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何爲英雄(求月票,求支持)

“當然是我的意思!”

面對顧炎武的反問,在說出這句話之後,朱明忠又往後一靠,靠在軟椅的椅背上,相比於明式的圈椅,現在這種借鑑後世軟椅的製出的圈椅,坐起來會讓人感覺更舒服一些。

人總會千方百計的改善生活,從而享受生活的樂趣,往大了說這是人類文明前進的動力。往小了說——朱明忠當然希望自己過的舒服一些。從軟椅到新式的牀墊,總之,對於身處17世紀的朱明忠來說,他並沒有放過改善生活的想法,一直嘗試着引入後世的一些生活器具,以改善生活環境。

而最讓他得意的發明,恐怕就是目前只在衙署裡使用的抽水馬桶了,這個看似很簡單的發明,在後世的網絡上曾經被稱之爲“最偉大的發明”,偉大不偉大朱明忠並不知道,但是至少某些屬於二十一世紀的生活方式,經過他的一番努力已經在這個時代重新出現他的生活之中,當然,像抽水馬桶之類的發明使用雖然便利,但推廣起來卻很困難,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個時代多數的國人家裡根本就沒有自來水,拿什麼去衝呀?甚至就是衙署裡的自來水,也是試驗性質的,畢竟紫銅水管也不是尋常人家能夠用得起的。所以那個所謂的“最偉大的發明”與衙署裡的自來水一樣,不過只是技術儲備。反倒是這軟椅、沙發以及用布包着的彈簧牀墊更容易推廣,容易被市場接受。

當然,現在這些“小發明”傳播的範圍並不廣,但總有一天它們會被市場以及人們所接納,最終改變千家萬戶的生活,最終,這些“小發明”會成爲工業革命中的某些產業,並會一點點的推動技術的進步。而在此之前,不過只是改善朱明忠個人的生活罷了。

就像現在靠在軟椅上,整個人完全放鬆下來的朱明忠,看着似乎有所不解的顧炎武,繼續說道。

“所以,我才希望那邊能夠說服李定國去廣東,而不是留於緬甸!”

“請李定國去廣東……經略可知道,如此一來,這江南就會陷入鄭、張、李三足之勢!”

顧炎武看着朱明忠,他的雙目中盡是濃濃的不解,難道經略就不知道如此一來,本來就極爲微妙的江南局勢,只會變得更加複雜。

“局勢確實會變得更加複雜,但是,別忘了,廣東現在的清軍兵力空虛,半年前,耿繼茂移鎮福建之後,廣東兵力頓時銳減。”

原本朱明忠只知道三藩,還不知道三藩之中的尚可喜與精繼茂兩人,居然都曾就藩於廣州一地。而在尚可喜、精繼茂兩人攻克並屠盡廣州之後,兩人即奉滿清的命令就藩於廣州,兩人與廣州營建了靖南、平南二藩府,兩座藩王府於廣州城內就這麼東西相望,當時因爲廣州百姓大都被屠殺,倒也爲他們營建王府提供了足夠的空地,畢竟城內的百姓幾乎都被殺盡了,以至於兩座王府佔據着半個廣州城。

而在數年前,滿清的高要知縣楊雍建內遷給事中,疏陳靖南、平南兩個藩王在廣東濫役、私稅的諸大害,並且稱“一省不堪兩藩,請量移他省。”

如此,有了藉口之後,滿清才朝議令耿繼茂移鎮桂林,而耿繼茂自然不願往廣西那樣的偏遠之地,所以自然以種種藉口加以拒絕未行。去年,滿清又命其移四川,其依然藉口拖延至今,畢竟相比於廣東,整個四川幾乎都已經被滿清屠盡了,耿繼茂自然不可能去那種地方。

而就在這時基隆海戰的慘敗,直接導致福建兵力空虛,加之鄭成功於浙江威脅福建,且其又意欲西征福建,爲增強福建的力量,滿清才改命耿繼茂移藩福建,如此一來,歷史又一次拐回了原點,耿繼茂移鎮福建。而現在廣州也就只剩下了一個尚可喜,相比之前其防禦自然極爲空虛。

“目前廣東雖說仍有尚可喜所領大軍,可是其麾下兵力尚不足五萬,且又是分守各地,如果我軍能夠以艦隊幫助李定國攻取廣州,到時候,廣東全省必定大震,而一但丟失廣州,到時候,尚可喜既必爲喪家之犬,此賊到時候無非僅有兩條路可逃,一是逃往長沙,二是逃往福建……”

提及尚可喜的時候,朱明忠的眉頭一挑,世間最無恥的恐怕就是尚可喜了,作爲所謂的“三藩”之一,尚可喜本人投清後格外忠誠,這確實和吳、耿兩人不大一樣,畢竟他們兩人投清多少還帶着一些無奈的含意,甚至有一種身在曹宮之感,至少對於他們自己來說,或許他們一邊屠殺着同胞,向滿清邀功,但另一邊,卻又心存反意,這種矛盾終其一生都反應在吳三桂等人身上,當然,在朱明忠看來,吳三桂也好、耿繼茂也罷,作爲軍閥的他們,所思所想從來都是爲了個人的榮華富貴,對於滿清根本談不上什麼忠誠,他們只是軍閥,在明朝是,在清朝同樣也是。

但是尚可喜卻不一樣,他可以說是大清國的忠臣,對滿清可以說是忠心耿耿、可表日月,甚至在滿清所謂的“三藩之亂”上,由於他不肯從叛,導致廣西的軍隊一直難以北上,而且耿精忠和鄭經也不得不把大量兵力放在潮州對峙上。可以說,尚可喜對滿清的忠誠,直接改變了滿清的命數。

而更讓人惱火是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對異族侵略者“忠心耿耿”的漢奸,在幾百年後的中國,其居然被扣上“大英雄”的稱號,甚至還堂而皇之的修起了紀念館,而這所謂的“大英雄”尚可喜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又是什麼?不過就是屠殺了廣州幾十萬男女老少,對自己的同胞犯下這種罪行,這種令人避猶不及的惡魔還有人替他顛倒黑白,還建起了紀念館!

一個人要做出多大貢獻,才能擁有一座紀念館?

這一切簡直就是對人類最基本常識的侮辱,像尚可喜這樣有着先叛國、再屢次屠城,殘殺百姓數以百萬計的劣跡斑斑的漢奸,居然都可以堂而皇之修建考究的紀念館,請一幫所謂“專家學者”去研討紀念,大造輿論意圖翻案,本身就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咄咄怪事。

想到後世曾看過的所謂“大英雄”,雙手沾滿華夏同胞的鮮血的“尚王”以及洪承疇等漢奸所擁有的紀念館,想到他們在21世紀是如何爲“人們所追懷”,心底頓時涌起一陣怒意的朱明忠冷笑道。

“不論這尚賊逃往何處,都不足爲患。以晉藩奪取廣東,不僅可以令晉藩得以休整,以廣東之力休養生息以備來日北伐。亦可切斷閩省洪賊之間的聯繫,進而孤立洪賊,這必有利於中興大業!”

解釋着自己的用意時,朱明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張地圖,儘管這個時代並沒有詳細的中國地圖,但是他的腦海中仍然留有後世地圖的印象。而這個地圖之中,一但廣東爲李定國所以,那麼江南基本上,除了洪承疇那個漢奸佔據的湖南之外,就已經完全重歸大明瞭。

“一但少司馬奪取武昌之後,長沙就可爲我大明孤立於西南,晉藩奪取廣東後,洪承疇、吳三桂、尚可喜、以至耿繼茂這些漢賊,就可被孤立於西南,從而陷入我等大明團團重圍之中!”

深吸一口氣,想到到時候江南的局勢,朱明忠繼續解釋着他的想法。

“就像當年,洪賊擠迫我大明一般,少司馬、晉藩可合兵將其往西南擠壓,以西南之貧瘠,其兵敗只是早晚之事,待到那時,洪承疇、吳三桂、尚可喜、以至耿繼茂這些漢賊,必將難逃一死!”

提及洪承疇、吳三桂、尚可喜、以至耿繼茂這些漢奸的時候,朱明忠全是一副恨不得食其骨的模樣,他永遠無法接受他們對民族的背叛,無法接受那些雙手沾滿華夏同胞的鮮血敗類。

在經略的解釋中,顧炎武的腦海中也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大致的地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一但廣東被奪下之後,整個西南的局勢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到最後,恐怕他們也只能像朝廷一般撤往緬甸等外藩蠻荒。

此時顧炎武並不知道,現在緬甸宣慰司已經被廢,那裡已經重新成爲大明的屬地,甚至還在那裡利用當地土兵,組建了一隻數萬人的大軍,一但訓練完成,他們就可一路北伐,進而收復雲南。

別說是顧炎武,既然是謀劃這一切的朱明忠,同樣也不知道此時緬甸的局勢變化,甚至他當初授意組建“南洋軍”,不過只是爲了在南洋打下一個基礎,爲將來的對外貿易以及對東南亞的殖民作好鋪墊。至於對緬甸那個地方,他想的無非就是蠶食,像英國人一樣,首先通過招撫土司的方式對下緬甸進行蠶食,畢竟歷史上緬甸也算是有過“赫赫武攻”,在所謂的“康乾盛世”時的那場“清緬戰爭”中,清軍是四戰畢輸,甚至丟掉了大量的土地,落了個大敗虧輸的結果。

而相比之下,萬曆年間的明緬戰爭則是以明軍的勝利爲結局,儘管當時明軍準備倉促,但是在明軍的反攻下,緬甸嚮明軍投降,邊境地區的土司們也紛紛表示歸順明王朝。

雖說有明緬戰爭的底氣在那,可必須是勞師遠征,所有朱明忠制定的目標是有限的——在下緬甸通過招撫土司的方式站穩腳,然後在時機成熟時,把這個時代的“東南亞小霸”徹底解決道。可誰曾想,一切遠比他想象的更爲順利。這個從16世紀至19世紀初都以“小霸”自居的國家,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當然,朱明忠忽視了一點——這個時代的緬甸,對其國內的土司控制遠不像是百年後那麼嚴密,而且那些土司還深受明朝的影響,認同明朝是正統,也正因如此,纔有了在緬甸進攻的順利。因爲那些土司根本就不會抵抗大明的進入。

對此朱明忠並不清楚,自然不知道緬甸已經重新成爲大明的屬地。不知道現在李定國同樣也已經同意去廣東,畢竟,相比於緬甸,廣東對其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可,經略,這晉藩總歸是西賊出身……”

顧炎武的一聲“西賊”,讓聽在耳中的朱明忠的眉頭猛然一皺,這正是許多人對李定國的看法,如果不是因爲知道李定國是大明最的擎柱,或許朱明忠真的會受其影響,但瞭解歷史的他自然知道,李定國對大明的忠誠,遠甚於許多所謂的“世受皇恩”的明朝將領。

想到相比於那些被後人“緬懷”、“追憶”並建起了一座座紀念館的漢奸敗類們,被歷史所遺忘且遭受種種不公的李定國,朱明忠的語氣頓時變得有些不快。

“寧人,西賊?”

不滿的哼了一聲,朱明忠語氣不快,但卻隱帶些不滿的說道。

“別忘了,就是這個西賊支撐起了我大明西南的半壁江南,若是沒有李定國,恐怕今上早已爲清虜所殺,至於大明朝廷,恐怕也早就消失了,復地千里,兩蹶名王。要知道晉藩兵峰之盛,滿清一度想退兵求和。自古名將莫過於此,晉王可是有大功於我大明。”

對於李定國,朱明忠可以說是毫不吝於誇獎之詞,原因再簡單不過,李定國忠其一生,都格守着“大義”,即便是在絕望中,也未曾放棄過。甚至,曾幾何時,和許多人一樣,身在21世紀的時候的朱明忠相信,如果李定國與鄭成功易地而處的話,也許,大明真的會中興,但是拱衛着大明朝廷的他,從來都是滿清最主要的打擊對象。

“當年張獻忠身死之時,於晉藩等人曾言“我死,爾急歸明,毋爲不義”……”

唸叨着張獻忠死時對李定國等人說出的這句話,朱明忠默默的說道。

“以張賊尚知道何爲今日之大義,寧人,難道就不知道今日之大義爲何嗎?”

感覺到經略語氣中的不快,顧炎武隨即意識到他的失誤,縱是西賊也知道自己的認知範圍內儘量顧全大局,想來確實是自己孟浪了,於是連忙滿是歉意的說道。

“是下官疏忽,晉藩雖出西營,可其於我大明之忠心,日月可鑑……”

顧炎武的話,讓朱明忠只是略點下頭,而後,他並沒有說話,按史書上記載,李定國與其它的流寇截然不同,或許他曾是“反賊”,但他這個“反賊”卻是大明王朝最後十年的擎天之柱,被永曆皇帝封爲晉王。他以雲貴偏僻之隅,對抗統一了全國絕大部分地域的滿清,論局勢比諸葛武侯北伐更險惡和艱鉅百倍。

在此危難時局,他扶明抗清,矢志不渝;顧全大局,對同陣營的內爭多方避讓;論個人品行,論所部軍紀,皆無懈可擊;於西南人民有遺惠,川滇黔之地多建“李晉王祠”,英名傳說流傳至數百年後。

他爲什麼會敗?

也許正是敗在他的愛心之心。

新會之敗,如果他當時能夠狠心不理會城內百姓的死活的話,只需集中火炮猛攻,破城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他卻爲了儘可能保全當地百姓性命,選擇了長期圍城,最終爲清軍所敗。

在其領兵撤軍回廣西時,粵西各府縣的幾十萬百姓同樣寧可拋棄家園,跟隨明軍逃難。其安撫隨軍難民,竟至“哭號失聲”。結果反爲清軍集合十萬大軍追擊,以至於其主力大損,其從此亦再無反攻廣東可能。

歷史總是如此的荒誕,是以兇狠毒辣的禽獸軍團,往往反能擊敗仁義愛民的王者之師,類似例子在史上不勝枚舉。

“胡風南渡盡草偃,大義捐嫌王出滇。一身轉戰千里路,隻手曾擎半壁天。”

言道着這首後世的詩作,想到其在接到永曆父子身死的消息後,爲永曆帝發喪時披髮徒跣,號誦搶地,兩目皆血淚的模樣,只不過相比於那些漢奸敗類,像李定國這樣的孤膽忠臣,人們對他的紀念委實太少了,而更讓人覺得荒誕的恐怕就是,像尚可喜、洪承疇那樣的漢奸敗類,人們爲其修建紀念館,不斷的美化他們,而如李定國這樣英雄卻是不斷的加以醜化,在後世的某些電視劇中,居然讓明末抗清名將李定國,親手殺妻殺女,更剃髮易服,留起金錢鼠尾,片方甚至還惡意到用同一個演員,去同時扮演一個和他相貌相同、據說是他兄弟的清宮太監……

這簡直是中國電視劇史上,民族英雄被抹黑得最慘的一次!想到那些種種荒誕,尤其是影視劇惡意歪曲歷史、抹黑民族英雄的行徑。想到李定國、張煌言等民族英雄身處這個時代試圖力挽天頃的氣節,朱明忠的心頭只覺得一熱,沉默良久之後才感慨道。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晉王之忠,無需外人道,這廣東予晉王,自是符合大局……”

更符合利益!

朱明忠暗自尋思道,儘管對於李定國極爲欣賞,但是之所以希望他去廣東,並不僅僅只是爲了避免他身死荒野的結局,更重要的一點是——朱明忠需要有人在廣東去平衡東南的局勢。

人總是自私的,儘管現在與鄭成功,與張煌言頗爲親近,但是利字當頭一把刀,誰也不知道將來怎麼樣,萬一將來發生衝突,到時候,正面是滿清,後面是曾經的盟友,到那時可真就是腹背受敵了。可如果李定國身處廣東的話,卻有可能改變這一局勢。

“等到永曆返回基隆後,估計到時候,自己與鄭成功之間的蜜月期差不多就結束了,……”

想到這,朱明忠不禁於心底長嘆口氣,即便是再親密的關係,也會因爲利益上的分歧而分裂,無論現在與鄭成功的關係有多麼的親近,那怕是自己的妻子是他的妹妹,一但永曆還朝的消息傳出,必定就是與鄭成功決裂之時。到時候即便是不揮戈相向,恐怕雙方的關係也再難回到現在了。

而且不僅僅只有鄭成功如此,甚至就是張煌言那邊同樣也是如此。他們或許都是大明的忠臣,但是作爲大明的忠臣,他們都各有所思,各有所想。

永曆或許代表着朝廷,但僅僅也只是如此了,僅僅只是一面旗,一旦時機成熟的話,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拋下那面旗。

甚至就是朱明忠自己……想到留在揚州的王士元,他暗自在心底長嘆口氣,但凡是人總是自私的,如果一旦決裂的話,無論王士元是不是崇禎之後,到時候,朱明忠都有可能另立一個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爲了確保自己的力量,就需要引入另一方勢力,需要另一方勢力能夠讓鄭成功、張煌言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當然也只有如此,才能夠讓鄭成功、張煌言投鼠忌器,不至於最終決裂。所以,無論是於私也好,於公也罷,朱明忠都會支持李定國入廣東。

當然,李定國進入廣東,並不意味着問題得到了解決,實際上,在未來即便是滿清被驅出中國,到時候中國恐怕也難免會陷入另一種局面——鄭成功、張煌言、李定國以及朱明忠本人各自擁兵自重。

到那時候,大家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是互相攻伐?還是放下兵器?還天下以太平?

對於未來,朱明忠現在並不願意想太多,畢竟,未來太遙遠,重要的是現在,他必須要想辦法維持現在的局勢。

在朱明忠陷入沉思的時候,顧炎武看着他,見其在念完那首詩後,便陷入沉默之中,即便是其一言不語,他也能從詩中聽出,這詩是讚揚晉藩的,心下已經明白經略對晉藩態度的他,見經略長時間不說話,便試探着問道。

“若是到時候延平、少司馬對此生出不快,到時候經略又該如何?”

顧炎武的提醒,讓朱明忠微微一愣,隨後搖頭說道。

“現在,他們都顧不上那麼多,延平正全力用兵福建,至於少司馬,不正想着打下武昌嘛!”

第609章 免疫學第131章 何人(第二更,求支持)第390章 罪與罰(今天加更,求月票)第147章 祥瑞(第二更,求支持)第518章 重新創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96章 中國之地(第二更,求支持)第146章 生路(第一更,求支持)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634章 總督的新條件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105章 炮君(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章 山海關(第二更,求支持)第28章 共富貴(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21章 體驗(求支持,求月票)第404章 皇帝與大臣(求月票,求支持)第202章 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117章 忠義之士(第二更,求月票)第99章 大汗(第一更,求支持)第429章 王憂第77章 南天門(第一更,求支持)第112章 決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0章 無敵不過便宜第70章 藥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5章 炮君(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5章 苦命人(求月票,求支持)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222章 西安風雨(求支持,求月票)第327章 文明(求支持,求月票)第251章 京官(祝大家春節快樂)第380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支持)第19章 兵臨城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6章 殺人(求支持,求月票)第234章 相信(求支持,求月票)第27章 非我族類(第三更,求支持)第374章 冒進(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爲大明(第一更,求月票)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341章 少年彼得的煩惱(第二更,求支持)第531章 青黴素(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91章 反思(爲新書求支持)第176章 勝利者的得意第554章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624章 安全第一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20章 姐妹(求推薦、求收藏)第55章 鐵廠(第二更,求月票)第126章 想往(第一更,求支持)第62章 鑄炮廠(第二更,求月票)第48章 莫氏(第三更,求支持)第190章 煌言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20章 使節(第二更,求支持)第363章 成功(第二更,求月票)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33章 豐碑第14章第60章 兄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忠烈祠(第二更,求月票)第103章 浮想(求支持)第9章 旅順口(第一更,求支持)第148章 到訪(第二更,求支持)第250章 遠憂(求支持,求月票)第21章 南天門(第一更,求支持)第182章 恢復(第二更,求支持)第129章 相誘(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108章 偉大(第二更,求支持)第160章 北伐(第二更,求支持)第203章 成事(第一更,求月票)第217章 壯丁(求月票,求支持)第62章 人不同(第一更,求支持)第55章 人性(第三更,求支持)第33章 安南,難安(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552章 瓶頸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8章 百姓苦(求支持,求月票)第16章 機會(第二更)第34章 (第三更,求支持)第36章 藩王(第二更,求支持)第277章 誘之以名(求支持,求月票)第590章 黑金之地第396章 中國之地(第二更,求支持)第269章 襲擊(求支持,求月票)第158章 天命(求支持)第22章 蛇蠍(第二更,求支持)第38章 官商(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解憂(第一更,求支持)第52章 甘爲馬前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4章 孤兒寡母(第二更,求支持)第58章 崩潰(第二更,求支持)第580章 他們能怎麼樣第220章 騎兵(求支持,求月票)第125章 通濟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5章 驟變(第三更)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407章 憤怒(求支持,求月票)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
第609章 免疫學第131章 何人(第二更,求支持)第390章 罪與罰(今天加更,求月票)第147章 祥瑞(第二更,求支持)第518章 重新創業(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96章 中國之地(第二更,求支持)第146章 生路(第一更,求支持)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634章 總督的新條件第400章 投資未來(求支持,求月票)第105章 炮君(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章 山海關(第二更,求支持)第28章 共富貴(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21章 體驗(求支持,求月票)第404章 皇帝與大臣(求月票,求支持)第202章 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117章 忠義之士(第二更,求月票)第99章 大汗(第一更,求支持)第429章 王憂第77章 南天門(第一更,求支持)第112章 決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0章 無敵不過便宜第70章 藥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5章 炮君(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15章 苦命人(求月票,求支持)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222章 西安風雨(求支持,求月票)第327章 文明(求支持,求月票)第251章 京官(祝大家春節快樂)第380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支持)第19章 兵臨城下(第二更,求支持)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544章 超市選址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06章 殺人(求支持,求月票)第234章 相信(求支持,求月票)第27章 非我族類(第三更,求支持)第374章 冒進(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爲大明(第一更,求月票)第159章 小國的野心(第一更,求支持)第341章 少年彼得的煩惱(第二更,求支持)第531章 青黴素(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91章 反思(爲新書求支持)第176章 勝利者的得意第554章第389章 破敵(第一更,求月票)第624章 安全第一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120章 姐妹(求推薦、求收藏)第55章 鐵廠(第二更,求月票)第126章 想往(第一更,求支持)第62章 鑄炮廠(第二更,求月票)第48章 莫氏(第三更,求支持)第190章 煌言心(第二更,求月票)第320章 使節(第二更,求支持)第363章 成功(第二更,求月票)第93章 誰是魚肉(第一更,求支持)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101章 順治親征(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33章 豐碑第14章第60章 兄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忠烈祠(第二更,求月票)第103章 浮想(求支持)第9章 旅順口(第一更,求支持)第148章 到訪(第二更,求支持)第250章 遠憂(求支持,求月票)第21章 南天門(第一更,求支持)第182章 恢復(第二更,求支持)第129章 相誘(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2章 奪城(求月票,求支持)第108章 偉大(第二更,求支持)第160章 北伐(第二更,求支持)第203章 成事(第一更,求月票)第217章 壯丁(求月票,求支持)第62章 人不同(第一更,求支持)第55章 人性(第三更,求支持)第33章 安南,難安(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552章 瓶頸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88章 百姓苦(求支持,求月票)第16章 機會(第二更)第34章 (第三更,求支持)第36章 藩王(第二更,求支持)第277章 誘之以名(求支持,求月票)第590章 黑金之地第396章 中國之地(第二更,求支持)第269章 襲擊(求支持,求月票)第158章 天命(求支持)第22章 蛇蠍(第二更,求支持)第38章 官商(第二更,求月票)第51章 解憂(第一更,求支持)第52章 甘爲馬前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4章 孤兒寡母(第二更,求支持)第58章 崩潰(第二更,求支持)第580章 他們能怎麼樣第220章 騎兵(求支持,求月票)第125章 通濟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5章 驟變(第三更)第115章 解決之道(第三更,求月票)第407章 憤怒(求支持,求月票)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