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美味海鮮

天津。

夕陽漸漸地落下,熱鬧、忙碌了一整天的天津也總算是慢慢的安靜下來。

一個個工地這裡,勞累了一天的災民們領着一條條大海魚有說有笑的往自己臨時棲身的家走去。

一天辛苦的勞作換來了十斤的魚,今天因爲前往朝鮮的船隊返回,帶回來五百萬斤大米,所以劉晉又額外給每個人多發了二兩大米。

吃魚肉雖然不至於餓死,但是天天吃魚肉,大家早就已經吃膩了,甚至於看到了這魚肉都想要吐,但是沒有辦法,現在是災荒的年代,糧食的價格已經到天上去了,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還是有肉吃。

現在有了額外的二兩大米,省着吃,用來熬粥的話,一家人也是能夠吃上幾天的,也算是能夠換下口味。

天津城的內外都冒起了裊裊炊煙,空氣之中都飄蕩着一陣陣的魚香,當然對於一直在天津這邊的人來說,這些魚香聞起來就不僅僅沒有絲毫的香味,反而會有種反胃的感覺。

沒有辦法,長期吃魚肉,天津這邊的人早就已經吃膩了。

不過對於剛剛來天津沒多久的李東陽、周經、張懋等人來說,這魚香就非常的誘人了,特別是此時他們三個來到了劉晉家,劉晉爲了招待他們,更是親自下廚,準備了一桌子的豐盛海鮮招待他們。

“最後一道菜了,藍鰭金槍魚生魚片,最頂級的海鮮,絕對不容錯過。”

劉晉端着一盤子生魚片走了進來笑着說道。

李東陽看了看劉晉,再看了看一桌子的美味,清蒸石斑魚、蒜蓉粉絲扇貝、爆炒辣螺肉、酸筍響螺片、清蒸膏蟹、油炸大龍蝦、蝴蝶海蔘羹、三絲燴魚肚…..

儘管他們三個也算是吃遍了山珍海味,但是看着眼前一桌子的美味,依然也是忍不住咽口水,來自後世的劉晉,算是一個比較熱愛美食的人,也喜歡自己轉眼美食,所以也是能夠做一手還算不錯的菜。

“李公,周公、張公,大家嚐嚐看。”

換了身衣服,洗涮了一番,劉晉也是笑着走了過來坐下,看到他們還在等自己,也是笑着示意大家嘗一嘗。

“一起來、一起來。”

幾人拿起筷子,互相笑着示意一番,各自開始架起一道菜細細的品嚐起來。

“嗯~”

李東陽夾的是清蒸石斑魚,石斑魚的肉質極其的鮮嫩,這野生的大石斑魚,絕對是頂級的美味,清蒸又是最能夠發揮食材本身極致鮮甜的做法。

魚肉入口,鮮甜之感瞬間就讓他眼睛一亮,細細的一番品嚐,頓時就忍不住接連下筷。

“美味佳餚啊~”

“這是什麼魚?”

李東陽一連吃了幾口,接着仔細的看了看盤子中的石斑魚問道。

“這是石斑魚,這石斑魚一般都是生活在海中的礁石、珊瑚區域,肉質極其的鮮美,堅實、細膩,同樣又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非常適合上了年紀的人食用。”

劉晉笑着給李東陽介紹起來。

“石斑魚?”

“嗯,這味道確實是非常的鮮美,比起我曾經吃過的桂魚還要更美味,而且它的刺極少,肉質更加的緊實。”

李東陽聽完,也是點點頭,接着又拿起筷子吃了兩口。

“我這道菜也是非常的不錯,這一片、一片的是什麼肉?”

“非常鮮美不說,這肉質也是極爲的爽脆,很有嚼勁。”

周經對着身邊爆炒響螺片問道。

“這是響螺肉片,響螺是大海之中常見的一種螺,個頭非常大,肉質極其的鮮美。”

劉晉笑着給他說道。

“好吃、好吃,小子,早知道你怎麼會做菜,我就應該天天到你家裡來。”

另一邊,張懋正在大快朵頤,他本身就是一個饕鬄客,喜歡美食,幾乎吃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酒樓,連拿着小攤、小販之類的,他也沒有錯過,幾乎都嚐遍了。

現在嚐到了劉晉用各種各樣海鮮做出來的海鮮大餐,整個人都是胃口大開,已經有點不顧形象了,正在大口、大口的吃着。

對此,周經和李東陽兩人則是笑了笑,似乎早就已經司空見慣了,認識張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就知道他是一個饕餮,遇到美食就停不下來。

“哈哈,其實這並不是我的手藝有多好,而是這食材本身就是最頂級的食材,所以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法就能夠展現出它們極致的美味。”

“你看這個石斑魚是用清蒸的,這大蝦是白灼的,大龍蝦也是油炸的,這膏蟹也都是清蒸的,這些菜的烹飪方法都極爲簡單,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方法和技巧。”

劉晉笑了笑搖搖頭說道。

“大海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它不僅僅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它更是擁有無窮無盡的食物,眼前這一桌子也不過是大海之中極其微不足道的一點而已,還有更多、更多的美味等着我們去品嚐。”

劉晉請客吃飯自然不是簡單的請客吃飯,而是要讓這些朝中重臣嘗一嘗這海鮮的味道,只有親自看到的、感受到的,才能夠知道這海洋所帶來的好處。

他們三個人在天津這裡看到海洋所帶來的龐大食物,同時又看到了海貿所帶來的巨大利潤和收益,現在劉晉又讓他們品嚐海鮮的極致鮮美。

劉晉相信,如果他們真的是如同歷史書上所寫的是正直之臣,是賢能之臣,是爲國爲社稷鞠躬盡瘁的人,他們就應該能夠看到這海洋對於大明的重要性,相信他們在開海禁方面肯定會站到自己這一邊。

這三個人,張懋算是武將勳貴的代表,雖然武將勳貴現在沒有什麼話語權,沒有多少實權,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影響力,悄悄相反,武將勳貴們因爲世代互相聯姻,早就已經盤根錯節,彼此形成了巨大利益共同體。

一旦有人觸動武將勳貴們的利益,他們也是會毫不猶豫的聯手反擊,在朝中也好,在朝外也罷,在幾乎各個領域都少不了這些武將勳貴們的勢力。

李東陽算是南方士林的代表,儘管他老家離江南地區有點遠,但因爲位高權重,所以江南地區的士林也是自動將他劃入其中,和謝遷算是南方士林在朝中的頂樑柱了。

如果他也能夠支持開海禁的話,以他的巨大影響力,能夠讓阻力最大的南方士林出現裂痕,減少南方士林的反對聲。

至於周經,他是北方人,和劉健算是北方士林的代表人物了,同樣位高權重。

北方的士紳大家族在海洋之中的獲利很少,這開海禁並不會觸犯他們的利益,相反這海禁一旦解開,北直隸、山東也是可以出海,這北方士紳、大家族也同樣可以收益,算是比較容易爭取的支持力量。

只要能夠爭取了這三個人的支持,再加上劉晉已經讓弘治皇帝、朱厚照嚐到了這海洋所帶來巨大利益,有了最強有力的支持,劉晉相信,這開海禁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是啊!”

“這海洋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寶藏,這一次來天津一趟,算是大開眼界。”

聽到劉晉的話,周經放下手中的筷子,也是跟着感嘆道。

“確實是大開眼界,讓人感慨萬千。”

李東陽想了想也同樣長長的感嘆,來天津受到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來,來,說那麼多做什麼,喝酒、喝酒~”

張懋看了看劉晉,再看看李東陽和周經,眼珠子一轉,似乎明白了什麼,卻是裝着粗魯的給人倒酒,吆喝着一起喝酒。

“對,對,有美味佳餚,豈能沒有美酒。”

劉晉也是笑着舉起了手中的玻璃酒杯。

第646章,必須爭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721章,迅速風靡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206章,海魚進京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338章,誰會贏?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60章,拖網捕魚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2254章 ,頭疼的老王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532章,涼涼了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566章,炒作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668章,大淞滬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1257章,大西安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73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速度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738章,科提王國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40章,一鏡難求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333章,金湖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252章,火爆銷售‘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7章,精煉鹽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634章,牛耕田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2209章,賺翻了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251章,選房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373章,天津聚會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780章,聖人之心
第646章,必須爭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721章,迅速風靡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206章,海魚進京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338章,誰會贏?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60章,拖網捕魚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2254章 ,頭疼的老王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532章,涼涼了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566章,炒作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314章,搶手的貨物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668章,大淞滬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1257章,大西安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73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速度第2110章,要多養羊纔有錢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738章,科提王國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40章,一鏡難求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333章,金湖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252章,火爆銷售‘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7章,精煉鹽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634章,牛耕田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2209章,賺翻了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251章,選房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373章,天津聚會第493章,先打再說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780章,聖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