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豎盾拒馬

兩拔人氣哼哼的走了,兩班差役卻看的是驚心動魄,這也太傳奇了,什麼時候監丞可以如此威風了,連國公都敢正面的衝撞,以前不都是躲的遠遠的嗎?長此以往咱們那不是更有面子嗎?

“國公,這劉志選估計拿了霍家的銀子,才如此枉法辦案,下官定會參他一本,此事卻不好再行參與了。”劉詔到了門外對朱純臣言道,這是官場很現實的事情,無利不起早,否則憑什麼就敢下這麼大的力氣幹呢?。巡撫是居三司之上,爲各省最高權力機構,今天卻被一個小小的順天府府丞給頂了出來,這口氣真的難出。但顯然自己要是接着就主持順天府的人馬去西山也不現實。

現在劉志選名聲一時無兩,而且又有皇上那邊的關係,如果自己再參與此事,搞不好被連累進去就合算了。誰知道劉志選的說法是不是他人的授意?

“此事是非曲直,本公看在眼裡了,劉大人倒不必介懷,怎麼順天府的這些衙役只聽他劉志選的嗎?”本來成國公以爲劉志選不辦此案,讓劉詔親自過問也不錯,但聽這個意思,劉詔也要甩手不幹。

“國公也知道,現在劉志選如此的囂張,儀仗的就是前幾天搞的那個義賣。今天他和本官鬧翻了,下邊的人會有多少心向於我這邊還不好說,鬧出事來,更是難堪。所以實在不便再行出手,還請國公見諒。”劉詔也難受啊,自己要辦的事,讓手下的官給頂了,自己還不敢辦下去,怕劉志選再抓住什麼把柄,官位雖小,但人家能上達天聽,這就了不得了。

“那本公怎麼辦?”這時候成國公也愣了。

“國公,霍家的人有什麼本事?能招集如此多的人,國公之所以吃虧,就在於準備的人手力量不如他,讓他有心算無心之下佔了便宜,難道國公在西山的力量就只有那些嗎?”劉詔是不想攪這渾水,做到巡撫的人,又豈有智商低的?這事透着邪性、怪異,擺明了有人專門的針對成國公,已經做好了套讓他鑽。這步步先機抓的如此絲絲入扣,沒有人在後面主持那是不可能的。目的何在劉詔看不清楚、後臺是誰也無法預料,這樣的事情他如何會插手其中?你們愛打就打,頂多了我上本參一下劉遠選,給自己和成國公都有個交待也就是了。

“劉巡撫的意思本公明白了。”話說到這份上已經很明瞭了,人家也不幹,但指了一條道,那就是徹底的火併。這倒是看二行的不嫌局大。這路倒是可以走,但代價也不小,不就是三四千人嗎?以他朱純臣的人脈關係,還是可以應付的。

“那下官告辭了。”

而順天府裡的劉志選在巡撫和成國公走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旁邊的衙役有點陌生的看着他,其中一個心腹遞了杯茶過了。劉志選接過茶來,慢慢的喝着,休息了好一會,把緊跳的心臟安撫好,然後整理了一下衣服,吩咐備轎,他要去皇宮彙報情況。

皇城,乾清宮,吩咐完了魏忠賢之後,朱由校把孫承宗和李祖白又請了進來。

“李愛卿,你當時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造這個遠鏡的?”朱由校還是挺關心這些官方搞科研工作的,從他們的身上也許能榨取出許多的成果,即便是他們沒這個知識技術,還有自己這個大明理科第一在後面呢。

“回皇上,其實微臣是和一外國人學習的這個技術,在他的幫助下搞出來這個近鏡,”李祖白老實的回答着,並把遠鏡改成了近鏡,在皇上的那個遠鏡前真無顏再叫遠鏡了。

“這名字還是叫遠鏡吧,改的叫人笑話,你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都是對的,只不過需要不斷改進纔是。教你的那個外國人叫什麼?”這時候已經有高級知識分子從外國過來了。

一聽洋人這個詞,朱由校倒不是太奇怪,這時候的明朝人基本上還是做着泱泱大國、天朝上國夢的時候,稱呼外國人基本上都是蠻夷。而針對海外的蠻夷,則稱之爲洋夷。而鄭和下了西洋之後,纔始有洋人這個稱呼,比如東洋人、南洋人、西洋人。但用的仍然較少。到了鴉片戰爭以後,洋夷才徹底的變成了洋人,洋人和洋夷雖只有一字之差,卻包含了認知、認可和無奈等複雜的情結。

朱由校當然稱之爲洋人,這時候的西洋人已經在科技經濟文化等方面逐漸的趕超上了中國,這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做爲一個大國應該有傲骨,但絕不能只有傲氣。朱由校認爲都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居民沒有誰就非是中心,沒有誰更是高等民族,一個民族只有品質上的高貴與低劣,沒有地位的高低。

“回皇上,他叫亞當·沙爾,漢名叫湯若望。”李祖白老實的把他的‘老師’給說了出來。

“哦,原來是他啊,”在朱由校的記憶裡湯若望是清朝的官,不記得是在哪個清宮戲電視劇裡看過,沒想到原來是被導演忽悠了。(其實是被自己忽悠了,人家本身就是先在明朝的好不好。)這樣的人才得留住才行,“他就一個人來大明嗎?”

“回皇上,挺多人的,大概有十幾個,都是天主教的。”

“哦,”朱由校一聽天主教,就知道這是組團來傳教的,本來想着把這羣人利用起來,但現在卻有點猶豫不決了,對於先進的科學技術無論哪個國家都奉行着拿來主義,把好的東西留下再說。現在從火器的發展上看,歐洲國家應該已經在中國之上了,紅夷大炮就是人家那邊傳過來的。

這些人名爲傳教實際爲何,自己還真不知道。如果能把他們留在中國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把自己研發的科技成果帶了回去,那損失可不是一點兩點。現在朱由校的打算可是先用冷兵器稍稍的抵抗住滿清的侵略。正在着手研究火藥配方、子彈、彈匣、機關槍等高效的熱武器,雖然沒有任何的經驗,但這是一個方向,一年研究不出就十年研究,這纔是世界武器的大勢所趨。如果招來這羣人,最後偷雞不成舍把米,就不值得了,必定他們的那些技術朱由校也就是視爲雞肋般的存在。

不過轉念想想,在自己的地盤之上,光是錦衣衛就遍佈全國,自己是不是太小心了。只要加強一點監控,不讓他們跑出去不就可以了?

“李愛卿,去把湯若望傳來見駕,也快到晚上了,一同用晚膳吧”。

“微臣遵旨。”李祖白一聽,看來外間傳聞,皇上喜歡新奇的物件這話是真的了,連人都喜歡新奇的,那以後自己豈不是要發達了,現在一見面就賜宴了,自己絕對是大明最紅的正八品了。

李祖白走後,孫武生讓人擡着已經改造好的豎盾來求見。

“孫老師,這就是朕設計的豎盾,你看,下面這兩個三角輪不輪地平還是有臺階,都可以使用;這根小棍可以這樣折過來,正好讓豎盾自己立着;這個缺口正好是放弩用的,把弩放在這上面,戰士們就不用費勁端着了,而且還有利於弩箭射擊的穩定性;這個百葉窗是觀察敵情用的,從外面不好看到裡面;這個把手可提、可推、可拉、可背;這個摺疊的部分可以折上去,防備敵人拋射打擊。孫老師看看還有什麼缺失的地方嗎?中間這個大的摺疊,可以讓豎盾從中間摺疊起來,”看着孫武生擡過來的豎盾,朱由校是越看越高興,正面對敵的話,基本上是不貼身的無敵寶甲。說是介紹倒不如說是向孫承宗炫耀。

“皇上的心思巧妙世人難敵,微臣如果遇到此裝備,在沒有大型武器的情況下,只能掉頭就走,離的遠遠的。”孫承宗看着這個豎盾,其實這個東西並不可怕,再好的盾也不如最次的矛,因爲盾是不能殺人的(那種護手盾還有拿盾砸死的不算,你怎麼老擡槓?),而矛是可以殺人的。但這面盾裡面可是有玄機的,在盾的掩護下,弩可以源源不斷的射擊而出,這纔是真正的可怕。

“既然如此,孫武生你們就儘快開工生產吧,”

“回皇上,奴才把拒馬和鐵絲網也帶來了,就在外面。”

“哦,孫老師那一起看看吧,”還不知道自己設計的拒馬能被孫武生造成什麼模樣,別說還真挺期待。

一個大概有二尺左右寬一丈多長的長方形無上蓋的盒子擺在乾清宮前,四根粗壯的竹子並排擺在裡面。朱由校衝孫武生一點頭,示意他演示一下。

孫武生過去,在盒子的末端,用腳一碰,很快裡面的機關開始轉動。一頭尖銳的竹子高高的被頂了起來,然後四根竹子在中間鐵條的支撐下開始分離,大概離了有三尺左右停下,竹子上的捆着的鐵棍滑落,分高低不同支撐着竹子。而孫武生腳邊的竹子都斜頂在地面之上。

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632章 殺俘不祥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559章 被發現了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48章 山寨初夜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811章 追擊之中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786章 天主教來了第775章 皇子滿月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241襄陽炮現1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400章 賴皮打法第45章 揮刀問情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329章 建奴有炮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59章 宮廷政變4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560章 左公平反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764章 休妻風波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96章 信王選秀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249章 蒙古撤軍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732章 官吏之別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196章 戰車計劃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575章 永久自行車第769章 夾道迎君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95章 川貴總督第671章 襲擾不停
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632章 殺俘不祥第590章 戲子無義第559章 被發現了第145章 選舉皇帝第48章 山寨初夜第825章 三族會盟第300章 各方之感第427章 戰前定策第772章 五大豔后第811章 追擊之中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587章 大炮主力第215章 河套投資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419章 黃泥之阻第786章 天主教來了第775章 皇子滿月第793章 鬼子來了第593章 長街送行第241襄陽炮現1第787章 亡羊補牢第768章 羣臣密謀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574章 西北軍戶第694章 血腥報復第400章 賴皮打法第45章 揮刀問情第40章 衆無名白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620章 防禦特徵第783章 知女莫過母第329章 建奴有炮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141章 全部留下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437章 美食傳承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159章 宮廷政變4第294章 錦衣屠奴9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630章 登頂之戰第349章 出兵峽谷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560章 左公平反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764章 休妻風波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377章 草原之主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707章 好好清算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96章 信王選秀第308章 草原會戰3第188章 兩臣勸帝第249章 蒙古撤軍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682章 城牆之解第732章 官吏之別第792章 慈善宣傳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196章 戰車計劃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519章 叢林訓練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127章 極宮新址第575章 永久自行車第769章 夾道迎君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662章 斬斷塵緣第573章 軍事制度第362章 艱難選擇第383章 林丹認輸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572章 毀滅軍需第95章 川貴總督第671章 襲擾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