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不知道

“唔……”嘉靖帝仰下頭來,長出一口氣,過了許久,才又轉過來看着蕭墨軒。

“幫着朕描一幅丹青。”嘉靖帝的口氣,聽起來竟像是在和蕭墨軒商量一般,“去送給裕王。筆紙這些東西,只管讓黃錦幫着準備便是。”

“微臣遵旨。”蕭墨軒應了一聲,見嘉靖帝手掌輕擡,才站起身來。

據《北故宮時錄》所載,蕭墨軒一生,一共爲嘉靖帝做過三幅畫。

第一幅是自始至終都籠罩着一種神秘色彩的《萬壽帝君圖》,最後一幅是現藏於北京南薰殿的《世宗坐像》。兩者之間的這幅,便就是大明嘉靖四十二年,蕭墨軒在西苑萬壽宮所作的這幅。

但是這三幅畫中,最鮮爲人知的,偏偏就是這其中的第二幅。

據說隆慶帝得此畫後,閉門於內書房旬夜。一夜間,門外聞微泣未休。此後此畫一直爲隆慶帝親藏。一直到多年後,隆慶帝駕崩,臨終前遺命將此畫從乾清宮取出隨葬,司禮監纔有幾個經手的太監得幸偶見。

有和這幾個太監相好的人曾經從他們的嘴裡聽到過一些關於這幅畫的描繪。這幅畫並不像平常的帝王像那樣,或威嚴,或莊重。仔細說起來,上面畫的根本就是一個慈祥的父親。眼裡含着和藹的目光,無限深情的朝畫外看着。

更爲奇特地一點,就連那幾個太監說起來,也有些含含糊糊的不肯明說。只是說拿燈照了看時。光線直射時,畫像的眼睛的部位像是沾上了點水漬,如果光線不是直射,倒也不礙畫上的容相,興許是隆慶帝拜看時不小心弄上的。

水漬,還得用光直射時纔看得見,還是隆慶帝拜看時不小心弄上的?這幾句話說出來,似乎比沒說更令人好奇。

隆慶帝拜看時,肯定是把畫掛了起來,即便是淚滿衣襟。也不容易沾了上去,而且又這麼巧,偏偏就落在了眼睛的部位上。況且隆慶帝如此珍重的東西,又怎會輕易弄污?

再說,就算是沾上了水漬,看的時候也不會非要用燈光直射時纔看得見。

最大地可能便就是,這個痕跡是蕭墨軒在畫的時候就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和技巧,故意加上去的。那個痕跡也不是什麼水漬,而是淚痕。

嘉靖帝和隆慶帝雖然都是一代帝王,可追究起來也是一對父子。一個父親含淚的微笑。包含着一個“二龍不相見”的魔咒。一個無法言明的秘密,說不清楚嘉靖帝到底是爲了自己的兒子。還是隻是爲了自己。

許多年後,當後人走進北京西北郊外天壽山腳下的明帝陵羣的時候,如果有心便就可以發現,永陵和昭陵兩座帝陵,正背靠山脈相對遙望,只是中間一條神道,又將兩座帝陵遠遠隔開,絲毫無法連接。而明穆宗隆慶帝地昭陵,正面面對的方向,恰恰就是明世宗嘉靖帝地永陵。

這其中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許許多多的秘密已經隨着兩位皇帝和蕭墨軒的那幅畫一起,長眠於地下。

這兩位皇帝所處的年代,正是中國近古史上變革最爲劇烈的一個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泱泱東方大國。終於找準了自己前進的方向。所以作爲明帝陵中最神秘,包藏秘密最多的兩座陵墓,曾經多次有人提議過進行考古挖掘。

可提議的結果。卻總是和提議對另一個神秘的地方進行考古發掘一樣,遭到無數人的反對和指責。甚至有人憤怒地聲稱,發掘者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害怕上天的懲罰,聽起來倒像是一種特殊的敬畏。其實不然,其中更多地,並不是敬畏,而是尊重。尊重我們的英雄,獻上一束鮮花,然後靜靜的走開,不要去打擾他們。更不要去問,他們到底去了哪裡。

也許,這些地方就是我們東方地聖地。

東安門,蕭府,側書房。

蕭墨軒依着嘉靖帝的旨意,將畫像送到了裕王府之後,親眼看着裕王把自己關到了書房裡頭,門縫裡頭,隱隱的傳來一陣陣低泣。

“蕭大人,王爺心裡頭藏的,你我怕是都不明白。”臨行前,李芳的一句話,卻是差點讓蕭墨軒的眼淚也要奪眶而出。

揚的大雪,在茫茫的夜空下,鋪天蓋地的向着大地上

從裕王府到蕭府的這一段路程,蕭墨軒根本沒有乘坐轎子或者馬車,一路上撒足狂奔。

事後京城裡頭的人評論起蕭墨軒的這一“壯舉”,有的說是蕭墨軒眼見着裕王爺要繼位了,心裡暢快着;也有的說,是因爲徐階和高拱的原因;更有人說,蕭墨軒雪中狂奔,只是一個風雅的舉動。

略有些鬆軟的積雪和路上的薄冰被踩在腳下,“咯吱咯吱”的響個不停,在腳後面拋出一片片冰屑和破碎的雪花。偶爾踏到被車輪軋過的痕跡上,踉踉蹌蹌的也不肯慢下腳步。

追出王府想要相送一番的周牛山等人,只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那略顯單薄的身影孤獨的消失在那一片夜色和漫天的飛雪之中。

蕭府的門房如果不是因爲門崖上的燈籠照着看見了迎面的面孔,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個迎面衝進來的雪人,竟然是會自家少爺。

一路衝到側書房,一頭紮了進去。眼角的淚痕已經在寒風中化成了冰,睫毛上融化的冰雪,卻已經化成了淚。

“我不明白……我不明白。”蕭墨軒不敢放聲大哭,只能是伏在案前然淚下。

我如何不明白了?我比誰都明白,可是又有誰能來爲我明白。你常說你羨慕我,可又知道,我也羨慕着別人。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你還能抱着一幅畫像放聲大哭,你還能知道你父母所在,哪怕是到了最後,也還能盡人子之孝,獻上清香牲祭相祭。

可是我連哭,都沒地方哭;我連哭,都不敢放聲來哭。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豈是一個簡單的思念,就可以寄託的。眼淚,只能從指縫裡滲出來。

“軒兒。”一聲暖暖的喚聲,充滿着關切,從身邊傳了過來。

“爹……爹爹……”擡起袖子遮住眼睛,不敢去迎上那兩道目光,“你怎是來了?”

“這書房的門,你且是沒關上。”一隻厚實而有力的手掌,輕輕的放在了蕭墨軒的肩膀上,帶着幾分暖意,輕輕的像是要拂去蕭墨軒肩膀上的雪水。

“我兒苦累了。”蕭天馭的腮邊,微微的鼓了一下,又上前一步,竟是將蕭墨軒攔到身前,“若是累了,是想要哭了,且就哭罷了。”

“即便是天塌了,也有爹爹撐着。”蕭天馭攬着兒子的腦袋,緊緊的貼在胸前。

“爹……”蕭墨軒終於壓抑不住,伏在爹爹胸前放聲大哭。

既然不能說出來,那麼就讓我痛痛快快的哭一場吧。不要去想爲什麼,更不要去想後果。哭過之後,抹乾眼淚,仍然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很奇怪,在那一瞬間,蕭墨軒的腦海裡浮現出了許多鏡頭。其中讓蕭墨軒自己都感到奇怪的,居然是三個人的影子:嚴嵩,嚴世蕃,嚴鵠。

“爹爹……”過了許久,蕭墨軒才收住了聲,從爹爹懷裡擡起頭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爹爹一眼睛。好歹也是二十多歲的人了,如果是拿以前活的來算,都是“奔三”的了,還是朝廷的二品大員,卻哭得像個孩子。

蕭墨軒低着腦袋,擡起手來在臉上來回摩挲着,思量着若是爹爹問了起來,自個該如何作答的好。

“可是幾位閣老委屈你了?”出乎蕭墨軒的意料,爹爹倒是直接問出了另外一句話。

“幾位閣老?”蕭墨軒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如何爲難孩兒了?”

“木已成舟,只怕……”蕭天馭微嘆一聲,輕輕搖了搖頭,“只怕這朝廷裡頭,又要不太平了。咱家蕭家,且又是要捲進去了。”

“爹爹已是知道了?”蕭墨軒身子猛得一個激愣,突然就想起了高拱和郭樸那幾道冷冷的目光,像是包藏着什麼。

“到了眼下,卻如何還瞞得住。”蕭天馭又是一聲苦笑,“皇上昨個夜裡便就傳了徐階去萬壽宮,商量着要傳位於裕王的事兒,吩咐他幫着擬旨宣詔。可一直到裕王進宮前,其他幾位閣老卻都是絲毫不知曉。”

“和他一起擬旨的,只是你那另一位師傅,張居正。”蕭天馭意味深長的看了兒子一眼。

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27章 捷報請功第32章 蕭殺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48章 寧波港的威脅——香山澳的紅毛鬼第6章 上善若水第6章 背後之人第50章 法中懺第15章 如此立威?第1章 午門獻俘第2章 國手聚診第23章 地震西北第66章 橫嶼之危第15章 中計第71章 新鮮東西第43章 混在官場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26章 大事第54章 打草驚蛇第62章 赴任第45章 種葫蘆?第10章 混水相摸第31章 生路?死路?第19章 套獸第4章 春第31章 沒頭緒第4章 殿前大法第25章 嚴府之邀第35章 標尺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3章 誅族之罪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2章 豆子上火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44章 認死理第26章 風暴前兆第36章 各有算盤第3章 迷糊第10章 混水相摸第8章 劫富濟貧??第21章 大明超市第29章 裕王入宮第1章 二王入京第28章 刀鋒初現第5章 左右爲難第29章 蒼天之下第21章 “U”字型第47章 國之利器第10章 振武軍變第4章 殿前大法第28章 醫癡第6章 把酒歡言第23章 是福是禍?第33章 看熱鬧第18章 五大罪第33章 採菊之隅第5章 以德服人?第29章 寒匕初現第13章 慣用戰術第10章 寒夜驚第34章 雄鷹折翅第10章 遺詔第31章 波中仙子第30章 王府兇案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41章 袁煒之邀第47章 東門亂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49章 御前武第56章 風俗?第35章 優等縣令第12章 望眼欲穿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7章 巨財第21章 明槍暗劍第12章 望眼欲穿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9章 夜半驚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7章 野心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1章 大明超市第41章 交情菲淺第30章 夕陽簫鼓第17章 疑惑第25章 嚴府之邀第41章 向南第36章 春暖第41章 向南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44章 真相第46章 心虛第1章 脈脈心語第50章 遠征計劃第42章 萬事因果第36章 春暖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44章 安全感
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27章 捷報請功第32章 蕭殺第36章 爲天下而忍第48章 寧波港的威脅——香山澳的紅毛鬼第6章 上善若水第6章 背後之人第50章 法中懺第15章 如此立威?第1章 午門獻俘第2章 國手聚診第23章 地震西北第66章 橫嶼之危第15章 中計第71章 新鮮東西第43章 混在官場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26章 大事第54章 打草驚蛇第62章 赴任第45章 種葫蘆?第10章 混水相摸第31章 生路?死路?第19章 套獸第4章 春第31章 沒頭緒第4章 殿前大法第25章 嚴府之邀第35章 標尺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3章 誅族之罪第40章 白銀兩萬第32章 豆子上火第2章 真正的榮光第44章 認死理第26章 風暴前兆第36章 各有算盤第3章 迷糊第10章 混水相摸第8章 劫富濟貧??第21章 大明超市第29章 裕王入宮第1章 二王入京第28章 刀鋒初現第5章 左右爲難第29章 蒼天之下第21章 “U”字型第47章 國之利器第10章 振武軍變第4章 殿前大法第28章 醫癡第6章 把酒歡言第23章 是福是禍?第33章 看熱鬧第18章 五大罪第33章 採菊之隅第5章 以德服人?第29章 寒匕初現第13章 慣用戰術第10章 寒夜驚第34章 雄鷹折翅第10章 遺詔第31章 波中仙子第30章 王府兇案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41章 袁煒之邀第47章 東門亂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49章 御前武第56章 風俗?第35章 優等縣令第12章 望眼欲穿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7章 巨財第21章 明槍暗劍第12章 望眼欲穿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9章 夜半驚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7章 野心第12章 利益團伙第21章 大明超市第41章 交情菲淺第30章 夕陽簫鼓第17章 疑惑第25章 嚴府之邀第41章 向南第36章 春暖第41章 向南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44章 真相第46章 心虛第1章 脈脈心語第50章 遠征計劃第42章 萬事因果第36章 春暖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44章 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