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

圍攻鰲拜的戰鬥其實早就打開了,不過蕭飛好像不急於一口吃掉鰲拜,總是派三幾百人進攻,當然是龍騎兵了,跑到小鎮外面打幾槍,然後迅速退回來,等敵人氣急敗壞的追出來,然後再打幾槍,敵人追再打幾槍,敵人一次兩次上當了,追出個幾裡地,然後被埋伏在外面的騎兵包了餃子,一次吃掉敵人上千騎兵。

兩三次以後,敵人就不吃虧了,反而也不進攻王玉羣的第十九野戰旅防守的關隘了,而是全軍退回了小鎮,開始修築工事,準備堅守了。

曾經大名鼎鼎,勇決大清的鰲拜成爲一條死魚,被圍困在小鎮中,默默的等待死亡的到來。

看到鰲拜如此反應,開始還想着一舉消滅鰲拜的蕭飛,心一動,就開始騷擾加圍困,想要吊來更多的清軍,圍點打援,這也是張強訓練他們的時候教給他們的戰術。

不過蕭飛很快就失望了。

都過了幾天了,不僅沒有湖北州的清軍向這裡急進,來救援鰲拜,反而湖北州的清軍紛紛撤個一乾二淨,連遠處的清軍也紛紛撤退了,他收到的消息,佟大爲帶領騎兵旅和跟隨的第二十三野戰旅兵不血刃的拿下多座縣城,勝利的拿下武漢府,然後轉而向上拿下了宜昌府。

就這清軍也沒有幾個,沿途的官府紛紛掛印去職,大門都是敞開着的,很多縣城都是敲鑼打鼓,迎接王師的姿態。

這就然蕭飛坐蠟了。

連忙和正在湖廣埋頭建設的張強聯繫,張強派出了人員和軍情部聯繫,米林急忙下令調查,十幾天以後,消息傳來,蕭飛苦笑不已,清軍居然撤退了,全部撤入了安徽州那一半的地盤,或者撤入了河南府,淮安府,一些進入了山東州,清軍好像在收縮兵力。

目前丟給他們的困難是沒有那麼多的兵力搶佔湖北州的大量地盤,被一些大明起義軍和反正軍,還有湖北州的何騰蛟搶佔,當然少不了李過的忠貞營,大順軍。

知道了這樣的情況,張強下令蕭飛,馬上把騎兵拆散,向各個方向,能搶佔幾座縣城算幾座,同時命令駐守九江府的第二十四野戰旅派人渡江,增援接管武漢府的第二十三野戰旅的留守兵力,在哪裡建立防線,防止清軍突襲。

蕭飛則命令朱哥帶着騎兵旅加上兩個剛剛補充過騎兵的野戰旅的騎兵快速進軍,去增援佟大爲駐守的宜昌府,幫助佟大爲穩固局面,防止永曆大明的何騰蛟襲擊華夏軍,自己帶着兩個野戰旅,還有王玉羣的野戰旅繼續包圍鰲拜,張強還沒有對鰲拜如何處置做出指示。

不過目前來看,主要的矛盾已經不是他們同清軍鰲拜的戰鬥了,而是同湖北州的永曆大明和大順的李過的忠貞營的關係如何處理了。

還有陳友正等反正軍,起義軍的關係。

蕭飛不得不佩服洪承疇這個對手,他把一個很難的難題交給了華夏軍,而不是正面同華夏軍作對。

他要完成張強交給他的任務,就要處理這個難題,否則如果遇上永曆大明,忠貞營,還要反正軍,如果人家不承認他們,或者不願意投降他們,如何處置?

目前華夏軍雖然同永曆大明有少許摩擦,但總體關係還處於冷淡處理狀態,張強也不願意去主動揭開這個蓋子,同南明軍倒是時有摩擦,還打過幾次小戰,可總體來說兩國還屬於盟友關係,準確來說南明國屬於華夏軍的附庸國,可人家也是大明的合法繼承者,是正統,那些起義軍和反正軍說不定還認人家,隆武說不定還承認人家們,如果打了這些人,說不定同南明國的關係會下降。

華夏軍不怕南明國,南明國也打不過華夏軍,可在此刻,處理起來還是要謹慎一些,不該惹的事情不惹,能用微小代價做成的事情就用微小代價去拿下,這是張強的辦事準則。

就這樣拖了半個月,即便是軍情部的情報人員反應再遲鈍,路途上傳達情報再慢,張強也得到了軍情部的彙報,差不多得到了洪承疇和馮銓得到的清軍有變的情報。

看到這樣的情報,張強也楞了,什麼鬼,大明成了戰國時代了,真的分列成多個實體國家了嗎?

看這樣的情況,豪格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這樣的膽氣,竟然敢鼓起勇氣去想要拿回屬於他的皇帝的位置,若干年前,要不是多爾袞,豪格就是合法的正統的合法的最有希望接任皇太極的皇帝位置的人,他是長子啊,按照華夏土地上的傳統,長子繼任皇帝是最合法的沒有爭議的選項。

可惜多爾袞這個皇叔和濟爾哈朗等人用實力剝奪了他的合法繼承權。

這樣的情況是張強願意看到的,大清內訌,也是大明這些皇帝和反清志士願意看到的,但卻對華夏軍軍下一步的行動造成了難題。

到底是應該繼續一路北上,拿下滿清,還是讓滿清繼續互相殘殺,等大局落定了再進攻?

還有就是以後和南明,大明,這些勢力如何相處,情況有變,大清內亂,如今南明國已經被華夏軍甩在後面,人家身後,左右沒有敵人了,以南明隆武的尿性,肯定馬上要和華夏軍翻臉,即便不攻擊華夏軍,也會暗中搗鬼。

這樣的情況的變化出乎張強預料,如果多爾袞不死,大清還是一個整體,他能死死的壓住順治皇帝,順治可無法把分散在整個大明土地上的清軍全部拿捏到一塊,繼續進攻永曆大明,繼續進攻南明,他沒有那個實力和威望。

天哪,張強也感到頭疼了。

接下來,永曆大明說不定也要和他翻臉,因爲說實在的,華夏軍的性質和李自成的性質一樣,叛匪,是要和人家爭天下的啊。

永曆大明和清軍還有接觸,而南明國卻沒有了敵人,如果他們知道了這個事實,那麼自己的華夏軍就危險了。

也許他們打不過華夏軍,但華夏軍和南明國的關係可就難說了。

張強馬上重新佈置,下令軍情部重點監視南明國的動向,同時監視那些華夏軍的大明降將,比如劉良佐等人,還有文官,錢秉鐙等人。

同時把劉良佐調遣回中樞,給了閒職,比如幫助藺養成管理懲戒營,他去管理俘虜營,在金華附近的俘虜營,俘虜營按察使,負責巡視俘虜營。

把古月笙調到了廣州府配合軒轅龍飛,阮進等人監視南明國。

幾天以後,張強又帶着親衛隊來到了蕭飛的大帳,秘密商量一次以後,兩個人在戰場中央同鰲拜會晤,幾天以後鰲拜帶着清軍的殘兵敗將脫困而去,從湖北州,經河南府回到了清軍京師,順治得到了一支部隊的增援。

平衡了順治同豪格的實力。

本來鰲拜是順治的敵人,但比起順治同多爾袞,豪格的關係,鰲拜還是效忠原先的大清的。

擁有了鰲拜這個大清第一猛將,順治馬上耀武揚威起來了。

畢竟集結在京師的部隊也不少了,三十萬軍隊加上各地仍然效忠京師的那些清軍,順治的實力一下增加了不少,總兵力達到了六十萬。

一下超過了豪格的大軍,豪格在河北府站住了腳步,不再進軍,反而開始退兵,一邊退兵,一邊收攏兵力,直到退回了保定這樣的大城,才站住了腳步。

半個月以後,豪格在山西州太原府宣佈成立大金國,他的領地包括山西州大部分,陝甘大部分,還有草原的一部分,河南府一部分,總兵力達到了八十萬,他手中直接領導和控制的兵力達到了四十萬,各地駐軍四十萬。

而清順治,還是以大清國稱呼他的國家,他擁有大清的龍興之地東三省,山東州大部分,河北州大部分,河南府一半,草原上,科爾沁蒙古,喀爾喀蒙古,更遠的漠南蒙古,地盤還是很大的。

夾在他們中間的是察哈爾蒙古,不過幾天以後,察哈爾蒙古投靠了豪格,大金國的實力也在草原上擴大了。

形勢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四川州的一部分清軍還承認大清國,一部分卻歸順了大金國,永曆大明的勢力和他們兩個國家的兵力是犬牙交錯,互相攻打,這下四山成爲了一個四戰之地。

而廣西州的南明國卻遇到了同永曆大明的雲貴一樣的問題,那些土司又開始鬧了,兩個國家開始同這兩個地方的土司們開戰,打的熱火朝天。

放在張強和蕭飛面前的卻是永曆大明的何騰蛟和李過的忠貞營,那些反正軍和起義軍也不是一塊的,他們有的效忠南明國,有的效忠永曆大明,還有的又反回去效忠大清或者大金國了,湖北州也是一團亂麻。

這樣情況,讓張強很是惱火,沒想到死一個多爾袞,大明的土地上會這樣混亂,只能下令華夏軍全面推進,不管是誰只要敢鬧,一律消滅,目的就是全面接管湖北州,完成第二階段的戰略目標。

就在張強爲這些苦惱的時候,東邊又出問題了,洪承疇投降了魯國,奉朱以海爲大明皇帝,仍然恢復了大明魯王的稱號,並且自稱魯監國,監國以光復大明,仍然以大明正統皇室自居。

這下他的號召力比起永曆大明還要有力,一些湖北州的起義軍,甚至山東州的起義軍都向他效忠,雖然人們仍然稱呼他的王國爲魯國,但實際上人們覺得擁有了洪承疇的幾十萬大軍,擁有了蘇州府,安徽州,少半個山東州,淮安府,等地魯王,極有可能光復宗室,成爲真的的入主燕京的皇帝。

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十一章 奪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四百四十四章 南明烽火25-逆轉9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十章 殺將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
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十一章 奪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四百四十四章 南明烽火25-逆轉9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十章 殺將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