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

唐伯虎看到現場的氣氛有些悲壯於是笑了笑轉換話題說道“皇上您怎麼會和比利一起來的呀?”

朱玉剛從激動中清醒過來說道“朕在宮中不見你們過來怕你們有事於是就到了伯安府上正好碰見了比利先生聽他說起你和伯安都在軍營中朕就讓他帶了我們過來看看新鮮沒想到途中還遇見了武姑娘今天收穫真是不淺啊!”

武玉清一聽這話臉色一紅急忙低下頭去這一幕卻被唐伯虎看在眼裡他打趣道“皇上有武姑娘陪伴在身邊以她如此厲害的武藝恐怕陳公公要失業了呵呵!”

陳其武打着哈哈道“那是那是奴才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了。”

武玉清見二人開她玩笑不禁有些惱火但是皇上在眼前又發作不得於是冷冷的說道“我只是爲報恩而來並非你們所想象的那樣希望你們不要想歪了。”

Wшw_тTk дn_C ○

朱玉剛怕他們再糾纏下去說個沒完沒了於是正色道“朕這幾日和伯習外語真是獲益非淺啊原來世界的精彩超乎我們的想象。”朱玉剛不敢說出自己早就知道了地球上有五大州、七大洋怕惹人懷疑因此假借比利之口說出自己對航海的認識。

“比利說這個世界上並非只有大明一個國家而是有許許多多我們未曾聽說過的過家。大明其實只是其中地一個我們所居住的地方叫做地球大明就在這個地球的東方太陽就是從地球的東方升起的。一路看”

朱玉剛看了一眼衆人驚訝地表情得意的繼續說道“浩瀚的海洋將許多國家分割開來。比利的國家就在大海地那邊每個國家因爲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風俗、語言、人種、物產、制度等等都不盡相同就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樣。比利就和我們漢族人長得不一樣說的話也不同。”

“皇上那麼爲什麼要航海呢?難道就像比利那樣只是爲了得到一紙國書嗎?”唐伯虎不解的問道他雖然是個聰明人但是因爲他所處的時代還是封建社會所以他的觀念也侷限在那個時代。

“呵呵伯虎問得好比利說是來遞交國書難道你以爲他真的僅僅是來遞交國書的嗎?”朱玉剛指了指比利。

唐伯虎疑惑地望了望比利比利這一陣和大家相處下來。彼此間也熟悉了不少早就沒有了開始的那種隔閡而且他天資聰穎會了漢語聽到皇帝說他於是呵呵笑道“我們的國王陛下除了命我來遞交國書和大明建立正常的國是關係當然還想和大明建立貿易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使雙方互相繁榮、昌盛。”

唐伯虎終於明白過來了。他指着比利嗔怒道“原來是這樣你怎麼不明說呢?”

朱玉剛笑道“伯虎不要生氣比利只是在等待時機只要他正式遞交了國書和大明建立了正常的國是關係他一定會提出來的。十六”

唐伯虎恍然大悟但是仍然疑惑的問道“那爲什麼要和他們進行什麼貿易、科技交流啊我中華民族乃泱泱大國。物產豐富、資源充足、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啊?”

朱玉剛耐心的解釋道“正因爲物產豐富、資源充足、所以就要將那些多餘地東西拿出來去和別的國家交換一些本國並不具備的東西呀不然也是浪費!朕作這樣一個比喻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國家那麼現在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就是一個村鎮我們大明就是其中的一個大明盛產其他村鎮所沒有的刺繡、絲綢、茶葉等一些物品。而其他村莊所有的香料、特產也是大明所沒有的。如果能夠交換就能各取所需。互相得到所求從而得到發展淺顯一點地說就是將這兒燕山腳下的一個小村子和其他村莊隔絕開來大家想象一下它能生存下去嗎?即使能夠生存那兒的生活水平也只會是倒退的。”

朱玉剛這麼一說在場的人都明白了臉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王陽明說道“臣雖然老了思想也許跟不上時代地潮流但是也能明白皇上說地非常在理臣皇上的想法。”

朱玉剛舉起雙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問王陽明道“伯安這兒你年紀最大你知道當初鄭和下西洋地真實目的嗎?”

王陽明一愣似乎沒有意料到朱玉剛會問這個問題他思索了片刻回答道“鄭和下西洋是成祖時候的事了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時間了具體的目的是什麼恐怕後人已經無法得知因爲檔案中並沒有具體記載而是含糊的一筆帶過了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啊.不過鄭和七下西洋走過很多地方將我中華民族的威名遠遠的撒播出去並且樹立了我華人在世界上的威名並且加深了和當地一些國家的交流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至於其中的功過是非恐怕只有留待後人來評說了。”王陽明說到這兒長長的嘆了口氣似乎在爲其中留下的遺憾感到可惜是啊要是鄭和的航海活動一直持續下去那麼現在的大明還會是這個樣子嗎?

朱玉剛繼續追問道“那麼後來爲什麼又不繼續進行這樣的航海活動了呢?”

王陽明又嘆了口氣說道“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當然最主要的是進行這樣規模巨大的航海活動是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的當時成祖時期國家強盛完全能夠提供這樣巨大的物資設備而且鄭和也得到了成祖的高度信任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朝廷拿不出那麼多的銀子來支付了而且換了皇帝又看不到進行這樣的活動所帶來的明顯的收益加之想鄭和那樣傑出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國家即使有那份心思也沒人敢出海去所以到了後來就沒人敢再提起了真是可惜啊!”

朱玉剛猛的擊掌說道“朕今天宣佈在不久的將來你們又將看到大明的船隻將再一次航行在大海上再一次向世界宣佈大明又回到了世界的懷抱!”

王陽明等人驚呆了他顫抖着問道“皇上你真的要這麼做嗎?這可不是小事!”

朱玉剛點點頭鄭重其事的說道“朕已經考慮的很清楚了要想讓大明強大起來就必須走出去多和世界其他國家聯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技術取長補短這樣才能發展壯大。當然現在國家的實力還不足以進行但是我們要時刻爲這一壯舉而做好準備!”

王陽明等人也被朱玉剛的情緒感染了都紛紛表態道“臣等願爲皇上效力揚我大明國威!”

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比利也激動的站起了身走的朱玉剛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說道“感謝大明帝國的皇帝陛下對我國的優待您的決定是非常英明而又偉大的我代表葡萄牙歡迎貴國的來訪同時從私人方面來講我也願意盡我的一份力量來幫助皇帝陛下完成您的心願以謝謝您對我多日來的關照和幫助。”

“哦你能提供什麼樣的幫助呢?”朱玉剛驚喜的問道他差點把比利忽略了要想出海這個人可是大有用處的。

“陛下我曾經去過許多國家而且在海上也有多年對海上的航線也比較熟悉並且熟悉那些國家的風土人情、地貌我想如果將這些東西字記載下來那麼對將來的大明艦隊一定是非常有用處的不知皇帝陛下以爲如何?”比利小心的說道。

“好非常好!朕非常贊成!”朱玉剛大喜過望這樣一來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了也許參照他的記載能夠繪出一張航海圖來呢!他沉吟道“那好朕就命唐伯虎協助你完成這項任務他會你們的語言相信你們一定可以很好的合作的如果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朕一定滿足你!”

“謝謝皇帝陛下我會盡快完成它的!”比利保證道。

“皇上請您放心伯虎一定不辜負您的重託!”唐伯虎見朱玉剛將如此重要的事託付給他感到萬分激動。

王陽明道“皇上臣能爲此事做點什麼呢?”原來他見到兩個年輕人如此充滿激情不禁也有點躍躍欲試。

“對對皇上還有我呢?”武玉清也急忙插嘴道。

朱玉剛見衆人如此熱烈不由得微微一笑說道“伯安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將兵練好然後朕還有重任要委託於你。”接着他又看了武玉清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至於你嘛朕自然也會安排不過不是現在你暫時就跟隨朕左右吧。”

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十五章 風流唐寅(上)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章 脣槍舌戰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二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八章 貪官現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九章 中計(下)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
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二十三章 會師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十七章 聲色誤國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二十章 會師安慶(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十五章 風流唐寅(上)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二十六章 大戰鄱陽湖(下)第十六章 風流唐寅(下)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章 脣槍舌戰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二十九章 九江稱帝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二章 閱兵儀式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五章 再起風波第十四章 寧王造反第八章 正德選美第三十章 權監伏首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四章 明爭暗鬥第十一章 憐香之痛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章 三千佳麗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五章 大鬧何府(下)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七章 中計(上)第二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八章 貪官現形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四章 新式軍校第六章 神秘樂工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章 羣起而攻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十八章 居心叵測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八章 春滿堂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九章 中計(下)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八章 大明軍威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四章 陰謀(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一章 宮中八虎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六章 皇帝出馬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九章 垂死掙扎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十一章 朱寧伏誅(中)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章 幕後黑手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一章 塞外警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七章 先鋒遇阻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