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留聲留情

回信:林丹可汗,朕將於三日後,在歸化城外攜四萬天兵,演示一下什麼是強兵!敬請光臨。

就這麼簡單的話,對付林丹這樣的人,也無須有何心眼可玩。要來,打就是。自己憑着一個歸化城,別說你有四十萬,估計就是到六十萬,也不會能上一塊城牆,這是朱由校的自信。

吩咐下去,岱海那邊的閆應元帶錦衣衛、快速反應隊還回歸化城,岱海戰俘交由宣大邊軍帶回大同修路。各驛站的錦衣衛,也除隱蔽的光報傳送外,全部回到歸化城。而在外的天仇軍和快速反應隊,也全部召回。

而爲了防止大同被襲,命令儘快的把西山正在集訓的錦衣衛,挑一萬人,儘快的裝備豎盾神弩、阻擊弩,迅速由孫承宗親自帶領來大同,在大同邊訓練邊防禦。如今李德全的‘神弩作坊’那速度已經是每天二千五百臺的速度,前提只要鋼管夠的話。一萬人已經訓練了不短的時間了,在能力和紀錄方面可比淨軍和原錦衣衛強的不是一星半了。這支力量要速度的用上,否則連看着苦役幹活的人都沒有。

三天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是不長,朱由校需要把自己的力量調整到最強的時刻。歸化城裡的物質,夠用半年的不成什麼問題,朱由校當然不能打算守這麼長時間了。

而京城的太康伯府裡,宮裡的王朝輔親自帶着一臺留聲機前來傳旨。

“奉天承運,皇帝昭雲。查商人張嫣從商期間,願捨棄從日本回程途中鉅額利潤,爲國分憂,寧願購買米糧而回,解大明缺糧之危機,朕心甚慰,物賜留聲機一部,以爲嘉獎,併爲衆商賈之楷模,欽此!”王朝輔親自來宣的旨。送的留聲機。爲什麼?因爲張嫣的聖眷不失,上次皇上專門的傳旨、用膳,這次又能巴巴的從歸化那邊傳旨過來,這聖眷得多大?這樣的人可是在這樣的時候多巴結巴結的好。

“草民張嫣叩謝皇恩。”母儀天下的張嫣。壓抑着那激動的心情。在張府衆人的眼前,叩頭接旨。新月安排人接過了留聲機。

“煩請王公公轉告皇上,草民對此物相當器重。會象珍惜生命一樣珍愛一生,請萬歲關山萬里之外,也注意龍體,天已經寒冷注意多加衣服。”

“是,一定轉告。奴才在宮裡又多了幾副唱片,沒事的時候娘娘解解悶。”王朝輔過來攙扶起張嫣,小聲的說。

“王公公可不敢如此稱呼草民。”張嫣急忙的說,王朝輔那可是和老魏一條腿中的一條腿,這要是想做個套,她可真受不了。

“私下稱謂,不妨事的,小人告辭了,保重。”有這個心就成了,王朝輔這個心來的多快。放下了幾張銀質的唱片。

新月過來給賞錢,他哪裡敢要,告辭而去。

而太康伯府裡的人這一幕看的是目瞪口呆,留聲機?這整個大明一共也就賣了二百多臺,那都是什麼價格啊!多少大富人家連拿着五萬兩都搶不到的東西。如果願意轉手的話,拍賣到十萬兩銀子都有可能。

這還是被皇上休的皇后嗎?皇上休妻已經是讓人匪夷所思了,這還藕斷絲連的玩情義連綿,上次就因爲就人說了幾句嫌話,皇上就大怒下旨,還在宮裡留下用膳,現在又送物寄相思。因爲這臺和別臺不一樣不是。這什麼亂七八糟的,你們小兩口接着玩,別人還是別亂參與了。所以一大廳的人,就連親屬,也都是當沒事人似的,鼻觀口、口觀心。

看着別人的表情,張嫣是又羞又驕傲又是思念,自己的男人沒有忘記自己,她和新月帶着留聲機回到了閨房,傾述着對男人的思念、愛憐。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而此事卻是不脛而走,多少人八卦的討論着這事,別說是八卦的主人翁是皇家了,連個大憲門,八卦愛好者們,都能談起來沒完沒了的,更別說這事算是千古之奇了。這不,又帶着一件五萬兩一件的定情物,這傳播的速度,可比有人造謠的時候更是快多了。

第二天八月二十一日,朱由校的手下諸人羣情鼎沸的彙集在了歸化城內。朱由校招集了衆將在琉璃殿議事。

把這兩天收集到的情報說完,朱由校首先開始了講話:“衆位愛卿,林丹可汗此來,也是來勢洶洶了,四十萬控弦之士也因接收了那十萬聯軍的一大部分,所以這上數字相差不大。所以此戰,是依城而守之戰。諸位愛卿說說意見吧”。

“皇上,兵來將擋,水來士屯,林丹從東面而來,在歸化城以東百餘里處的羣山峽谷,就是其必經之地,若皇上願以奇擊之,可擇一處埋伏之所,來次埋伏之戰,”滿桂用腦子的時候相當比較少,這次盯住了地圖看了半天,也算是不容易了。

“回皇上,歸化之東爲陰山之尾,那裡的地形複雜,恐非有所謂的必經之路,萬一若林丹從別處來攻歸化,回師恐不及時。”何可綱也盯了一會的地圖,而且這幾天率天仇軍東去征服一些部落,也知道那山谷、峽谷衆多,想要佈置俘兵,的確困難。

“皇上,歸化城背靠大青山,本就是一座要塞,臣想,無須使用奇策,只須堂堂正正的守好城池即可。”

“皇上,恐敵人圍城,”

、、、、、、

一時之間,衆將就開始積極的討論之中,各種計策都是層出不窮,倒是隻有閆應元在哪裡不動不說。這倒和前段時間過來學習的袁崇煥一般無二,可惜袁崇煥已經去了陝西找盧象升了,只留下了閆應元一個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閆愛卿,衆將也都出謀獻策了,你也給朕說說。”

“是,回皇上,微臣一直在聽,對衆將的計謀深表欽佩。這裡談幾觀,一是歸化是座孤城,他的防禦再好,也沒有任何的衛城,沒有相互依存的力量。而且歸化城沒有外援可依,一旦被敵人來個圍城,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閆應元這半天了只是看着地圖,然後說了一大通的廢話。看到別人都不知所云,一個個都懷疑的看着他。

“閆大人,整個草原之上,本身的城市就相當的稀少了,這裡是皇上剛剛攻佔的城池,衛城之類的,那肯定是不存在的,外援除了在大同那邊外,再近的也沒有了。皇上打的如此多的仗也沒有任何的外援,小將實不知閆大人,此言到底何意?”曹文昭和閆應元也熟悉了,知道他肯定是有所指的,所以這時候直接的問道。

“曹將軍,孤城是指孤立無援的意思,所以下官的意思是指可以造援。”閆應元直接的回答道。

“閆愛卿你所說的造援是在哪裡造?作用又是什麼?”聽到這裡朱由校來了興趣了。

“回皇上,上次來的太陽坡之地,以及以將的縱橫交錯的溝壑,那裡離此不足四十里,頃刻之間就能造一個攻之不下的要塞,不正是可以做爲一支援兵的存在嗎?雖然於守城無利,但到了關鍵之時,有三千五千兵士,從背後襲殺,必收奇效。再則三千五千之數與守城並無多大的區別。”

“那愛卿所說的關鍵之時,又是指什麼時候?”

“回皇上,關鍵之時要看戰局的發展,歸化城一面背山,三面高原,若敵圍城,則不會圍三缺一,只會全圍。到時敵攻城失敗,這是可以預期的。那時戰鬥就會陷入僵局,那關鍵的時刻就有好多,比如四十萬大軍,糧草的存放、斬其糧路;皇上出城反攻等,都是關鍵時刻,這需要戰局的把握。”閆應元平淡無奇的說着,其目的就是在歸化城處設一處奇兵而已。

“閆愛卿分析的倒是,城內和城外兩處,倒是可以讓事態不再如此平靜,而大峽谷處除了那幾處地方,倒也沒有可攻人封堵之地,若敵不覺,則可引爲奇兵,則敵有察,則可引其入內來追,中伏殺之,最不濟也能守住太陽坡這樣的險地,據守而已。朕倒是依從此計,閆愛卿,你欲與何人一起?”想想也感到有些道理,憑着光報指揮系統,兩者之間可以很成功的配合默契。如此可以使戰役多了一式式項選擇。

“微臣願再與曹變蛟將軍一起,再帶百部阻擊弩。”閆應元要的也不多,和老搭檔曹變蛟一起也是熟悉了,用起來也方便。

“好,朕準,另外再帶一千淨軍一千錦衣衛,三千快速反應隊,其餘物質,愛卿自行與軍需官准備。”朱由校答應的也痛快,閆應元表現出來的越出採,他就越高興,對這個抗清第一人,他基本有着最大的信任了。

“臣謝皇上。”閆應元也倍感到特別的有面子,前邊從將官說了很多,但皇上卻獨用了自己的,這份聖眷可是不小。

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38章 皇莊御苑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670章 腳踏實地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203章 馬拉松賽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422章 亂民來援第806章 海上對峙第353章 砸車運動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179章 驛站修路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720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327章 驚人逆轉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88章 玻璃現世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268章 遼東風雲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78章 神弩降世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110章 幕後主持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144章 大名官田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21章 大明驛站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646章 建奴撤兵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58章 制羽絨服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410章 專射馬腿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4章 災難現場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699章 各懷心思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51章 白銅大錢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31章 五金零件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448章 大同精忠隊第761章 兒子慈熹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394章 不再過招
第385章 突襲大同第38章 皇莊御苑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670章 腳踏實地第442章 環保精神第203章 馬拉松賽第387章 偏方百病第422章 亂民來援第806章 海上對峙第353章 砸車運動第512章 堵不如疏第341章 兩套班子第817章 不嘬死不會死第183章 天主造人第625章 建奴陣營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179章 驛站修路第747章 棄關而走第722章 我是管家婆第809章 就是打不透第579章 港口血戰第720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65章 大破蒙軍5第327章 驚人逆轉第164章 宮廷政變9第140章 東林觀朝第609章 孫老論謀第107章 國公怒火第186章 對外政策第88章 玻璃現世第158章 宮廷政變3第268章 遼東風雲第605章 狼狽奔逃第737章 兵兇戰危第542章 近臣產業第78章 神弩降世第723章 破鏡重圓第110章 幕後主持第756章 鼠目寸光第175章 裁撤京營第446章 讓利與人第224章 御駕親征第144章 大名官田第384章 各自謀劃第557章 牀弩投敵第524章 軍魂永傳第468章 蒙古突圍第453章 建奴評戰第755章 請求入遼第373章 解救李暉第615章 糧草功略第612章 東江皮島第523章 大明軍校第135章 海洋強國第511章 天主之聲第21章 大明驛站第814章 明軍加速第646章 建奴撤兵第595章 一夜之城第206章 謀害縣令第584章 冬雷陣陣第367章 遼響貪墨第103章 西山會戰第58章 制羽絨服第689章 欲退不能第455章 泥船加快第167章 宮廷政變12第797章 傳奇華人第410章 專射馬腿第232章 苦守營盤第823章 五大臣之悲第310章 草原會戰5第807章 一官論船第687章 萬事俱備第411章 步步爲營第228章 蒙古軍心第316章 岱海苦訓第357章 至高之點第119章 可綱進宮第324章 福建海盜第4章 災難現場第469章 阻敵火牆第266章 大破蒙軍6第699章 各懷心思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111章 天主傳教第307章 草原會戰2第277章 巧治大臣第354章 反覆較量第124章 求極之宮第51章 白銅大錢第741章 海選過八關第380章 新軍啓用第31章 五金零件第116章 貂嬋張嫣第448章 大同精忠隊第761章 兒子慈熹第117章 見袁崇煥第485章 遠離軍政第394章 不再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