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清君側

檄文之中,於孝天隻字未提說他要造大明的反,而是說朝中奸臣太多,迷惑了皇上,所以他要做的是入京清君側,並沒有說要掀翻大明王朝,這樣的話,不至於立即將自己置身於所有忠於大明朝廷之人的對立面上。

這也是在起初他們商議動兵之前,衆人商議出來的決定,清君側和推翻大明,對於民間的牴觸來說,會相對少一些,要是他直接提出來,要掀翻大明王朝,把皇帝拉下馬換他來做的話,估計接下來立即會成爲千夫所指的叛逆。

現在他佔着理,不能把這件事搞砸了,現在通過前期不斷的散佈各種傳言和流言,民心可以說是向着他的,特別是北方這邊的民心,經過建奴入寇這件事,還有他率軍力克建奴大軍,將入關的建奴大軍殲滅這件事,民心肯定會對他有利,但是他要是現在提出來,要變天的話,那麼這就告訴了所有人,其實朝廷這麼做沒錯,他於孝天就是個逆臣賊子。

所以打出清君側,自證清白這個幌子,要比直接宣佈要掀翻大明王朝更容易讓人接受,這等於是內部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我於孝天不是要當皇帝,而是要幫着皇帝,把國家治理好,把那些無能的奸臣佞臣給清理掉,讓大明好起來。

這樣的話說出去之後,不少人會覺得不至於太難接受,至於打下京師之後,該怎麼做,到時候再說不遲。

於是這道早已炮製好的討伐檄文,立即便被於孝天拋了出去,通過各種途徑,迅速的送往各地開始散播。

另外於孝天也傳令諸軍兵將,做好接戰的準備,派人趕回天津衛,告知坐鎮天津衛的第九旅以及海軍方面,保護好天津衛的安全,再不濟也要堅持到他先解決陳新甲所部之後,回援天津衛才行。

畢竟天津衛那邊,現如今儲存了大量武器彈藥以及糧食物資,要是天津衛這時候出點麻煩的話,於孝天還真是哭都來不及。

至於陳新甲所部,於孝天還真就沒有放在心裡,別看陳新甲這次氣勢洶洶的帶着近三萬大軍,要來找他麻煩。

可是對於大明的軍隊,於孝天完全不怎麼放在心上,這些明軍根本就是爲了一口吃的爲大明賣命,碰上建奴一個個嚇得腿軟,指望他們爲大明拼了老命,根本就不怎麼現實,所以他下令讓第二旅和第四旅在靜海縣西部,擋住陳新甲。

至於剩下的第一旅和第七旅,則繼續加快速度,清理這裡的物資,將物資先押送運往天津衛囤積。

但是考慮到第二第四旅兩部,在剛剛經過一場激戰,彈藥相對比較匱乏,暫時輜重營無法爲其從天津衛大第四十九章清君側

批補充彈藥物資,所以爲了增強一下第二第四旅的戰鬥力,於孝天命第一和第七旅暫時將他們手頭剩下的部分彈藥集中起來,撥出一半送給第二第四旅使用。

另外他令大部分騎兵,也趕往靜海縣西部,增強那邊的兵力,令孟飛親自趕往靜海縣西面,第二和第四旅軍中,以他爲正,第二旅旅長張長傑第七旅旅長於振山爲輔,三個人可以便宜行事,總之最起碼要先拖住陳新甲所部,如果能將其擊敗,那麼就更好了。

在命令下達之後,各部都立即動作了起來,騎兵們護送輜兵營一部立即裝上了從第一第七旅調撥的彈藥物資趕往了靜海縣西部一帶,送交到了張長傑和于振山所部手中。

而第一第七旅則加快的物資清理的速度,將所有可用的車輛以及騾馬都集中了起來,並且臨時從難民之中徵集了大量的青壯民夫,也幫忙轉運這些物資,抑或是裝車,抑或是充當車伕,將大批物資運往天津衛方向。

但是這裡的物資數量實在是太多了,短時間之內無法一下就運走,如果剩下的直接拋棄或者是散發給那些民衆的話,又可能會讓民衆立即散掉。

目前他還不想讓這些民衆立即散了,他需要讓這些民衆們在這裡看着他和官軍如何對着幹,在時機成熟之後,再讓這些民衆踏上返鄉的道路,今後成爲他的口舌,替他說話。

所以他乾脆下令順手牽羊,把靜海縣城給拿了下來,靜海縣本來就駐兵不多,建奴來到這一帶的時候,因爲無暇管他們,所以靜海縣城一直沒有被建奴攻下。

現如今於孝天卻把靜海縣拿了下來,縣城之中的守軍還有那些官吏,根本奈何不了於家軍,只是稍微抵抗了一下,就宣佈開城投降,把縣城交給了於孝天。

於孝天派了一個營入城,把靜海縣城徹底控制了起來,將一部分暫時無法運走的物資,特別是大批的糧食,暫時先囤積在靜海縣城之中,把靜海縣城當成了他臨時的物資儲備倉庫。

這麼一來,這些物資就安全多了,另外也不必擔心,這些東西會被幾十萬餓紅眼的難民哄搶了。

對於那些難民,於孝天好生安撫了一番,告知他們先就地在這一帶盤亙一段時間,於家軍會負責給他們提供吃的東西,至於住處,於家軍目前無法爲他們解決,讓他們就地想辦法搭窩棚,或者是給他們少量的工具,挖一些地窩子,暫時先安置下來。

每天這些被分成羣的難民頭,可以帶人到靜海縣城城門按照憑條,領取當日的口糧,雖然不能讓所有人吃飽,但是起碼比他們來的路上要吃的好得多了,第四十九章清君側

這對這些已經絕望的難民們來說,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難民之中倒是也有人急於返鄉,不打招呼便私自離開,對於這些擅自離開之人,於孝天也下令不予阻攔,任其離開便是。

但是大部分人這個時候,還是聽了於孝天的勸說,沒有擅自離開,因爲這兵荒馬亂天寒地凍之下,他們這些手無寸鐵之人,要走回家去,沒吃沒喝的情況下,基本上跟找死差不多。

雖然在這裡條件也很差,上無片瓦,可是好歹一天兩頓,還是能吃上熱乎東西,好歹不至於餓死。

而且於將軍也說過,只要等局面稍微安定下來一些之後,便會每人給他們發一些糧食,讓他們帶着上路回家,起碼到時候不至於餓斃在返鄉途中,於是幾十萬百姓,就在靜海縣城周邊一帶暫時安頓了下來。

事實上於孝天也確實沒有太過小看陳新甲,陳新甲這個人雖然號稱有魄力,但是實際上辦事能力並不是很強,但是卻比較會觀望風向。

這一次他接替盧象升被擢升爲宣大總督,便看出了楊嗣昌等人故意在分盧象升兵權,爲了討好楊嗣昌,陳新甲按照楊嗣昌的要求,將宣大以及山西大部分兵力都接管了過去,並且嚴令他們不得擅自於敵浪戰。

建奴大軍南下,盧象升孤軍追蹤建奴大軍南下,陳新甲率領山西以及宣大精兵,屯駐於保定府一帶,不敢和建奴爲敵,眼睜睜看着盧象升最終走向了絕路,建奴北返,他更是不敢率軍堵截,僅僅是派了少量的兵馬,去襲擾了一下建奴,而且是稍稍接觸一下,就縮了回去。

於孝天搶佔天津衛,要和建奴決一死戰,派人私下裡送信給陳新甲,請陳新甲從側翼側擊建奴大軍,牽制建奴大軍一下,但是陳新甲豈敢這麼做,他早已看出,朝廷視於孝天爲眼中釘肉中刺,只想着除之而後快,所以絕不會給於孝天幫忙的。

但是陳新甲在聽聞市面上前段時間流傳出了有關他和建奴接觸,試圖和建奴議和的消息之後,感覺到事情很是不妙。

接着又聽聞說坊間傳言,他和楊嗣昌乃一丘之貉,盧象升的死,跟他也有分不開的關係,後來楊嗣昌被聖上下旨逮問,雖然沒有說他的事兒,可是他還是意識到如果接下來他不辦出點實事的話,恐怕等回頭朝廷解決了於孝天這個麻煩之後,當今聖上肯定會跟他新帳老賬一起算。

特別是崇禎讓他私下裡去和建奴聯絡,試圖和建奴議和這件事,知情之人非常少,現如今卻走露了風聲,他乃是被重點懷疑的對象,這可是牽扯到聖上的清譽的事情,當今聖上豈能和他罷休。第四十九章清君側

所以眼下他想要自保的話,就必須要幹成一些事情,而且還要乾的漂亮,重新豎立起在聖上心目中能幹的形象,否則的話他的前景非常不妙。

這一次崇禎下旨命他率軍攻擊於家軍,陳新甲再也不敢畏敵避戰,表現出了十二分的熱情,從接旨開始,便櫓胳膊挽袖子的開始大批調動兵馬,立即從保定府動身,趕往了天津衛一帶。

這一次陳新甲暗下決心,說什麼也要把事情辦的漂亮一些,不能讓關寧軍那邊把功勞都給佔了去。

現如今在他看來,於家軍雖然兇悍,連建奴大軍都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他們和建奴這一戰,肯定也打的不輕鬆,就算是打贏了,也肯定是慘勝。

(感謝zjwynj兄弟的打賞!明天是新的一個月的開始,不敢奢求大家大量投月票,但是還是希望大家能幫頂一下,別讓這本書成績太慘不忍睹了!多謝!連續寫了多年小說,現在腰背疼的厲害,趁着這段時間,多做一些戶外活動,順便把腰疼病也給治療一下!)

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60章 元老的不滿第55章 衛生整頓第170章 談判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893章 於家軍騎兵第68章 皇城被圍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126章 改元大中第19章 顏思齊的求援2第146章 奮力突圍第50章 人販子第97章 一路敲詐第187章 南望第232章 死士第47章 立堡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51章 機械筆記第54章 新營第38章 惡果惡報第6章 炮擊莆禧城2第296章 不以爲然第100章 反客爲主第95章 點兵第160章 老謀深算1第46章 玻璃鏡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93章 焦頭爛額第80章 黯然退去第163章 錯誤第107章 新秩序第211章 嗜血爲盟第99章 老相識第14章 決死一拼第180章 富貴險中求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263章 潭頭鎮第23章 轉舵向北第76章 模壓工藝第79章 相互覬覦第199章 崇禎的樂觀第215章 不祥預感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72章 另一種表演第160章 元老的不滿第273章 各方反應第88章 孫元化的反應第50章 淡水槍作第37章 袁大忽悠第174章 穩紮穩打第82章 厲兵秣馬第116章 關寧軍之議第5章 獻策倒魏第22章 虎口奪食第49章 齊人之福第214章 排場第118章 新條件第127章 刁難第3章 肆無忌憚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31章 壟斷貿易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147章 天有不測第20章 賊到底是賊第153章 敗退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47章 開火第165章 通止規和西班牙使節第57章 夾生飯第45章 寧海州西山村第16章 悶聲發大財第19章 嘍囉第77章 新船下水第135章 善後第144章 混亂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73章 震驚四座第114章 踢到鐵板第34章 怒海餘生第119章 成交第174章 穩紮穩打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60章 禍福雙至第22章 圖窮匕見1第29章 大禮第44章 堆積如山第168章 限期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111章 獎勵第144章 混亂第6章 錢鬆故去第137章 有恃無恐第125章 牢騷滿腹第119章 小挫
第67章 施工準備第160章 元老的不滿第55章 衛生整頓第170章 談判第14章 輿論的力量第137章 山外有山第8章 屢試不爽的火攻戰術第893章 於家軍騎兵第68章 皇城被圍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126章 改元大中第19章 顏思齊的求援2第146章 奮力突圍第50章 人販子第97章 一路敲詐第187章 南望第232章 死士第47章 立堡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51章 機械筆記第54章 新營第38章 惡果惡報第6章 炮擊莆禧城2第296章 不以爲然第100章 反客爲主第95章 點兵第160章 老謀深算1第46章 玻璃鏡第115章 進退維谷第303章 摟頭一棍第93章 焦頭爛額第80章 黯然退去第163章 錯誤第107章 新秩序第211章 嗜血爲盟第99章 老相識第14章 決死一拼第180章 富貴險中求第61章 糊塗之戰1第263章 潭頭鎮第23章 轉舵向北第76章 模壓工藝第79章 相互覬覦第199章 崇禎的樂觀第215章 不祥預感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72章 另一種表演第160章 元老的不滿第273章 各方反應第88章 孫元化的反應第50章 淡水槍作第37章 袁大忽悠第174章 穩紮穩打第82章 厲兵秣馬第116章 關寧軍之議第5章 獻策倒魏第22章 虎口奪食第49章 齊人之福第214章 排場第118章 新條件第127章 刁難第3章 肆無忌憚第210章 不眠之夜2第31章 壟斷貿易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83章 陳九的困局第48章 等待中的疑惑第147章 天有不測第20章 賊到底是賊第153章 敗退第124章 下一站淡水河第147章 開火第165章 通止規和西班牙使節第57章 夾生飯第45章 寧海州西山村第16章 悶聲發大財第19章 嘍囉第77章 新船下水第135章 善後第144章 混亂第243章 租借議案第73章 震驚四座第114章 踢到鐵板第34章 怒海餘生第119章 成交第174章 穩紮穩打第108章 單桅縱帆船第60章 禍福雙至第22章 圖窮匕見1第29章 大禮第44章 堆積如山第168章 限期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166章 馬梟來投第111章 獎勵第144章 混亂第6章 錢鬆故去第137章 有恃無恐第125章 牢騷滿腹第119章 小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