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

陳瀚看向秦勇吩咐道:“繼續公佈其餘各營整編部署名單”

“是”秦勇隨即拿起主公草擬的名單念道:“設置陸戰三師,設督師一名,師長一名,副帥一名,每師額定兵力一萬五千人,主戰營、浪人營、倭人營重新整編爲三師,分別爲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以下設三營。

第一師督師陳沖,師長黃阿有,副帥秋月忠信,分別統率第一、二、三營,分別駐守魍港、大員、花蓮。

第二師督師松田一郎,師長王阿忠,副帥小野義勇,分別統率第一、二、三營。分別駐守大肚、淡水、天草島原

第三師督師林江,師長劉慶,副帥大野義仁,分別統率第一、二、三營。分別駐守琉球、竹塹、平戶。

騎兵營營帥田瀟,副帥劉雄。輜重營營帥趙明朗,副帥李阿嵐。軍器營營帥王平安,副帥陳阿清。醫護營營帥鄭月娘,副帥劉麗娘。

新增設無敵大將軍炮隊、炮擊炮隊,無敵大將軍炮隊隊長鄭彥武,隊正李毅。炮擊炮隊隊長秦勇、隊正羅豐。特戰隊隊長沈飛,隊正樑雄。拋石機隊隊長宋思林,隊正薛長風。軍諜隊隊長劉阿杰,隊正鄭海濤。侍衛隊隊長鬍祥,隊正曾大牛。”

陳瀚決定將曾大牛親自帶在身邊調教,曾大牛去了主戰營讓黃阿有很頭疼,黃阿有稟報曾大牛就是一大笨牛,很難接受義軍作戰指導,飯量又大,陳瀚只好親自教導這頭大笨牛。

陳瀚待秦勇唸完整編大軍部署名單後道:“如今東番已在我義軍控制之下,如何治理好東番纔是當前主要政務,我決定在東番各地設置縣鄉管理,同時駐軍震懾不服土著番民。”

秦勇繼續念道:“劃分東番爲十二縣,分別是:淡水縣、基隆縣、大肚縣、桃園縣、魍港縣、大員縣、臺灣縣、花縣、埔里縣、竹塹縣、北港縣、澎湖縣。各縣設知縣、縣令、縣長三人,鄉設鄉正、鄉老兩人,鄉老由各鄉推舉。”

陳瀚起身看向衆將道:“爲了更好管理東番、東瀛軍政,我決定設置軍政法三院管理,分別是:軍務院、政務院、法務院。三院設院使三人,軍務院第一屆院使分別是:林江、松田一郎、陳阿信。

政務院第一屆院使分別是:王平安、趙明朗、鄭月娘。法務院第一屆院使分別是:李阿嵐、林老爺子、劉麗娘。另外單獨設置監察司,設置監察使兩人,分別由秦勇、劉阿杰擔任。”

陳瀚繼續道:“以後各司其職,協助我治理好東番。”

“標下遵命”衆將紛紛伏地叩拜領命

陳瀚剛一回來就開始大刀闊斧整編水師、陸師,在東番推行設置縣鄉管理,更是設置了東番最高權力機構三院一司,多仿效大明三司分權制衡制度,同時增設監察機構--監察司。

對於各縣鄉官員的任命陳瀚有些頭疼,身邊缺少文官,最後在軍中抽調一批會識文斷字,懂得律法的基層將領進行突擊培訓上崗,分配到各縣鄉管理地方。

林家也被陳瀚納入到統治集團之中,剛趕到淡水城的林阿文被陳瀚任命爲基隆縣長,負責組織民兵保境安民,同時下令林老爺子前來淡水城參與法務院工作,林阿武也被任命爲大肚知縣,主管其熟悉的政務。

整個東番的軍政法各院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展開,陳瀚開始將精力投入到政治民生上,尤其是義軍軍民的住房問題上。大都督府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所有建築材料都開始投入到軍營、民宅建設上。

軍營及民宅住房正在淡水、桃園、基隆、大肚、竹塹、大員等縣城中展開,各縣縣城都是木柵欄城池,民宅多是土牆房,只有衙署是磚木結構,各縣也開始興建磚窯、瓦窯、石灰窯、木材加工等急需的民生作坊。

魍港一帶的鹽場也在擴大鹽田,加大產鹽量,保障供給各縣軍民食用鹽,各縣軍民都在加緊開墾荒地,修建房舍,爭取在開春之前完成額定計劃的開墾田畝數及修建好房舍。

淡水城成爲整個東番乃至琉球國東瀛九州西部沿海一帶的政治中心,義軍內部軍民不斷有船隻往來於東番東西南北及琉球東瀛九州西部港口,釣魚嶼、赤尾嶼也逐漸繁榮起來,兩地都建有酒店旅館供途經在海上顛簸的海商吃住。

陳瀚從東瀛帶來的錢財不斷嘩嘩往外流,來至福建、浙江的海商船隊絡繹不絕販運着義軍軍民所需的各種物資趕來販賣,同時北上琉球、東瀛、朝鮮。

義軍控制着東洋貿易路線,陳瀚也毫不客氣開始徵收過路費、保護費、碼頭停泊費、補給費等一系列費用,同時爲過往的海商船隊提供良好服務。

法務院規定軍民不得宰客,一經發現,嚴肅重處,一切都是明碼標價合理收費。義軍在沿海修建燈塔,剿滅海盜、倭寇,保障海商船隊安全。

義軍軍民修建碼頭都是需要花錢的,提供給海商船隊停泊補給也照價收費,同時也帶動了沿海港口的繁華,開始有海商定居在東番沿海各縣長期往來做生意。

陳瀚規劃修建了一條從基隆縣基隆港經淡水城、桃園城、竹塹縣城至大肚縣城八米寬的大道,將東番北部完全連接起來,方便軍民往來。

南部也在開始修建自北向南的大道,從臺灣縣城鳳山鄉(高雄)北經大員縣、魍港縣、北港縣聯接大肚縣,與淡水向南延伸的大道相連起來。

福州府巡撫衙門大堂,福建軍門趙參魯高座大堂之上,看着風塵僕僕的沈有容帶着幾名水師將領前來見禮後問道:“沈把總,東番情形如何?”

“回軍門大人,義軍大都督陳瀚已據有整個東番,降服所有番民。”沈有容如實稟道:“義軍大都督陳瀚確有歸順朝廷之意,麾下義軍多是被倭寇擄掠到東瀛的國朝子民,多是被義軍大都督陳瀚解救出來。”

趙參魯深感欣慰道:“如此甚好,吾已聯名浙江常軍門上書朝廷提議招撫陳瀚。”

沈有容接着稟報道:“啓稟軍門大人,標下留下一隊將士駐守在澎湖城時遭到弗朗機武裝船隊襲擊,澎湖城爲弗朗機武裝船隊佔據,標下當時正在魍港與義軍大都督陳瀚接觸詳談義軍歸順一事。

標下得報澎湖城被弗朗機人攻佔,請義軍大都督陳瀚協同出兵收復澎湖城,我福建水師巡海艦隊與義軍水師聯合誘敵於八罩嶼一帶盡數殲滅弗朗機武裝船隊,標下與衆將士奮勇殺敵,俘獲兩艘弗夷朗機戰船,皆是大型海船。”

“盡有此事,弗朗機夷賊心不死,竟敢犯吾澎湖城,幸得沈把總聯合義軍首領陳瀚將其一舉殲滅。”趙參魯欣喜不已道:“如此可算大功一件,吾親自爲沈把總表功上奏朝廷,可有俘獲弗朗機賊首,吾好獻俘闕下。”

沈有容見趙軍門盯着自己,頓時傻眼了,忙稟道:“回軍門大人,弗朗機戰俘盡數爲義軍所擒,義軍大都督向標下將其餘俘虜討要去,說是有用,標下還從義軍大都督處探知弗朗機國已被一個更強大的西班牙國王控制。

西班牙國就是我大明所說的呂宋大弗朗機夷,他們都是從十幾萬海里遠渡重洋而來,這兩夥大小弗朗機夷狼子野心,先竊取澳門,後佔據呂宋,如今又偷襲澎湖城,其包藏禍心,可見一斑,標下以爲不可不防。”

趙參魯聽得雲裡霧裡,一會弗朗機國被西班牙國王,就是那大弗朗機人國王給控制了,這兩夥大小弗朗機人確實竊據澳門,佔據呂宋,偷襲澎湖,難道真想對大明發動進攻,弗朗機夷以前就對大明開戰過,據說還威脅過廣東官員。

趙參魯最近也被倭寇海盜劫掠沿海弄得焦頭爛額,沒少遭彈劾。

“大小弗朗機夷之事暫且先放下,眼下倭寇海盜肆掠國朝沿海,此乃心腹大患。”趙參魯到處當救火大隊長,很是疲於應對,更是寢食難安,最怕接到某某衛所水寨被倭寇劫掠的緊急軍報。

“是”沈有容又稟道:“啓稟軍門大人,義軍大都督派使者隨標下前來,請求親自面見軍門大人商談歸順一事。”

趙參魯聞言大喜,自己正想派使者前往東番要求義軍首領陳瀚協助國朝剿滅倭寇海盜獻上投名狀,沒想到沈有容盡將義軍使者帶來了,當即吩咐道:“快帶義軍使者前來”

“是”沈有容見趙軍門老懷甚慰,忙去帶劉慶前來。

劉慶一襲青衣直裰跟着沈有容進巡撫衙門大堂來躬身一禮道:“義軍使者劉慶拜見福建趙軍門”

趙參魯見劉慶不跪拜老臉頗有不悅道:“汝可是奉義軍首領陳瀚之命前來歸順朝廷?”

“正是”劉慶隨即拿出一封書信道:“我家主公命我前來與趙軍門親自詳談歸順一事,這是我家主公寫給趙軍門的書信,請趙軍門過目。”

沈有容忙接過劉慶手上的書信遞上,趙參魯接過書信打開一看,陳瀚在書信中提出要求朝廷冊封其爲東番宣慰使,願爲國朝守衛海疆,世代效忠大明。又言弗朗機人、西班牙人覬覦大明之心已久,不可不防。

趙參魯老臉陰晴不定,國朝正想方設法解決掉西南土司大患,這個義軍首領陳瀚倒好,還想在海上當土皇帝,國朝豈會准許,一臉不滿道:“東番一直以來都是國朝海疆,豈能冊封宣慰司管理,此斷然不行。”

劉慶隨即問道:“朝廷可有意接納我義軍歸順”

“國朝當然有意接納義軍歸順”趙參魯見對方已有轉圜餘地,當即道:“吾可以代爲上奏朝廷冊封義軍首領陳瀚官職,陳瀚當率義軍協助國朝剿滅海盜倭寇。”

劉慶又問道:“東番已在我家主公控制之下,東番需由我義軍自行管理,否則我家主公不會再與朝廷接觸。”

“我這就回東番如實向我家主公稟明”劉慶朝着趙參魯躬身一禮告退:“告辭”

趙參魯見對方來去匆匆,根本不想久留,戒心甚重啊。

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二零三章 爪哇椰城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四三五章 問鼎中原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三十五章 島原落城第四零四章 海外捷報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二六零章 九州風雨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一七七章 舟山海戰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三十六章 軍火商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一六六章 占城自立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二二章 惠山之戰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二零五章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一五八章 大耳窿第一四一章 策反海盜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三十六章 軍火商
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二零三章 爪哇椰城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四三五章 問鼎中原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三十五章 島原落城第四零四章 海外捷報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二六零章 九州風雨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一七七章 舟山海戰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三十六章 軍火商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一六六章 占城自立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二二章 惠山之戰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二零五章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四零九章 大戰來臨第一八三章 杭州城下第一五八章 大耳窿第一四一章 策反海盜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三十六章 軍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