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蓋州與復州

聽到這,李修維都有點爲旅順堡的安危擔心起來,長風營畢竟是巡防隊實力最強戰鬥力也最強的一個步兵營,長風營調走以後旅順地區就等於減少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和幾乎一半的野戰軍:“如果長風營調回登萊的話,那局面真就不一樣了”

他馬上就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長風營如果調回登萊的話,能不能從登萊調一個步兵營回來應急,還有北風守備大隊能不能留下來?不然建奴一旦知道旅順的虛實,肯定會傾巢來犯,他們現在之所以停兵金州,就是因爲有長風營長駐登萊。”

柳鵬同意李修維的觀點,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看法:“長風營必須回一趟登萊,現在整個東三府我們都在唱空城計,很多人對咱們吃香的喝辣的很不滿意,總想搞一搞咱們”

“咱們不能讓他們這麼打如意算盤,所以一定回去爭一爭鬧一鬧,不然我們在金州在南山在蓋州在復州的流血就白流了。”

李修維神情一下子就緊張起來:“是不是登萊出了什麼問題?”

“登萊現在還沒有出大問題,但是長風營不回去的話,肯定會出大問題”

柳鵬神情非常嚴肅:“現在陶巡撫正在編練登萊新軍,說是準備在兩淮招募一萬人或兩萬人,在登萊就地募勇一二萬人,而且兵部已經允許他編練三萬人的新軍,如果他這隻新軍真要編練成功了,那咱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李修維馬上就明白過來了:“那柳少什麼時候帶長風營回龍口?”

柳鵬當即答道:“現在還不急,怎麼也得等到遼南四衛的局面平穩下來再說,現在天天都是義兵受挫的消息,我根本不敢走開。”

這一次龍口軍可是在遼南押上了全部本錢,從表面來看,是投入了五個半步兵營,但實際上龍口的每一個步兵營與步兵連都投入了這場決死的搏殺。

即使沒有整建制投入遼東戰場,但是每一個步兵營都有一兩個連參戰,每一個連至少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兵力被調入遼東戰場。

昌邑營的損失是直接用用登萊巡防隊的現役裝備與現役人員補充起來,爲了解決南山防線的彈藥問題,現在東三府巡防隊各部的彈藥庫存已經下降到極其危險的地步。

現在登萊方面的龍口軍已經是在唱空城計,而且柳鵬覺得這空城計快沒法唱下去,而且他在遼南拼死搏殺得這麼辛苦,朝廷怎麼也得有點表示表示才行。

他繼續告訴李修維:“而且這次帶長風營回登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爲咱們龍口軍儘可能爭取兵額餉額,陶巡撫現在是按一千五百人給我們龍口定的兵額。”

龍口軍的實際兵力早就不止一千五百人,如果把水上巡防隊、警備中隊以及築路隊都計算進去,實際兵額早就高於三千人,而這次爲了遼東與建奴展開殊死搏殺,龍口軍更是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充。

現在遼東的龍口軍如果把幾個收編的義兵總隊、義兵大隊計算進去,兵力總數已經超過八千人,即便只算龍口軍的核心兵力,實際兵力也是超過了四千五百人,這樣才能頂住了女真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可是陶朗先仍然是按過去龍口宣佈的一千五百人數字上報兵額。

“是遼東一千五百人,還是東三府與遼東加起來一千五百人?”

李修維倒冷了一口冷氣:“陶巡撫真以爲我們無所不能,對付建奴能以一當十啊”

柳鵬當即答道:“遼東一千五百人,登萊五百人”

現在巡防隊留守登萊的兵力十分單薄,但好歹有一千人,陶朗先動動嘴皮子,就把登萊的留守兵力砍掉了一半,而遼東即使計算龍口軍的核心部隊,也是陶朗先上報兵額的三倍。

但是柳鵬並沒有說清楚,這個數字實際是當初他提出來用來掩人耳目用的,結果陶朗先就來了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柳鵬一方面十分難堪,另一方面又不好把真正原因說清楚。

但即使如此,李修維仍然感到莫大的震驚:“看來陶道臺是根本不準備給咱們活路了,柳少,我支持你回一趟龍口,讓大家知道您現在與過去不同了,您現在是堂堂的登州府通判。”

通判是個六品官,雖然是吏員仕途終點之上的最終極限,但是府裡的通判一般情況下都有點多,少者有三四員,多者五六員,登州府也不例外。

因此明白人對柳鵬這位沒有分管什麼事務的通判評價得很高,而一些糊塗之輩卻根本不把柳鵬這個通判當作一回事,而現在柳鵬就準備回龍口好好敲打敲打這些時不時就會犯迷糊的官場同僚。

更不要說柳鵬也有一種衣錦還鄉的念頭,但是這種念頭只能藏在心底才行,即使是李修維這樣的自己人都不好開口,柳鵬只是說道:“修維營長,現在覆蓋我軍接連受挫,但是我最擔心的卻是南山,只要你對南山防線沒有絕對的信心,我便不敢帶長風營回登萊去。”

南山防線,這是決定龍口軍生死存在的防線,李修維當即覺得肩上揹負着千斤重擔,他當即斬釘截鐵地說道:“柳少請放心便是,請務必對我與昌邑營有絕對的信心。”

沒錯,是絕對的信心。

遼南四衛的戰事從七月下旬開始又轉入了新階段,從金軍主動進攻變成了遼南各地的義軍抓住一切機會痛打落水狗。

第一次被痛打的落水狗就是兩黃旗派來支援阿巴泰的兩個牛錄,現在柳鵬向蓋州戰場增援了半個營與一大批武器彈藥,季進思與霍球又拿出了當初痛打李永芳的勁頭,只要兩黃旗這兩個牛錄一露頭,就無條件集中一切兵力圍攻這兩個牛錄。

第一次硬碰硬的結果雖然是兩敗俱傷,但是兩黃旗這兩個牛卻錄因爲戰死三十餘人而傷心得撕心裂肺,如果加上負傷者的話,他們的損失堪比薩爾汻之役,甚至這兩個牛錄在瀋陽、遼陽大戰中的傷亡還要多一些。

雖然龍口軍這邊的傷亡比兩黃旗還要多上兩成,但是才過了三五日,李遇春與季進思又再次故伎重演,專門盯準兩黃旗這兩個牛錄一陣猛攻,一心準備把這兩個牛錄打出血來。

幸虧這兩個牛錄見機不妙及時退回來結陣堅守,所以只丟了十餘人,但是看到這兩個牛錄縮回去了,蓋州方面的龍口軍反而來了勁,不管是季進思、霍球這樣的老巡防隊,還是李遇春的義兵總隊,只要兩黃旗一露面就打了雞血一樣猛攻過來。

兩黃旗這兩個牛錄並不是阿巴泰的下屬,更不屬於兩白旗,他們在死傷了上百人之後已經是忍無可忍,堅決要求承擔起防守蓋州城的任務,至於野戰廝殺的任務就交給了阿巴泰。

兩黃旗屬於客軍,現在他們的傷亡又相當大,他們要求擔當比較輕鬆的守備任務自然是無可厚非,阿巴泰根本挑不出毛病來,只能讓自己的鑲白旗頂上去。

只是少了兩黃旗的這兩個牛錄之後,即使阿巴泰肯使出吃奶的力氣,鑲白旗的將士也覺得應當小心謹慎些,不然被龍口軍包了餃子之後,皇太極是絕不可能來來救援自己的。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鑲白旗的攻勢變得拖拖拉拉,甚至開始與龍口軍有所默契,而這個時候蓋州的龍口軍就集中一千五百人的主力轉身南下,趁着皇太極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接連擊敗了兩支剛剛編成的漢兵,又逮住了正白旗的一隻孤軍,血戰半日斬殺俘獲八十人,其中更有建奴真韃三十七人、蒙古韃兵二十餘人,把皇太極精心部署的復州局面攪得天翻地覆。

皇太極原本以爲能夠一鼓作氣徹底解決復州的龍口義軍,哪料想南山方面沒出事,自己背後反而被阿巴泰捅了一刀。

正是因爲阿巴泰和蓋州的龍口軍一團和氣,所以蓋州的龍口軍纔敢如同潮水之勢奔涌而來,接連吃掉了正白旗的幾支孤立小部隊,甚至還截斷了正白旗的後路。

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不得不調轉馬頭,放棄已經處於窮途末路的復州義口軍,重新回過頭來解決這支從蓋州南下的龍口軍,在幾場廝殺之後,終於把這支龍口軍趕出蓋州。

但是對於要不要北上蓋州追擊這支龍口軍,皇太極仍然是相當猶豫,畢竟北上蓋州對大金國來說是莫大的好事,但是對於正白旗與皇太極來說卻絕對是件吃力不討好的苦差,蓋州龍口軍的規模與戰鬥力都比復州龍口軍要強太多,而且已經在蓋州建立起堅固至極的巢穴。

現在北進蓋州,哪怕一切順利,恐怕正白旗也要死傷幾百甚至上千將士,但是死傷了這麼多將士的結果卻是讓阿巴泰能撿到了大便宜,因此皇太極思考再三,覺得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還是不要幹爲好,蓋州的麻煩事就交給阿巴泰來解決爲好。

第69章七十二般手藝第747章 封王之功第581章蚩尤旗第141章大局爲重第850章 島津氏第734章 一百個牛錄的攻勢第140章千金不換第1156章 嶺北行省第282章章程第306章鄉貫第200章打掩護第1150章 貞義軍第556章爲王先驅第179章登州路上不太平第214章內牛錄第656章科爾沁福晉第417章林雅蘭第1119章 龍華民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129章年關第80章兼祧第922章 不影響大局第801章 一人而矣第370章錢莊與大眼井第452章:舉賢不避親第906章 河南四大鄉宦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806章 製造戰機第1007章 各奔東西第108章司禮監的門路第424章新驛長第732章 柳鵬的要求第155章三不管第723章 黃雀在後第232章自尋死路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103章糧鋪老谷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85章嘴炮升級第821章 勝敗皆有把握第140章千金不換第812章 援兵在哪裡第553章玲瓏的金子第209章女武神第832章 驕兵悍將第673章折婉兒第646章殺李永芳第702章 交換的條件第464章:走一走第724章 示威第1089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773章 官莊第991章 原州開戰第181章小事一樁第199章黃體仁第3章及時雨第333章前後夾擊第712章 各行其是第267章姚廠公的開價第188章太原王家第42章微不足道的一點要求第1038章 用兵的時機第201章黃知府的命脈第415章鬥米三錢第281章捐務局第97章小恩小惠第952章 可人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307章莊票的用處第281章捐務局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428章滷水第1024章 狂熱第684章 好年頭第844章 賣身投靠第788章 兇名太盛第528章除惡務盡第331章終日打雁反被雁啄第790章 兗州府的新人第1139章 趙家屯第891章 光輝第1015章 朝鮮北邊第898章 功虧一簣第50章嚇尿了第283章誰敢不服第352章對馬宗家第751章 九頂蓮花山第1104章 村姑第81章新城王家第33章得寸進尺第151章常典史的陰謀第1113章 信心第205章江清月回來了第801章 一人而矣第1047章 柳鵬的野望第91章英姿勃發第1139章 趙家屯第700章 武穆故事第59章懸賞第307章莊票的用處
第69章七十二般手藝第747章 封王之功第581章蚩尤旗第141章大局爲重第850章 島津氏第734章 一百個牛錄的攻勢第140章千金不換第1156章 嶺北行省第282章章程第306章鄉貫第200章打掩護第1150章 貞義軍第556章爲王先驅第179章登州路上不太平第214章內牛錄第656章科爾沁福晉第417章林雅蘭第1119章 龍華民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129章年關第80章兼祧第922章 不影響大局第801章 一人而矣第370章錢莊與大眼井第452章:舉賢不避親第906章 河南四大鄉宦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806章 製造戰機第1007章 各奔東西第108章司禮監的門路第424章新驛長第732章 柳鵬的要求第155章三不管第723章 黃雀在後第232章自尋死路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103章糧鋪老谷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85章嘴炮升級第821章 勝敗皆有把握第140章千金不換第812章 援兵在哪裡第553章玲瓏的金子第209章女武神第832章 驕兵悍將第673章折婉兒第646章殺李永芳第702章 交換的條件第464章:走一走第724章 示威第1089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773章 官莊第991章 原州開戰第181章小事一樁第199章黃體仁第3章及時雨第333章前後夾擊第712章 各行其是第267章姚廠公的開價第188章太原王家第42章微不足道的一點要求第1038章 用兵的時機第201章黃知府的命脈第415章鬥米三錢第281章捐務局第97章小恩小惠第952章 可人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307章莊票的用處第281章捐務局第980章 援兵兩百人第428章滷水第1024章 狂熱第684章 好年頭第844章 賣身投靠第788章 兇名太盛第528章除惡務盡第331章終日打雁反被雁啄第790章 兗州府的新人第1139章 趙家屯第891章 光輝第1015章 朝鮮北邊第898章 功虧一簣第50章嚇尿了第283章誰敢不服第352章對馬宗家第751章 九頂蓮花山第1104章 村姑第81章新城王家第33章得寸進尺第151章常典史的陰謀第1113章 信心第205章江清月回來了第801章 一人而矣第1047章 柳鵬的野望第91章英姿勃發第1139章 趙家屯第700章 武穆故事第59章懸賞第307章莊票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