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奉旨南下

於是崇禎考慮再三之後,上元節未過,便下旨,命於孝天整備水師,親率水師南下兩廣,受熊文燦節制,蕩平兩廣沿海的海寇。

正好這倆貨是老搭檔,熊文燦大概能摸得透這於孝天的脾氣,應該能使喚得動於孝天,現在於孝天有兵有船,趁機令他南下,跟海寇們大打出手,削弱削弱他的實力也好。

崇禎又祭出了用賊來牽制消耗這些尾大不掉的軍將的法寶,打了一手的如意算盤,同時他還令人傳話給鄒維璉,儘量不要激怒這於孝天,儘量滿足他的要求,讓他儘快出兵兩廣。

鄒維璉怎麼都沒有想到,朝廷會如此處理此事,對於孝天佔據臺員島之事,朝廷居然會不聞不問,還讓他儘量滿足於孝天的要求,讓於孝天儘快出兵兩廣。

於是鄒維璉趕緊召集幕僚商議這是怎麼回事,衆人討論半天,最後算是把朝廷現在的想法給揣摩了個差不多,當搞清楚了朝廷的擔憂之後,鄒維璉不禁也哀嘆一聲,朝廷現在對於這些武夫,可以說已經是投鼠忌器,不敢輕易收拾他們了,只能採取懷柔政策,來驅使他們爲朝廷做事。

現如今朝廷是想要通過讓於孝天領兵南下清剿兩廣沿海的海盜,來削弱他的實力,對其加以控制,這麼做實在是一着臭棋,因爲於孝天時下在海上的實力之強,別說朝廷不清楚了,就連鄒維璉也無法徹底弄清楚。

讓於孝天南下,其實跟縱虎歸山差不多,這等於公開把兩廣沿海也劃入到了於孝天的勢力範圍之內。

但是鄒維璉也沒有辦法,現如今於孝天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整個一塊滾刀肉,別說他沒辦法,現如今連朝廷也對其十分忌憚,不敢輕易拿他如何。

所以鄒維璉只得按照聖上的吩咐,給於孝天東挪西湊了一批物資,又給他籌措了八萬兩兵餉,作爲開拔餉使用,令其近期儘快出兵南下兩廣。

朝野之間的這些動向,自然而然也都在於孝天的把握之中,大明朝廷從來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只要肯花錢,就連崇禎哪一天睡在什麼地方,都能打聽出來,別說這些事情了。

於孝天也通過這件事,徹底試探出了朝廷眼下對他的態度,雖然崇禎已經知道他控制了臺灣島,但是這一次卻連個屁都沒放,而是讓他出兵南下兩廣剿匪,其目的和想法可以說是昭然若揭,於孝天不禁對崇禎這樣的小動作感到嗤之以鼻。

鄒維璉想要給他穿小鞋,奏他一本,結果卻根本沒有達到鄒維璉的預期,現如今朝廷還讓鄒維璉捏着鼻子給他籌措軍餉和物資,這就更充分說明了大明目前的顧忌和虛弱。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必擔心,近期就會和大明徹底撕破臉了,只要他稍稍服軟一些,那麼便還可以爭取到幾年的迴旋時間。

於是於孝天在敲了鄒維璉一筆之後,也沒有繼續拖下去,算是賣給了熊文燦一個面子,在二月末的時候,親自在圍頭灣集結起了他的水師戰船,殺牲祭旗宣佈出海南下。

要說是金子遲早都會發光,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有些人天生就是該做大事之人,這一點也是無法否認的。

早年被於孝天趕出福建沿海的鄭一官,率領殘部逃到了兩廣沿海一帶之後,先是在廣東沿海過了一年多顛沛流離的生活,手下幾乎徹底作鳥獸散。

最慘的時候,鄭一官麾下僅剩下了不到二百人,船隻也僅剩下了幾條,徹底淪落成爲了一股小海盜。

但是鄭一官到底還是有點本事的,後來他在廣東那邊居然逐步的站穩了腳跟,開始漸漸的恢復起了實力,經過幾年經營下來,居然再次振作了起來。

現如今鄭一官已經又成爲了兩廣沿海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其控制了上下川島以及廣東沿海不少小島,麾下再度擴充到了擁有各種船隻二三百條,麾下部衆數千人之多。

現如今他失去了日本這條貿易航線,而且也不敢再輕易去招惹於孝天,於是他便充分利用他本身是天主教徒,另外對於歐洲人比較熟悉的優勢,在兩廣一帶大作通海貿易,將兩廣一帶的物產轉口出口給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包括澳門的葡萄牙人,都建立了聯繫。

他也放棄了以前對西班牙人的敵視,打通了前往馬尼拉的航線,和西班牙人做起了買賣,另外鄭一官也是一個心狠手辣之輩,在廣東沿海一帶可以說是無惡不作,搶劫過往商船着實不少,通過這幾年的努力,他又一次積攢起來了一筆財富,還重新武裝了他的戰船。

因爲在於孝天手頭吃虧太大,使得鄭一官徹底認識到了他手頭上武器的劣勢,於是這幾年來,他在廣東一帶,也算是勵精圖治,想方設法購買各種西洋火炮來武裝他的戰船,另外還花費重金,從荷蘭人和葡萄牙人手中,購得了幾條近乎報廢的西式帆船。

這些船隻他弄到手之後,廢了很大的力氣加以修繕,使之恢復了航行和作戰的能力,並且加裝了不少大炮,憑着他這樣的手段,使得他的手下戰力提升很快,到了崇禎七年的時候,他已經隱然成爲了廣東一帶最大的海盜勢力之一,在廣東沿海穩穩的站定了腳跟。

這個時候在廣東沿海一帶,除了鄭一官之外,還有其它幾股大規模的海盜勢力,其中一股必須要說,那就是歷史上曾經和鄭一官聯盟,成立十八芝的成員之一的劉老香,也有人直接稱其爲劉香。

可惜這個時代,劉香沒有和鄭一官聯盟,也沒有能成立什麼十八芝,劉香還是劉香,鄭一官還是鄭一官,兩個人雖然相識,但是關係並不好。

特別是鄭一官被於孝天趕到了廣東這邊之後,劉香還趁機收攏了不少鄭一官的舊部,雙方就更是結下了大仇,相互之間這些年沒少起齷齪。

而且劉香在廣東這邊起步比鄭一官早,在崇禎年初便發展壯大到了擁有部衆數千人,各種船隻數百條的規模,控制住了珠江口一帶,將珠江口一帶視作他的地盤,不容任何人覬覦。

而珠江口又是廣東首府廣州的出海口,歷來都是海商的船隻出入的重地,誰把持這裡,誰就能發大財。

這些年來,不少人都想幹掉劉香,把珠江口奪去,可是卻始終都幹不掉劉香,反倒使得劉香越打越強,到了崇禎七年末的時候,劉香手下已經集中了大大小小的海盜二三十股,可調集海盜數量,超過萬人之多。

鄭一官雖然這些年重新崛起,可是卻也拿劉香沒有一點辦法,雙方每年大大小小的都要打幾仗,可以說是各有勝負,但是卻誰都吃不掉誰,始終處於一種僵持狀態。

所以說廣東沿海一帶海盜勢力雖然叢生,但是相對來說,卻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當然這其中也有屬於於孝天勢力的顏思齊和褚彩老所部,他們兩股人馬雖然實力都不算非常強,可是背後有於孝天扶植,裝備卻比較精良,一般人還真就拿他們沒有辦法。

特別是顏思齊所部,現如今也擁有各種船隻近二百條之多,可充當戰船使用的大型福船和廣船起碼也有數十條之多,就連劉老香對顏思齊也非常忌憚,一般情況下根本不敢輕易招惹顏思齊。

劉香當然也很清楚福建那邊的情況,這些年來他最初總是有點不太服氣於孝天,認爲偌大的福建沿海,憑什麼都讓於孝天佔了去?有財大家發,不能便宜都讓於孝天佔了去。

所以崇禎五年之前,劉香曾經勾結了不少股廣東一帶的海盜勢力,多次試圖滲透到福建沿海搶地盤。

但是於孝天把福建沿海,早已視作他的禁臠,豈容他人染指,所以這些年來,可以說是聞警必出,劉老香和那些廣東的海盜,屢次進犯福建沿海,有時候甚至剛一露頭,就被於孝天的水師堵住,劈臉就揍,將他們打的灰頭土臉的逃回廣東那邊。

有時候於孝天爲了養賊自重,發現他們進犯之後,並不對其進行堵截,反倒是給他們開個口子,讓他們上岸大掠一番,等他們把事情搞大了之後,於孝天才派人前去堵截他們,往往劉老香他們討不到多少便宜,還白給於孝天干活。

所以一來二去,劉香他們也知道了於孝天的厲害,這福建着實不是他們能呆的地方,所以自崇禎五年最後一次襲擾福建之後,便再也沒有敢到福建搗亂。

劉香對於孝天是深爲忌憚,曾經也很恨於孝天,多次在廣東一帶海上截殺海狼的商船,但是他們幹了幾次之後,發現就連這些海狼的商船,他們也很難對付,往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才能把船奪下,幹這買賣着實不划算。

這還不算,只要他們動手搶了海狼的船,用不了多久,便會報應臨頭,廣東沿海始終有一批身份不明的快船,在廣東沿海活動,極少有人知道他們的身份,但是這些快船的形制卻有人知道,這種快船被稱之爲飛字號快船,乃是海狼集團獨有的船型,只有海狼集團纔有建造。

這些快船平時遊弋於廣東沿海一帶,也幹劫船的買賣,但是隻要得知有人劫了海狼的商船,那麼這些船隻便會很快聚攏起來,開始對挑事之人發動極爲兇殘的報復。

(繼續高呼猛進,)

第172章 天生仇日第148章 決死一搏1第33章 工業進步第45章 震怒第127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69章 局勢危急第9章 崇武所第44章 試炮2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50章 迎頭一棒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28章 痛打落水狗第57章 援軍到來第188章 志得意滿第51章 吳橋兵變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113章 地頭蛇臨門第168章 我知道你們的底牌第186章 諜戰2第40章 大明的財政困局第117章 窮兵黷武第252章 夾尾而逃第135章 善後第36章 鄭一官的一石兩鳥之計第136章 呂宋行省第270章 對手相見第271章 相談甚歡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104章 天生反骨第130章 坐擁寶山第99章 鐵腕治國第83章 試探第88章 怒髮衝冠第14章 決死一拼第16章 強行突破第152章 敵援分至第111章 恢復秩序第301章 風聲第66章 逼上門去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157章 底氣所在第81章 增援牟平第84章 決戰南門第172章 手起刀落第82章 辯駁第287章 再臨淡水4第46章 收買人心第199章 應戰第177章 韋特的擔憂第101章 誘敵出林第216章 碰面第283章 責任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197章 日本海反圍剿戰第7章 刀下留人第210章 報復懲戒第21章 知己知彼第52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123章 惡報第5章 炮擊莆禧城第194章 暗流2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178章 釜底抽薪第171章 日本貿易航線第31章 壟斷貿易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190章 謎團第130章 銅皮第20章 暗流涌動第87章 鯊魚第38章 骨肉第229章 林易陽的擔憂2第2章 橫行鄉里第185章 計劃更動第190章 謎團第96章 僞朝廷第25章 利益均沾第229章 林易陽的擔憂2第70章 無力迴天第77章 新船下水第6章 錢鬆故去第156章 刻意結交第77章 困坐愁城第236章 集體農莊第231章 直入晉江第124章 被遺棄的殘兵第78章 李家管事第67章 恃強凌弱第60章 禍福雙至第84章 天下大勢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168章 我知道你們的底牌第77章 強勢通過第23章 死戰第58章 移民問題2第142章 羣狼戰術第139章 孰強孰弱第190章 淡水警報第59章 誘餌第11章 合作意向
第172章 天生仇日第148章 決死一搏1第33章 工業進步第45章 震怒第127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69章 局勢危急第9章 崇武所第44章 試炮2第188章 連做血案第50章 迎頭一棒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28章 痛打落水狗第57章 援軍到來第188章 志得意滿第51章 吳橋兵變第304章 發動羣衆鬥地主第113章 地頭蛇臨門第168章 我知道你們的底牌第186章 諜戰2第40章 大明的財政困局第117章 窮兵黷武第252章 夾尾而逃第135章 善後第36章 鄭一官的一石兩鳥之計第136章 呂宋行省第270章 對手相見第271章 相談甚歡第279章 新營易地第104章 天生反骨第130章 坐擁寶山第99章 鐵腕治國第83章 試探第88章 怒髮衝冠第14章 決死一拼第16章 強行突破第152章 敵援分至第111章 恢復秩序第301章 風聲第66章 逼上門去第130章 科舉改制第157章 底氣所在第81章 增援牟平第84章 決戰南門第172章 手起刀落第82章 辯駁第287章 再臨淡水4第46章 收買人心第199章 應戰第177章 韋特的擔憂第101章 誘敵出林第216章 碰面第283章 責任第121章 炮擊見威第197章 日本海反圍剿戰第7章 刀下留人第210章 報復懲戒第21章 知己知彼第52章 一隻雞引發的血案第123章 惡報第5章 炮擊莆禧城第194章 暗流2第82章 靶場試炮2第178章 釜底抽薪第171章 日本貿易航線第31章 壟斷貿易第111章 誓師出關第190章 謎團第130章 銅皮第20章 暗流涌動第87章 鯊魚第38章 骨肉第229章 林易陽的擔憂2第2章 橫行鄉里第185章 計劃更動第190章 謎團第96章 僞朝廷第25章 利益均沾第229章 林易陽的擔憂2第70章 無力迴天第77章 新船下水第6章 錢鬆故去第156章 刻意結交第77章 困坐愁城第236章 集體農莊第231章 直入晉江第124章 被遺棄的殘兵第78章 李家管事第67章 恃強凌弱第60章 禍福雙至第84章 天下大勢第30章 螳螂捕蟬4第168章 我知道你們的底牌第77章 強勢通過第23章 死戰第58章 移民問題2第142章 羣狼戰術第139章 孰強孰弱第190章 淡水警報第59章 誘餌第11章 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