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翻過一頁

當年嚴嵩當政的時候,嚴嵩之子嚴世蕃也是意氣風發,指點天下。

在嚴世蕃口中,嘉靖年的大明朝間,天下有三個最聰明的人。一個是他嚴世蕃自己,一個是當年的錦衣衛都統陸炳,最後一個就是王崇個古的兒女親家,兵部尚書楊博。

多年之後,朝廷裡已是物是人非。嚴世蕃口中的三個聰明人。一個病死,一個被砍了腦袋,倒是其中年紀最大的楊博卻愈發的老而彌堅。

朝廷百官之間,除了各方的勢力強弱,餘下能比的便就是資歷。

六位閣老和各衙門的堂官裡,真正能和楊博比資歷的,也只有徐階一人而已。

所以當八月初五,朝廷下旨任楊博爲吏部尚書的時候,朝野內外,竟是無一人敢有異議。

楊博調任吏部之後,兵部的位子卻是空了出來。爲了這事兒,內閣裡也是爭論不休,可議來議去,送了幾個人選去乾清宮讓皇上定奪都被打了回來。

紫禁城,內閣值房。

這內閣裡頭,說來也奇怪,自從蕭墨軒入閣之後,便每日都呆在文淵閣。文淵閣除了是內閣所在外,也是大內藏書之所。其中所藏典籍,數不勝數。

蕭墨軒的學識,雖有盛名在外。可是蕭墨軒自個也知道,真要和徐階他們比起來,不知道要差到哪去。

既然蕭墨軒樂得每日守在內閣。那便就算是有人留守了。原本輪換着留值的幾位閣老,眼下少了李春芳一個,只有四位。也更是樂得全呆在值房裡。

文淵閣離乾清宮約莫三百丈遠,而內閣值房離乾清宮只有一百丈。可偏偏又是離乾清宮最遠的蕭墨軒見皇上最容易,而其他幾個又不得不守在內閣值房裡。

“侍郎也不得,總督也不得。”徐階難得的和高拱着在一個調調上,“皇上若是心裡頭早就有了人選,便傳告臣等一聲便是,臣等好派人周查。好儘快回覆皇上。”

“兩位閣老的話。可算是要咱家帶給皇上地信兒?”李芳的肚皮微顫了幾下,卻是皮笑肉不笑。

“李公公說笑了。我等幾個也不會私底下有些急切,哪裡敢真對皇上這般說。”李芳的話,讓徐階心裡少許不快。當年皇上還是裕王地時候,哪次見自個不是客客氣氣的,眼下卻腰板挺直起來了。李公公。不知道皇上那裡,可透出過些許口風出來?”還是張居正最沉穩,略一思量,上前來對李芳問道。

“咱家這不正要和諸位閣老通報。”李芳點了點頭,把腦袋轉向張居正那邊。

“皇上的意思是,前任兵部尚書楊博,乃是翰林出身,又在軍旅裡呆過。眼下這去兵部接任楊博之人,也得通得軍事纔是。”李芳說道:“幾位閣老舉薦的人選裡。最合適的便就是宣大總督江東。可偏偏江總督年紀不小,近來聽說又壞了身子骨。兵部乃朝廷重府。若是前腳任了一個尚書,後腳要換一個,還哪裡了得。”

“其實皇上所想的倒也不多,無非是朝廷裡能有些聲望,服得了人;軍事上有些建樹,做過幾件大事;身子骨再硬朗些,能幹得時候長,便也就是了。”李芳說完,便急着站起身來。

“該說的,咱家也說了,不該說地也提了,該如何做,還得諸位閣老自行斟酌。咱家離地時候長了,急着回去伺候皇上。”李芳拱手告辭,“若是有了打算,儘早報於聖上定奪纔是。”

李芳說完,就要轉身離開,走到門邊,卻又想是想到了些什麼,轉回了身來。

“竟是要忘了,皇上讓咱家吩咐諸位大人,這個月的十五正是中秋,皇上籌措着要在上林苑備下中秋宴。”李芳說到這裡,忽得停了下來,上下打量了徐階幾眼,“至於這銀子地花消,倒是不勞徐閣老費神了。”

說罷輕笑了幾聲,拱了拱手離去。

“呵呵,又要有些聲望,又要有些建樹,還要身子骨硬朗,便就是我,只怕也夠不上這個格。”徐階等李芳走遠了,轉回身來苦笑一聲。

略思一二,目光卻是忽得轉到了張居正的身上。

張居正在朝廷裡,也已算是略有聲望;論起軍功,也參加過振武營平亂一事;四十多歲的年紀,身子也算硬朗。

張居正見徐閣老瞧着自個,心裡也當下明瞭,只是卻也笑一聲,搖了搖頭。

“閣老,適才李公公來的時候,帶來了大內的花消單子,卻是比上回少了近四成。”張居正把適才李芳留下來地文書拿了過來遞給徐階,徐階是戶部尚書,隆慶帝也沒有派太監出去開礦的愛好,所以絕大多數的花消還是要從戶部走帳。

“上個月李貴妃誕子,又逢魯迷國進貢,大內的酒宴就辦下了四五回,怎得反倒是比上回還少了近四成?”徐階眉頭微皺,把帳冊抓在手上看。只見上頭除了那四五場酒宴,還清清楚楚的寫了爲後宮採買首飾的明細。可詭異的是,列出那許多來,所開出的花消卻只有一千多兩。

“這些都是誰辦的差使?”徐階手上連翻幾下,見去辦差地人也是各自不同,倒是他們地去處,都集在一個點上。

“惠豐行?”徐階倒吸一口冷氣,把帳冊“啪”的合了上去。

難怪大內裡辦了這許多事情,卻只花了那少許銀子,原來那些貨材,竟全是由惠豐行裡出來地。

“這兵部的人選,皇上心裡頭早就有了計較,隨便報一個人上去,皇上也未必肯。”張居正倒也明白,雖然論起其他的來,自個未必比蕭墨軒差,可就是戰攻一件,是自個遠遠比不上的。

韃靼,叛軍,倭寇,西洋紅毛鬼,凡是能數得上號的對手,蕭少保都交過了手,更難得的是,還保持了全勝的戰績。只憑這點,如何去和他比。

“呵呵,只當是子謙他進了內閣,竟是忘了他。”徐階偷看高拱一眼,大聲笑道,“論起皇上所說的三條,確實朝廷內外再無人能和他比。”

“諸位大人,以爲如何?”徐階昂聲道,心裡頭卻只感到一陣無力。

“但聽閣老安排。”高拱站在一邊,嘴角卻泛出一絲笑來。

自七月起,至八月初的一場風雲,總算是轉了過去。除了加封蕭墨軒爲兵部尚書外,數日後,又選了禮部右侍郎陳以勤入閣。陳以勤雖也是當年裕王府四大講官之一,和高拱一樣的出聲,可爲人卻近似李春芳,活脫脫的老好人一個。選其入閣補缺,也算是幾邊平衡的結果。

倒是最先出頭的趙貞吉,連半點好處也沒撈着,一肚子牢騷,只私底下對着徐閣老發去了。

蕭墨軒所提的錢莊一事,歷五月方成。原打算就叫京師錢莊,後來卻被太上皇改了一個名字叫“德隆”,約莫是囑咐皇上要以德服人的意思。只是尋常的百姓都不叫這兩個名字,卻都叫做“朝莊”,大意就是朝廷的錢莊。

錢莊的股東里頭,還真有個隆慶大人,只是他那股金的出處,卻有些說不清楚了。餘下的又有百八十戶,凡是舉國內大有聲望的世家都參了一份。

錢莊的票據,不但是銀票一種,又多了金券。從一分一釐的到整兩乃至數百兩皆有數字。

這些銀票和金券,自然最先是在京城用起。只是出乎蕭墨軒預料的是,京城裡的百姓對這東西居然接受的如此快。其實細想起來,倒也不奇怪。

京城裡的大戶,無非不是官員就是來往的商人。而這些人大多都和“朝莊”裡的那百八十位股東有往來,自然也是信得過。

其間臘月十六的時候,南京蕭府的人在蘇兒的帶領下舉宅歸京。除了少數幾個念舊土的人,餘下的都進了京城。畢竟能攀附上當朝顯貴,是多難得的機會,雖然只是做一個家丁。

益陽伯蕭天馭和兩家的夫人見了孫子,樂得不行,竟留着孫兒在侯府裡不肯放走。寧夫人原本是留在東安門的老宅裡,也是禁不住乾脆又搬到了益陽伯府裡去住,每日抱着外孫和蕭夫人一起逗他。

在這一片喜慶的氣氛中,年頭終於又翻過了一個跟頭。隆慶元年,終於來到了。

第52章 縱慾?第35章 左右爲難第10章 背後第49章 疑慮第38章 江南徐渭第50章 初審吳府第45章 同仇敵愾第14章 霧裡看花第36章 金花定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3章 迷糊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28章 影影影第4章 香浴第58章 手心手背第29章 蒼天之下第8章 損招第16章 治世惟中第27章 本草序第26章 舊相識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39章 盡忠報國第29章 同生共死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3章 萬罪歸我第23章 醉酒迷魂第29章 當世名醫第48章 怪事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45章 種葫蘆?第38章 火起第26章 江南美女第39章 誘惑第3章 迷糊第13章 陰謀詭計第9章 大礁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2章 軼事第3章 庭舞八佾第55章 哦……上帝!第38章 蕭府愁雲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24章 洗牌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29章 寒匕初現第70章 念子第6章 把酒歡言第7章 辛卯日朔第31章 兵者詭道第33章 隱患第26章 舊相識第65章 雙犬會第49章 疑慮第4章 香浴第12章 共處一室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1章 護花春泥第7章 計定東南第23章 爭議第9章 夜半驚第29章 三比七第14章 耍威風第25章 靜默第6章 經略江南第14章 翻過一頁第54章 封鎖第22章 奇貨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61章 青天在上第46章 心虛第11章 海上游戲第47章 東門亂第9章 夜半驚第63章 有辱祖宗第23章 也許錯了第1章 脈脈心語第31章 木秀於林第五十一章第23章 醉酒迷魂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23章 地震西北第5章 馮保之託第16章 武力奪城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45章 種葫蘆?第5章 子謙受罰第44章 “珍寶”遊戲第23章 醉酒迷魂第22章 奇貨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37章 爭便宜第45章 種葫蘆?第31章 生路?死路?第41章 血戰台州第20章 有客而來第47章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第49章 抽絲剝繭第72章 野心第24章 爲誰而爭?第19章 美人倚闌
第52章 縱慾?第35章 左右爲難第10章 背後第49章 疑慮第38章 江南徐渭第50章 初審吳府第45章 同仇敵愾第14章 霧裡看花第36章 金花定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3章 迷糊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28章 影影影第4章 香浴第58章 手心手背第29章 蒼天之下第8章 損招第16章 治世惟中第27章 本草序第26章 舊相識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39章 盡忠報國第29章 同生共死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3章 萬罪歸我第23章 醉酒迷魂第29章 當世名醫第48章 怪事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45章 種葫蘆?第38章 火起第26章 江南美女第39章 誘惑第3章 迷糊第13章 陰謀詭計第9章 大礁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2章 軼事第3章 庭舞八佾第55章 哦……上帝!第38章 蕭府愁雲第21章 孃親的自豪第24章 洗牌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29章 寒匕初現第70章 念子第6章 把酒歡言第7章 辛卯日朔第31章 兵者詭道第33章 隱患第26章 舊相識第65章 雙犬會第49章 疑慮第4章 香浴第12章 共處一室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1章 護花春泥第7章 計定東南第23章 爭議第9章 夜半驚第29章 三比七第14章 耍威風第25章 靜默第6章 經略江南第14章 翻過一頁第54章 封鎖第22章 奇貨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61章 青天在上第46章 心虛第11章 海上游戲第47章 東門亂第9章 夜半驚第63章 有辱祖宗第23章 也許錯了第1章 脈脈心語第31章 木秀於林第五十一章第23章 醉酒迷魂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23章 地震西北第5章 馮保之託第16章 武力奪城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45章 種葫蘆?第5章 子謙受罰第44章 “珍寶”遊戲第23章 醉酒迷魂第22章 奇貨第56章 山外青山樓上樓第37章 爭便宜第45章 種葫蘆?第31章 生路?死路?第41章 血戰台州第20章 有客而來第47章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第49章 抽絲剝繭第72章 野心第24章 爲誰而爭?第19章 美人倚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