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大同將集

有了毛文龍的承諾,那袁可立就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注重的更是毛文龍的情報。袁可立正展開地圖,看着一個合適的補及地點,最後他選定了連雲島關,那裡是蓋州的地界,是黃河的東北角,而且又離三岔河的入海口比較近。一旦搶了過來,重新機用起來,對建奴的打擊有更加的及時。

蓋州衛是明初爲防倭寇(以日本封建諸侯、大商賈等爲首的專門破壞海上貿易的海盜)入侵和北虜南擾所設,其內廣置關隘、城堡和邊臺。屬於蓋州衛境內有蓋州城、熊嶽城、永寧監城和五十寨堡等其他9座城堡。明朝遼東墩臺分沿邊墩臺和沿海墩臺兩類,又有邊臺、路臺、腹裡接火臺之稱。共有墩臺計16座,而另外設三個關口,即石門關(位於今蓋州市榜式堡鎮大廟溝西北);連雲島關(位於蓋州鎮西十五里);樑房口關(位於今營口市區)。

以前此處商賈如雲,商業十分發達,海運舟由此入三岱河。明朝遼東的屯田計策,推動了蓋州衛農業大發展,併爲手工業、商業和海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原來榛莽荒野之地變成“數千裡內,阡陌相連,屯堡相望”的沃土,出現“家給人足,都鄙廩庾皆滿,貨賄羨斥,每歲終輦至京師,物價爲之減半”的繁榮景象。那時的蓋州城是營口地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在卻成了建奴佔領的地區,而建奴的所需多半都是靠蓋州來中轉供給的。

所以這裡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重要性。現在袁可立把目光投向了他,一旦皇上那三千錦衣衛到位。他就將開始攻佔那裡。正想着那,趙率教着人來請了。

總兵府,看着祖大壽送來的捷報,袁可立不由的佩服起這幫遼將的臉皮來,自已給自己演戲,還演的如此投入。對趙率教說:“現在來他們接頭的建奴已經被殺了個乾乾淨淨,他們的小心眼估計也是沒法再玩下去了或者是不敢玩下去了,既然如此。那就將計就計,把祖大樂他們放給他們,留在關裡殺也不是擒也不是的,也不是個辦法。”

對於祖大壽他們主動要求朝廷派員來主持大局並要求增援,這事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也是一個潛在的條件,那就是把祖大樂他們放回寧遠。大員剛剛被皇上的聖旨救出去。皇上那邊肯定不會再派人去了,增援也是一樣,誰敢擔保從此之後,他們就不投降建奴了?那增援的部隊豈不是隨時都是羊入虎口?遼將們要的就是山海關內已經失去自由的那些遼將遼兵。

“袁公,那豈不是便宜他們了?”趙率教不解道。

“皇上不還有一個計劃嗎?先把親兵和遼將們分出去。然後再讓遼兵們相互揭發他們的罪狀,這些人同樣是漢人。不能就這樣給放棄了。”對於家丁這一部分死忠分子,絕對屬於不可救藥的,所以放棄了也就放棄了,反正關外還有七八萬的遼兵,多他們幾千人也不算多。少也不算少。對付起來也增加不了什麼困難。倒是這些遼兵跟着他們卻是無辜的。

“袁公此言正和皇上的意思。”想到皇上在言談中對家丁制的痛惡,趙率教也是深以爲然。“如此。山海關內的緊張局勢也將徹底的改變了。”

“是啊,本官也不能老是呆在山海關內,眼下皇上的三千錦衣衛也是說到就到,遼東那邊也急需解決一處落腳地。早日解決了,本官也好早做打算。而山海關內的錦衣衛,也可以正常的訓練。”袁可立有感而言道,現在他的心思早已飛到了連雲島那裡了。

“好,下官這就去通知祖大樂他們自帶家丁支援前線。”

七月八日,常州、蘇州的大風大水終於停止了,災民們也被組織着重返家鄉,災後重建項目已經啓動了。和山西渾源州不一樣的是,這裡的重建工作因地處繁華的江浙地區,而且大水、大風對於家園的毀壞相對大地震來說是比較小的,所以重建工作開始的相當順利。十八家銀行中的寧波銀莊,主動的跑來提供無息的貸款,要多少給多少,以十臺留聲機的拍賣所得爲抵押即可,這是一個露臉的機會,按着商人那可比警犬的鼻子,早已看出了十六日當天的拍賣所得,絕對會高於五十萬留聲機的本身價值。幾天的功夫而已,轉轉帳就搏得一個善人的名號,也是難得的機會。果然不出所料,皇上給了一份聖旨:珍重名聲,從此善開始;愛惜羽毛,自此行永傳。

人們看着被洪水、大風糟蹋的面目全非的家園,一個個欲哭無淚,想想家都毀成了這個樣子,若不是當今皇上的聖明,提前預警,自己以及家人在這樣的重災之下,哪裡會有命的存在?不僅拿出鉅額銀兩來給賑災,還再拿錢出來,如今又是留聲機,那種國寶級的物件出來賣掉,給自己修、重建家園,皇上現在也窮,有點錢還得替天下的百姓交捐稅,這不只能拿根本沒生產出來的留聲機來賣了,好在皇上的信譽好,沒有人提出皇上是空手套白狼。如此的聖天子,真是可遇不可求啊,所以一個個都想着在家裡爲皇上立個長生牌,以感恩情。

大同,正是最熱鬧的時候,吳襄帶着從山海關帶來的五千多人,歷經十日的奔波終於趕到了大同。吳襄是相當矛盾的,在這場皇帝和遼將的博弈之中,他明顯是站在遼東諸將這邊的,因爲他的家、他的親人目前都在遼東,孩子們也都是土生土長的遼東人了。自己的事業、家庭也都和遼東再也割不掉聯繫了。

但就是這樣,他還是被皇上一張聖旨調了過來。祖大樂這個小舅子在他走之前就說了一句話,祖家上下都把他當成一家人看。這句話的含意有多深,吳襄當然明白。無非就是讓他在大明先待着等待時機而已,他當時也是如此想的,痛痛快快的進了關。

但隨之而來的消息卻把他弄的一個愣一個愣的,袁可立只帶了三千錦衣衛,就輕鬆的在不傷一人的前提下盡屠十五牛錄,活捉了大金的一個旗主、一個大臣、一個漢人副將。這樣的消息的震懾力也太強了,接到這樣消息的吳襄一聽,當時就嚇了一跳,這樣的戰績,根本就是奇蹟,就連國勢蒸蒸日上的大金也不敢誇口,以三千對付六千兩倍的兵力的朝鮮棒子,在不傷一人的情況之下完勝。這樣的奇蹟他都懷疑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從山海關押至北京‘種植’的囚車,經過自己大隊的時候,他看清楚了,何和裡他是不認識,但阿敏和李永芳他是認識的。阿敏被擒?!所有的消息都變成了現實,那時他就知道遼東那邊的格局會因此而有所變動。

果不其然,當其到北京地面的時候,就傳來了遼東杏山收復的消息,看來遼東那劍拔弩張的局面要有所緩和了。

現在自己也不敢玩什麼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把戲,說是去陝西平叛,吳襄卻不知道皇上對他們這些人到底是重用還是不重用,且看看吧。

袁崇煥帶着的二萬餘人,也趕了上來,進入了大同。這一路上聽到的都是四處的凱歌之聲,對別人來說,那是勝利的果實,值得大大慶祝,但對於袁崇煥來說,簡直和哀樂沒什麼兩樣,太具諷刺意味了。想想當時寧遠大捷的時候,自己是何等的風光,四方金印胸前掛,三杯御酒伴君王,功成名就春風得意,鮮花和掌聲,到處的歌功頌德,當時恨不能誑個妓院都有人倒貼。

但這一切的一切,現在都是過眼雲煙,卻象一個響亮的耳光,把的袁崇煥的臉打的火辣辣的,看什麼人都感覺人家都是來諷刺挖苦看自己的,無論是喜笑怒罵任何表情,他都會不由自主的往那個方向‘努力’。自己就象一個大騙子一樣,騙取了大明帝國的榮譽,現在被袁可立一戰給揭穿了。

所以這樣悶着頭只顧趕路,相對而言,袁崇煥的行軍速度就快了一些。帶來的一些將軍也不敢多說什麼,特別是曹文昭狠狠的警告過曹變蛟,不要給袁崇煥添亂,躲避,不要出現在他的視野之內。這沒心沒肺的東西可是真敢跑過去找袁崇煥慶功去,那可就真糟了。

而從四川石柱徵兵四千,共八千餘人的秦良玉也趕到了大同,欲越過邊牆,援兵勤王。秦良玉這次有了皇上的恩准,回到四川石柱,人還沒回去,兵源就已經準備充足了,她在石柱的威望很高,親鄉們都願意把家裡的男丁交給她,哪怕是爲國捐軀,也是無怨無悔,這份情義正是白桿兵所向披靡的最主要的原因,一顆絕對的軍魂在這個部隊裡,那就是秦良玉的個人魅力所在,她的精忠報國,她的愛兵如子,好的事必爭先、、、、、、

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99章 青州免稅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588章 能飲一杯無第80章 寵物商店第19章 抄家收穫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71章 皇家六店第50章 衛生紙出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297章 何爲大捷第32章 與民爭利第236章 謠言滿天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71章 皇家六店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9章 老魏歸心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49章 皇莊改制第205章 張嫣從商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622章 天塌地陷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26章 晚宴試金2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4章 災難現場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92章 留住聲音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262章 大破蒙軍2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210章 銀行危機第647章 虐俘事件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90章 氮磷鉀肥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260章 岱海血戰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88章 玻璃現世第69章 義賣前奏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426章 又見新招第672章 爲了報仇第285章 可立逆襲
第246章 阻擊顯威第99章 青州免稅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428章 亂石之中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551章 抓捕鰲拜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588章 能飲一杯無第80章 寵物商店第19章 抄家收穫第207章 八大漢奸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364章 蒙古新政第506章 哈密功略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774章 這個皇上不好惹第706章 北逃鐵嶺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105章 決勝千里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71章 皇家六店第50章 衛生紙出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297章 何爲大捷第32章 與民爭利第236章 謠言滿天第540章 驚見甲骨第156章 宮廷政變1第335章 戰定再爭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71章 皇家六店第284章 應元論戰第9章 老魏歸心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676章 指天爲誓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420章 榆林大火第49章 皇莊改制第205章 張嫣從商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535章 困鎖蛟龍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504章 可立召兵第710章 憲鬥有淚第622章 天塌地陷第635章 半渡而擊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26章 晚宴試金2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803章 大明關稅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355章 作繭自縛第4章 災難現場第173章 早朝宣判第142章 義子國棟第92章 留住聲音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262章 大破蒙軍2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210章 銀行危機第647章 虐俘事件第311章 草原會戰6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234章 戰車訓練第290章 錦衣屠奴5第758章 信王清醒第90章 氮磷鉀肥第372章 新政通過第260章 岱海血戰第199章 大儒願歸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686章 掃蕩莊子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703章 堵住撫順第88章 玻璃現世第69章 義賣前奏第361章 阻擊汽油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253章 民變定性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82章 丈母孃來了第642章 架架大鷹第829章 收復澳門第767章 明君納諫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148章 斷腸之草第128章 三百神弩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426章 又見新招第672章 爲了報仇第285章 可立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