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

第四天擴大同盟的會談終於開始了,不過,各國使節團的代表們心態已經與剛到大明時大不相同。

剛到大明時,他們幾乎都認爲自己的國家跟大明是對等的,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會談的時候應該以平等互利爲原則,儘量給自己的國家多爭取權益。

但是,經過三天的學習之後,他們終於明白了,大明帝國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技術上,甚至是文化上都遠遠領先於他們,大明帝國所提出的觀念都極有前瞻性,大明帝國的幾個決策都對他們大大有利,當然,前提是他們必須接受大明帝國的主導地位!

接不接受呢?這又不是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而且這些觀念和決策都對他們的國家展有巨大的幫助,爲什麼不接受!

所以,此次會談進行的極其順利,各國代表隊大明帝國提出的條款幾乎毫無異議。

例如,把漢語作爲五國同盟的共同語言,在各國推廣漢語教學,以方便各國間的交流與溝通,促進軍事、經濟、技術等領域的合作。

好,沒問題,回去就大力推廣,大明帝國可以在各盟國的主要城市建立漢語學校,學員都不用你們去招,全部官派!

例如,把龍幣作爲各國間貿易結算的標準貨幣,以利於各國間的經濟交流。

好,只要大明保證不濫龍幣,可以考慮逐漸接納龍幣作爲各國間交易的標準貨幣。

對此,大明立刻以附加條款的形式做出承諾,大明絕對不會濫龍幣,而是嚴格按大明金銀的儲量行,也就是說,大明的國庫裡儲存了多少金銀就行多少龍幣,保證隨時都可以按龍幣的面值用等量的金銀回收。

這個承諾貌似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卻是句廢話,大明有多少金銀儲量各國可能還能去親眼看看,看出個大概來,但是,大明行了多少龍幣他們怎麼統計,龍幣可是隨時都在市面上流通,你要統計,難道把所有人手裡的龍幣全收回來,那壓根就是不可能的,以五國聯盟這麼巨大的經濟總量,大明就是多個幾億兩的龍幣都不會被察覺。

這其實是溫水煮青蛙,後世某元就是這麼做的,一開始的時候貌似是在按金銀儲量行,但是,等各國都習慣了用某元結算之後,他們就開始瘋狂增了,這其中掠奪的財富簡直無法計算。

當然,大明不一定會耍這個流氓,關鍵還是要看以後的展,如果大明展順利,就沒必要去做這種千夫所指的事情,如果展不順利那就另說了,這些都是後話,在這裡就暫時略過不表了。

各國代表連統一語言和統一貨幣這種事情都能接受,後面的建立電報網絡和修築歐亞鐵路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兩點上大明帝國還表現的尤爲慷慨,所有電報網絡和鐵路的修築甚至不需要各國出一分錢,所有的費用全部由大明帝國承擔!

朱慈炅這是冒傻氣嗎?當然不是,錢大明帝國是出了,但是,這鋪設電報網絡需要銅啊,修築鐵路造火車需要鐵和枕木啊,火車開起來需要煤啊,這麼巨大的工程,需要多少銅,需要多少鐵,需要多少枕木,鐵路建成以後又要消耗多少煤,這些總不能讓大明帝國一力承當吧?

所以,各國,有銅礦的出銅礦,有鐵礦的出鐵礦,有煤的出煤,有木材的提供木材,材料其實都分攤到了各國頭上,大明只是出個加工費而已。

這個其實大明一點都沒吃虧,因爲加工都是在大明內部進行的,錢還不是讓大明皇家機械集團和大明建設軍團賺去了,左手出,右手進而已,大明等於沒花什麼錢,但是,這後面的運營收入卻是全部歸大明所有的,這個利潤,簡直不要太豐厚!

至於機牀出售的事,那就純粹由大明帝國說了算了,大明的要價並不高,但是數量卻是嚴格控制的,朱慈炅給出的指示很簡單,能讓歐6四國頂住反哈布斯堡聯盟就行了,多了不賣!

對於這點,歐6四國自然不敢有什麼意見,大明帝國能賣機牀給他們就不錯了,而且人家還承諾教你怎麼用,保證你能做出先進的火槍和火炮,如果還去提什麼數量上的要求,那就太貪得無厭了。

最後,五國在友好而又融洽的氣氛中籤訂了同盟條約,這次的同盟條約在《瓦倫西亞同盟條約》條約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幾條,全是以大明爲主導,需要各國積極配合的。

從條約的內容來看,貌似是歐6各國吃了虧,因爲他們承認了大明帝國的主導地位,但是,從實際意義上來說,歐6各國其實都賺了。

不管是鋪設電報網絡還是修築鐵路,對他們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還有大明出售機牀幫他們建立軍工系統,更是想都想不到的好事。

至於推廣漢語,推行龍幣,也不是大明強迫他們做的,根據世界展的趨勢,國際通用的語言和國際通行的貨幣都是必然出現的,除了漢語和龍幣,貌似他們並沒有更多的選項,讓大明佔據主導地位又怎麼樣呢,事實上,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是需要大明的引導和幫助。

至此,大明帝國、西班牙、葡萄牙、神聖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同盟,針對英法荷蘭等國反哈布斯堡聯盟的名字,五國同盟經過協商,最終定名爲大明哈布斯堡同盟。

朱慈炅煞費苦心籌備的三天課程取得了圓滿的效果,大明帝國在大明哈布斯堡同盟中取得了主導地位,一個全新的世界格局至此開始慢慢形成。

在後世的歷史上,這幾年也是世界格局改變的起始,大明正是在這幾年轟然倒塌,世界的中心從此開始向歐6轉移。

西班牙也正是在這幾年被反哈布斯堡聯盟打得一敗塗地,從此拱手讓出地球之主的位置,讓荷蘭、法國、英國開始輪流坐莊。

最後,英國成爲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時代的最大的贏家,成爲一個龐大無比的日不落帝國。

但是,在崇正朝,朱慈炅引領的大明並未倒下,反而煥出勃勃生機,世界的格局也因此而改變,那麼這個世界到底會演變成什麼樣子呢?請看後面詳述。

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
第十七卷 第五十五章 開發新策略(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六卷 第六章 日月龍旗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六卷 第六十三章 瓦刺覆滅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八卷 第六十九章 橫跨美洲,攻擊英軍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二卷 第五章 車牀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