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蒙古新政

在收拾戰場之際,俄布木被帶到了朱由校的跟前,俄布木正兒八經的給皇上見禮,把認罪的態度擺的很端正,就是希望朱由校能夠放過歸化城的婦女老人和孩子。他表示願意去太陽坡去讓那些蒙古軍投降,願意給明皇帶路,兵不血仞的得到歸化城,甚至是對下面的部落進行勸降。

這幸福來的也太快了點,連朱由校都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王八之氣大作,讓俄布木過來是納頭就拜。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沒有什麼陰謀,古代人的腦子轉得太快了,心眼、計謀都耍的相當快,估計是沒有什麼業餘愛好,沒事都淨捉摸這些了,所以他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此戰雖然蒙古軍死傷了很多,但大沖鋒後,也就是死傷二三萬人,主力根本未失。如此就乾淨利索的投降了,也太反常了。“俄布木,汝等雖敗,但實力尚存,仍有可戰之力,爲何會投降?而你的那一部分手下爲何不願意投降,衝鋒而走呢?”

“回皇上,罪臣心繫歸化,皇上此戰之後,兵鋒必定是直取歸化。憑皇上天威,歸化那邊更無什麼防守力量,歸化那邊的百姓眼見就要遭受草原兩小部落那樣被血洗的災難。這些叫罪臣等於心何忍?更因沒有了歸化城,罪臣們也就成了無根之萍,滅亡也只是時間長短而已,降與不降,又有何區別?而皇上所說的那一部分逃走的,他們並不是罪臣的手下。只是聯合起來相互利用而已,罪臣抵抗皇上之時,能算他們的大帥,但罪臣心繫歸化,選擇了投降,就再也左右不了他們了。”俄布木詳細的給皇上解釋着,唯恐有一點讓皇上生疑的地方,那這投降可就更冤了。

“嗯,那你投降的條件是什麼?”朱由校漸漸的有些相信了,歸化城是他們的根。那裡有他們的家。而太陽坡只要攻佔了一個點之後,很快就能讓士兵們登上高坡,然後就會土崩瓦解,順利的擊潰他們。而俄布木也肯定無法飛渡過去救援。當然自己肯定會圍點打援的。這且不談。事後歸化城也肯定會在自己的手裡攻破。草原血案是淨軍和天仇軍所爲。對俄布木很震撼,這些聽着還挺合情合理。不過聽着這話,卻總讓朱由校感到不自在。好象自己無形之中,成了反面角色,有點逼良爲娼的意思。

“罪臣並無條件,任由皇上處罰,只是想請皇上法外施恩,饒了歸化城百姓的性命,讓我們能夠繁衍下去。”這話說的雖然是沒條件,但條件卻已經擺明了。第一是別殺人,第二別割小。

這話直接和朱由校的絕種計劃相背,倒是讓朱由校一陣好生的爲難,接過宦官遞來的一杯水,陷入了沉思。

“念爾等投降積極,朕可是爲爾等留情,這些倒不是不可能,但想照着原來的方式生活,那也不可能了。朕不會任由一支威脅、劫掠大明百姓的力量,再存在一百年,朕必須對朕的國家、朕的子民負責。所以若爾等配合,從此之後,朕將不再視你們是異族,而是和大明百姓一樣,都是朕的子民,沒有優惠政策也沒有歧視政策。朕會將你們分成四種,一是手裡有漢人奴隸的或者漢人性命的,奴役、殘殺我大明百姓,財產全部抄沒,罰苦役十年以上,刑後後遷入大明腹地生活;二是手中並無漢人奴隸也沒有任何的冤仇,僅僅是一普通百姓,朕會把他們遷往大明腹地,給予土地錢糧供其謀生;三是對漢人友好,或者是有恩的,朕會留其在歸化城或者是岱海那邊將新建的天門州居住;四,蒙古軍人,凡是拿起武器參加過侵略大明的,一律處五年以上苦役,並沒收財產。而被處勞役之人的家中的婦女老人小孩,則暫時居住在歸化城由朕出資供養,待天門城建設之際,再行安排。這些規定當然也適合以後分散在草原各處的土默特部落。如此安排,如何?”想了片刻之後,朱由校說。

如果打了一仗,蒙古人老實了,那就隨便一扔,班師回朝。以後再不老實再來打,這樣的事情朱由校肯定不會幹的。他想的是徹底解決蒙古問題,以前單純的就是兩個字:絕種。但現在人家主動投降了,伸手不打笑臉人,而且歷史從明朝以後,就已經沒有什麼蒙古人爲害之說了,無所謂就是什麼準葛爾之類的叛亂,矛盾大體已經沒有了。所以最終朱由校推翻了自己那民族滅絕政策,不再當那劊子手,而是選擇了民族融合。這種轉變對於一典型的業餘憤青來說,是不太容易。從製造神弩之時,聽了邊民的苦痛,這根刺就紮在了朱由校的腦子裡,不拿大明當人的民族,就不配在這個世上活着。割了使者的雙耳,更是挑動這場戰爭的導火線。所以就算是淨軍犯下那些令人髮指的行爲,朱由校也沒有任何的指責。連婦孺都不放過,那是何等的喪心病狂,但就是在這種民粹的作用之下,朱由校都選擇了默許。可見這恨到底有多深了。

如果是穿在宋朝之時,恐怕朱由校再如何仁慈,也不會放下手裡的屠刀的。但現在是明末,蒙古族的野蠻也慢慢的到了盡頭。現在歸化部已經完全的投降了,如果在此時

民族融合一個最好的辦法那就是遷居混住了,就歸化城和其他土默特部的蒙古人那點人口,還是比較好安置的。畢竟人比較少,連兵加人頂了天也就是三四十萬人,再去掉老人、婦女、兒童以及需要去做苦役的,也沒有多少了。除了一部分保下之外,絕大多數分散在中原各地,也就沒有什麼麻煩了。

奴役或者殺害過大明百姓的,這次也放過了死刑,改爲了苦役,這一向是朱由校的政策,只不過不用再割了小,賣身爲奴了。而婦女兒童以及老人,那是一個民族傳承的根,朱由校當然不會放過。漢化教育也得從他們抓起。並且都被罰苦役了,當然也就沒有收入可言了。如此處理,也算是人性化了。

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4章 災難現場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695章 發動羣衆第530章 親兵之威第482章 水師親軍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75章 大明求極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429章 張掖之戰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203章 馬拉松賽第638章 陰謀再現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96章 信王選秀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12章 準備造紙第65章 勝利油田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1章 人體炸彈第36章 酒店建設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422章 亂民來援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233章 大明留聲第7章 賑災事宜第162章 宮廷政變7第50章 衛生紙出第649章 冰河被毀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83章 合法權益第821章 相互宮刑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278章 細作之計第210章 銀行危機第5章 德行有虧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66章 天下免稅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568章 遼東功略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761章 兒子慈熹第26章 晚宴試金2第76章 又聞遼東第69章 義賣前奏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668章 夢醒時分
第744章 地道戰再現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4章 災難現場第399章 兵臨城下第607章 兵發鄭屯第695章 發動羣衆第530章 親兵之威第482章 水師親軍第730章 爭搶交卷第604章 汽油彈彈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459章 淨軍來了第317章 分兵兩路第513章 明朝科考第555章 明臣憲之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114章 京源糕點第75章 大明求極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255章 神弩被劫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716章 勞師團隊第429章 張掖之戰第261章 危機時刻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203章 馬拉松賽第638章 陰謀再現第606章 初戰小捷第402章 彩旗大陣第746章 一箭雙鵰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822章 昭告天下滅朝鮮第96章 信王選秀第366章 遼將降了第503章 宦官無憂第12章 準備造紙第65章 勝利油田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591章 南京地震第617章 漢奸免進第1章 人體炸彈第36章 酒店建設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359章 谷口之戰第473章 普天同慶第123章 求極之始第422章 亂民來援第816章 明軍招降第279章 陣地佈置第339章 同樂開業第233章 大明留聲第7章 賑災事宜第162章 宮廷政變7第50章 衛生紙出第649章 冰河被毀第777章 萬般無奈第652章 屠奴之名第477章 大明硬幣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83章 合法權益第821章 相互宮刑第561章 直指閹黨第174章 清談誤國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603章 小小計策第130章 朝會小事第13章 滅口客氏1第278章 細作之計第210章 銀行危機第5章 德行有虧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826章 出兵遼西第566章 冰上行軍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66章 天下免稅第409章 騎兵輕盾第568章 遼東功略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693章 東江屠奴第728章 殿試製度第738章 袁家山人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761章 兒子慈熹第26章 晚宴試金2第76章 又聞遼東第69章 義賣前奏第466章 水過城失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597章 運籌帷幄第133章 礦權所有第592章 鰲拜進京第508章 行車之改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298章 蒙古壓境第296章 錦衣屠奴11第668章 夢醒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