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愚這次又唸了蠻久的,因爲這本奏摺上不管有薪俸的調整,行政費用的劃分,還有一個更加驚人的政策,官吏一體化,科舉之後,所有官員統稱公務員,沒有官和吏的區別,所有中舉進士都要從下面幹起來,而小吏也有機會往上走。
換做往常,這些消息或許會讓百官驚詫不已,甚至連連建言勸阻,但在此刻皇極殿內越來越凝重的氣氛之下,已經不算什麼了,百官面目肅然,都靜靜的等着,等着後面更加識破天驚的消息。
就連後面,已經在遼東實行過的皇權下鄉計劃在全國推廣都無法人他們驚訝一下,霎時間,他們彷彿都成了木頭人,沒有了情緒一樣。
在萬衆期待,或者說萬衆不情願當中,劉若愚唸完了包括加薪,行政費用劃分,官吏一體化任用,皇權下鄉一個四項大政策之後,終於停住了嘴。
刷!
一時間,所有官員都側目過去,齊齊的盯着劉若愚,或者說盯着他身後的黃銅托盤,在那上面,眼尖的官員已經看到了另外一本奏摺文書。
放下手中的奏摺,劉若愚喘了口氣,從旁邊端起了已經放涼的茶水,牛飲起來。
咕嘟咕嘟的聲音,在此刻寂靜的大殿中,顯得十分的響亮。
此刻皇極殿中的情形十分的詭異,百官面色難看的注視着大太監劉若愚,皇帝在龍椅上,冷笑的看着底下的官員,而處於關注中心的劉若愚,卻不管不顧的大口灌着茶水。
一時間,場面呆立。
只是,再多的水也有喝完的時候。
“哈!”
放下茶杯,劉若愚呼了口氣,然後如同喝了酒般,撩起袍袖,使勁的擦了下嘴角。深呼幾口氣,略微平復下急促跳動的心臟後,他扭過頭,看向皇帝,“陛下…….”
只是不等他說出什麼,朱由校便大手一揮打斷道,“念,繼續念下去!”
“是!”
劉若愚束手一垂,便恭敬的從黃銅托盤中,拿起了最後一封奏摺,只是,這次他的手伸的無比慢,甚至隱隱
間,他的手臂都顫抖起來。
這種現象在他托起奏摺之後更加嚴重了,彷彿他拖得不是一本小小的、輕飄飄的奏摺,而是千斤秤砣一般。
今天唸的所有的聖旨、奏章,全部都是皇帝口述,劉若愚潤筆,因此,除了制定政策的皇帝本人外,也就他是最清楚的了。他怎麼會不知道這最後一封奏章的重要性呢,若是真的公佈出去,怕是會天下大亂啊!
“陛下……..”劉若愚擡起頭,捧着奏摺,有些哭腔的喊了一聲。
“念!”
皇帝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穩冷銳,甚至比剛纔還要更冷了三分。他高居在御座上,視野最是開闊,因而,他已經透過百官的身影,看到皇極殿外無聲竄動圍攏的身影,那明黃色的飛魚服,無不彰顯出他們的身份。
錦衣衛!
帶頭的正是許顯純,他剛從遼東抓捕了一批阻礙城防軍建設的頑固分子,消瘦的身形上,似乎依然還殘留着風雪。在他的手勢下,錦衣衛將大殿團團包圍起來,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似乎只要皇帝一聲令下,他們就衝進去捉拿亂臣賊子。
“哎!”
一聲長長的嘆息聲在此刻寂靜的如同鬼蜮一樣的大殿中響起,發出聲音的不是別人,正是新提拔爲大都督的孫承宗。
他也猜到了皇帝想要宣佈什麼了。
作爲遼東總督,哪裡實行的政策就是大明內部的預演,皇權下鄉出來了,徵收商稅出來了,官吏一體化也出來了。那麼免除農業稅,土地收歸國有還會遠麼?
從剛纔內府變更時,沒有提到關於皇莊的處理他就隱隱的猜到了,而今看劉若愚幾乎快哭了的表情,心中已經百分百的肯定下來。
除了這個開天闢地的政策,還有什麼能將皇帝的近侍太監嚇的快哭出來?
“你還這麼年輕,爲什麼這麼急躁呢?”孫承宗擡起頭,看着皇帝年輕的面孔,微微有些不解。他不理解,皇帝爲什麼心底總是有股急躁的情緒。
有精明的官員,根據以往的風傳,此時也隱
隱有些猜測,只是他們視界狹隘,沒有孫承宗那麼參與過遼東的治理,不太能肯定下來。
但饒是如此,場面還是有些騷動,甚至有些譁然聲。
“威~武~”
大漢將軍適時喊起口號,將騷動給也壓了下去。而這雄渾的號子聲,似乎也驅散了劉若愚心底的驚慌,讓他重新鎮定下來,翻開了奏摺。
“朕承啓天命,爲大明億萬黎庶之主,自當……”
開頭,是一段彷彿自述的文字,講述了一些合理合法的正統性的東西,這是佔據大義,將自己擺在道德制高點上。
至於有沒有用,看看下面微微變色,若有所思的官員就知道了。不過他們不是被朱由校這些話語給感召了,能當到四品官沒幾個簡單的,都是些官場老油子了,豈能幾句話就讓他們五體投地。
只是年輕皇帝表現出來的的這種不疾不徐,師出有名,讓他們紛紛趕到爲難,打着一副爲天下百姓計的態度,他們還真的不好反駁。
如此重大的朝會,消息絕對保密不了,何況有着帝國日報在手,今日說的什麼話,表的什麼態,定然是要見報的,若是因爲自己的阻攔免農稅的事黃了,自己以後怕是不用出門了,走出去絕對被農民給打死。
而且還不帶有人伸冤的,甚至收屍的人可能都沒有。
被皇帝佔據道德制高點後,民間輿論纔是他們懼怕的東西,此時,很多官員才紛紛意識到,帝國日報的出現沒有那麼簡單。
尤其是皇帝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派駐如此多人員到各個行省州府,發行日報,擴大影響,絕對的居心不良。怕是早就在這些地方等着了。
“不好辦了!”無數官員紛紛心中嘆氣,頗有種束手無策的無奈感。
朱由校高居寶座,脣角掛着絲絲譏笑,真當朕沒有任何準備就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免農稅,收土地啊!
永定門外枕戈待旦的十萬兵馬,暢銷天下的帝國日報,京師聚集的五萬舉子,這三個纔是朱由此如此高調行事的底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