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固執(求支持,求月票)

晨曦中,數只信鴿,從城中飛了出來。從被圍困的城市中帶來了一個簡短的情報。

“糧將盡,人相食!”

簡單的六個字,透露出靖南的窘態。同樣也道出了現在這座城市之中的人們所處於的狀態。

但凡守軍堅守城池,人吃人,總是無法避免的。而人吃人往往是一座城市開始淪陷的開始。是城市中的人們陷入絕境的象徵。

不過這一切對於城外的明軍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相比於城內那些忍飢挨餓的守軍,他們有着足夠的糧食,讓他們可以長期執行圍城任務。

上午時分,在一人深的戰壕中,當戰士們在那裡抽着煙說笑的時候,李定國緩步沿着戰壕來到了前沿,置身於戰壕之中,他的雙眼凝視着靖南城。

在他的左前方是清軍的堡壘,石質的棱堡依然完好的聳立着,似乎,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明軍的火炮突然耗盡了彈藥,不能再像過去一樣,摧枯拉朽的摧毀要塞。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爲李定國的命令——禁止部隊主動攻擊清軍,除非是清軍反擊,否則各部一率不準進攻。

違者,軍法事!

爲什麼會下達這個命令?

作爲指揮官的李定國當然知道,只要他願意,隨時都可以攻下靖南,但是然後呢?

“父王,弟兄們等了幾個月,都有些不耐煩了!”

想着一路上看到情形,李嗣興看着父王提醒道。

“耗了這麼長時間,成天在戰壕裡呆着,他們眼不得現在就衝出去,父王,孩兒敢保證,只要您一聲令下,他們只要一個衝鋒,就能拿下靖南,”

對於明軍的攻城,李嗣興可謂是極具自信心,畢竟,再堅固的堡壘也敵不過攻城炮,只要用攻城炮轟垮臺城牆,剩下的無非就是刺刀衝鋒罷了。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眼前的這座城市已經是熟透的桃子,等着人摘了。

不過因爲沒有命令,所有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這個熟透的桃子,而不能有絲毫輕舉妄動。

“現在大家夥兒可成天想着把這裡拿下來,再這麼等下去,我怕大傢伙會等得不耐煩。”

何止是不耐煩。甚至可以說是怨聲載道。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這也許是他們人生之中最後一次獲取軍功的機會。

想要得到軍功就必須要攻城,如果不攻城的話,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想。對於大明的軍人來說,最爲重要的就是軍功,軍功不僅可以光宗耀祖,更重要的可以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

但是現在圍而不攻,卻讓他們覺得獲得軍功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也正因如此,他們纔會對此頗有怨言。甚至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表示對晉王的不滿。

對於這一切,李定國當然非常清楚。只不過他一直都是一副視若無睹的模樣。他根本就不在乎外界對他的評判,也不在乎外界對圍城的看法,他只是在那裡固執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實施着這場戰役。

當然,那這種固執是因爲得到了皇帝陛下的支持。守則僅僅只是五軍都督府的壓力,恐怕就不是他可以承擔的,何況現在的壓力是來自各界的。

“城裡糧食快耗盡了!”

對於兒子的建議,李定國並沒有給予任何回答,就像過去一樣。整個人顯得非常平靜。只是默默的說道。

“不少人已經斷糧,知道什麼是“人相食”嗎?”

父王的反問,讓李嗣興一愣,他想到了一個地方。

“新會……”

從李嗣興的口中聽到“新會”這個地方時,李定國默默的說道。

“當年爲父攻新會,清虜屢屢將百姓驅逐出來當“炮灰”,爲父不忍傷及百姓,只得一次次放棄進攻。而且新會清軍更大肆宣揚城池失守的後果—一旦失守,清廷必將派兵反攻,重新奪下城池之日必會有滅絕性的屠城,因爲清兵動輒屠城早就屢見不鮮,所以,對誰當皇帝不甚理會的百姓自然就站在清軍一邊,全力支持他們守城,所以才甘心被驅使……”

憶及當年的新會之戰,李定國的心中盡是滿腔的無奈,“新會之戰”是他畢生最後悔的一件事,如果當時能果斷一些,不顧忌百姓傷亡,又豈會有後來的慘敗?

“清虜暴虐,人神共憤,百姓懼其屠殺而助其守城,實在是愚昧的很,且百姓知道父王心懷百姓,即便是破城亦不會殺害他們,如此一來,父王的仁義反倒爲虜所用,非是父王“婦人之仁”,而是清虜暴虐,百姓愚昧……”

李嗣興連忙出言解釋道。

二十多年來,在明軍的陸師學堂之中,對於“新會之戰”的推演、研究,從未曾停止過,畢竟,那是在“閩王北伐”之前,那是大明最接近中興的一刻,只不過因爲種種原因,非但未能收復東南,反倒使得李定國耗盡了元氣,險些導致大明滅亡。

“百姓愚昧……”

默默的點了下頭,李定國凝視着前方的靖南城,在通往靖南的田野上,種滿了玉米。那些玉米成熟之後,將會成爲清軍的口糧。

城裡有那麼多人,只扣這麼一點糧食,肯定是不夠的。這些糧食不過只是杯水車薪罷了。

“不正是百姓百姓愚昧,”

李嗣興頗爲憤慨的說道。

“當年父王對新會城圍困了三個月後,新會城內已再無糧草。若非是的百姓甘心爲其驅使,父王又豈會長期圍困,導致部隊遭遇大規模瘟疫……”

當然,即便是李嗣興也不會說,當年李定國本想期待鄭成功的軍隊按約與他會師新會,然而鄭成功屢屢拖延發兵時間,而清廷則早已派遣八旗大軍南下,聯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的漢軍蟄伏在廣東三水,伺機支援新會。

畢竟,鄭成功已死,而是其功高蓋世。所以,儘管衆人提及新會時,對其在新會之戰時的表現頗爲微詞,但往往只是一筆帶過,沒有人願意深究。

“當時城內糧絕,新會清軍決定讓城內百姓,每家每戶貢獻出一人作爲“人肉口糧”。在實施過程中,涌現了許多所謂的忠烈節女,爲自己的丈夫和家人自願爬進油鍋。按《新會縣誌》記載,有個姓莫的媳婦與婆母相依爲命,守將要殺食婆婆,莫氏叩頭請求替婆婆死,守將說:“真是一位孝順的好媳婦!”就答應了她的要求,把莫氏烹煮吃了。又有一個姓李的婦女,丈夫被守將抓去,將要被殺,李氏哭着說:“丈夫還沒有兒子,如果殺了他,就絕了他家的後代了,我即使活着又有何用?請把我吃了吧!”守將也答應了,將李氏烹食,把她的骸骨交給她的丈夫帶回家安葬。還有一位姓樑的窮書生將被烹食,他的十歲女兒請求代替,守將被感動了,就把他們父女一同釋放。數月下來,新會清軍竟吃了一萬多人。不過,到當年十二月城圍被解後,剩餘百姓因自覺“安全”了,所以也沒多少人痛恨清軍的“吃人之舉”。”

提及“新會之戰”時,忠烈節女們的“義舉”,李嗣興面上盡是嘲諷。

事實上,在興乾後,朝廷於新會的態度也是這種態度,大明上下,要麼是設立“漢奸碑”要麼是“忠烈坊”,唯獨在新會設立了“愚民碑”,記錄了當年新會百姓的“愚舉”,記錄了當時那些獻出家人給清軍作口糧,解圍會還在慶幸沒有遭遇滿城皆盡的“滅頂之災”的衆人醜態……

甚至也是因爲這個原因,至今沒有一個新會人獲得“太平紳士”等名銜。現在的大明既會記住百姓的忠義之舉,同樣也不會忘記漢奸,更不會忘記那些“愚民”是何等的愚昧。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比於兒子對新會百姓的憤憤不平,在新會因爲瘟疫的大流行,損失了大部分主力的李定國,反倒顯得很是平靜。他能夠理解城中的百姓所做所爲。

“其實,這麼多年,有時候,爲父總會想到新會。”

凝視着遠方的靖南城,李定國緩聲說道。

“爲父會想,假如當年爲父不顧百姓,強攻新會,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是不是死的人會更少一些?其實,圍城三個月,最後間接死於爲父之手的百姓,亦不在少數,數萬百姓或餓死,或被清軍所食,即便是強攻,百姓傷亡恐怕也不過只是其三四成罷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李定國越來越喜歡回憶過去,也許是因爲人老了,也可能是因爲靖南讓他想到了過去。

“父王,其實,當年,即便是拿下了新會,鄭王不出兵,恐怕父王也是獨木難撐……”

看着陷入沉思中的父王,李嗣興如實的說道。

“即便是當年鄭王北伐,也是因爲清軍主力在西南,所以鄭王才能直搗黃龍,奪取江南,後來又有陛下於江北盡殲達素十萬大軍,從此之後,清虜的勢力才急轉直下……”

當年鄭王北伐成功,既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必然是因爲江南空虛,清軍主力在西南,至於偶然,恐怕就是宿遷之戰中,陛下率領新練忠義軍力挽狂瀾,全殲達素的十萬大軍。

從此之後,清軍再也無法對明軍形成優勢,曾幾何時勢不可當的清軍,在各路明軍的牽制、打擊下,反倒是江河日下。

“你看,現在這裡的局勢,其實和當年也差不多。”

扭頭看着兒子,李定國說道。

“現在咱們的主力盯着清虜酋首,這靖南有二十餘萬守軍,咱們想要一口吃下去,肯定會被撐着,而在咱們的主力盯着這裡的時候,在南邊的山地,還有十幾萬駐防清虜,嗣興,你看這局勢,是不是和當年差不多,要是兩股清虜合流的話,咱們的日子怕就不好過了……”

歷史總是如此,總是會在不經意的重複着過去,而現在,歷史又一次在這裡上演了,只不過角色發生了變化,當年近乎窮途末路的大明在“翻盤”之後,反倒把滿清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只不過,相比於大明,滿清現在甚至連翻盤的機會都沒有。

畢竟,他們的人心在……在靖南!

突然,像是想通了一切似的,李嗣興驚詫的看着父王,他知道父王爲什麼要長期圍困靖南,知道父王爲什麼要圍而不攻。

因爲人心!

人心在在什麼地方?

人心在人的心裡!

沒有了人,所有的一切都會消失。

就像清虜進入西域時那樣,他們吸取了在大明的教訓,對待當地人,他們不招降不納降,直接一殺了事,或許對當地土民的屠殺使得他們不能徵收稅糧,但是卻從根本上避免上土民作亂的可能。

人都被殺絕了,又怎麼可能再去作亂呢?

李嗣興想到了這一路上碰到的土民,這裡曾經生活着數百萬土人,可是現在,這裡頂多也就只有幾萬土人,那些土人要麼被殺了,要麼被掠爲奴婢,要麼逃往異國他鄉。當然,即便是現在明軍來到了這裡,那些逃亡者也不可能再回來,朝廷是不會同意他們回來的,畢竟,這裡的土地、山河將會分給大明的移民,至於土民,沒有人會在乎他們的死活。

有時候,大明同樣需要向清虜學習,當然這種學習不能是直接的學習,應該是間接的。

現在,父王就是在效仿他們。

“糧將盡,人相食!”

簡單的六個字,透露出靖南的窘態。同樣也讓李嗣興明白,也許再過幾個月,最多等到冬天到來的時候,這六個字就會變成另外四個字。

“糧盡,人絕。”

糧盡人絕,城自然不攻自克。

呼!

長出了一口氣,李嗣興看着若有所思的父王,他沒有再去問及任何與靖南有關的問題,現在已經不需要再問了,從父王選擇圍困的那天起,靖南以及城中的百姓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父王,你是擔心南方的清虜會北上?”

李嗣興看着父王反問道。

“擔心?”

李定國笑了笑,然後說道,

“這又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第156章 穿越者的福利(第一更,求月票)第462章 入鄉隨俗(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50章 商旅(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13章第179章 地獄(求支持)第625章 公器私用第154章 身後事(第一更,求支持)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第406章 新王新相(求支持,求月票)第406章 殺人(求支持,求月票)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25章 焚城(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305章 說客(第一更,求月票)第95章 招賢(第一更,求支持)第86章 何爲中流(第二更,求支持)第196章 使團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阿薩姆的關寧軍(第一更,求支持)第262章 超越時代(求月票,求支持)第255章 佔便宜(求月票)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10章 山海關(第二更,求支持)第456章 銀行家的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406章 新王新相(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頂天立地(第二更,求月票)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57章 鑄炮(第二更,求月票)第52章 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233章 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142章 莫臥兒(第二更,求支持)第314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08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17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146章 生路(第一更,求支持)第426章 新宗教(求月票,求支持)第285章 利益至上(求支持,求月票)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561章 外面的世界第25章 王怒(第一更,求支持)第115章 入侵(第一更,求支持)第233章 灼熱(第二更,求月票)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48章 新軍制(第三更,求月票)第300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167章 太后(第一更,求月票)第95章 殺手鐗(第三更,求月票)第124章 南昌(第一更,求月票)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31章 神策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章 攻城(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8章 新船(第二更,求月票)第425章 碰撞 (求支持,求月票)第69章 師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56章 焉敢不從(第一更)第108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591章 壟斷第325章 冬雪(第一更,求月票)第425章 教化(求月票,求支持)第408章 人心盡失 (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賢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3章 白髮紅顏(求推薦、求收藏)第557章 獵物 (新書求支持)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25章 焚城(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不願(求支持)第359章 君臣(求支持,求月票)第11章 靈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7章 克敵(第二更,求月票)第58章 理想(第一更求支持)第21章 鄭成功的煩惱(第一更,求支持)第471章 衝突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564章 未來第75章 問題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第211章 門前(求月票,求支持)第517章 新的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02章 禍起第29章 摘挑(第一更,求支持、求推薦)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522章 點歪的科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6章 機會(第二更)第393章 當年 (求支持,求月票)第201章 大逆(第一更,求支持)第68章 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37章 投軍(第一更,求月票)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358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116章 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第197章 踐行(第一更,求月票)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
第156章 穿越者的福利(第一更,求月票)第462章 入鄉隨俗(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50章 商旅(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13章第179章 地獄(求支持)第625章 公器私用第154章 身後事(第一更,求支持)第177章 高原上的青蛙(求支持)第406章 新王新相(求支持,求月票)第406章 殺人(求支持,求月票)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25章 焚城(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305章 說客(第一更,求月票)第95章 招賢(第一更,求支持)第86章 何爲中流(第二更,求支持)第196章 使團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阿薩姆的關寧軍(第一更,求支持)第262章 超越時代(求月票,求支持)第255章 佔便宜(求月票)第10章 以頭相贈(第一更)第10章 山海關(第二更,求支持)第456章 銀行家的選擇(求支持,求月票)第406章 新王新相(求支持,求月票)第94章 頂天立地(第二更,求月票)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57章 鑄炮(第二更,求月票)第52章 憂心(第二更,求支持)第45章 大同之世(第三更,求支持)第233章 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142章 莫臥兒(第二更,求支持)第314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08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179章 潛入(第一更,求支持)第146章 生路(第一更,求支持)第426章 新宗教(求月票,求支持)第285章 利益至上(求支持,求月票)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561章 外面的世界第25章 王怒(第一更,求支持)第115章 入侵(第一更,求支持)第233章 灼熱(第二更,求月票)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48章 新軍制(第三更,求月票)第300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167章 太后(第一更,求月票)第95章 殺手鐗(第三更,求月票)第124章 南昌(第一更,求月票)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131章 神策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章 攻城(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8章 新船(第二更,求月票)第425章 碰撞 (求支持,求月票)第69章 師獻策(第二更,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56章 焉敢不從(第一更)第108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591章 壟斷第325章 冬雪(第一更,求月票)第425章 教化(求月票,求支持)第408章 人心盡失 (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賢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3章 白髮紅顏(求推薦、求收藏)第557章 獵物 (新書求支持)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25章 焚城(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不願(求支持)第359章 君臣(求支持,求月票)第11章 靈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7章 克敵(第二更,求月票)第58章 理想(第一更求支持)第21章 鄭成功的煩惱(第一更,求支持)第471章 衝突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8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564章 未來第75章 問題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第211章 門前(求月票,求支持)第517章 新的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602章 禍起第29章 摘挑(第一更,求支持、求推薦)第121章 何地(第一更,求月票)第522章 點歪的科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6章 機會(第二更)第393章 當年 (求支持,求月票)第201章 大逆(第一更,求支持)第68章 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37章 投軍(第一更,求月票)第286章 土司之法(求月票,求支持)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358章 (求月票,求支持)第116章 英國(第二更,求支持)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第197章 踐行(第一更,求月票)第34章 逃離(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