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

戴維先生所出的主意有一些是照本宣科,來自於法國紅衣主教黎塞留的主意,當時東南軍大員洪煕官率艦隊到達法國時,年邁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幫洪煕官對付土耳其人而出了不少真知灼見,後來華人驗證時,發現幾乎都能夠派上用場。

黎塞留不懷好意,想禍水東引,挑動華人去戰土耳其人,讓他們兩敗懼傷。

他並不認爲華人能夠戰勝土耳其人,更不會想到華人能夠席捲歐羅巴,如果他知道未來的話,會不會爲他的話而後悔呢?

當天陳德、洪煕官與戴維先生幹到深夜,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頗具可行性的作戰計劃---倒不能貪天功爲已有,先前總參謀部已有預案!

戰時指揮作戰,閒時規劃作戰,參謀人員永無停息!

調動哪裡的將領、兵力、民工,需要多少數量,糧草,物資、銀錢等等,整個參謀部都爲此而忙碌,不能隨便得出一個數字,要經過詳細的計算,例如開羅城現在城高六米,要加高到十二米,建雙層,則要多少磚石水泥,多少人力和畜力,不是空口無憑,而是言之有理。

等計算出來,加以驗算,形成計劃,就按計劃撥出人財物!

其他的都是如此,終於到了關鍵的一步。

“此戰關係重大,糧臺之事,交給我吧!”陳德高風亮節地道。

糧臺,就是後勤事務,這是滅國之戰,動用的軍費、物資無數,而且勞師遠征,後勤事務千頭萬緒,陳德任職,他是東南國臺灣起家的老資格,他一任職大家就放輕鬆了。

主將?

甘輝與戴維先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終甘輝道:“就拜託戴維先生了!”

戴維先生這回當仁不讓,拱手道:“謝了!”

東南國通過成立軍校,解決了中低級軍官不足的問題,訓練士兵更不在話下。

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軍官階層壯大,實際上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職業軍團團。

將官不缺,缺的是帥才。

東南國能夠統率大軍馳騁疆場的人不過兩掌之數,顏常武當然行,還有陳德、洪煕官、斯托姆、甘輝、戴維先生,加起來還真的不到十個。

再仔細點一點,陳德、洪煕官、斯托姆擅長海軍作戰,顏常武也是海軍作戰的好手,不過他對於軍隊統御力超高,有極強的加成,加上衆多高參,指揮陸戰應該不在話下。

甘輝和戴維先生嚴格來說不能算得上是一個好的陸戰帥才,畢竟他們打的陸戰還是少,戰績拿不出手。

倒是大明還是有些人能打的,例如孫傳庭,牛人哪,俘虜闖王高迎祥,送北京斬之!孫傳庭接連擊敗李自成、張獻忠,卻因內鬥被投入死牢裡--該點,就連楊鶯兒一個婦人遇上已方海軍上將陳德兵敗時也都知道不能在戰爭時擅動大將,以免招致貳師之禍,捉崇禎皇帝遜B了。

等到無兵無將時才放出來叫他去對付大勢已成的李自成,傳庭死,前明亦亡。

還有楊嗣昌,對付農民軍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方法,主張與清廷議和,有能力的!

盧象升也是帥才,將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都輪了一遍,大戰清軍,要不是自己人捅刀子,他也敗不了!

就連洪承疇,別小看他,也比顏常武、甘輝、戴維等人打得陸戰多,可惜崇禎皇帝不能知人善任,兼且耳根子軟亂聽人言,否則用好了上述四帥,前明只怕想亡都難,哪輪到顏氏入主大陸。

而在東南國,最終不得不矮個撥高佬,提議戴維先生擔綱爲帥,負責對埃及之事。

甘輝相讓並不懊悔,很可能對歐洲的最後一戰,那將是他爲主帥了!

無論如何,戴維先生不會擔任歐洲戰事的主帥,他雖然是歸化的紅毛番,但做人也有底線,若在他的主持下,把歐洲殺得無邊血腥,仿宋張弘範滅宋在此來個英國戴維滅英國在此,對於熟讀中國歷史的戴維先生是不可接受的。

他們這邊忙碌着,初稿很快上到了東南國軍委辦公室,得顏常武組織軍委成員們審覈後,着有關部門不大張旗鼓地開展工作,調動軍隊、組織資金、運輸物資,從大明到東南亞,從東南亞到印度、西亞,戰爭機器高速地運轉起來!

各家公司的老闆們驚奇地發現訂單激增,需要的東西是海量的!

火槍,包括了長槍、噴子、手槍;

大炮,6磅、12磅、18磅的行軍炮、大口徑蛤蟆臼炮。

僅這兩項,就帶動了採礦、運輸、治煉、鑄造等諸多領域的人,大家一起發財。

更有不計其數的火藥!

一旦打起來,火藥化煙而去,那就是黃金萬兩!

尤其是東南軍訂下了以火力壓制土耳其人的策略,火力從何來?

全靠火器,而沒有火藥的槍支不過是燒火棍罷了。

還有帳篷、軍被、軍服、軍靴、裝甲、頭盔、藥品、工兵裝備、望遠鏡、士兵口糧等等,例如一條皮帶值不了幾個錢,但幾十萬人用的皮帶以及皮包,就可以帶旺一個產業鏈!

包括牛隻養殖,飼料、製革業、銷售運輸行業等。

士兵口糧,種類忒夠多,有米、面、餅乾、乾肉、果醬、糖果、茶葉以及海的牲畜家禽等等,不是個小數目。

還有重要的騎兵、運輸用到的馬、驢和吃的肉牛等,有的從遙遠的土澳大陸那裡運來,有的乾脆在印度那裡飼養、人員在那裡進行適應性的訓練等等。

從東邊的土澳大陸到西邊的亞丁港,所有的軍人都被動員起來了,調動、訓練,海域上船來船往,物資裝了卸、卸了裝,忙碌無比。

馬六甲海峽的燈塔大放光明,夜航海船絡繹不絕,港口人員每晚加班。

錢如倒水般地流出來,顏常武雖然好戰,但他有度,那就是以國庫開支來開銷軍費,不夠花,那就發行國債來應付軍費支出,而不是搜刮民間。

譬如軍部購買藥品,不給錢,打白條,那就是搜刮民間了。

這樣的事情,直接由總理大臣陳衷紀進行處理,他雖是海盜出身,卻也愛惜羽毛,關心社會穩定,斷斷乎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把監督事務交給他是可以放心的。

建設軍營,訓練軍隊、民兵、支前民工,事情千頭萬緒,官員們來來去去地去檢查、監督,實在忙碌,有好些人病倒,甚至有人是累死的!

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219節Show實力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597節 航行中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2169章 不能停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839節 剃鬚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2185章 直落(三)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24節爾虞我詐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1446節 硬剛(二)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735節 大戰前奏
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219節Show實力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597節 航行中第845節 旭日港的夜火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2169章 不能停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284節 從軍記之女學霸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353節 出其不意的刺殺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839節 剃鬚第1609節 唯我中國,萬世長存!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575節 雪茄老祖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2185章 直落(三)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24節爾虞我詐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1446節 硬剛(二)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359節 無恥倭人,爺早防着你了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1735節 大戰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