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

王玉羣圍着張強轉着,口裡還埋怨着,“大都督啊,你實在不應該親身犯險,萬一你要有個閃失,華夏軍還是華夏軍嗎?讓魏大人知道了你來到我的防地,卻出了事情,我不就人頭落地了嗎?大都督啊――,”

“行了,行了,別在這裡嘰嘰歪歪的了,滾出去佈置防禦,然後挑選一團兵馬去保護高氏,要是高氏除了問題,我拿你是問?”張強毫不客氣的對王玉羣說道,這個人就像一個老太婆一樣在他耳邊嘮叨嘮叨,他雖然做的不對,可也是事出必然,用不着這麼嘮叨嘮叨的吧。

王玉羣啞口無言,只能躬身退下,到了帳篷外面,他看着張強所在的中軍帳,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情愫滋生,嘆口氣,“終究要走到這一步,他是帝王,我們是臣子。”。

他話音剛落,就聽有人接口,“臣子就該安守臣子的本分,王副將,他再也不是你服侍的那個大都督了,不要用你在親衛隊的那種想法和習慣去和他說話,你要有臣子的小心和謹慎,不要失了禮儀。”

王玉羣轉身看到蕭飛一身戎裝,幾分幹練,幾分英俊,幾分威壓,和幾名同樣精壯剽悍的他的親衛站在不遠處揹着手對着他。

王玉羣一驚,連忙小跑到蕭飛身邊,站直身體,敬了一個軍禮,“提督大人,第十九野戰旅副將旅長見過蕭大人。”

蕭飛微微點頭,嚴肅的問道:“什麼情況?”

王玉羣把他接到騎兵營報告大都督率領一營親兵來到騎兵營,並且調遣騎兵營同高氏進行談判的事情給蕭飛一說,並且立刻道:“接到消息,我就趕緊給提督大人報信,並且親自動員十九野戰旅大部隊趕來了,到達這裡以後,見面已經結束,末將沒有參與談判,但聽聞騎兵營的營長,守備將領道,當時那個情況非常危急,如果敵人埋伏下殺手,大都督肯定危險,所以末將就本着自己是出身親衛隊的身份,勸了大都督幾句,大都督就發怒了,把末將趕出了營地。”

“知道什麼原因嗎?”蕭飛沉聲問道。

王玉羣搖搖頭,“末將要是能弄明白,也不會站在這裡了,而是在帳中服侍了。”

“大都督有什麼吩咐你的嗎?”蕭飛問道。

王玉羣道:“大都督吩咐末將抽調一個團的軍力,改日進南陽府保護高氏,末將正想派遣那個團去,同鰲拜一戰,十九旅損傷不少,後來圍剿李過的忠貞營,十九旅更是衝在前面損失慘重,之後又跟着大人你同何騰蛟部明軍作戰,十九旅如今主力精銳十去其六,後來補充了一些新調來的江西州的守備營,加上民兵大隊中的精銳士兵,才勉強恢復到現在的實力。

末將就是不知道是完全抽調百戰精銳,還是抽調一些守備營組成的新軍,加一些骨幹精銳士兵去南陽府?”

蕭飛沉吟一會兒,“看情況是忠貞營裡面派別林立,有人不同意投靠咱們華夏軍,以高氏的威嚴無法壓制對手,既然這樣,也是不需要惡戰的,就抽調一營老兵精銳,加上一營守備精銳,加上一營民兵精銳,之後加上千人民兵民夫就可,挑選一員機靈可靠的武將擔任領軍將軍即可。

之後,我會上書魏總督,讓他從其他野戰旅裡面給你抽調一團來,不一定是精銳,但補足你的旅的兵力還是可以的。”

王玉羣敬禮,“謝提督關照。”

“好,繼續努力,你們幾個如今都是副將,將來很有希望勝任一鎮總兵,我看好你。”蕭飛拍拍他的肩膀,王玉羣感動的熱血沸騰,蕭飛是老一輩的親衛隊人員,他是後來的親衛,都出身親衛,他們和張強的最初的心腹出身的那些官員不同,這是張強最倚重的心腹,是張強的親軍。

親軍就因爲這前途遠大,至少不會太悲催。

蕭飛和王玉羣說完話,邁開步子走向中軍帳。

他無疑是親軍中幸運的,比他更老的胡奎現在是總兵,調任近衛旅擔任旅長,巴格雅魯到現在也只是一個野戰旅排名排前的副將旅長,以後的發展,因人而異,看情況,他不是去軍情部,就是去近衛旅擔任旅長,升爲總兵,但像他這樣能出任幾個野戰旅的提督,提督軍務的人卻只有他一個。

以後也許其他人也會走到他這個位置上,但那時以後的事情,現在他獨一份。

他當然不能和人家前輩們比了,比如賀錦,雖然是明軍投靠過來的,出身還是大順軍,可人家早啊,早早的就是提督了,也許人家能升入督師,督促一個方向的軍務,將來還能接任魏無忌的部長之職,或者去文官行列裡面發展一下,去兵部,去工部,可再怎麼說,他也不能擺脫是外人的身份,他卻一定是大都督的人,親軍身份。

意思是隻要自己不犯錯,子孫後代都有福。

眼看着華夏軍勢如破竹,北定中原,只差一步,開國元勳,從龍之功,都是他們這些親軍享受最高待遇。

進入中軍帳,張強正在打瞌睡,張強很累,三日急行軍來和高氏談判,雖然談判的結果並不如他意,可他知道不能太急,如果能讓大順軍及早歸順,那麼兵不血刃的獲得一支精兵,同時能多獲得一個府的地盤,而且很顯然,自己的第三階段戰略目標就啓動了,一腳踏入了河南州地界,第三階段戰略目標就要達成了。

以南陽府爲突破口,一口氣打到海邊,將洪承疇的清軍包圍在淮河以南,然後就可以慢慢收拾他們,不用和洪承疇去死磕,不用讓華夏軍像德國打一戰的時候陷入壕塹戰的泥沼中,這就是第三階段的戰略目的。

蕭飛走入帳中,腳步聲驚醒了他。

他擡頭看向蕭飛,“哦,你來了啊,最近周邊的敵人有什麼動向?”

蕭飛敬禮以後,坐在他身邊,“大都督,南陽府這一帶很平靜,他們和華夏軍並沒有任何的摩擦,也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會針對我們,戰爭方面,被李過收伏的王光泰部和清軍的戰鬥比較艱難,他們兵力有限,而且戰鬥素質不高,吃了一些虧,僅能守住信陽縣城,其他周邊都丟失了,高一功所在的方向,倒是打的有聲有色,雙方死傷大概都在兩萬人左右,清軍對平頂山沒有奈何,高一功也僅能壓制住駐馬店的清軍,但不能完全拿下駐馬店,無法擴大地盤。”

張強微微點頭,“和我想的不差,忠貞營已經是一支疲憊之師,強弩之末,如果洪承疇發起狠來,調集大軍,他們頃刻之間就會覆滅,不知道爲什麼清軍沒有如此做,你要小心防備着,同時想辦法搞定忠貞營裡面的一些部將,讓他們成爲咱們的兵馬,如果有動靜,馬上派兵過河,用精銳兵力對收復的忠貞營大順軍部隊進行強行改造,到時候咱們掌握南陽府。”

“還有呢?”

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六百一十九章 放心打,我支持你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
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六百一十九章 放心打,我支持你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