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

收到劉良佐關於李定國軍隊的報告,張強放在一邊,李定國居然把李成棟給收了,一下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李成棟大半的地盤,生生的從南明國的地盤上分出了一個府的地盤,加上原先李定國從南明國索要的六個縣城的地盤,李定國這一路打去,得到了一個府的地盤,李定國成功的把自己的勢力發展到了廣西州。

這是張強意料之中,卻是預料之外的事情。

從個人感情上,張強實在不願意讓李成棟活着,他幫助清軍屠殺了多少漢人百姓,可從大局來看,從華夏軍的利益來看,這不失爲一種削弱南明國的方法。

衆叛親離,朱聿健或許已經感受到這種感覺了吧,感受到了當年崇禎是如何絕望的說出:“君非亡國之君,臣全是亡國之臣,”李成棟的背叛,很快引發了一連串的多米諾骨牌的效應,南明國幾個月前怎麼對付李定國的,現在李定國還回來了。

就在張強爲這些苦惱的時候,東邊又出問題了,洪承疇投降了魯國,奉朱以海爲大明皇帝,仍然恢復了大明魯王的稱號,並且自稱魯監國,監國以光復大明,仍然以大明正統皇室自居。

這下他的號召力比起永曆大明還要有力,一些湖北州的起義軍,甚至山東州的起義軍都向他效忠,雖然人們仍然稱呼他的王國爲魯國,但實際上人們覺得擁有了洪承疇的幾十萬大軍,擁有了蘇州府,安徽州,少半個山東州,淮安府,等地魯王,極有可能光復宗室,成爲真的的入主燕京的皇帝。

圍攻鰲拜的戰鬥其實早就打開了,不過蕭飛好像不急於一口吃掉鰲拜,總是派三幾百人進攻,當然是龍騎兵了,跑到小鎮外面打幾槍,然後迅速退回來,等敵人氣急敗壞的追出來,然後再打幾槍,敵人追再打幾槍,敵人一次兩次上當了,追出個幾裡地,然後被埋伏在外面的騎兵包了餃子,一次吃掉敵人上千騎兵。

兩三次以後,敵人就不吃虧了,反而也不進攻王玉羣的第十九野戰旅防守的關隘了,而是全軍退回了小鎮,開始修築工事,準備堅守了。

曾經大名鼎鼎,勇決大清的鰲拜成爲一條死魚,被圍困在小鎮中,默默的等待死亡的到來。

看到鰲拜如此反應,開始還想着一舉消滅鰲拜的蕭飛,心一動,就開始騷擾加圍困,想要吊來更多的清軍,圍點打援,這也是張強訓練他們的時候教給他們的戰術。

不過蕭飛很快就失望了。

都過了幾天了,不僅沒有湖北州的清軍向這裡急進,來救援鰲拜,反而湖北州的清軍紛紛撤個一乾二淨,連遠處的清軍也紛紛撤退了,他收到的消息,佟大爲帶領騎兵旅和跟隨的第二十三野戰旅兵不血刃的拿下多座縣城,勝利的拿下武漢府,然後轉而向上拿下了宜昌府。

就這清軍也沒有幾個,沿途的官府紛紛掛印去職,大門都是敞開着的,很多縣城都是敲鑼打鼓,迎接王師的姿態。

這就然蕭飛坐蠟了。

連忙和正在湖廣埋頭建設的張強聯繫,張強派出了人員和軍情部聯繫,米林急忙下令調查,十幾天以後,消息傳來,蕭飛苦笑不已,清軍居然撤退了,全部撤入了安徽州那一半的地盤,或者撤入了河南府,淮安府,一些進入了山東州,清軍好像在收縮兵力。

目前丟給他們的困難是沒有那麼多的兵力搶佔湖北州的大量地盤,被一些大明起義軍和反正軍,還有湖北州的何騰蛟搶佔,當然少不了李過的忠貞營,大順軍。

知道了這樣的情況,張強下令蕭飛,馬上把騎兵拆散,向各個方向,能搶佔幾座縣城算幾座,同時命令駐守九江府的第二十四野戰旅派人渡江,增援接管武漢府的第二十三野戰旅的留守兵力,在哪裡建立防線,防止清軍突襲。

蕭飛則命令朱哥帶着騎兵旅加上兩個剛剛補充過騎兵的野戰旅的騎兵快速進軍,去增援佟大爲駐守的宜昌府,幫助佟大爲穩固局面,防止永曆大明的何騰蛟襲擊華夏軍,自己帶着兩個野戰旅,還有王玉羣的野戰旅繼續包圍鰲拜,張強還沒有對鰲拜如何處置做出指示。

不過目前來看,主要的矛盾已經不是他們同清軍鰲拜的戰鬥了,而是同湖北州的永曆大明和大順的李過的忠貞營的關係如何處理了。

還有陳友正等反正軍,起義軍的關係。

蕭飛不得不佩服洪承疇這個對手,他把一個很難的難題交給了華夏軍,而不是正面同華夏軍作對。

他要完成張強交給他的任務,就要處理這個難題,否則如果遇上永曆大明,忠貞營,還要反正軍,如果人家不承認他們,或者不願意投降他們,如何處置?

目前華夏軍雖然同永曆大明有少許摩擦,但總體關係還處於冷淡處理狀態,張強也不願意去主動揭開這個蓋子,同南明軍倒是時有摩擦,還打過幾次小戰,可總體來說兩國還屬於盟友關係,準確來說南明國屬於華夏軍的附庸國,可人家也是大明的合法繼承者,是正統,那些起義軍和反正軍說不定還認人家,隆武說不定還承認人家們,如果打了這些人,說不定同南明國的關係會下降。

華夏軍不怕南明國,南明國也打不過華夏軍,可在此刻,處理起來還是要謹慎一些,不該惹的事情不惹,能用微小代價做成的事情就用微小代價去拿下,這是張強的辦事準則。

就這樣拖了半個月,即便是軍情部的情報人員反應再遲鈍,路途上傳達情報再慢,張強也得到了軍情部的彙報,差不多得到了洪承疇和馮銓得到的清軍有變的情報。

看到這樣的情報,張強也楞了,什麼鬼,大明成了戰國時代了,真的分列成多個實體國家了嗎?

看這樣的情況,豪格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這樣的膽氣,竟然敢鼓起勇氣去想要拿回屬於他的皇帝的位置,若干年前,要不是多爾袞,豪格就是合法的正統的合法的最有希望接任皇太極的皇帝位置的人,他是長子啊,按照華夏土地上的傳統,長子繼任皇帝是最合法的沒有爭議的選項。

可惜多爾袞這個皇叔和濟爾哈朗等人用實力剝奪了他的合法繼承權。

這樣的情況是張強願意看到的,大清內訌,也是大明這些皇帝和反清志士願意看到的,但卻對華夏軍軍下一步的行動造成了難題。

到底是應該繼續一路北上,拿下滿清,還是讓滿清繼續互相殘殺,等大局落定了再進攻?

還有就是以後和南明,大明,這些勢力如何相處,情況有變,大清內亂,如今南明國已經被華夏軍甩在後面,人家身後,左右沒有敵人了,以南明隆武的尿性,肯定馬上要和華夏軍翻臉,即便不攻擊華夏軍,也會暗中搗鬼。

這樣的情況的變化出乎張強預料,如果多爾袞不死,大清還是一個整體,他能死死的壓住順治皇帝,順治可無法把分散在整個大明土地上的清軍全部拿捏到一塊,繼續進攻永曆大明,繼續進攻南明,他沒有那個實力和威望。

天哪,張強也感到頭疼了。

接下來,永曆大明說不定也要和他翻臉,因爲說實在的,華夏軍的性質和李自成的性質一樣,叛匪,是要和人家爭天下的啊。

永曆大明和清軍還有接觸,而南明國卻沒有了敵人,如果他們知道了這個事實,那麼自己的華夏軍就危險了。

也許他們打不過華夏軍,但華夏軍和南明國的關係可就難說了。

張強馬上重新佈置,下令軍情部重點監視南明國的動向,同時監視那些華夏軍的大明降將,比如劉良佐等人,還有文官,錢秉鐙等人。

同時把劉良佐調遣回中樞,給了閒職,比如幫助藺養成管理懲戒營,他去管理俘虜營,在金華附近的俘虜營,俘虜營按察使,負責巡視俘虜營。

把古月笙調到了廣州府配合軒轅龍飛,阮進等人監視南明國。

幾天以後,張強又帶着親衛隊來到了蕭飛的大帳,秘密商量一次以後,兩個人在戰場中央同鰲拜會晤,幾天以後鰲拜帶着清軍的殘兵敗將脫困而去,從湖北州,經河南府回到了清軍京師,順治得到了一支部隊的增援。

平衡了順治同豪格的實力。

本來鰲拜是順治的敵人,但比起順治同多爾袞,豪格的關係,鰲拜還是效忠原先的大清的。

擁有了鰲拜這個大清第一猛將,順治馬上耀武揚威起來了。

畢竟集結在京師的部隊也不少了,三十萬軍隊加上各地仍然效忠京師的那些清軍,順治的實力一下增加了不少,總兵力達到了六十萬。

一下超過了豪格的大軍,豪格在河北府站住了腳步,不再進軍,反而開始退兵,一邊退兵,一邊收攏兵力,直到退回了保定這樣的大城,才站住了腳步。

如今南明國方面的威脅減半,華夏軍終於能喘一口氣了,張強也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了海上,鄭成功現在估計已經感覺到形勢不妙了,可他還是和泰西人,也就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眉來眼去的,也許他只是效忠於朱家王朝,而不想着漢人的國度這件事情,泰西人可是現在不遺餘力的幫助大清國,從海上走鄭成功控制的海路,給大清國運去很多的物資,武器,裝備,從軍情部發回來的情報來看,田斌他們所在的清軍新軍鎮裡面的武器裝備換了。

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四百章 反擊2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七章 掌旗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
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四百章 反擊2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七章 掌旗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