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呂氏的高明手段

對於爭寵這回事,呂氏有足夠的經驗可談,在呂氏看來,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的,唯有寵愛才是真的。

雖說在各方面,如若朱雄英真的回來了,自家兒子在各方面都沒有優勢,但即使他真的被冊封太孫又如何。

有一件事,朱允炆不知道,呂氏卻是心裡極爲清楚。

當初的朱雄英,可是犯了心病而亡,此病無藥可救,唯有苟延殘喘。

在那個時候,呂氏也曾幫忙尋醫問藥,得知這樣的病症,活不過二十,或許有法子可以拖延,但絕對無法根治。

便是現在的朱雄英回來,年歲不過十八,還有多久可活?

算他長久些,也終究是個短命鬼,到時候兄終弟及,皇位不還是要輪到自家兒子的手上嘛。

假若,現在外面傳言的朱雄英,沒有先天心症,那便就是假的。。

當初這件事,在太醫院可是到知曉得清清楚楚。

如此算來,真的朱雄英活不長,假的朱雄英,也無法登基,即便能欺瞞過陛下, 還能堵住這天下悠悠之口不成。

這般自家兒子, 從一開始,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朱允炆聽到母親呂氏的勸說,神色微微振奮,可是隨即又嘆息說道:“皇爺爺的心裡, 現在已經沒有我了, 便是朝堂中的事情,也很少讓我插手, 只是讓我好好讀書。”

“皇爺爺時常出宮, 便就是去看望大哥,曾經大哥如此受寵, 這般回來,我哪能有絲毫希望。”

“先生和表哥都已經妥協了, 便是我一人, 也只是孤掌難鳴。”

現在的朱允炆, 是真的已經絕望了,就連他的心腹黃子澄先生, 幾乎都算是表明了態度。

表哥李景隆更不用說, 就差沒明的告訴自己, 皇位的事情,不用考慮了。

本來就沒什麼勢力可言的朱允炆, 連一點寄託都找不到。

今天母妃呂氏要是不過來,他都準備認命了, 到時候希望能得一個好的封地,當個藩王老老實實過日子吧,但願大哥不要削他。

“陛下尚在,勢力大小, 沒有任何的區別, 你皇爺爺的性子,你在身邊跟了這麼多年, 難道還不清楚嗎。”

“便是朝堂上的文官,都向着你又如何,不過是被陛下再殺一輪罷了。”

呂氏冷靜的分析道,她雖身處後宮, 不問政事, 但對於朝堂上的一些風向,大概還是瞭解的。

比如某某大臣被誅殺,某某大臣被滅門,這樣的大事情, 宮裡還是很容易知道。

朱允炆聽到這話,不由反駁說道:“可是,當初父王薨逝的時候,皇爺爺曾經在我和四叔之間猶豫立儲,最後還是劉三吾先生,力挺於我,皇爺爺這才立我爲太孫。”

呂氏冷笑一聲,說道:“什麼叫力挺於你,陛下當時根本就無選擇可言,燕王再是如何,都是排行老四,論長幼傳承,怎麼也輪不到他。”

“陛下之所以召羣臣於東閣門議立儲君,甚至率先提出燕王,只不過是借羣臣之口罷了。”

“真要立下燕王,首先便得廢除秦王和晉王,這般才叫名正言順,你覺得可能嗎。”

聽到母妃呂氏的分析,朱允炆恍然大悟,他一直認爲自己能夠得立太孫,是因爲文臣們的力挺,現在才明白,原來自己早就被確定了。

立與不立,完全在皇爺爺的掌握中,並不是文臣可以干涉的。

“可是娘,現在我該如何做呢,難不成就坐以待斃嗎。”朱允炆疑惑的問道。

怎麼去競爭,這個纔是關鍵,眼睜睜看着屬於自己的皇位溜走,就好像煮熟的鴨子飛了一般,這如何能夠甘心。

呂氏聞言,微微一嘆:“怪你父王去得太早,若是你父王尚在,爲娘就能保證,便是你大哥真的回來,皇位也只能是你的。”

說出這話,呂氏還真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真的有把握。

若是陛下去世,太子朱標即位,呂氏貴爲皇后,完全有能力抑制住朱雄英。

從情感上來說,朱標和朱雄英的關係,遠沒有與朱允炆來得親密。

到時候呂氏也有很多的法子,可以去質疑朱雄英的身份。

就怪這一切,實在是太過於巧合了,六十多歲的陛下身體健康活得好好的,不到四十的太子,突然就病逝了。

本來兒子即位問題也不大,都立下太孫位。

恰好碰到朱雄英回來,還是陛下從小帶大的,呂氏已經可以猜到,曾經定下的九月冊封,已然是不可能了。

朱允炆聽到這話,心裡頭也有些委屈,父王爲何這般早就去了呢,留下他們娘倆,實在是孤苦伶仃。

“想要得到你皇爺爺的重視,必須還是得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的增強你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呂氏感嘆完之後,對着朱允炆認真的說道。

朱允炆聞言,眼睛一亮,忙問道:“娘,從什麼樣的小事開始呢。”

呂氏回道:“先不要去管讀書的事情了,從明日開始,不管是想盡什麼法子,你都要在陛下的面前多多出現。”

“記住,不要表現去爭奪儲君的心思,甚至於要在陛下面前,自己主動提出將太孫位讓給你大哥,多多在陛下面前,說你大哥的好話。”

朱允炆一愣,疑惑說道:“娘,這...這豈不是將皇位拱手讓人。”

呂氏微微搖頭,知道自家兒子年歲小,見識少,也不去責怪,解釋說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衆必非之。有時候以退爲進,纔是最好的方式。”

“你想想,爲何陛下已然是知道你大哥的存在,卻沒有讓他進入皇宮,你說昨夜陛下睡在坤寧宮,早朝前還乘坐陛下的龍攆出去了。”

“這說明你大哥在陛下的心中,分量極重,遠不是誰可以干涉的,而沒有直接入宮,宣佈你大哥歸來的消息,只能說明現在你大哥的身份,還是有可疑之處。”

“以至於哪怕是陛下,再是寵愛,也不敢貿然行事。”

母妃呂氏的分析,讓朱允炆茅塞頓開,如同開眼了一般,這其中的脈絡,頓時就變得清晰起來。

一時間,朱允炆整個人都明顯變得有些不同了。

只是有些疑問,朱允炆還是不清楚,問道;“娘,那我爲何要在皇爺爺面前,說大哥的好話呢,只要博取皇爺爺的重視就好了呀。”

“這般不是反而助大哥一臂之力了嗎。”

呂氏搖搖頭,說道;“你還是不清楚陛下的性子,既然陛下已經重視你大哥,在某個方面,已經被立爲太孫的你,在陛下心中就是和你大哥作對的敵人。”

“便也是如此,陛下才會刻意的去疏遠你。但爲娘看來,便是如此,說明陛下對你還是有寵愛的,甚至於陛下的心中,或許還存在幾分愧疚。”

“要想重新獲得陛下的認可,你大哥就是繞不開的檻,唯有在陛下的面前,你主動站出來,承認你大哥的存在,甚至於表現出自身要讓位的姿態,這才能加大陛下心中的愧疚。”

“如此,你就能重新得到和陛下親近的機會,畢竟哪怕你日後不爲太孫,多少也是一個藩王,也需要治理地方。”

“和其他皇孫般,陛下也是會關係在乎,只是略有相差。”

“這般一來,你纔有能有機會,慢慢增加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你的表現,才能被陛下看到。”

“日後只需等待機會,伺機而動便可,現在的我們對於你大哥,知曉的太少了,根本沒有應對的法子。”

“最好的就是,你需要多多建議陛下,讓你大哥快些入宮,只有讓你大哥入了宮,從暗處轉到了明處,我們纔能有應對的法子。”

朱允炆聽完後,眼神中帶着震撼的目光,看向自己的母親。

這真的是他心目中,那個賢良淑德,每日琴棋書畫,相夫教子,不問世事的母親嗎。

這一刻的朱允炆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目前如此的優秀,甚至於連先生黃子澄,表哥李景隆都是遠遠不能相比。

誰言女子不如男,這一刻的朱允炆感覺自己就是頭蠢驢,母親只是通過自己知曉的一些信息,就能迅速分析出事情的前後。

甚至於連應對的方案的提出來了,他看着母妃眼神中的睿智,突然爲自己的被人誇讚的聰慧感到羞愧。

我真的是母親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嗎。

這一刻的朱允炆,不僅心裡頭犯嘀咕。

許是察覺到了兒子的想法,呂氏微微一笑,如百花綻放,說道:“你長得雖像爲娘,但你性子和你父王頗爲相像。”

朱允炆醒悟,羣臣也說自己有父王之風骨,這話看來沒錯。

“娘,那麼大哥進宮後,我們該當如何呢。”朱允炆放下天馬行空的想法,再次問道。

呂氏說道:“等你大哥進了宮,那法子就多得是了,你大哥在皇宮裡,除了陛下,也沒幾個熟人,哦,還有一個允熥和明月,這都無傷大雅。”

“你想想,從小到大,便是宮廷禮儀,皇家風度,儒家學問,你學到現在,掌握了多少?你大哥在野流落十年,到時候一進宮,這對比就出來了。”

“別說你大哥並不一定有你聰慧,哪怕是比你聰慧些,學會這些又需要多久的時光,到時候能不能勝任皇位,還是兩說呢。”

聽到這裡,朱允炆終於是放下心來,有了母親的諄諄教導,他感覺自己已經完全看清楚了目前的情況,自信再次從雙眼中浮現。

只是最後,朱允炆又擔憂的問道;“若是大哥真的非常聰慧,一學就通如何。”

聽到這話,呂氏不由白了兒子一眼,頗爲無語的說道:“要真是這般,那你就好好當你大哥的好弟弟,不要再瞎想。”

“前面你在陛下面前捧了你大哥,陛下最爲在乎兄弟和睦,到時候封地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便是你大哥,也得承這份情。”

“離了這京師也好,遠離紛爭,安安穩穩過日子,咱娘倆富貴無憂。”

聽到這裡,朱允炆才明白自己孃親的高明手段,幾乎算是機關算盡,前路退路全部想好,完全已經立於不敗之地,無後顧之憂。

進可攻,退可守,到了這份上,朱允炆還有什麼可擔憂的。

咕咕。

“娘,我肚子餓了。”

朱允炆聽到肚子傳來很是明顯的咕咕聲,不由有些尷尬的說道。

呂氏輕輕一笑,說道:“一起用膳去吧,我讓他們把飯菜再熱一下。”

“嗯嗯。”朱允炆重重點頭,看向母妃的目光中,滿滿的依賴。

........

常府,膳房。

朱英看着碗裡滿滿的清蒸排骨,感到有些溫馨。

這和前世他過年時候,去到外婆那裡,是同樣的待遇。

每次吃飯,碗裡都是滿滿的菜,小時候的他還會拒絕,甚至心裡不開心。

長大之後他才明白,那是外婆滿滿的愛。

只是後來外婆走了,再也沒有接受的機會。

這一刻如同重演,朱英沒有拒絕,道了一聲謝謝外婆,就大口吃了起來。

“這孩子,外婆這裡就是你家,說謝謝豈不是生分了。”藍氏語氣開心的說道。

看到孫兒吃得如此開心,她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灣。

對於朱英,或許有些其他的想法,但在藍氏的心裡,是真的非常喜歡,當初朱雄英薨逝的時候,馬皇后悲痛去世。

藍氏也是大病一場,好在還是撐了過來。

葉月清坐在朱英旁邊,怕朱英噎着,將茶水放在朱英觸手可及的位置。

“爽快,男人嘛,就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可別學你舅舅,像個娘們一樣。”

藍玉見此,豪爽大笑,推開酒杯,擺上兩大碗酒,遞給朱英。

朱英也不客氣,接過後和藍玉相敬,便一飲而盡。

一共吃飯的常升,顯得有些尷尬,下意識的看了眼藍氏,反而遭了白眼。

藍玉看着自家這個外甥孫,越看越喜歡。

聰明,有手段。

且還非常對他的胃口。

早前他還擔心,朱英看上去有些文弱,並不顯得彪悍,文人氣息過重。

但就吃飯那股子勁,就讓藍玉眼前一亮,這是非常明顯的軍中吃法,圖圇吞棗。

完全不似文人那般細嚼慢嚥,頓時就讓藍玉從心底裡認可了。

一大碗酒下肚,藍玉有些大着舌頭說道:“外甥孫哪裡都好,就是這體格過於瘦弱了些,不過也無甚關係,帶兵打仗這事,交給某就是了。”

朱英聞言,面對舅爺藍玉的吐槽,吞下口中的米飯,而後淡笑着對藍玉說道:“好久沒活動了,府裡當是有練武場吧。”

“真是懷念當初在大漠草原上騎馬弛聘的日子,舅爺若是有興趣,不若待會咱舅孫倆搭把手?”

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172章:考校大孫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359章:學堂之爭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213章:恐怖的鼠疫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409章:致仕之爭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603章:朱高熾爲姐夫求官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293章 :被澆了冷水的朱棣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699章:連夜跑路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745章 當爲我大明之福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743章 梨園看戲勾欄聽曲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七十一章:神宮監的老太監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218章:我怎麼有種被拍賣的感覺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423章:開海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518章:出海第670章:少主朱英第766章 輕鬆擊潰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487章:朱棣回京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615章:萬民館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363章:除夕夜第459章:衛所調動第550章:大明人才的匱乏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370章:冒牌太孫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第441章:完勝第423章:開海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234章:真相大白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621章:教化倭國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496章:順風順水的朱元璋第367章:迷茫的朱棣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163章:懾服藍玉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
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172章:考校大孫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359章:學堂之爭第774章 萌生死志的朱元璋第213章:恐怖的鼠疫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805章 倭國反叛第409章:致仕之爭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603章:朱高熾爲姐夫求官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293章 :被澆了冷水的朱棣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699章:連夜跑路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745章 當爲我大明之福第577章:北元漢臣迴歸大明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743章 梨園看戲勾欄聽曲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七十一章:神宮監的老太監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第218章:我怎麼有種被拍賣的感覺第775章 讓大明和親?第423章:開海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518章:出海第670章:少主朱英第766章 輕鬆擊潰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487章:朱棣回京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615章:萬民館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363章:除夕夜第459章:衛所調動第550章:大明人才的匱乏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370章:冒牌太孫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第441章:完勝第423章:開海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726章 大明官員體系變法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234章:真相大白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621章:教化倭國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496章:順風順水的朱元璋第367章:迷茫的朱棣第478章:朱英的長生牌位第163章:懾服藍玉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