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

“咳咳。”

坐在上首的統帥,輕輕咳嗽兩聲,臺下本來爭論不休的將領們,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國師大人那邊,需要我們運送糧食回去的事情,怕是隻能耽擱了,不過大夥也不必太過於擔心。”

“在來的時候,本帥親自面見夠國師大人,其中更是得到了國師大人的密令。”

“國師大人也擔心,對馬島這邊的情況不會太好,甚至糧食有可能遭到破壞和轉移的情況,在這方面,國師大人也是有所預防的。”

這話一出,下面的高麗將領們頓時開心起來。

“我就說嘛,國師大人料事如神,運籌帷幄,怎麼可能會猜測不到這邊的情況,看來是早有準備。”

“大將軍,你便就說說,國師大人到底是下了怎樣的密令呢,是不是準備給我們送糧食過來。”

“肯定會送糧食過來呀,不然這幾個月的時間,怎麼能守得住,怕是不等倭國的兵馬過來,咱們這邊弟兄們就已經是餓死了。”

聽着下面將領們的猜測,統帥有些微微的尷尬,不過還是說道:“若是我們這邊真就遇到了大問題,國師大人當然不會見死不救的,這些大家儘管放心。”

“至於國師大人的密令,乃是我等在遇到目前情況下,特別授予,可便宜行事。”

“尤其是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可主動出兵,對倭國本土地區,徵收糧食。”

“按照國師大人的意思,咱們這次平倭,平的是倭寇,而不是倭國,只不過倭國的朝廷,目前還不作爲了,只能是過去幫助一下。”

“即是幫助,自然大軍所需的口糧,倭國百姓當然要承擔一部分。”

“弟兄們說,是這個道理吧。”

十多個將領,一下子就眉飛色舞起來。

其中先前說話的大鬍子將領,更是起身問道:“大將軍此言可當真!”

統帥不爽道:“軍中無戲言,你當本將軍跟爾等開玩笑不成。”

大鬍子將領立刻哈哈一笑:“大將軍莫怪,我只是覺得國師大人如此安排,當真是懂我等的心思。”

“這些倭國匪寇,對於我等大軍來說,本就是不堪一擊。允他倭國能來犯我高麗,現在咱們就得把這些年所受的侵犯,加倍返還給他們。”

衆將領聞言,頓時都開心的哈哈大笑起來。

現在的他們,可謂是信心十足,對馬島內的倭國軍隊,被徹底摧毀,而高麗軍的損失,不足萬人,這是一場絕對的大勝。

有了這一次的對戰,高麗將領發現,原來倭國的軍隊,竟是如此差勁,原先沿海被倭寇侵略,不過是因爲難以找到罷了。

現在直搗黃龍,看他們還躲避到哪裡去。

統帥看到下面將領們的反應,心中感嘆:軍心可用,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

今日朱英只是抽查了不到八個衛所,但心中還是比較滿意的。

作爲駐紮在京師的衛所,就目前來說,是整個大明的精銳所在,大部分的將士,都是直面過沙場的。

就算是戊守邊疆的將士們,目前來說比起京師精銳,還是有些差距。

這也和目前大明立國不到三十年有很大的關係,最精銳的將士,自然是拱衛京師。

真正開始腐朽,都是經過數代後,沒有戰爭的情況下,邊疆將士纔會遠超京師。

在這一點上,朱英很是明白,所以心中已經開始規劃,往後的京師精銳,必須要有守衛邊疆的資歷,纔可以獲得正式編制。

這也就是意味着,想到在京師裡當兵,就必須至少在邊疆守個五年,才能擔任。

像是軍戶制度的世襲制,肯定是要被打破的。

對於這些,目前朱英倒不是很着急跟老爺子談,畢竟自己還年輕着呢,後面有的是機會。

這些京師衛所的將士,在進行新的操練項目上,除了個別因爲文盲的緣故,有些同手同腳,左右不分,絕大部分的身體素質,還要紀律服從,都表現得非常不錯。

到時候大閱兵,就有東西可以看了。

差不多天黑的時候,朱英就回到坤寧宮繼續批閱奏章。

奏章的批閱,是不可能停止的。

每天各地發生的事情,都體現在奏章上面,身在皇宮,也只能是通過這些獲取整個大明的情報信息。

“殿下,允炆殿下求見。”

沒過多久,郭忠就進來稟告道。

“讓他進來。”

朱英放下手中的筆,說道。

對於朱允炆來見自己,朱英覺得有些疑惑,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朱允炆雖不說恨自己,但絕對是不想和自己見面的。

這一點在早朝上就很明顯,每次早朝的時候,朱允炆都會下意識迴避自己的目光。

很快,朱允炆就走了進來,躬身作揖道:“臣弟允炆,拜見大兄。”

朱英點點頭,道:“二弟這個時候來找我,可是有什麼事情。”

朱英每天的事情還是挺多的,所以就懶得兜兜轉轉了,直接問道。

朱允炆顯然有些沒想到大哥如此直接,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接話了。

朱英輕笑道:“倒是爲兄的不是,先坐吧,月清,把我珍藏的茶葉拿過來,給二弟泡上一壺。”

朱允炆頓時有些不知所措,只能連忙道:“謝謝大兄。”

朱英笑道:“你我兄弟,何須談一個謝字,不過最近爲兄事務確實挺多的,你可莫怪爲兄冷待了你。”

對於朱允炆,朱英並沒有太大的針對性,名義上來說,這也是自己的親弟弟,雖說是同父異母。

作爲太孫,有些東西可以講究,也可以不講究。

但在皇宮裡,朱英覺得就沒必要刻意去苛刻對待某個皇子,目前也沒刺頭跟自己對着幹。

就算之前已經被宣佈爲太孫的朱允炆,就現在的所有情況來說,也沒見着有什麼不善的舉動。

朱英也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大氣一點無可厚非,終究現在皇子皇孫們,人數比較多,有一個好的名聲,也省得出現後院起火的情況。

送來的茶是西湖龍井,雨前細芽。

取其一旗一槍,尤爲珍品。

香馥若蘭,沁人心脾,齒間流芳,朱允炆輕飲一口,頓感心中尤爲舒適。

目前西湖龍井,在大明還不算出名,甚至沒在貢茶的行列之中,真正出名乃是到了明中期,巔峰是清朝乾隆。

當然,不出名不代表現在的西湖龍井不好喝。

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

僅僅在品相上,就絕對不比其他貢茶弱了。

作爲儒家學子的朱允炆,對於茶道並不陌生,僅僅是品茶,心中就安定了下來。

大哥既然給自己如此好茶,還是從未嘗過的,自然是真正認可了自己這個二弟。

同時也放下心來。

有些事情,僅僅通過一件很小的細節,就能夠讓人得到感動。

而朱英對於細節,向來是很注重的。

“多謝大兄的好茶,臣弟還是第一次喝到這等茶,不知此茶何名,產自何處。”

喝了幾口後,朱允炆總算是找到了話題,那等直來直去的方式,對於他來說還不是很適應。

朱英笑道;“西湖龍井茶,產自杭州,不過這等珍品產量不多,既然二弟喜歡,待會便就帶上兩斤回去品品。”

目前來說,西湖龍井這邊的最好的茶樹,已經被朱英給包圓了,歸屬在羣英商會中,且並不對外出售。

“多謝大兄。”

朱允炆聞言,倒也沒有客氣一番,起身微微作揖。

朱英輕輕擺手,心中稍微琢磨一番,大概就猜測出朱允炆可能的來意,便就先聲說道:

“我聽宮人說,最近二弟時常出宮遊玩,這京師內,可是有什麼好玩的趣事,不若和爲兄分享一番。”

朱允炆聞言心中一喜,他還在憂愁如何開口,沒想到大哥這就問到點子上了。

於是連忙回道:“回稟大兄,臣弟這些時日出宮,一直都是和撒馬爾罕的孫子,皮兒馬黑麻一同。”

“皮兒馬黑麻的祖父,正是撒馬爾罕的統治者,帖木兒。”

“對於大明之外的一些事情,臣弟很是好奇,於是便就和其交了朋友,算是比較熟識。”

朱英點點頭,道:“皮兒馬黑麻爲兄是知道的,這次是跟着使臣一同來大明遊玩,也在天界寺有過報備。”

“對於撒馬爾罕。二弟在交流上,還是需要稍微小心點,如今的撒馬爾罕,正在攻打金帳汗國,勢頭很足,目前金帳汗國正處於節節敗退之中。”

“以往有着草原上的緩衝,我等大明和撒馬爾罕距離遙遠,彼此間沒有太大的衝突,若是金帳汗國被滅,其疆域便就和我大明相接了。”

“撒馬爾罕的帖木兒,雖然對我大明俯首稱臣,但看其四處征伐,就可明白狼子野心,不過是想先行穩住我大明。”

“未雨綢繆,二弟還是需要謹慎些,有些不該說的,便就不要說了。”

朱允顯然對於這些並不懂得,不管是金帳汗國,還是撒馬爾罕,對於在深宮中長大的朱允炆來說,都是一個很遙遠的詞彙。

聽到大哥的解釋後,這才明白箇中的利害關係。

“臣弟清楚了,多謝大兄教誨,否則臣弟在不自覺中,就透露了我大明的重要情報,間接的成了其撒馬爾罕的細作。”

朱允炆有些後怕的說道,回想一番,朱允炆才放下心來。

這段時間雖和皮兒馬黑麻聊了很多,但多是一些遊玩耍樂方面,對於軍國大事未有談及。

不過大哥這般說了,朱允炆對於之前答應過馬黑兄的事情,就不知如何開口了。

頻頻欲言又止。

朱英看這般情況,笑着直接說道:“爲兄都說過了,都是自家兄弟,有些事情就不必見外了,若是有什麼想說的,直管說就是,沒啥大不了的。”

得到大哥的鼓勵,朱允炆這才硬着頭皮道:“大兄,這不是馬上十月初一了嗎,在大兄受太孫冊封那天,還有大閱兵的盛況。”

“此次盛況,想來非常之大,更邀京師百姓,各國使臣觀禮。”

“皮兒馬黑麻知曉臣弟的身份,便就想請臣弟幫忙一二,在大閱兵觀禮處,給他尋一個好的位置。”

朱英聞言道:“爲兄當什麼事呢,這等小事,二弟直接告訴他,定然會給他安排一個好位置觀禮,無須擔憂。”

朱允炆聽到這話,心中頓時就放鬆下來。

起身作揖道:“謝大兄。”

這一刻的朱允炆,對於朱英開始感到有些親近起來。

少年人,最是好幾分顏面。

之前在馬黑麻那邊答應的事,若是辦不到,朱允炆就感覺丟了面子。

現在大哥直接同意了,自己也算顏面得以保存。

從坤寧宮出來後,朱允炆的心情顯然很是愉快,回到春和宮,晚膳都多添了一碗米飯。

呂氏見狀,不由問道:“這是有什麼事情,讓允炆如此高興呢,說出來讓爲娘也跟着高興一番。”

朱允炆聽到孃親的詢問,微笑着將剛纔到大哥那裡,來龍去脈都講了一遍。

呂氏聽完後,輕輕點頭,道:“你大兄說得沒錯,撒馬爾罕狼子野心,一目瞭然,你在和皮兒馬黑麻交談中,切記你大兄的交代。”

“目前來說,你大兄對你,不但沒有偏見可言,還極爲友善,這倒是個不錯的消息。”

呂氏含笑着繼續道:“也辛虧當初沒有什麼動作,和你大兄作對,倒也算是走對了,現在看來,若是你大兄想要針對你,還真沒什麼反抗的餘地。”

聽到這話,朱允炆也有後怕。

當初其實朱允炆是很想要背地裡搞點小動作的,只是他膽子小,再有皇爺爺押着,遲遲不敢決定。

然後一拖再拖,也就拖到了現在,乾脆就放棄了。

現在看來,放棄和大哥作對,真是個明智的選擇。

大哥已經初步的掌控了京師七成往上的兵馬不說,軍中的擁護力度也很高,最主要的是,皇爺爺對大兄,越發在乎起來。

在早朝上,已經有很多重要政務,皇爺爺都不開口,隨大兄處置了。

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370章:冒牌太孫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221章:長孫對長孫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114章:長兄如父第123章:最適合當皇帝的大孫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112章:謀逆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837章 年號永盛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470章:不留活口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626章:狩獵第328章:誅滅九族!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493章:軍中震懾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645章:大明要謀取拜占庭帝國?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346章:守土開疆,永鎮遼東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626章:狩獵第451章:雞肋之詹徽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七十章:改日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332章:委屈的朱允炆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434章:手段第634章:黑暗的大明太孫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122章:孝陵衛殉葬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七十九章:好個孝順的老四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370章:冒牌太孫第143章:寧王歸心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六十九章:顏面第743章 梨園看戲勾欄聽曲第377章:巡查玄甲衛(七夕快樂)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178章:只能處死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
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370章:冒牌太孫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221章:長孫對長孫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114章:長兄如父第123章:最適合當皇帝的大孫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112章:謀逆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837章 年號永盛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470章:不留活口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626章:狩獵第328章:誅滅九族!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493章:軍中震懾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645章:大明要謀取拜占庭帝國?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346章:守土開疆,永鎮遼東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626章:狩獵第451章:雞肋之詹徽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七十章:改日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353章:冠名,給陛下拜年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332章:委屈的朱允炆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434章:手段第634章:黑暗的大明太孫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122章:孝陵衛殉葬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七十九章:好個孝順的老四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370章:冒牌太孫第143章:寧王歸心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六十九章:顏面第743章 梨園看戲勾欄聽曲第377章:巡查玄甲衛(七夕快樂)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178章:只能處死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