啊,你也知道,這訓練的體力消耗比較大,朕想再加大肉食的供應量,這樣訓練的消耗才能及時得到補充。對了大伴,朕想問你一下,這些肉食供應能跟的上嗎?”朱由校大略的知道這些肉食是由某個機構專門供應的,但真的不知道怎麼回事,所以問了一下。

“回皇上,皇家的食材供給主要是由光祿寺承辦的,應該可以供的上。”魏忠賢一聽這話,急忙回答,因爲朱木匠雖然只是個業餘皇帝,但說實話,比其他的皇帝在品性上強的太多太多了,首先就是不窮奢極欲,很好侍候,對吃喝用度沒什麼多大的講究,(可能就是想講究也講究不出什麼花樣來,)除了愛吃一道雞棕(前文提過,又名雞樅,是雲南省特產的一種名貴食用菌,雨過天晴,雞棕破土而出,形如鈍錐,一兩天後形體陡長,形如傘蓋,呈棕灰色,即時採而烹食,其味最佳。其味鮮、甜、嫩、香直可與雞肉媲美,)比較費事外,還真沒有花什麼大錢在這上面,所以他也根本不瞭解皇宮裡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

“那光祿寺的東西又是怎麼來的呢?”朱由校還真沒對這個光祿寺有什麼印象。

“回皇上,有三種渠道,主要是上林苑供給的,二是各地的進貢,三是實在不夠了在京城裡的商鋪進行買辦。”

“上林苑是什麼機構?”

“是外三監的中一監,”

“等等,怎麼還外三監,也是宦官打理嗎?”

“回皇上,不是的,這外三監包括國子監、欽天監、上林苑監。欽天監負責觀測星象。國子監是教育機構,有祭酒一人。上林苑監負責掌管皇帝的御花園,畜牧場與菜圃。”

“哦,那大伴給朕具體說說上林苑吧,把朕用膳的流程也說說,”朱由校一聽才知道原來國子監就是教育部,欽天監就是氣象總局,而上林苑是後世的什麼部門還真不好定位。

“回皇上,上林苑就是專爲皇宮生產食品的‘皇家農場’。農場裡,豢養着各類家禽家畜,栽種着各類蔬菜,全部的牧場和菜地,加起來4000多頃。

上林苑是與宮膳有關的機構,有外朝的光祿寺、內府的尚膳監,及女官系統的尚食局。這三個機構,任務彼此分工,職掌各有不同。御膳製造流程是,光祿寺進膳材,每樣牲口若干,香料若干;尚膳監列菜物該用某法,某味合配某料;呈內庖太監,制膳;然後尚食局再進御。”

也就是光祿寺負責的是御膳食材的採買、菜單的規劃、佐料的搭配等工作,其後將菜單送至尚膳監,尚膳監根據菜單內容從光祿寺憑有印票帖領取食物和原料等;廚役再根據這一菜單,下廚烹調製作。完成後由尚食局最後伺候皇上用餐。因此,光祿寺所辦理的是外部的事務,而尚膳監所掌理的是內部的庖製。最後尚食局伺候皇帝用餐,並承擔着御膳的把關工作(品嚐是否有毒)。

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213章 銀行擠兌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86章 三千錦衣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31章 五金零件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77章 東林智囊第263章 大破蒙軍3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679章 此爲何意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84章 義賣收穫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220章 處置戰俘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739章 後宮之爭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539章 海王村裡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256章 大案要案第118章 收何可綱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754章 狀元效應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295章 錦衣屠奴10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329章 建奴有炮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90章 氮磷鉀肥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780章 錦衣開查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530章 親兵之威第633章 乘勝追擊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83章 合法權益第467章 封住關口第365章 進軍歸化第754章 狀元效應第32章 與民爭利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76章 又聞遼東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608章 各有算計第242襄陽炮現2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2章 再臨死亡第341章 兩套班子
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451章 建奴異動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231章 戰馬失控第382章 值得一提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213章 銀行擠兌第150章 仲尼日月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586章 百姓談雷第86章 三千錦衣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31章 五金零件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77章 東林智囊第263章 大破蒙軍3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679章 此爲何意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460章 臺吉很煩第17章 賑災義賣1第84章 義賣收穫第636章 冰牆內外第220章 處置戰俘第533章 戰功之改第739章 後宮之爭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650章 地雷之戰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483章 候家半朝第539章 海王村裡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256章 大案要案第118章 收何可綱第193章 菜鳥改車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754章 狀元效應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424章 災後重建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295章 錦衣屠奴10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443章 廢除宦官第329章 建奴有炮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90章 氮磷鉀肥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780章 錦衣開查第109章 豎盾拒馬第610章 遂其所願第269章 走馬換將第271章 京城報捷第726章 遼東西線第478章 建立軍校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530章 親兵之威第633章 乘勝追擊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346章 冰河新城第217章 首戰蒙古第83章 合法權益第467章 封住關口第365章 進軍歸化第754章 狀元效應第32章 與民爭利第819章 皮島之仇不可忘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619章 大炮妙用第570章 秦帥急走第201章 大明之辱第76章 又聞遼東第433章 宦官養老第198章 雙耳之失第351章 防守反擊第155章 戰前準備第257章 可綱遇伏第608章 各有算計第242襄陽炮現2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2章 再臨死亡第341章 兩套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