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

誰也睡不着!

無論是艦隊上的大明官兵也好,或者是伊洛瓦底江江口打歪港近萬名的緬甸人來說,他們都無法安然入睡。這座城市雖說不大,但卻是緬甸沿海地區最爲繁華的港口城市,而此時,這座港口卻完全爲明軍的艦隊所包圍。

對於打歪城內的緬甸官員來說,這隻龐大的艦隊,就像是巨無霸似的佔據着河口,他們甚至直接河口的島嶼安營紮寨,這些舉動更是讓他們喘不過氣來。至於守衛河口炮臺的緬甸兵,甚至因爲看到龐大的戰艦上數量衆多的火炮,而選擇充當逃兵,至於那些緬甸的官員們,更是心急如焚的觀察着河口明軍的舉動,並提心吊膽的觀望着。

相比於惶恐不安的緬甸人,此時,對於艦隊上水兵們來說,他們之所以無法入睡,原因再簡單不過,他們已經得到了命令,準備登陸作戰。

天一亮,到時候,艦隊的一艘艘小艇,就會放下水去,然後第一批部隊——一個營的隨艦步兵就會駕着小艇劈開浪花,衝上緬甸的海灘了。到時候,不僅僅只是隨艦的步隊,水兵同樣也要配合他們的作戰。

此時在這一艘艘軍艦上,在這整個船隊裡,人人心裡都很亂,也許再過幾個小時,他們中間有一些人就會戰死在這片河口,畢竟,這不同於在南天門,甚至,他們可以看到在岸上,還有緬甸人的炮臺。

艦隊會開火,然後步隊就會佔領炮臺,然後,他們將奪取炮臺,隨後朝着內陸進攻,最終,兵臨緬甸國都阿瓦城下。

這是他們的任務!

作爲步兵營的營長,此時的張玉林仰面躺在鋪位上,他閉上了眼,卻全無半點睡意。他的腦海中只剩下一個念頭,如何完成此次的任務,接下來還有上千裡的遠征,依靠着這支步兵營,又如何能夠一路打到阿瓦?

這一路上會遭遇什麼樣的抵抗?

張玉林在心底暗自想象着,緬甸人到底有多少軍隊?他們的軍隊戰鬥力如何?

“阿瓦……”

把眼睜了開來,張玉林盯看這船艙慢慢打量了一轉,頭腦裡的各種問題漸漸消散了。

坐起身來,他朝着外面看了過去,出現在眼前的一片整齊的帳篷,他們已經到了岸上,不再像過去那樣,亂糟糟的擠在擁擠的船艙之中,睡的不過只是吊牀,一張張帆布吊牀,水兵們睡在那裡,他們這些步隊的兵卒同樣也睡在那裡,就這麼掛在那裡晃啊蕩啊,就那麼晃了一路。

還好,這一切都已經結束了,隨着他們在河口島嶼上安營紮寨,他們終於再一次體會到了腳踏實地的感覺。很快,他們就會到再一次上船,然後衝上陸地,然後一路划着船,向着緬甸的內陸挺進。

問題是——河口的緬甸人會放棄炮臺嗎?

當張玉林在那裡暗自尋思着的時候,作爲“特使”的屈大均卻已經乘着一艘小船朝着岸上駛去,站在搖晃的小舢板上的他,神情顯得頗爲嚴肅,可是那雙眼睛在盯着岸上的炮臺時,目中卻帶着一絲笑色。

應兩個小時前,守衛炮臺的緬甸總兵派人往艦隊送信,表示願意投降,當然,這種投降是有條件的,而現在他就是要到岸上去向緬甸的官員們開出出乎他們意料的條件。

投降。

其實投降的決定並不是守衛炮臺的緬甸總兵做出的,那位所謂的總兵,還需要聽從頭人的命令,數十里外城中頭領的決定,才能決定一切。

投降。

對於哥丹威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且是向非常強大的敵人的投降,對於他而言,投降是保全家族的一種方式,畢竟,他麾下的兵丁有半數都是出自他的家族。他必須要保全自身的力量,而不是爲了阿瓦城中的國王讓家族陷入無力保護自身的境地之中。

而且,他所投降的對象並不是其它人,而是大明的軍隊,對於大明,或許身在南方的他從未曾去過,但並不意味着他不瞭解這個曾幾何時幾乎將緬甸滅國的北方大國,自然也知道,緬甸是大明的藩屬。多年前,雲南沐家的一個使節,既可令緬王下跪叩頭。

或許,他是緬人,但是他打歪人,是打歪人的頭領,如果在這裡抵抗的話,到時候,打歪人很有可能會被明軍徹底消滅。

這……不是投降。

“頭人,當初莽家將我們打歪人趕至河口,說是賞賜,可那個時候,這河口又是什麼地方?不過只是惡疾橫行的蠻荒之地,這裡當時還住着孟族人,咱們可是一刀一刀的把孟族人趕走,然後又在這裡開墾土地,他莽家又憑什麼佔據阿瓦,佔所全緬甸最好的土地?”

鞠着腰站在頭人的面前,哥黑的語氣中帶着不滿。打歪人是緬人中的一族,緬人中一共有九大族,而打歪在這九大族中的地位非常一般,甚至也正因如此,他們纔會被趕至河口。儘管經過近百年的開墾,當年一片荒蕪的河口已經變成了全緬甸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但是這並不意味,打歪人會忘記當他們是怎麼來到的這個地方。

他們並不是心甘情願來到這裡,在莽應成擊敗孟人之後,打歪人就遷移到這裡,因爲莽應龍奪走了他們的土地,他們不得不來到這片孟人曾經生活的土地,和孟人撕殺數十年,纔將他們趕進大山之中,爲此,成千上萬的打歪人死在了戰場上。

“我知道,莽家……”

冷笑一聲,看着遠的海灣,哥丹威說道。

“當年把咱們趕到這裡,就是想借孟人、借西洋手壓制咱們,這些年,九族之中,除了與莽家有姻親的幾族,其它各族又與山裡的孟人、撣人有什麼區別?沒有任何區別,在阿瓦城的的莽達眼中,咱們是緬人,可不過也就是緬人中的土官罷了。”

作爲打歪人的頭領,哥丹威必須要考慮本族的利益,他絕不會冒着本族被大明剿滅的代價,去幫助莽達。

“現在,大明來到這裡,若是咱們能交好大明,到時候,就有機會利用明軍擊敗莽家,甚至可以獲得大明的冊封,有了大明的冊封,咱們就再也不需要顧忌阿瓦城的莽家!”

想到當年莽家獲得大明的冊封時,那副得意模樣,甚至那些土司之所以認同阿瓦,正是因爲他們曾受大明的冊封,哥丹威只覺得心頭一陣激盪,只要他能夠得到大明的冊封,打歪人就再也不會任莽家驅使!

“頭人,明使來了!”

看着越來越近的小船,在哥黑的提醒下,哥丹威急忙迎了過去,他甚至一直走到海邊,任由海水衝擊着他赤足,在他看到船上只站着一名明官的時候,心底還是不禁爲其膽色而感到驚訝。

“下邦小臣豈敢抗拒天朝大軍,先前未能迎接天朝大軍,實是小臣之罪,還請天使恕罪。”

跪在地上的哥丹威顯得極爲恭敬,其實先前看到那明使孤身一人上岸之後,在驚訝於對方的勇氣之餘,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來一句話“有持無恐”。

相比於緬甸,大明實在是太過強大了。別的不說,身爲河口總兵的他,麾下不過千人,西洋大炮不過數門,這還沒有大明一艘小船上的炮多。面對這樣浩浩蕩蕩的艦隊,他又怎麼敢生出抵抗之心。

“哥頭領客氣,你能棄暗投明,歸順我大明,大功如此,又有何罪?”

親自上前扶起哥丹威,屈大均又繼續出言寬慰其它的緬軍官佐,在好言寬慰的同時,他並沒有忘記此行的本意,最後看着他們說道。

“既然哥頭領以及軍中諸將已經歸順我大明,根據大明江淮經略授予本官之權力,於此地設立宣慰司,授哥丹威頭領爲我河口宣慰司宣慰使……”

片刻前還是緬甸的土官的哥丹威,而這會卻已經成爲了大明的官員,甚至待到天亮的時候,一身大明的官袍和官印就已經被送到了哥丹威的手中,渾渾噩噩之中,那些緬甸的兵卒就已經成爲了大明的官兵。

而更讓那些兵卒驚喜的是,是他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一筆額外的賞賜——每人2兩歸義餉,甚至以後每人每月都有一兩軍餉。

閃閃發光的銀元拿在手裡的時候,那些手拿長矛、大刀身穿着土布短褂的緬甸兵卒無不是激動不已的紛紛表示願意爲大明誓死效忠。

上岸後,看着那些緬甸兵卒無不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甚至看着那些下船的大明官兵時,那神情中更全是一副羨慕模樣,更有甚者,其中有一些會說漢話的緬人,甚至還試探着詢問,他們能不能穿上紅色的軍裝,當然,對於他們的這個要求,並沒有直接拒絕,只是告訴他們暫時沒有足夠的軍裝,等到將來的時候,自然會給他們發放軍裝。

眼前的這一幕,完全顛覆了張玉林的認知,以至於在驚訝中他更是出言向屈大均恭喜道。

“恭喜特使不費一槍一彈,即盡收緬人之心!”

“緬人的心是收不了,可是想要招收一些助力,卻沒有任何問題!”

屈大均看着那些緬甸兵頗爲感嘆的說道。

“只要有銀子,就不愁沒有緬甸人投軍,既然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他們能憑着一兩多的軍餉,招攬幾十萬綠營兵,咱們爲什麼不能在緬甸照此辦理?”

其實早在屈大均來緬甸之前,就已經得到經略的授意,在緬甸實施計劃時要注意招攬當地的力量爲已用,除了委任宣慰使之外,還可以仿效滿清招募綠營的作法,招募當地人組成本地軍團。

“在出發之前,經略曾特意叮囑過,緬甸不同於內陸,此地地處雨林,雨林中多癔氣,內地人於此易得惡疫,大軍於此地恐怕多會因爲水土不服患病或對氣候不適應而大量減員。所以爲增強作戰力量,我們必須在此地採取“緬甸人打緬甸人”也就是“以緬治緬”的策略,每佔一地就拿出厚餉招募當地壯丁組成“南洋軍”,直接用他們參加作戰或防守佔領區……”

南洋軍,在屈大均提及這個名詞時,玉林的心頭略微一動,在出發前,他同樣也得到經略的授意,讓他在第三十六營的基礎上組建“南洋軍”,所謂的“南洋軍”就是在緬甸當時的招募土人編成軍隊。而軍隊的軍官必須是中國人,而招募土人編成軍隊的目的正是爲了協助軍隊作戰。畢竟對於這裡人生地不熟,而且放眼望去盡是熱帶雨林的情況下,招募土人協助作戰,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選擇。

滿清沒有綠營兵的話,又怎麼可能能在短時間內奪得大明的天下,大明的天下與其說是滿清八旗打下來的,倒不如說是綠營的那些漢奸們打下來的,正是在那一個個漢奸的協助下,他們才輕易佔據了中原。

而現在,對於屈大均而言,他所需要的只是在這裡複製滿清攻取中原時的作法——以招降爲主,而不是憑藉蠻力進攻,儘可能的招降當地的官員,招募當地的壯丁組成的軍隊,壯大軍隊的聲威,從而誘使更多的地方官員、士紳歸順大明,而不是作爲抵抗者,抵抗大軍的進攻。而這意味着他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招降”機制,以便招降本地的土官。

“成揚,要知道,咱們一共才幾千人,如果沒有幾萬大軍的威脅,緬王又怎麼可能乖乖的送還朝廷,如果沒有地方的動亂,恐怕,那緬王還會打着其它的心思!”

在屈大均向他這麼解釋着的時候,由哥丹威派出的使者已經分別朝着附近多座城市趕去,給附近的那些城市土官們送去信,告訴他們大明天軍的到來,當然,還有就是告訴他們,大明天軍的到來,並不會給他們的造成任何損害,甚至,他們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權力。

而與此同時,在拉布達城中,剛剛遠航至此的忠義軍已經開始招募當地的土人編成軍隊,磨刀霍霍的準備着向緬甸內陸挺進……

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346章 不服老(第一更,求月票)第584章 故地重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60章 天有道(求支持,求月票)第28章 共富貴(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83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490章習慣了就好 (爲新書求支持)第149章 諸夏(求支持,求月票)第230章 情與法(求支持,求月票)第156章 洪憂(第一更,求支持)第294章 精神天朝人(求支持,求月票)第315章 機會(第一更,求支持)第567章 壟斷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642章 謝謝你第37章 世間人(第三更,求支持)第335章 馬穆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258章 事業的起步(求月票)第60章 不適(第二更,求月票)第405章 驚訝(求支持,求月票)第20章 京城亂(第一更,求支持)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477章 丘吉爾的使命(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0章 紅線(第二更,求月票)第158章 江山北望(第三更,求支持)第124章 南昌(第一更,求月票)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235章 勝利(第二更,求月票)第105章 拓殖(第三更,求月票)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646章 尼龍第228章 征途(第一更,求月票)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457章 教化(求支持,求月票)第473章 在大西洋上(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136章 委屈(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主與奴(求支持,求月票)第99章 范文程(第二更,求月票)第64章 練兵伊始(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382章 寧古塔下(第二更,求月票)第468章 決心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324章 哥薩克(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皇與王(第二更,求支持)第427章 好事(求月票,求支持)第354章 歷史遺產(第二更,求支持)第139章 幼主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46章 安慶(求月票,求支持)第392章 骨頭(求支持,求月票)第131章 何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章 北去(第一更,求支持)第339章 薩拉丁(第二更,求支持)第85章 陣前(第三更,求月票)第330章 父子君臣(第一更,求支持)第31章 死覲(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143章 空口(第二更,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 何爲蒼生(第一更,求月票)第155章 根本(第二更,求支持)第367章 忠烈祠(第二更,求月票)第126章 清河(第三更,求月票)第35章 敲打(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6章 揚州之幸(第一更,求支持)第398章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85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34章 有錢(求推薦、求收藏)第39章 竈丁的理想(第三更,求月票)第410章第503章 鐵路狂想曲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60章 征途(求支持,求月票)第251章 邊域(求支持,求月票)第633章 豐碑第452章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8章 滄州(第二更,求支持)第113章 談判(第一更,求支持)第33章 毛遂自薦(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57章 鑄炮(第二更,求月票)第516章 文豪與導演(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74章 解決問題的關鍵第135章 內憂(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8章 家人(求支持,求月票)第43章 凡世一俗人(第一更,求支持)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38章 爲國爲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5章 腹中肉(求月票,求支持)第318章 現世報(第二更,求月票)第67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59章 神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7章 文明(求支持,求月票)
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346章 不服老(第一更,求月票)第584章 故地重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60章 天有道(求支持,求月票)第28章 共富貴(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83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490章習慣了就好 (爲新書求支持)第149章 諸夏(求支持,求月票)第230章 情與法(求支持,求月票)第156章 洪憂(第一更,求支持)第294章 精神天朝人(求支持,求月票)第315章 機會(第一更,求支持)第567章 壟斷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642章 謝謝你第37章 世間人(第三更,求支持)第335章 馬穆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258章 事業的起步(求月票)第60章 不適(第二更,求月票)第405章 驚訝(求支持,求月票)第20章 京城亂(第一更,求支持)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477章 丘吉爾的使命(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0章 紅線(第二更,求月票)第158章 江山北望(第三更,求支持)第124章 南昌(第一更,求月票)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235章 勝利(第二更,求月票)第105章 拓殖(第三更,求月票)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646章 尼龍第228章 征途(第一更,求月票)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457章 教化(求支持,求月票)第473章 在大西洋上(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65章 帝國陰雲第413章 徵召(求月票,求支持)第136章 委屈(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216章 主與奴(求支持,求月票)第99章 范文程(第二更,求月票)第64章 練兵伊始(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382章 寧古塔下(第二更,求月票)第468章 決心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324章 哥薩克(第一更,求支持)第127章 皇與王(第二更,求支持)第427章 好事(求月票,求支持)第354章 歷史遺產(第二更,求支持)第139章 幼主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46章 安慶(求月票,求支持)第392章 骨頭(求支持,求月票)第131章 何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章 北去(第一更,求支持)第339章 薩拉丁(第二更,求支持)第85章 陣前(第三更,求月票)第330章 父子君臣(第一更,求支持)第31章 死覲(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143章 空口(第二更,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 何爲蒼生(第一更,求月票)第155章 根本(第二更,求支持)第367章 忠烈祠(第二更,求月票)第126章 清河(第三更,求月票)第35章 敲打(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6章 揚州之幸(第一更,求支持)第398章第336章 喜事(第三更,求支持)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435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85章 初遇(第一更,求支持)第34章 有錢(求推薦、求收藏)第39章 竈丁的理想(第三更,求月票)第410章第503章 鐵路狂想曲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60章 征途(求支持,求月票)第251章 邊域(求支持,求月票)第633章 豐碑第452章第166章 東征(第一更,求支持)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8章 滄州(第二更,求支持)第113章 談判(第一更,求支持)第33章 毛遂自薦(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57章 鑄炮(第二更,求月票)第516章 文豪與導演(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74章 解決問題的關鍵第135章 內憂(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8章 家人(求支持,求月票)第43章 凡世一俗人(第一更,求支持)第207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38章 爲國爲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5章 腹中肉(求月票,求支持)第318章 現世報(第二更,求月票)第67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59章 神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7章 文明(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