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朱元璋的英明

“頭兒,張千戶那事聽說了嗎,這般行事,豈不是壞了咱們錦衣衛的規矩。”

“那邊卷宗上面可是記敘得十分清楚,誰都能看出,這陸家陸宏志必然跟丐幫有所勾連。”

“張千戶就這般過去了一趟,便就回來了,連人都沒如何審訊。”

錦衣衛衙門中,宋忠辦事大堂內,一名百戶向其彙報說道。

錦衣衛辦差事的規矩,可不是說想如何便如何,自由一套規章制度,詳細流程。

並且所有辦案的經過,都必須詳細記錄在冊,而後交友黃冊庫收納,有專門的人負責整理管轄。

以便調用,審查。

聽到這話,宋忠的眉頭皺了起來。

對於張三,他自然也一點都不陌生,這可是太孫殿下的親信,目前在錦衣衛也就掛職而已,平日裡也沒怎麼出現過,俸祿照實發放。

原本過來的時候,宋忠還有些擔心張三會跟自己搶奪往後錦衣衛都指揮使這個職位,後來時間久了,便也輕鬆了下來。

心中思索間,宋忠有些遲疑,片刻後才道:“你且把卷宗速速拿來與本官瞧瞧。”

那百戶得令,連忙去黃冊庫調用。

沒多久便就拿來卷宗。

宋忠接過後,仔細開始閱讀起來,不過隨着閱讀的深入,眉頭也越發皺得更緊。

毫無疑問,張三的這套流程,可以說完全沒有遵守錦衣衛衙門的規矩,從字面上看,甚至可以說以權謀私。

這在錦衣衛衙門內,可是大罪。

因爲世襲制,並且皇帝直屬的關係,流程規矩在衙門裡,可是六親不認,鐵一般的制度。

誰若違反了,只要發現,視情況大小,最次都是革職查辦。

重則滿門抄斬。

在外面找點油水,或者偶爾得些小利,這些都不重要,但是在差事方面出了問題,就沒有小問題。

宋忠此刻,感覺到非常的難辦。

一邊是錦衣衛的規矩,由當今聖上親自制定。

一邊是太孫殿下的親信,追隨多年。

若是這張三是自己對頭,那就不消說了,自然直接交由上去。

可這張三跟自己無冤無仇,曾經還喝過兩次酒,平日也沒找過自己麻煩。

爲了這規矩去得罪太孫殿下,值得嗎?

看着宋鎮撫使臉上的掙扎,那百戶道:“頭兒,這可不是小事,最爲關鍵便是現在弟兄夥都知道了。”

“張千戶那般兄弟,行事過於高調了些,根本沒所隱瞞,屬下還聽他們說,是張千戶看上了陸家的長孫女陸雙,離開前還跟陸雙有過單獨的接觸。”

“現在衙門上下,都等着看張千戶的笑話呢,雖然沒有人說,可誰都知道這規矩壞不得,現在黃冊庫那邊,單獨把這卷宗擱置着,都沒有入庫。”

說話的百戶,語氣很是嚴肅。

世襲的錦衣衛,其實門戶之見很嚴重,張三的真實情況,只有少數幾人才知曉,多數都是不明白的。

而對於張三等人,大部分的錦衣衛嘴上沒說啥,可這般空降直接把職位搶走,心裡頭誰能舒服呢。

可不是一兩人,足足近二十。

拿着俸祿,平日裡連差事都不辦,多少都有些妒忌之心。

“你先出去吧,這事本官自有安排。”宋忠沉聲道。

百戶也不敢在多說,抱拳作揖後離去。

“張三啊張三,你這真是給我出了個難題。”

一人在屋內沉默良久,宋忠揉了揉太陽穴,頗感無語的說道。

其實他也明白,張三辦這差事,可能也沒多想,畢竟不是誰都能幹錦衣衛的。

錦衣衛看似簡單,可哪怕最底層的,也都是在軍中經過層層嚴格的精選,才能入得了這衙門。

一入錦衣衛,便是世襲,這可是後世子孫的鐵飯碗。

俸祿比同職位高了數倍,權力還極大,且常有豐潤的油水,多少人望眼欲穿。

宋忠現在猶豫的,便是自己把這事壓下來,還是跟太孫殿下招呼一聲

大明皇宮,乾清正殿。

朱元璋眉頭緊皺,片刻後才問道:“大孫說的這事,可有準確的把握?”

“此事幹系過於重大,不僅是涉及大明未來數百年國祚,更是涉及大明立足之根本,若有錯漏,天地反覆。”

就在剛纔不久前,朱英來到乾清宮,將黑土事宜,告訴了老爺子。

關係太大了,影響也太大了。

這樣的事情,朱英思前想後,覺着還是老爺子拿主意靠譜。

聽到老爺子的話,朱英極爲肯定的點頭道:“這些黑土,也是偶然之下才發現,起初是商隊的人去了那裡,運了一些到西域來,算是留作紀念。”

“機緣巧合之下,這黑土被用來栽種花草,生長茂盛。孫兒麾下有個專職於琢磨農業生產的學堂,便就發現了此事。”

“而後經過數月時間,又從遼東那邊運來足量的黑土進行嘗試,這番嘗試後最終發現這些黑土極爲肥沃,任何作物上面,都是數倍往上的產量。”

“自然,這般運送回來,或許有些不準確,這期間,孫兒曾經派人偷偷過去進行小部分荒蕪的種植,這產量更加駭人,而後便銷燬了糧種,封存此事。”

朱元璋聞言,立即道:“那些知曉的人,如何處置,現如今又在何處,大孫可是親手處理乾淨了。”

在這等面前,朱元璋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個想法,便就是殺人滅口。

涉及到國之存亡大事,便就是滅口數萬人,十數萬人,朱元璋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朱英苦笑道:“老爺子放心,派過去的便都是孫兒的親信,如茶樓張伯,護衛張三,可是一直跟隨在孫兒身邊的。”

朱元璋聽到這話,纔算是放下心來。

實在是牽扯太大。

隨後感嘆道:“蒙古人,女真人,當真是有寶山而不自知,如此肥沃的土地,卻不知利用,族內餓殍遍地,每年秋冬時分,還要來咱大明打秋風,可笑至極。”

朱英聞言沒有說話。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他也很好奇,這麼大片的黑土,隨便種植點什麼,都能解決吃飯問題吧。

而後仔細研究過才發現,燦爛的農耕文明,可不是建立在土地肥沃的基礎上,而是建立穩定政權,農業技術發展上面。

東北寒冷,凍土多,光是開墾就是一個大問題,比一般的土地難度高上太多。

耕犁這種東西,到了隋唐的時候,纔出來曲轅犁。

щщщ ★TTκan ★C○ 在這個時間段,遼東等地區,已經形成了很完善的漁獵文明,只有少數農耕並存。

加上錯綜複雜的政權關係,鬥爭的情況司空尋常,自然也沒人去研究琢磨了。

哪怕真有少數那麼幾個天才,發現了這個事情,很快也會在戰爭之下被摧毀。

朱元璋此刻,有點坐不下了,起身在大殿裡來回踱步。

“大孫,你說咱們要派多少大軍去,才能守住住遼東,奴兒干,這般遼闊的地域,咱估摸着至少得要五十萬大軍才能微微把持得住。”

“光有大軍還不行,那邊蒙古人多,漢人少,得把咱們大明的百姓也遷徙一些過去。”

說着說着,朱元璋就有點犯愁了。

現在的遼東奴兒干,實際統治權都在外族手裡,大量的軍隊過去,很容易引發衝突,必須要有足夠人數鎮壓才行。

這般算起來,前後估摸着百萬人往上。

不過想想那肥沃的土地,朱元璋就感覺值得。

“大孫,這土地肥沃,咱感覺是瞞不住的,也沒有必要瞞住,如此大的面積開墾,只有咱們大明纔有這個實力。”

“與其藏着掖着,不如大大方方的說出來,這樣也可吸引到不少百姓前往。”

“這遼東奴兒干,本來就是咱們大明的,除了咱們大明,誰還敢去染指?誰若敢染指,當要知曉咱麾下大軍,可不是吃素的。”

“草原那邊敢跟咱作對,咱就調遣百萬大軍,橫掃草原,滅族清根!!!”

思索半晌,朱元璋腦子裡靈光一閃,語氣狠厲的說道。

朱英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看向老爺子的目光都有了變化。

一語驚醒夢中人,爲何要藏呢,藏得住嗎?

哪怕是擁有後世的眼光,但在很多方面,能夠將這天下幹下來的老爺子,目光之刁鑽,根本不是朱英可以比擬的。

在確定黑土地的時候,朱英第一想法,就是保管好這個消息。

這也是人之常情,即便是老爺子在剛纔,也是想着殺人滅口。

可去開墾兩百萬大小的地方,幾十甚至上百萬人的動作,如何可以隱瞞都過去。

按照不隱瞞的方向去想,這個事情就很容易考慮清楚了。

“明日早朝,咱就將這個消息公諸於衆,昭告天下,同時傳訊遼東指揮使,瀋陽候,讓他們知曉這個好消息。”

朱元璋一錘定音道。

這個時候,朱英從這個老人的身上,看到了真正屬於皇帝的那一面。

在此前,朱英在老爺子這邊,感受得最多的是溫情,溺愛。

不管是他做什麼,想做什麼,老爺子都是大力支持,哪怕是錯了,也不會訓斥,反而是鼓勵。

一些在目前來說,很是離譜的消息,老爺子幾乎沒有懷疑過。

哪怕朱英自己也知道,編撰的那些個故事,雖然都是真的,但故事本身,經不起推敲考驗。

可老爺子,卻沒有懷疑過。

像是現在,東北黑土,對於中原人士來說,如此誇張離奇,那荒蕪地區,竟有這般肥沃的土地?

做夢吧。

可老爺子就是相信了。

倘若說這話是別人,估摸着少說一個欺君之罪。

“爺爺英明,這等重事,即便草原來犯,也在所不惜,且這般在孫兒看來,也是真正將遼東,奴兒干地區納入大明的好機會。”

“大同那邊,大量煤礦被勘察發現,有了足夠的炭火,也可抵抗遼東寒冷。”

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420章:軍事學院,開學典禮。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504章:北元大軍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239章:軍心可用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415章:發兵遼東第491章:一步登天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276章 :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770章 大勝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脈傳承第638章:洪武大典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356章:呂氏,呂氏!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418章:狠辣的姚廣孝第141章:朱英的恐怖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第470章:不留活口第371章:重啓藍玉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551章: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621章:教化倭國第451章:雞肋之詹徽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770章 大勝第233章:買賣同罪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498章:制裁草原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六十一章:倭寇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517章:海貿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520章:想提前退休的朱元璋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601章:要被奪權的朱高熾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五章:京師之行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550章:大明人才的匱乏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236章:朱英的處理手段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440章:黑吃黑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226章:朱英發難第694章:愛會轉移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
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420章:軍事學院,開學典禮。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504章:北元大軍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239章:軍心可用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415章:發兵遼東第491章:一步登天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564章:礦藏優先權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276章 :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770章 大勝第258章:朱元璋的血脈傳承第638章:洪武大典第402章:朱棣的手段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356章:呂氏,呂氏!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418章:狠辣的姚廣孝第141章:朱英的恐怖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第470章:不留活口第371章:重啓藍玉第318章:跟着去海外的臥底第707章:史上最強學霸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551章:大明商人在海外的地位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728章 占城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621章:教化倭國第451章:雞肋之詹徽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770章 大勝第233章:買賣同罪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498章:制裁草原第325章:殺性大發的朱元璋第六十一章:倭寇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517章:海貿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417章:邸報的恐怖利潤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520章:想提前退休的朱元璋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601章:要被奪權的朱高熾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747章 那我能跟着一起去嗎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五章:京師之行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697章:這不是撞槍口上麼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550章:大明人才的匱乏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236章:朱英的處理手段第549章:自斷臂膀的朱英第250章:明朝張三丰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829章 瓜分天竺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324章: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第440章:黑吃黑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226章:朱英發難第694章:愛會轉移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