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朝(第二更,求支持)

瀋陽、遼陽、長春……一個或曾讓人心痛、或讓人倍覺陌生的地理名詞,在過去的兩年間,接連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人們可以通過報紙等渠道知道這些地名,知道那些屬於東北的地理詞彙,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東北仍然是遙遠的。

之所以遙遠,不僅僅是因爲東北位於大明的最北端,不僅是因爲那裡的苦寒。同樣也是因爲《新明律》中動輒的“流東北”,那裡是流徒所在,與海外一樣,都是充分、流徒的地方,是野人出沒的化外之地。

一道山海關,分出了關內或關外,關內是天,關外是地。關內天堂,關外地獄。對於不少人來說,都是如此,也正因如此,當潘仁遠牽着馬等待過關城的時候,他可以看到那些惶恐不安的犯人,他們在走出關門的時候,大都是滿面淚水,戀戀不捨的朝着關內回望着,一步一回頭的張望着。

這是被流放到關外的流放犯,《新明律》與舊律最大的不同,就是動輒流徒,不是流徒千里,而是流徒東北或者海外,幾乎所有的罪名,只要不是殺頭之罪,往往都是流徒異域。

而大明的流徒是永久的,儘管有刑期,但刑期結束之後,也不能返鄉,只能在流放地定居。儘管官府發給田畝、耕地,但是流放仍然是一種極爲恐怖的懲罰,因爲這不只意味着遠離家鄉和熟悉的地方,而且意味着成爲永遠的異鄉客,背景離鄉。

流徒的犯人們常常是被一根粗麻繩一個一個地串聯起來,被捆綁着,而押運的警察則是刺刀出鞘,虎視眈眈的在隊伍的前後左右押着進行。

犯人們發出的哭聲、喊聲在關門響起的時候,聞者爲之傷心,聽着爲之落淚,但是對於這一切,守關的警察似乎早已經麻木了,他們甚至連看都不看上一眼。只是檢查着進關行人的證件。

從兩年前開始,朝廷便以戶籍爲基礎建立了老百姓的身份管理制度,進行了工程浩大的居民戶籍管理登計,爲每一位百姓發放戶籍證,按律令出行必須攜帶,以備檢查。戶籍證也就此取代了“路引”,從而方便了百姓,讓他們可以隨意出行,而不必像過去那樣離鄉百里,就要先往官府領取路引,甚至還要被吏員敲詐。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戶籍證”,潘仁遠就沒有“戶籍證”,不過他卻有代替的證件。

“返鄉證?”

警察拿着“返鄉證”,仔細覈對着證上對相貌的描述。

“面白,脣上少須……”

警察之所以會仔細覈對,是因爲“返鄉證”是刑滿的流徒犯回鄉的憑證,當然他們回鄉並不是永久的,按律只能回鄉6個月,他們回鄉,既是看望家人,也是接妻兒前往關外,或者回鄉結婚。總之,一句話,半年後,他們不但要自己回到流放地,還要攜妻帶子一同過去。

這返鄉證,雖說不是什麼什麼好東西,可卻是進關的必須。每年不知多少膽大妄爲之徒持假證進關,甚至會搶證矇混,所以由不得他們不謹慎。

一番檢查之後,警察又看了一眼潘仁遠,然後拿起手中的大印。

“嗵!”

紅色的關印蓋上的瞬間,那警察對潘仁遠說道。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如果五月二十三不於本關授印,你知道會是什麼下場嗎?”

“知道。”

潘仁遠點點頭,回答道。

“每遲到一日,服勞役一月,遲到一月者,遠徒千里,遲到半年者,徒海外新地。”

對於這些的規矩,在領返鄉證的時候,潘仁遠就已經銘記於心,自然不會忘記。

半個小時後,走出關城雙腳踏上關內的土地時,潘仁遠的心情不由爲之一變。原本以爲不會有任何感覺到潘仁遠只感覺眼眶一熱,淚水差點涌了出來。

兩年了!

兩年零四個月來來,潘仁遠還是第一次踏上關內,初抵關外的時候,他甚至曾以爲,此生再也沒有重回關內的希望了。

現在,再次回到關內,回到中原繁華之地,他又怎麼能不激動?

進了關,去什麼地方?

去北京吧。

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在那裡應該還有些故友可以拜訪。

兩天後,當潘仁遠乘公共馬車抵達北京的時候,還未進城門,他就發現相比於過去,這裡似乎更加蕭條了。多年前在滿清治下的時候,他曾來京城赴試,而那時的京城熱鬧非常,尤其是崇文門稅關那裡,即便是在寒冬臘月,也能排出長隊去,而現在,那崇文門卻只有少數幾個人。

空蕩蕩的內城,空蕩蕩的市街,只顯得靜寂非常,以至於讓人很難相信,這裡會是北京,會是大明的帝都。

不,這裡是曾經的帝都!

幾經輾轉之後,潘仁遠還是找了一位故交,他是北京本地人,他們雖不是同窗,但卻是同年,當年也曾一同把酒言歡,故人的相逢,自然讓李化平頗爲高興,儘管飯時已過,他仍然吩咐家僕準備飯菜,因爲年關將近,這家中酒肉甚足,所以特也不需要特意張羅,便置辦了一桌飯菜。除此之外李化平甚至還特意邀來了幾名好友,一同爲潘仁遠洗塵。

宴席剛一開始,衆人自然對潘仁遠一番恭維,恭維着他當年的丈意直言,言道着他的仁舉,當然,言語之中,自然也有對朝廷的不滿。對於這些話,潘仁遠大抵上,只是隨口附和着。

對於他來說,他已經爲當年的義氣用事付出了代價,他的代價就是被充放到長春,那兩年前剛建的新城。

“那長春究竟是何模樣?是不是和滿洲伯寧古塔相隔不遠?那裡每到冬時,是不是滴水成冰?”

儘管能夠從報紙上看到東北,但是對於東北無論是李化平也好,或者同坐的其它人,都不曾真正瞭解,自然有些好奇。

“長春在瀋陽以北數百里,永曆十六年,忠義軍第四十三營營長李鳳亭領兵收復,並於此築建新城,城牆方圓九里,城內外有軍民三萬餘人,大抵上都是內地流放的刑徒。那裡離寧古塔只有數百里,至於冷不冷……”

看着房中喝着酒仍然穿着棉衣的衆人,潘仁遠笑道。

“雖說東北苦寒,可是到冬天時,因爲有火炕,那屋裡反倒比關內暖和一些。”

“冬天時有火炕確實是舒服,就是有些費煤。”

一旁的王立在接腔時又問道。

“那長春豈不就是大明的最北方?”

“是,也不是。”

潘仁遠先是點頭,然後又搖頭說道。

“雖說現在那裡是我東三省最北端的城池,不過,卻不是總督府統領的盡頭,在下曾聽駐軍官佐提到,往北數千裡,皆爲我大明國土,不過在黑龍江江畔,有俄羅斯人竊據築建的堡壘,現在東北當局側重先穩定地方,再向北拓展,將來一但東北局勢穩定,肯定會派兵驅趕俄羅斯人。”

對於俄羅斯人,他們並不怎麼了解,即便是潘仁遠也不怎麼了解,很快他就轉移話題聊起了東北。

“其實,東北倒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貧瘠,那裡的土地反倒更爲肥沃一些,放眼望去,可以說是千里平川,在那樣的地上,隨便灑上一把種子,都能收上幾石,不過,那裡並不適合種高粱、小米、麥子,因爲天氣太冷。”

“那當地種的都是什麼?”

李化平他們一聽不種高粱、小米、麥子,立即好奇了起來。

“種的是玉米,一畝地能產200斤上下,若是家裡有個幾十畝地,比如像安置在東北的榮民,他們最少都有一百五十畝的勳田,種上百畝玉米,一年至少能收上萬斤玉米,然後再種些土豆,再種上些牧草,玉米賣到市上,冬天吃土豆,家裡再養上幾頭馬、幾頭牛,一年收個幾百兩銀子是沒問題的,”

所謂的“榮民”是退役的明軍,不僅僅只是忠義軍,還有各地的明軍、義軍,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被安置在東北,當然作爲回報,給他們的勳田,也都半倍甚至一倍於關內,這也讓東北瞬間多出來的近十萬個地主。

“其實,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不是自己種,而是招來幾戶佃戶,那些佃農替他們種田,然後他們收上六成的租子,既便是如此,那也是吃喝不盡,他們是大明榮民、勳民,勳田按律優免……”

儘管潘仁遠的話中沒有嘲諷的意思,可是聽在李化平等人的耳中,他們卻無不是憤憤不平的說道。

“今上待丘八如子弟,待士子如仇寇,待丘八如此優厚,他日西征時,難道就指往這羣養尊處優的丘八去收復陝西嗎?”

李化平之所以會這麼說,不僅僅是因爲陝西還未收復,更多的恐怕還是羨慕那些丘八的際遇,他們能平白得到大塊的土地,而且還不用繳納田賦、負擔徭役。反觀士子們往往都沒有這樣豐厚的優待。

“可不是,那北方不還有、還有俄、俄什麼……”

“俄羅斯。”

“對,就是俄羅斯人嗎?將來,就指往那羣人,還能打走俄羅斯人不成?”

他們這般抱怨着的時候,潘仁遠理智的選擇了沉默,從東北迴來的他知道,東北這兩年能平定,正因爲在東北的近十萬軍功地主,他們雖說退役了,但做爲在鄉軍人的他們,卻自備武器,一但接到命令,就會立即集合接受軍事長官的指揮,那些土人的臣服,是臣服於武力,而不是仁義道德。

“哼哼,我倒要看看,今上憑着對那羣丘八的恩寵,又焉能成得了中興之主,從古至今又焉有這樣的明君聖主?”

聽到他們的話題慢慢的變了味道,潘仁遠便岔開話題說道。

“懷棠,小弟初來京城,不知是何緣故,這京城怎麼相比過去,那般冷清?按理來說,這個時候,應該頗爲熱鬧纔是?”

“熱鬧?怎麼熱鬧?”

李化平直截了當的說道。

“現在北京,也就是個名,別忘了,帝都神京現在在中都,也就是過去的清河縣。”

帝都遷往清河!

即便是在長春,潘仁遠也從報紙上看到過,自然知道遷都的原因——省去每年數百萬石漕糧解運之苦。當然,百姓並沒有因此減輕負擔——漕糧仍然要交,只不過抵成了現銀,只是用途從最初的供給京師以及北邊部隊,變成了社學先生的官俸,在過去的兩年間,在滿清治下幾乎停辦的社學,再一次興盛起來,朝廷給予社學先生的祿米雖說不多,每年不過區區十數石,但卻也顯示了朝廷對文教的重視。

對於這種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良賦”,百姓們自然不會拒絕。因爲遷都後,天下人都能從中漕糧不解中受益,這才使得遷都極爲順利。

但,並非沒有反對之聲,既有官員言道着“天子守邊的祖制”加以反對,也有來自北直隸官紳士民的反對,畢竟,他們知道遷都對於北直隸意味着什麼,意味着衰退。

就像現在的京城。

“這不是才遷走幾個月嗎?怎麼現在會衰敗如此?”

潘仁遠詫異的問道。

“是幾個月不假,可是這京官有多少?勳貴又有多少?浩浩蕩蕩的十幾萬人離開之這,這京中多少商家因爲他們離開,不是歇業,就是將生意遷往中都,過去這京城有多少人?當年烈皇帝那會,最多時,幾乎不下百萬,現在又有多少?不過區區三十萬,這京城,早就不是當年的京城了……”

遷都,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像李化平這樣的本地土著,他們不是生意人,也不是官員,不能把家搬到中都,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北京陷入衰敗之中。提及京城的衰敗,李化平等人無不是哀聲嘆氣着,他們原本也曾歡天喜地的迎接着今上的到來,可是到最後,他們沒想到,換來的卻是新朝的離開。

“這新朝啊……”

長嘆口氣,看着潘仁遠,李化平無奈的苦笑道。

“克禮兄,你只管慢慢的看,這新朝和過去,可是大不同啊……”

新朝!

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潘仁遠的心底不禁疑惑,新朝難道就不是大明嗎?

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舊法(第二更,求支持)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620章 爲國爲民的勳貴第261章 案件 (求支持,求月票)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307章 休園(第一更,求月票)第75章 問題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第147章 末技(第三更,求訂閱,求首訂)第605章 全力以赴第404章 皇帝與大臣(求月票,求支持)第379章 不同(求支持,求月票)第390章 罪與罰(今天加更,求月票)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569章 屠龍勇士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第371章 遺忘與記憶(求支持,求推薦)第52章 奇貨(第二更,求支持)第416章 喪氣話(求月票,求支持)第611章 “小”的好處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400章 離別(第三更,求月票)第47章 讀錯書(第二更,求支持)第329章 授田 (漏發,補更)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6章 戰陣(第一更,求支持)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96章 得勝(第一更,求月票)第133章 誓不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1章 背書(第一更,求支持)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352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7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100章 歸化(第二更,求支持)第454章 野心(求支持,求月票)第117章 罪人(求支持)第349章 遣明(第一更,求支持)第41章 一羣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252章 學習(求支持,求月票)第232章 熱的海(第一更,求月票)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576章 世家第417章 絕望(求月票,求支持)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38章 太空事業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2章 殺人(第三更,求月票)第486章 僞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39章 噴氣實驗室(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1章 史上最悲劇的穿越(新書發佈,求支持、求推薦)第244章 人心亂(第二更, 求月票)第162章 歡與憂(求月票,求支持)第509章 迷失在大明的新世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85章 奉先殿 (求支持,求月票)第111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04章 潰敗(第二更,求支持)第249章 貿易局(求月票)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5章 人性(第三更,求支持)第643章 高速公路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651章 跨越時空的記憶第89章 何憂(第一更,求支持)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289章 鐵石(求月票,求支持)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8章 噩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470章 劫難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14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80章 皇家的基本盤(求支持,求月票)第517章 新的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110章 主與奴(第二更,求月票)第160章 (求票,求支持)第242章 西出陽關(求支持,求月票)第216章 甲兵(第二更。求月票)第324章 哥薩克(第一更,求支持)第425章 碰撞 (求支持,求月票)第73章 白髮紅顏(求推薦、求收藏)第563章 天朝之威第72章 紅豆山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章 錢師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4章 逃難(第二更,求支持)第91章 血戰(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 深山歸途(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漕運總督(第一更,求支持)第619章 煤荒第141章 金融(第二更,求月票)第112章 奸細(第一更,求月票)第71章 夜話(第一更,求月票)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
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26章 手中有糧(第二更,求支持)第141章 舊法(第二更,求支持)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620章 爲國爲民的勳貴第261章 案件 (求支持,求月票)第162章 反應(第一更,求支持)第307章 休園(第一更,求月票)第75章 問題的根源(第一更,求支持)第147章 末技(第三更,求訂閱,求首訂)第605章 全力以赴第404章 皇帝與大臣(求月票,求支持)第379章 不同(求支持,求月票)第390章 罪與罰(今天加更,求月票)第374章 勝負(第二更,求月票)第569章 屠龍勇士第96章 去海(第二更,求支持)第371章 遺忘與記憶(求支持,求推薦)第52章 奇貨(第二更,求支持)第416章 喪氣話(求月票,求支持)第611章 “小”的好處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400章 離別(第三更,求月票)第47章 讀錯書(第二更,求支持)第329章 授田 (漏發,補更)第528章 中都假日(新書發佈,求支持)第76章 戰陣(第一更,求支持)第375章 人才(汶川十年祭!)第96章 得勝(第一更,求月票)第133章 誓不休(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1章 背書(第一更,求支持)第32章 焚城(爲盟主自若如是否加更)第352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7章 選擇(第二更,求支持)第100章 歸化(第二更,求支持)第454章 野心(求支持,求月票)第117章 罪人(求支持)第349章 遣明(第一更,求支持)第41章 一羣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5章 離家(第一更,求支持)第61章 遼東(第一更,求支持)第252章 學習(求支持,求月票)第232章 熱的海(第一更,求月票)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107章 情形(第一更,求支持)第576章 世家第417章 絕望(求月票,求支持)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38章 太空事業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82章 殺人(第三更,求月票)第486章 僞軍(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39章 噴氣實驗室(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第1章 史上最悲劇的穿越(新書發佈,求支持、求推薦)第244章 人心亂(第二更, 求月票)第162章 歡與憂(求月票,求支持)第509章 迷失在大明的新世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85章 奉先殿 (求支持,求月票)第111章 選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04章 潰敗(第二更,求支持)第249章 貿易局(求月票)第19章 驚變(第一更,求支持)第540章 海州(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5章 人性(第三更,求支持)第643章 高速公路第154章 盆地(第一更,求月票)第651章 跨越時空的記憶第89章 何憂(第一更,求支持)第53章 虛名(第三更,求支持、求收藏)第289章 鐵石(求月票,求支持)第204章 提刑(第二更,求月票)第8章 噩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6章 回家(第二更,求月票)第165章 壯悔何悔(第一更,求月票)第470章 劫難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14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280章 皇家的基本盤(求支持,求月票)第517章 新的機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7章 歸義(第二更,求支持)第110章 主與奴(第二更,求月票)第160章 (求票,求支持)第242章 西出陽關(求支持,求月票)第216章 甲兵(第二更。求月票)第324章 哥薩克(第一更,求支持)第425章 碰撞 (求支持,求月票)第73章 白髮紅顏(求推薦、求收藏)第563章 天朝之威第72章 紅豆山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章 錢師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4章 逃難(第二更,求支持)第91章 血戰(第二更,求月票)第44章 深山歸途(第二更,求支持)第10章 漕運總督(第一更,求支持)第619章 煤荒第141章 金融(第二更,求月票)第112章 奸細(第一更,求月票)第71章 夜話(第一更,求月票)第116章 恩公與兄弟第98章 師徒(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