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爲了報仇

明軍來此,憑着這剛剛修建奴的耀州城,如何能夠擋得住這虎狼之師?楊古利打跑了毛文龍,就親自重修的蓋州城,修建時就沒想過,這樣的城池會被攻擊,最起碼近期之內不會。但人算不如天算,這明皇崛起的實在太快了。不足一年的時間,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三次沿海突襲,喜峰口大戰,現在又添了一個大清河大捷,不理蓋州、港口,直接耀州。這一下讓他有感措手不及。

楊古利有勇有謀,當然想成就一個神話,回狂瀾於既倒,支大廈於將傾,揭日月之昭昭,破陰氛之冥冥,爲大金分憂。但想破了腦袋,他也想不出什麼招數,憑着他這三千人馬可以能夠逆天之戰。按着城在人在城毀人亡的觀點,自己算是交待了。

好在貼心的大金皇上沒有讓他爲難,來了一道聖旨,全力拖延時間阻止明軍行程,並把耀州城內的所有人口,極力的撤退到海州城,並同海州城、鞍山城的人全部撤退到遼陽城。

這道旨意安然是及時雨了,如此撤退雖然難看了一點,不戰而逃。好在是皇上的聖旨如此,於已威名不減。現在的他正在奉旨處理,只希望明軍來的晚一點。

耀州城的滿族與八旗兵那是割不斷的關係,他們不是官屬就是八旗軍屬。大金在蓋州前線阻擊明軍,所有的供給也都是從耀州路過的,對於前線的消息,當然相當的靈通。大清河一敗,這個消息一經轉來。他們立刻有天塌地陷的感覺。

八旗兵是什麼存在?建州不滿萬,滿萬不可敵,英勇的八旗兵,對於明軍。以少勝多那是常有之事。薩爾滸之役3萬明軍敗在1萬5000左右的八旗軍手裡,這些不是剛剛過去的事情嗎?怎麼這天怎麼變的如此之多?

許多人忙着闢謠,認爲根本不可能,大金皇帝。親帶大金國近半的兵力,阻擊明軍,怎麼可能一下子被消滅掉四萬餘人,明軍一共出戰纔多少人?一定是哪個環節搞錯了,誤傳了。

雖然這種闢謠的聲音沒有什麼依據,但耀州的建奴偏偏喜歡這種,否則的話,那大金就沒有什麼希望了。

但這種呼聲並沒有堅持多久,就玩蛋了。因爲總兵府發出了明軍來攻。全城撤退的命令。

建奴們的天。到底是掉了。一個個如喪考妣,無限的失望,天真的要變了。現在連大金皇帝都要求了他們撤退。那肯定是大勢已去了。

“皇上,有光報。說耀州城的建奴,正在出逃!”一名宦官進到朱由校的座駕回報說。

“出逃?以火阻路?這建奴不斷的阻路,如此極力阻止,看來是不願我軍早到想爭取時間啊,”孫承宗分析着說,這些建奴來的頻繁多了,的確是有點過點了。這一道道的火牆,真的挺煩人。他與袁可立兩人均在朱由校的座駕裡,車隊裡就這個車是貴賓級的,普座的確不太適合,所以皇上特意請他們在這裡,一是爲了讓他們舒適一點,二是爲了指揮作戰需要。

“孫老師所言極是,這些建奴來攻,純是爲了阻擋明軍的腳步,拖延時間。目的性相當的強。”朱由校當然明白建奴的的軍事意圖。現在不打蓋州、港口,留給駐大清河部隊解決,大軍反而直挺過來北伐,一定讓建奴有點失措了。

“皇上,耀州建奴正在逃跑,要不派白桿兵或者天雄軍出擊一下?”袁可立插言道。現在明國有騎兵,在速度上,並不差建奴多少,更有望遠鏡的存在,可以一戰了。

“吩咐部隊儘快趕路,用投石機把火牆轟開,讓人將樹枝拉走就是。現在以最快的速度趕路纔是,只要到了城下,一切阻撓都沒有了。現在建奴大盡的北逃。去晚了,可能建奴連燒城的心思都有。傳旨秦良玉,帶本部人馬,直擊耀州城,路上所遇敵軍,殺無赦,到耀州後不必攻城,繞過城池去北城門,圍獵出北城的建奴,二十里爲限,有不降者,不必留手!”

逃?哪有這麼好逃的,一個侵略成性的民族,每家都有漢人的包衣奴才,奴役我大明百姓,哪裡有什麼婦孺之說。不好好的接受勞動改造,還想着逃跑,哪裡有那麼好的事。看看這破路,沒人修怎麼能行?這些俘虜不正是廉價的勞動力嗎?抓來修,不要他們愚公移山,一代又一代的,免了,就是這一代人,當是一次性的用,死光了也就絕種了,對於大明的威脅也就沒有了。

恨?這個字下地獄的時候給那三百萬遼民說去吧,看看他們的婦孺怎麼樣了。殺人者人恆殺之!殺人妻女弱小者,就不能怪別人殺淫你的妻小!

秦良玉這邊早就被炮兵部所累,在那邊如牛車一般,慢慢的走着,還要忍受着建奴的挑釁而不能追,這是相當讓人窩火的。

“馬祥麟聽令!”

“末將在!”

“命你帶二千人馬,火速帶往耀城北門之外,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小心建奴埋伏。”

“是。”

馬祥麟這會被建奴給撩撥的,早就忍無可忍了,現在皇上一道旨意,又得了先鋒官的職務,立刻整隊飛速的穿過了火牆而去。

“衆將官聽令,隨本帥奔赴耀州!”白桿兵們本來就是兇悍無比,老部隊就是轉戰大半個中國,遼東、四川、貴州,都是從屍山血海裡鑽出來的。現在的新部隊,也經過了陝西之戰,四五千裡的長征拉練,又經過了大青河的血戰。全部都是精兵強將,此時一時令下,如出匣的老虎,急衝衝的而去。

不遠處就看到了正在組團破壞樹木,阻礙交通的一夥三四百人的建奴,他們時時刻刻的注意着明軍的行程,本來以爲明軍過來還得有一會,沒想到,此次的明軍如此的不守時,提前的來了,一時間立刻放棄了手中的樹枝之物,拔馬便走。

“明軍來了,快跑!”

馬祥麟一馬當先,大喊着“屠奴!”就追了過去。

建奴們跑的快的,一個個都搶到了馬,玩命的跑,但沒搶着馬的,立刻就被第一個趕到的馬祥麟一刀削去了腦袋。但現在的明軍不以腦袋來記軍功,否則的話,這一腦袋就是三十兩,這個可是貨真價實的韃子。

沒有馬的建奴立刻想着向兩邊跑,但人的速度哪裡有馬快、弩箭快,他們很快就被馬隊給淹沒了。

馬祥麟不理其它,帶着人直追前邊的建奴,嘴裡還一邊喊着什麼‘休走,’‘站住’的廢話。但人家根本不理他,玩命的跑。

一路上遇到了好幾拔建奴,看着氣吞萬里如虎的白桿兵,哪裡還有戰的勇氣,被第一技建奴夾裹着,直接的北逃。

因爲前邊有建奴在逃,馬祥麟當然高興,因爲這個小心埋伏的事情算是解決了,有這一幫越來越多的建奴探路,比什麼都好說。

趕到耀州的時候,耀州那邊早已看到了這追兵的情形,哪裡還敢放建奴進城,城門都沒來得急關,吊橋被直接的拉了起來。楊古利是一陣皺眉,這來的也太快了點吧。這下麻煩大了。

馬祥麟直接的鄙視,就跟誰稀罕攻城似的,俺不是來幹這個的,停都沒停繞過耀過城牆,直向正北追去。

這個時候建奴出北門的已經不少了,稍稍的有點晚了。耀州的北門正在呼呼拉拉的往外走人呢。建奴們帶們自己的包衣奴才,大車小車的正在趕着往外逃。人雖然不多,但道路就只有一條,從南門到北門的主路。建奴們大包小的去逃命,這條路一下子就迎來了高峰期,但這路的確是不給力,堵車現象提前幾百年在這邊出現了。

南門一見明軍來,這屁大點的地方,立刻就傳了一個遍。那建奴們一個個擠的更歡實了,誰不知道這裡只是個彈丸之地根本守不住,留下來,那就是一個死字,恐懼的建奴們已經不顧一切了,玩了命的往外擠。

結果馬祥麟趕到北門的時間,連城門都關不上了。只是把吊橋升了起來。

馬祥麟沒有追上那幫建奴兵,比馬術的確不是人家的對手。自己手下的騎兵,頂多了也就當是騎馬步兵來用,這就是皇上最大的要求。既然到了即定位置,現在的馬祥麟當然不會違抗軍令聖旨去攻城。但追不上建奴的騎兵,追追建奴平民還是還是可以的吧。

“兄弟們,追擊前方二十里,凡有不降者格殺勿論!”既然堵到了城裡,想跑那就很難了,一會的時間母親就會帶着白桿兵趕到。現在重點的是把逃跑的那幫人給追回來。

“是!”

兩千白桿兵相當的興奮,騎着馬追殺逃兵或者逃跑的建奴,那是相當讓人興奮的事情。建奴如何屠城的,白桿兵們當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奔波了四五千裡幹什麼來了,不是玩仁慈來的,是來報仇的,報血海深仇,爲了白桿兵,更爲了同根同源的大明百姓,那是自己的同胞!被建奴活活的虐殺了三百萬,這個仇是血仇,但凡有點良知的大明人,都不會忘記這一點!

大明百姓爲了報此仇,每年要上繳二千萬的遼餉,爲了什麼?就是爲了殺盡建奴!爲三百萬遼東報仇!現在機會到了、、、、、、

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674章 主奴易位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759章 張氏手爐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11章 太子薨了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74章 談雨論風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674章 主奴易位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31章 五金零件第445章 雲崗石窟第577章 天津港口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422章 亂民來援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297章 何爲大捷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489章 義務教育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505章 北伐東征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753章 紛紛而逃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425章 耶穌請願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21章 大明驛站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325章 向着港口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20章 諸葛連弩第78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39章 御駕京城第34章 親力而爲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1章 人體炸彈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93章 信王祭母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670章 腳踏實地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815章 狙擊威風第79章 火柴構想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445章 雲崗石窟第10章 盡用罪監第39章 御駕京城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257章 可綱遇伏
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464章 談不誤戰第161章 宮廷政變6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824章 李朝終止第211章 驚聞戰警第674章 主奴易位第280章 盧公見駕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476章 憲鬥之計第398章 林丹挺進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386章 城外包圍第571章 君臣合好第759章 張氏手爐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665章 異想天開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11章 太子薨了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149章 經筵談孔第74章 談雨論風第644章 蛛絲馬跡第273章 巧遇牛人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674章 主奴易位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180章 四千白杆第31章 五金零件第445章 雲崗石窟第577章 天津港口第363章 圍追堵截第531章 闖王獻計第422章 亂民來援第129章 鄭妃妙計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413章 明確敵蹤第132章 礦權歸屬第297章 何爲大捷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222章 大同血戰第804章 天啓治海第126章 終見沙發第675章 耀州城壕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314章 岱海收編第192章 宮刑淨身第489章 義務教育第452章 千里急行第230章 閣老初戰第414章 代王被貶第801章 海洋之始第505章 北伐東征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753章 紛紛而逃第376章 朝鮮規劃第425章 耶穌請願第735章 電線成型第21章 大明驛站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444章 邊兵長跑第564章 對付遠程第325章 向着港口第488章 釋放大儒第20章 諸葛連弩第788章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第275章 免稅開始第288章 錦衣屠奴3第684章 馬車軌道第39章 御駕京城第34章 親力而爲第745章 遼河淺了第1章 人體炸彈第750章 憶牛毛寨第449章 軍戶制度第93章 信王祭母第342章 遼將叛變第322章 奇襲連雲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670章 腳踏實地第731章 神童傳說第347章 皇帳議路第495章 兵權之議第815章 狙擊威風第79章 火柴構想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445章 雲崗石窟第10章 盡用罪監第39章 御駕京城第337章 皇上親處第480章 環公歸來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544章 文玩核桃第408章 雲與泥比第187章 效忠風波第257章 可綱遇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