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請求入遼

而錢莊的利息問題也在改變着,他們長期吸血鬼的名稱。雖然存款的利息不多,但不管多少,也都是少着利了,存錢的都高興。而貸款的利息不再是那利打利利滾利的高利息,讓許多賣兒賣女的事情不再發生了。這使得錢莊的形象化工程,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

皇上河套地區的利益,沒有幾個人能夠得益,除了宗室子弟的天門城,就數這十八家錢莊才能在河套地區有點賺頭了。

十八家錢莊那邊他們沒有建設天門城這種魄力,他們需要的就是跟着皇上搞皇莊,從中受益而已。相對來說,他們的收益的速度比起天門城來看着更快。

因爲有着天門城的戰鬥力在那裡擺着,蒙古人不敢過來搶掠,十八家的錢莊招募的墾荒者,完了命的去開墾着分到自己手裡的土地。有的地方已經是綠油油的一片了,夏收的時候,就能吃到那些糧食了,雖然少了一點,但有了收成,就有了希望。

人心總是不能滿足的,十八家商人看到了遼東這片土地上,土地更加的肥沃、河系更加的發達。如果能在那裡搞一片土地,那將是多麼誘人。

現在的戰局,正在朝着有利於大明的一面發展着,邊牆之內的收復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一旦關上了門,那遼東之地,又將是一大塊的處女地,等待着開發受益。

十八家錢莊的代表們在利益的驅使之下,也是以勞軍的方式。來到了遼東。

他們雖然是皇上的子民,但同時也是皇上生意合作者。此次求見,當然得到了皇上的同意。

踏上遼東,起始點是蓋州港口,那裡現在已經相當的繁忙了。往這邊運貨、運客的大海船實在是太多了。遼東現在處於百廢待舉之態。所以相當多的物質,都需要從大明運過來。

其中最多的,當數水泥。建作坊以前是以木材爲主,但作坊裡的基礎建設離不開水泥。以前的時候朱由校要求建的水泥作坊,原料是以陶瓷的碎片等爲主要原料。產量也不大,可以很快的建起來。但遼東的陶瓷業並不發達,基本上是侯家一家在做這種生意,那陶瓷的碎片等顯然不能如此了省事了,需要建起立窯來先燒熟料。

就象是在後世,南方也有不少的水泥廠,但那些水泥廠都不是直接的燒水泥。而應該稱之爲磨水泥,因爲他們沒有北方那麼多的原料資源(煤炭、特定的青石),只是從北方買回水泥的半成品——熟料,然後去磨。

現在大明的水泥產量相當的不足,雖然水泥作坊不斷的在建,但全國範圍內的修路、水利運動。哪裡是幾個零敲碎打的水泥作坊能夠滿足了的。

但遼東建設是重中之重,大明目前所有的水泥,除了天門城的供應沒停外,連京城二環路都停止了水泥供應,全部的往遼東運送。

十八家看到如此多的水泥船。當然也就不足爲怪了。

二十萬的修路大軍,現在交到了孫宗側的手裡。孫宗側是第一個運用水泥修路的,他所負責的三十六皇莊內的道路,就是用水泥來鋪設的。到目前爲止都還沒有完成,但皇上一宣,立刻前來。

這個時代的水泥路要求並不大,因爲最大的載重量就是大炮,也就是五六千斤而已。在水泥路面前,三噸的重量,並不算什麼,對路面的破壞不大。只要將熱脹冷縮的問題解決也就沒什麼問題了,這一點,水泥路面的發明人朱由校當然點了出來。

上輩子的朱由校可沒少做高速公路的環評,對此熟悉的很。好多路面的破壞,主要是汽車超載引起的,上百噸的大卡車,壓在路面上,偏偏這個路面的設計最大的承載重量又只有六七十噸,不壞纔怪。

遼東三岱河東的官道基礎上,已經開始擴路,平原修路最大的優勢就是山少,而且是官道,這可比從京城到大同的官道省事多了。要知道雖然是擴,對於遼東,也只是平整,然後夯土,鋪上了土,再夯等等手段,然後再水泥澆灌。而京城到大同,許多地方,爲了追求一樣的寬度,那可是要開山石的,這費勁大小當然不同了。

十八家商人一路上走的就是這段不斷修着的路,由於只能坐車,更是費勁不少,纔在靉陽堡外,請見到了他們的‘後臺老闆。’

已經打到靉陽堡了的朱由校這段時間特別的高興,收復邊牆是越來越順利了。所到之處建奴無不是打出了一出出的空城計,高興的朱由校看着親軍們開進了靉陽,自己架着白閃,唱着京劇: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聽,打聽得司馬領兵往西行。一來是馬謖無能少才能,二來是將帥不和才失街亭。你連得三城多僥倖,貪而無厭又奪我的西城。諸葛亮在敵樓把駕等,等候了司馬到此談、談談心。西城的街道打掃淨,預備着司馬好屯兵。諸葛亮無有別的敬,早預備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你到此就該把城進,爲什麼猶疑不定進退兩難,爲的是何情?左右琴童人兩個,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來,來,來,請上城來聽我撫琴……”。

“皇上好興致,十八家錢莊的東家已經來了,皇上見是不見?”孫承宗早就聽過皇上唱這段空城計了,知道這是皇上高興的時候,以前還進兩句言,無奈皇上聽不進去,現在也沒了心思再說了,另外皇上唱的還挺中聽。

“呵呵,這剛剛唱着羊羔美酒,還真送來了,好,讓他們去皇帳吧。”

朱由校對於十八家錢莊還是比較看中的,這樣的吸血鬼需要改造成‘儒商’,這是比較難的。目前爲止,十八家錢莊犯事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先前敢與當地官府勾結,坑害百姓的掌櫃、夥計甚至是東家被處理了一批之後,一切老實了許多。

錢莊的名聲也不斷的好了起來,而且也知道用小恩小惠,作作秀來邀買人心了,這是一種進步。當然這種進步在十八家錢莊的掌舵人身上,上樑不正下樑才歪。

寒暄之後,十八家錢莊爽快的提出了請求,與朱由校這種另類的皇上打交道,玩含蓄沒用,不如直截了當的。十八家錢莊要土地使用權,不要所有權,政策與河套地區一樣。

朱由校對於這個問題一直都在考慮,搞皇莊的目的是搞糧食儲備,不要把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土地,白白的便宜了最終的土地兼併者。

遼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二百年的時間,這些土地基本上都集中在了遼東大氏族、大軍閥的手中。而最原始的土地所有者,一個個都被擠了出去。結果遼東的局面越來越不可收拾了。

土地兼併這種東西,歷朝歷代都沒有解決,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土地可以流入市場。沒有買賣沒有殺害,中原腹地,那種‘廝殺’‘博弈’,朱由校管不了,也沒有辦法管,那屬於物權法的範圍。

‘俺家的土地,俺想賣就賣,誰也管不着。’這就是最現實的問題,土地兼併其實是由一個合法的買賣契約來掩飾的。這一點誰都擺脫不了。土豪劣紳們再強大,也不得不以這一紙契約來實現兼併的目的。

如果朱由校現在把河套、遼東,這些得來的土地,分給了全國無地的農民,那麼,過不了多少年,這種循環往復又將出現。所以朱由校搞的是皇莊,而對於拉進來的人或者團體,給予他們的,僅僅是土地使用權而已,即便是天門城給宗室子弟的土地,雖然是土地所有權,但也不是沒有限制的,不象是大明腹地,全部都適用《大明律》,天門城是皇莊管理,一句私下買賣無效,直接就把土地兼併給堵的死死的。而其他的土地所有權當然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種土地使用權可不是那種一弄幾十年的變相土地所有權,而是中長期的招租形式。

這種方式朱由校也僅僅是在探索,熟知歷史的人無不知道,中原王朝二三百年一換的怪圈子,除了以前提到異族的侵略之外,這個土地兼併也是相當重要的原由。如果說在土地上的農民是老實巴交的善良可愛的話,那些失去了土地的農民,一旦暴動起來,那是相當猙獰的,對於政權的威脅相當之大。雖然農民起義最終不會成功,但因爲他們,而導致的王朝更替。

讓百姓或者團體與皇莊一起合作經營,當然也只是權宜之計,就是後世,土地的強拆強遷,也不是沒有過。朱由校自己不就是暴力拆遷的一個受害者嗎?不過那不是政策上的原因,而是人爲的原因所致,如果執法部門真的對百姓們在意,保護百姓,哪裡會有什麼黑社會參與進來迫害百姓呢?

第160章 宮廷政變5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110章 幕後主持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39章 御駕京城第577章 天津港口第195章 錦衣驛站第181章 漢奸逃了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406章 憲兵之責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431章 徵西無帥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569章 盧公袁公第162章 宮廷政變7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431章 徵西無帥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88章 玻璃現世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96章 信王選秀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632章 殺俘不祥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65章 勝利油田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412章 營寨之設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48章 山寨初夜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41章 明朝海戶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41章 明朝海戶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20章 諸葛連弩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57章 東廠情報第23章 天子親軍第763章 假手製成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811章 追擊之中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215章 河套投資
第160章 宮廷政變5第250章 大明英烈第734章 海西女真第700章 二條計策第812章 進退兩難第490章 重建東林第370章 袁公到朝第518章 工部直屬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110章 幕後主持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39章 御駕京城第577章 天津港口第195章 錦衣驛站第181章 漢奸逃了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773章 紅顏禍水第795章 孰高孰低第463章 明金接招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441章 大同邊兵第690章 拙劣演技第406章 憲兵之責第429章 明皇智慧第714章 邊牆戰略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697章 建奴遷都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431章 徵西無帥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725章 塑料現世第569章 盧公袁公第162章 宮廷政變7第345章 國營經濟第431章 徵西無帥第405章 賴皮反擊第235章 移動射擊第244章 蒙古大盾第683章 墨攻之解第305章 大同將集第583章 雪中燒烤第254章 防線收縮第321章 臺吉上位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702章 行軍之慢第318章 寧遠矛盾第507章 絲綢之路第656章 北岸大勝第776章 百姓請願第827章 琉球久米第375章 張嫣船隊第88章 玻璃現世第239章 自如自首第743章 鐵嶺非鐵礦第96章 信王選秀第287章 錦衣屠奴2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602章 建奴優勢第632章 殺俘不祥第660章 唯纔是舉第139章 汪卿批孔第472章 蓋州圍點第831章 澳門水師第65章 勝利油田第306章 草原會戰1第342章 大明宗室第634章 逃出生天第412章 營寨之設第154章 帝師謀劃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712章 張嫣慰問第48章 山寨初夜第781章 有所失效第41章 明朝海戶第492章 和平飯店第41章 明朝海戶第121章 老臣心服第423章 大捷之後第292章 錦衣屠奴7第20章 諸葛連弩第496章 挑戰朝廷第293章 錦衣屠奴8第178章 皇上休妻第57章 東廠情報第23章 天子親軍第763章 假手製成第752章 漢奸捱打第740章 宦官東進第252章 大同休整第811章 追擊之中第15章 滅口客氏3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151章 衍聖公叛第658章 心膽俱喪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637章 勢如破竹第711章 血脈相連第170章 宮廷政變15第447章 精忠報明第215章 河套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