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正的榮光

一輛鎦金的馬車。像是王爺們纔有資格坐上的那種,悄悄的打西直門進了京城,直朝着午門的方向馳去,前後馬上擁着幾十個護送的武士。

大明朝的王爺們雖然不能隨便進京,可若是遇見什麼大喜事,上頭開了恩,也會準這些地方上的王爺回京湊個熱鬧。或者地方上的王爺們犯了什麼不大不小的事兒,也會被召回京城,讓跪在乾清宮或者太廟外頭聽宗人府的宗正念上一通祖訓。

可是幾乎沒有人會注意,護送這輛馬車的武士,處處都透着血氣。雖然沒有那種趾高氣昂的神態,可眉目間卻不時的露出一絲勝利者的驕傲,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平日裡養尊處優的王府儀衛,而像是剛從戰場上下來的邊軍。

還有一隊百來人的馬隊,在西直門外就停了下來,朝着城外武德衛的駐所轉了過去,想是要借地方歇息去了。

馬車的輪軸,轟隆隆的從青石板路上碾過,馬車上的銅鈴也跟着“叮噹”作響。

“明人倒是有膽氣。”馬車裡,一陣聽起來不像是漢話的聲音隱隱的傳了出來。

“戚繼光已經在集結大軍,不日出關。那難吉依也已經差人聯絡戚繼光,暗中商議歸降的事兒。你已經沒了察哈爾和巴林,現在又沒了喀爾喀,就算讓你逃了,又能如何。”另一個聲跟着傳了出來,緊跟着,是長時間的沉默,只聽見車輪和馬蹄落在青石板上的聲音。

“俺答。”馬車裡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尊敬的達延汗,就算是你的父親,也不會直接稱呼我的名字。”俺答冷笑一聲,側過腦袋,看着身邊垂頭喪氣的圖門。

“哼,謝謝你的好意。”圖門低哼一聲,卻又顯得底氣不足,“我只是想請你把我的屍骸,帶回蒙古的草原上。”

“呵呵,蒙古的草原。”俺答苦笑了幾聲,輕輕搖了搖頭。

“我請大明的皇帝陛下准許你乘坐我的馬車,只是不想丟了我們蒙古人的臉。”俺答繼續說道,“放下你的擔心,漢人是不會殺你的,否則他們也不會答應讓你乘坐我的馬車。他們需要你活着,只有你活在北京城,他們才能真正掌握你曾經擁有的力量,他們只會讓你老死在這座偉大的城市裡,絕對不會用鋼刀或者毒藥來把你送到祖先的面前。”

圖門沒有立刻回話,而是直直的盯着俺答的眼睛。

“蒙古的草原。呵呵,你以爲以後那片草原還會歸蒙古人所有嗎?”俺答的眼睛忽明忽暗的閃爍着。

“蒙古人天生是屬於草原的,草原也同樣是屬於蒙古人。就算沒有了韃靼,還會有瓦剌。”圖門的話雖是說的硬朗,可心裡頭卻總覺得虛得慌。

“你還以爲是一百年前嗎?”俺答毫不客氣的打斷了圖門的話,“瓦剌人,他們會連一絲一毫的抵抗的勇氣都不會有,他們甚至需要漢人去拯救他們。”

“也許,只有西邊的西洋人才會是這些漢人最後的敵人,只是恐怕……”俺答又低下頭來,嘿嘿的笑了幾聲。

“大蒙古,完了!”圖門又恢復了剛纔的垂頭喪氣的模樣。

“大蒙古早就完了。”俺答像是毫不在意一般的輕笑道。

“你也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屬於黃金家族。”圖門憤怒的低吼了一聲。

“是啊,我也曾經是蒙古人。”俺答接過話頭,卻又長嘆一聲。

“曾經?”圖門的眼睛有些泛紅,“那現在呢?難道你以爲你是漢人?”

“我現在雖然不是漢人,但卻是明人。”俺答毫不膽怯的回道,“以前那片草原,也不叫蒙古草原,匈奴人和契丹人,也曾經佔有過。”

“你變了。”圖門冷笑着把拳頭朝着車壁上砸去。

“別發出太大的聲音。別忘記這座城市裡的人都視你爲敵人。”俺答把目光投向車窗外,看着窗外的街道邊,一座座恢弘的建築,“我是老了,所以我不希望被關進囚車裡,也不希望我的子孫被關進囚車。”

“蒙古人是崇拜強者的民族,哲別也曾經是成吉思汗的敵人。歸附強者,纔是真正延續大蒙古的榮光。”

“如果讓我死,不過是心臟巴掌大的傷口;如果讓我活,我可以橫斷流水,擊碎堅石。”俺答輕聲的念起當年哲別投效成吉思汗時所說話,他的臉上也漸漸泛起一陣紅光,猶如在朗誦一段神聖的經書。

“你若是哲別,可明人未必就是成吉思汗。”圖門不服氣的嘟囔了一句,“當年大蒙古的牧場,縱馬跑上一年也跑不到邊。

“大明的皇帝和他的大將們都還很年輕。”俺答並不爲圖門的話所動,“除了草原,他們同樣征服了南方的大海,從來沒有一個國家,他們的軍隊可以不擄掠,不屠殺,卻能通過戰爭來獲取如此之多的財富。這座城市裡的路人,都穿着最華美的綢緞,據說他們在遙遠的南方,同樣擁有着無數和這裡一樣繁華的城市。”

“他們的腳步,也許會比成吉思汗走的更遠,明人,所圖非小吶。”俺答從窗外收回目光,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紫禁城。乾清宮。

除了在大殿的四周,臨時多了不少雄壯的大漢武士外,乾清宮裡和平日裡的早朝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只不過,平日裡的早朝,總是有喜有憂,而今個在乾清宮裡的人,卻幾乎個個都是喜上眉梢。就連平日裡最不苟言笑的高拱高老,也翻出了老臉,樂呵呵的四下巴望着。

全寧大捷,猶如拔去了卡在大明王朝咽喉上的最後一根骨刺。雖然總覺得關外那麼苦寒的地方,願意去的人不多,可是歷朝歷代以來,似乎對北方草原用兵,那纔是最值得誇耀的武功。

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將,就沒一個不想着能名留青史的。可真正能做出一番事兒來的,畢竟太少。但自己做不出來,也未必就沒有其他辦法。比如跟了一個出頭的主子,也是留名的好法子,前提條件是自個不能太扶不起,當然,凡是個正常人,也沒幾個會認爲自己是扶不起的。

平日裡在皇上面前,個個都得擺出一副端正的神情來。可今天卻是不同,若是還和往常一樣,纔是顯得不合羣了。

滿耳聽到的,都是些“百年武功”“功蓋漢唐”之類的話。

主持兵部的蕭墨軒,身邊被圍着的人自然是最多的。說的無非也多是一些奉承的話。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堂堂蕭閣臺眼下又平添一件大功。

可是又有一些有心人,卻是暗中悄悄擔心起來。有功之臣,從來非封即賞,可蕭墨軒已是官居文華殿大學士,手握兵部大權。若要封賞,又該如何封賞纔是?

功高震主,蕭墨軒未必沒有這些顧忌,否則他也不會把自己的兒子蕭林逸送進宮裡做太子伴讀。蕭林逸是蕭家長子,雖然才年方五歲,可卻已是知書達禮,聰慧異常,時不時的冒出幾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來,不但甚得蕭家上下歡喜,就連皇上也曾經讚揚他頗有乃父之風。

有蕭林逸在宮中,又有李妃幫着說話,更兼皇上和蕭閣臺自危時就是知心,大可不必擔心皇上會真的猜忌起蕭家來,甚至倒很有可能更依仗幾分。

只是首輔徐階,次輔高拱,就連張居正也比蕭墨軒入閣早,更是蕭墨軒的老師。

內閣裡頭,得論班排次,蕭墨軒若真想坐那首輔的位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只是“老師,學生”四個字,就能壓得他擡不起頭來。

可無論是前面三個人,哪一位坐着這首輔的位子,有蕭子謙這般的一個人在下面看着,只怕是都坐不安穩。

這京城裡頭,怕是暫且還安生不得啊!瞅着被人團團圍住的蕭墨軒,又瞅瞅門前冷落的徐階,高拱和張居正,朝廷裡的有心人們,未免更揪心起來。

直到隆慶坐在龍座上,輕輕咳嗽了一聲,百官纔回過神來,連忙找着自己的位置站好,議論的聲音才漸漸平息了下去。

“諸位卿家,此乃我國朝百年難遇之大喜。”隆慶帝嘴角微揚,朝丹墀下略掃一眼。目光就落到了蕭墨軒的身上。

“眼下土蠻已被李成樑押解回京,更有順義法王入京請見,朕準了。”隆慶的聲音似乎比平日裡更響亮了幾分。

“順義法王又請朕準他攜土蠻共乘,朕也是準了,算是留全寧王一個體面。”

“吾皇龍恩浩蕩,威加四海。”羣臣齊齊躬聲大讚。

隆慶微微點頭,又擡手示意衆人噤聲。

“可眼下該如何處置,朕倒想聽聽諸位卿家的意下如何。”隆慶一語既畢,便端坐在龍座上,只是看着丹墀下的羣臣。

雖說是問,可羣臣竟是沒一個爭着開口。一是此事確實難以決斷,二來,聖意和諸位內閣大臣的意思都尚且未明。

“啓奏聖上。”沉寂半晌之後,終於有人再按捺不住,第一個站出來的,居然是高拱,“臣以爲,土蠻者,素爲我大明心腹大患,邊關乃至我北直隸所屬百姓,受其害無窮。民間百姓,多有欲割其肉而生啖者,若是不殺,怕是不足以平民憤。”

“高卿以爲土蠻可殺,其餘諸卿以爲如何?”隆慶聽高拱說完,不急不忙的繼續問道。

“啓奏聖上,臣意下恰與高大人相左,臣以爲,土蠻不可殺。”隆慶帝話音剛落,階班裡又是一人閃出,衆人正眼去看,卻見是吏部尚書楊博。

楊博歷來也算是蕭家一系,他的意思,可就是蕭閣臺的意思?可若是蕭閣臺的意思,爲何又不先說出,反倒是等高閣老說話以後才說了出來,豈不是把堂堂高閣老撂到了架子上頭去烤,衆人不由得暗中吸了一口冷氣。

第55章 哦……上帝!第49章 御前武第34章 淵源第37章 金翅大鵬第45章 同仇敵愾第61章 內閣來的公文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7章 再日爲倭第40章 天生陰陽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6章 經略江南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15章 東征日記第37章 永康模式第25章 心事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32章 蕭殺第26章 天火降罰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38章 江南徐渭第39章 萌芽第48章 禮物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13章 反守爲攻第20章 煙籠碧紗第10章 喜笑顏開第54章 封鎖第64章 海瑞之怒第19章 美人倚闌第24章 關門打狗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5章 異常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66章 橫嶼之危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5章 東征日記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21章 明槍暗劍第18章 海不揚波第36章 金花定第30章 走漏風聲第18章 五大罪第30章 寡人有疾第23章 坑殺第20章 煙籠碧紗第10章 舉有怪異第64章 海瑞之怒第27章 捷報請功第44章 認死理第10章 背後第11章 飛騎南下第11章 海上游戲第37章 金翅大鵬第46章 心虛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51章 三日之期第3章 庭舞八佾第44章 認死理第32章 清風明月第39章 萌芽第36章 絕境得生第42章 損招第47章 東門亂第1章 大謀第16章 腳底抹油第16章 會盟(一)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8章 學內羣毆第26章 大事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43章 牛角尖第1章 誰有可爲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9章 少年中國第41章 一聲嘆息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6章 天火降罰第46章 王命旗牌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57章 春心萌動第28章 長城西隘第1章 大謀第47章 東門亂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13章 顧忌重重第52章 縱慾?第58章 清晨的陽光下第30章 口令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7章 辛卯日朔第2章 酒論天下第17章 再日爲倭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0章 喜笑顏開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27章 本草序
第55章 哦……上帝!第49章 御前武第34章 淵源第37章 金翅大鵬第45章 同仇敵愾第61章 內閣來的公文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7章 再日爲倭第40章 天生陰陽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6章 經略江南第59章 走私的總督第15章 東征日記第37章 永康模式第25章 心事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32章 蕭殺第26章 天火降罰第13章 量小非君子第38章 江南徐渭第39章 萌芽第48章 禮物第46章 真正的目的,宿命第13章 反守爲攻第20章 煙籠碧紗第10章 喜笑顏開第54章 封鎖第64章 海瑞之怒第19章 美人倚闌第24章 關門打狗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5章 異常第15章 昇平下的風暴第66章 橫嶼之危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15章 東征日記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21章 明槍暗劍第18章 海不揚波第36章 金花定第30章 走漏風聲第18章 五大罪第30章 寡人有疾第23章 坑殺第20章 煙籠碧紗第10章 舉有怪異第64章 海瑞之怒第27章 捷報請功第44章 認死理第10章 背後第11章 飛騎南下第11章 海上游戲第37章 金翅大鵬第46章 心虛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51章 三日之期第3章 庭舞八佾第44章 認死理第32章 清風明月第39章 萌芽第36章 絕境得生第42章 損招第47章 東門亂第1章 大謀第16章 腳底抹油第16章 會盟(一)第13章 淮南煙花地第8章 學內羣毆第26章 大事第19章 爲大事者,無所不敢爲第28章 兄弟,絕不輸給你第43章 牛角尖第1章 誰有可爲第4章 老不與少爭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9章 少年中國第41章 一聲嘆息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6章 天火降罰第46章 王命旗牌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27章 裕王的厚禮第57章 春心萌動第28章 長城西隘第1章 大謀第47章 東門亂第24章 不安頓的內閣第13章 顧忌重重第52章 縱慾?第58章 清晨的陽光下第30章 口令第19章 三教九流也大才第7章 辛卯日朔第2章 酒論天下第17章 再日爲倭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0章 喜笑顏開第6章 東方的野心第27章 本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