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朝廷(第二更,求支持)

(從今天起,每天儘量保證三更,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無語。無語的微信公衆號開通了,大家可以關注一下:無語的天空。)

四月裡的萬年,相比於北方此時仍可見春時的寒意,已經是一片陽光明媚,天氣溫和甚至讓人有種時近初夏的感覺。

一年一個模樣。

用這句話來形容萬年倒也是再合適不過,此時的萬年府,除了那紅磚城牆稍微顯新之外,這萬年府倒是和內地的城池沒有什麼區別,甚至論繁華還遠甚於內地許多府城,畢竟,現在萬年府治下已經有十餘萬軍民,出城十餘里所見皆是水田,如此繁榮之地,江南也不過如此。

江南也不過如此!

對於已經來萬年半年有餘的劉亨來說,每天進城時,坐在馬車上的他看着車外的水田時,心底大抵總會冒出這樣的念頭。

“相比大陸,這裡有大海相隔倒也是更適合偏安……”

這個念頭浮現的時候,劉亨不由自嘲道。

“如今天下之勢正在我大明,大明又豈需偏安!”

脣邊這般自言自語,劉亨的目光還是忍不住朝北方看去,當然,他所想的並不是湖廣老家,而是北方的北伐。

他是湖廣江陵人,是崇禎年的舉人,也是洪承疇考進士時的坐師劉楚先的孫子。洪氏出征湖廣,途經道經江陵,曾去拜祭劉楚先的墓,同時邀請劉亨參謀幕府,而對洪承疇的邀請,劉亨稱疾不從。後來李子淵出征湖廣,取武昌後,也曾邀他參謀幕府,也被他拒絕。

那時候,在劉亨看來,李子淵雖是明將,但其先後叛出對其有知遇之恩的朱成仁、張蒼水兩人,其人品自然可想而知。去年,面對姚啓聖的邀請,他非但沒有拒絕,反而是欣然前往,因爲是往大明朝廷運送貢品。多年地來皆以遺民自居的他,自然是不會拒絕。

遠渡重洋來到萬年之後,在驚訝於萬年的繁華之餘,劉亨和其它人數十位同行遺民一樣,皆被皇上留於朝中,加以任用,而劉亨更是被任爲左都御史執掌都察院,皇上如此這般知遇,更是讓劉亨報着粉身碎骨報答朝廷的念頭。

當然,在心底浮現出這般念頭的之餘,他倒也知道,現在朝廷偏安於萬年,並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現在——北伐成功在即之時,皇上與朝廷再偏安於萬年,總不是長久之計。

“得想個法子,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像現在這般偏安於萬年!”

劉亨的心裡這麼尋思着的時候,馬車已經駛進了萬年城,那街上隨處可以看到馬車,但是卻不見轎子,而那些馬車,提醒着他,這萬年,儘管是朝廷的偏安之地,但卻也是淮王治下。

淮王治下有許多不盡人意的規矩,比如“廢轎令”。非但文武官員不得乘轎,就連娶親亦不得用轎,只得用車。因爲轎比車要平穩,從南宋起,各級官員偏重於坐轎,很少乘車,

而到大明開國之初,官方對乘轎也有種種制約。高皇帝爲避免天下太平後出現懶惰現象,曾規定文武大臣必須騎馬,不許乘轎。但到了景泰以後才放寬了百官乘轎的限制。再後來,轎子已完全成爲各級官員的代步工具,騎馬者非常少見了。

官員們也都習慣了坐轎。而江北廢轎之後,文武官員只能乘馬車或者騎馬,甚至就是在萬年,就連皇帝於宮中也不能乘“肩輿”,甚至在劉亨等的人看來,這正是淮王“跋扈”的證明——皇上曾經命人制過“肩輿”,以便在宮中使用,但是卻被言官勸止,甚至言皇上此舉“有違祖制”,更將皇上欲乘“肩輿”等於亡國之舉,上行下效之下,百官自然懶惰。

說的似乎有那麼幾分道理,但劉亨又豈不知道那個都察院御史是淮王那邊推薦的官員,說是大明的官,可實際上不過只是淮王門下的鷹犬。

“得虧大明還是有忠臣的!”

大明還是有忠臣的!

非但是劉亨這麼想,朱由榔同樣也是如此,在面對從大陸過來的奏摺時,他不禁這麼感嘆着。

大明的忠臣是誰?

當然不會是淮王,遠在江西的兵部尚書張煌言、閩王鄭成功甚至就連同晉王也不是差了一星半點。

人最怕比較,朱由榔卻不得不去比較,因爲這些個“中流砥柱”裡頭,數李子淵待朝廷最爲忠心。

“可不是,皇上,除了摺子外,楚王又命人進貢銀二十萬兩、米十萬石,還有內官三十人、宮女二百人。”

作爲皇上的親信的王坤,於一旁替楚王李子淵說起話來。

他本是京師宮中的太監,早在崇禎年間就已經受到皇帝的信任,也正因如此,纔會被派至地方,而在機緣巧合下,得到永曆皇上的任用,成爲司禮監太監,出於皇上身邊的他也懂得宮中之事,指點儀注,使永曆知道如何擺出皇帝的架勢,不至於出醜。永曆皇帝是倉促即位,很在乎皇帝的威儀,他知道,自己要將沒將,要相沒相,唯一可以證明自己是皇帝的,就剩下所謂的威儀了。“越窮越擺譜”,這句話用到他身上很恰當。

過去是擺譜不假,自從偏安萬年之後,除了曾經的皇帝威儀之外,慢慢的朱由榔也找回了身爲皇帝的感覺,這倒不是宮中的內官、宮女稱他皇上,而是因爲楚王的恭敬。

打從楚王第一次進貢,楚王那裡就是進貢不斷。銀錢、米糧以至於內官、宮女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每次進貢都有隨行貢使,那些貢使無不是心在大明的國朝舊人,雖說他們都是崇禎朝或者弘光朝的舊人,但看着他們的時候,朱由榔還是會只覺得親近非常,畢竟,他們是在大明的官,不是楚王的人。

至於王坤,之所以會替李子淵說話,倒不是因爲李子淵真的是忠臣,而是因爲他會做人,遠比晉王、淮王更爲做人,每一次,李子淵派人進貢的時候,從來不會忘記他王坤的好處。

太監古來愛財,王坤同樣也愛財,只是這些年陪着皇上顛沛流離的,吃了那麼多苦,受了那麼多罪,別說是撈銀子了,就連俸祿也沒有過,他容易嗎?

可是那淮王到好,晉王也罷,壓根就不知道他的辛苦,從來就沒給過他什麼好處。相比之下,還是楚王體諒他當內官的辛苦,那銀子、玩意可是從來沒少過他的,如此,他又怎麼可能不爲楚王說話。

“楚王的這個摺子,可算是解了朕的難題了!”

點着手中的摺子,朱由榔笑着說道。

“從鄭芝龍回來了,再到他奪了紅毛城之後,派貢使前來進貢,如何處置他,就讓朕頭痛不已,王坤,你說說,那些個大臣們,怎麼就不知道體諒一下朕,他們說着什麼鄭芝龍該殺,可,能殺嗎?”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榔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不禁一陣氣結。

“鄭芝龍是什麼人?他是漢奸,天下人都知道,可他們不想想,鄭芝龍是誰的父親?是閩王之父,是淮王妃之父。朕殺他……”

接下來的話,朱由榔並沒有說,他甚至相信,甚至這邊他不過只是剛動這個念頭,估計那邊就讓別人給殺了!

“可不是,那些人也不想想,閩王、淮王爲朝廷立下那麼多功勞,就是勞過相抵,也夠抵鄭芝龍的罪了,更何況,這人又豈是朝廷想殺便能殺的,若是淮王一怒,不定……”

王坤的話點到而止,說這些也就足夠了,當然,這個道理皇上自然懂得,不需要他提醒,他所需要的就是告訴皇上,現在朝廷爲“奸臣”所制。

而這奸臣是誰?

除了那個不識相的淮王之外,還能是誰?

心底冷笑一聲,王坤鞠着腰身站在皇上的身邊,又感嘆道。

“這天下,也就是楚王知道體諒皇上的難處,皇上,您瞧瞧,且不說閩藩、淮藩,晉藩也好,張尚書也罷,都是愛惜羽毛之人,對如何處置鄭芝龍一事,全都裝聾作啞的,他們爲什麼這樣?一是害怕得罪閩藩、淮藩,因爲他們閩淮之父,殺父之仇,誰人敢結?二是害怕得罪天下人,因爲鄭芝龍是漢奸,爲其說情,會遭受天下人唾罵!”

王坤的這番話,讓朱由榔深以爲然的點點頭,別說是晉藩、張煌言有這樣的顧忌,就連同他同樣也有這樣的顧忌,所以他也是一副裝聾作啞的模樣,儘管面上是裝聾作啞,可心裡頭他比誰都急,他知道鄭芝龍不能殺,但他需要有人先站出頭來爲鄭芝龍說情。

可偏偏這朝中的諸臣,全都不顧現實,一個個都在那裡言道着鄭芝龍該殺,而且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他們難道就不知道爲朝廷分憂嗎?

他們當然知道鄭芝龍不能殺,但他們卻愛惜自己的名聲,那怕明知道如此,也要先考慮自己的名聲!

這些人哪,若不是如此,大明又怎麼會是這般田地?

心下的這麼感嘆着,朱由榔卻覺得李子淵的赤誠來,他甚至感嘆道。

“這世人皆言楚藩何等背信棄義,爲人何等不義,可以朕觀之,這於朝廷一片忠心,也不過楚藩啊!”

第98章 臣心(第二更,求支持)第594章 明白(……爲你的家人祈禱!)第200章 初相見(第二更,求月票)第322章 決定(第二更,求支持)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8章 特效藥第430章 各人所需(第一更,求月票)第109章 爲大明(第一更,求月票)第562章 打開日本國門第365章 天南(第二更,求支持)第571章 金礦第224章 巷戰(求支持,求月票)第123章 丈量(求月票,求支持)第501章彼得的願望(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5章 深談(求月票,求支持)第392章 骨頭(求支持,求月票)第28章 兩難(第二更,求支持)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14章 可憐人?(求支持,求月票)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18章 決斷(第一更,求支持)第175章 海軍的未來(第一更,求月票)第44章 何爲蒼生(第一更,求月票)第268章 故地 (求支持,求月票)第371章 遺忘與記憶(求支持,求推薦)第252章 八家(祝大家新春快樂!)第102章 生意(第二更,求支持)第396章 火龍(求支持,求月票)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62章 江上(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8章 百姓苦(求支持,求月票)第288章 刑罰(求月票,求支持)第131章 對比(第二更,求支持)第62章 江上(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2章 目標(第二更,求支持)第306章 立場(求支持,求月票)第88章 君王(第二更,求支持)第134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安南(第一更,求月票)第67章 千秋基業(第一更,求支持)第440章第196章 通海裕國(第二更,求月票)第607章 皇太子的鐵腕第139章 幼主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密使(第一更,求支持)第291章 何爲英雄(求月票,求支持)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136章 心驚(第一更,求支持)第575章 雞蛋碰石頭第78章 見血(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60章 置國(第一更,求支持)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628章 私人訂製第148章 到訪(第二更,求支持)第608章 特效藥第322章 決定(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99章 策問(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04章 皇帝與大臣(求月票,求支持)第35章 三代之盛(第一更,求支持)第27章 基礎(第一更,求支持)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365章 天南(第二更,求支持)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人心難測(第五更,求首訂,求支持)第339章 造船(第二更,求支持)第4章 覆手爲雨(第二更,求支持)第527章 潛規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31章 巴爾幹(第二更,求支持)第150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67章 君臣(第一更,求支持)第99章 大汗(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鐵牆(第一更,求月票)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2章 奴才之間(第二更,求月票)第443章第155章 得意(第二更,求支持)第453章第481章 比奇角(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7章 拜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96章 時代之門第296章 城內外(求月票,求支持)第21章 江陰城下(第一更)第155章 驟變(第三更)第256章 工業革命(求月票)第386章 兩腳羊(第二更,求月票)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197章 踐行(第一更,求月票)第21章 鄭成功的煩惱(第一更,求支持)第189章 文士殺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12章 奴隸(第二更,求支持)第174章 海軍(第二更,求月票)
第98章 臣心(第二更,求支持)第594章 明白(……爲你的家人祈禱!)第200章 初相見(第二更,求月票)第322章 決定(第二更,求支持)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8章 特效藥第430章 各人所需(第一更,求月票)第109章 爲大明(第一更,求月票)第562章 打開日本國門第365章 天南(第二更,求支持)第571章 金礦第224章 巷戰(求支持,求月票)第123章 丈量(求月票,求支持)第501章彼得的願望(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5章 深談(求月票,求支持)第392章 骨頭(求支持,求月票)第28章 兩難(第二更,求支持)第260章 觀察(第二更,求月票)第14章 可憐人?(求支持,求月票)第27章 瀋陽城下(第一更,求支持)第18章 決斷(第一更,求支持)第175章 海軍的未來(第一更,求月票)第44章 何爲蒼生(第一更,求月票)第268章 故地 (求支持,求月票)第371章 遺忘與記憶(求支持,求推薦)第252章 八家(祝大家新春快樂!)第102章 生意(第二更,求支持)第396章 火龍(求支持,求月票)第161章 成功(第一更,求月票)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62章 江上(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8章 百姓苦(求支持,求月票)第288章 刑罰(求月票,求支持)第131章 對比(第二更,求支持)第62章 江上(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274章 帝王的無奈(求支持,求月票)第2章 目標(第二更,求支持)第306章 立場(求支持,求月票)第88章 君王(第二更,求支持)第134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安南(第一更,求月票)第67章 千秋基業(第一更,求支持)第440章第196章 通海裕國(第二更,求月票)第607章 皇太子的鐵腕第139章 幼主權臣(第二更,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密使(第一更,求支持)第291章 何爲英雄(求月票,求支持)第342章 無路(第一更,求支持)第136章 心驚(第一更,求支持)第575章 雞蛋碰石頭第78章 見血(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2章 利國(第一更,求月票)第60章 置國(第一更,求支持)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345章 延平怒 (第二更,求支持)第628章 私人訂製第148章 到訪(第二更,求支持)第608章 特效藥第322章 決定(第二更,求支持)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99章 策問(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04章 皇帝與大臣(求月票,求支持)第35章 三代之盛(第一更,求支持)第27章 基礎(第一更,求支持)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365章 天南(第二更,求支持)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19章 破滅(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人心難測(第五更,求首訂,求支持)第339章 造船(第二更,求支持)第4章 覆手爲雨(第二更,求支持)第527章 潛規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31章 巴爾幹(第二更,求支持)第150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167章 君臣(第一更,求支持)第99章 大汗(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鐵牆(第一更,求月票)第47章 吃螃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2章 奴才之間(第二更,求月票)第443章第155章 得意(第二更,求支持)第453章第481章 比奇角(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7章 拜師(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96章 時代之門第296章 城內外(求月票,求支持)第21章 江陰城下(第一更)第155章 驟變(第三更)第256章 工業革命(求月票)第386章 兩腳羊(第二更,求月票)第343章 人去(第二更,求支持)第197章 踐行(第一更,求月票)第21章 鄭成功的煩惱(第一更,求支持)第189章 文士殺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12章 奴隸(第二更,求支持)第174章 海軍(第二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