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

華人如此大規模地對埃及用兵,進攻的是當時的強國奧斯曼帝國,自然得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否則你吃飽了沒事做,去惹隔壁家強壯的鄰居,你家裡人都不會支持你咧。

於是東南國,這個海上中華的歷史書上記載着當時發生的一件有趣事情,即“大神神像事件”。

就在開戰前的上一年,離下一年華人春節還有三個月,波斯灣,土耳其轄下的法奧港城,處於一片繁忙狀態。

檣桅如林,船來如鯽,城內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這裡有足足八個碼頭,碼頭上貨物堆積如山,白天忙活,晚上也不消停,甚至豎起了華人那樣的高大的反射式燈塔,使用燈油點亮,利用鏡面把燈光反射出去,照耀在碼頭上以方便上人下人,裝運貨物。

那個時代海上行駛的是木板船,船體脆弱,安全性差---曾經紅毛番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哥德堡號貨船從哥德堡啓航,前往遙遠的東方貿易,它戰勝好望角的驚濤駭浪,打退了兇殘的海盜,從東方滿載而歸,返回哥德堡,結果在駛進港口時,意外沉沒!

哪怕是夜半到港,儘可能地讓人員上岸,貨物落袋平安,不要人貨呆在船上,陸地永遠比船隻要安全。

人員上落,貨物卸了裝,裝了卸,沒完沒了,日夜不停,喧譁的聲音讓港城熱鬧得象一隻巨大的蜂巢般,即使在最深夜,一些碼頭依舊是人氣高漲,燈火通明,這裡有三個夜班碼頭,幾乎是全年無休。

這座城市超乎人們想象力的異常繁華!

法奧港口太重要了!

它位於波斯灣西北端,法奧半島東南側、阿拉伯河河口南岸,是波斯灣地區一個具有戰略地位的港口城市,成爲奧斯曼帝國通往波斯灣的咽喉。

阿拉伯河---由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匯流而成,當然,那裡還沒有伊拉克國,歸屬奧斯曼帝國管轄,是帝國的糧庫!

水資源對於奧斯曼帝國極爲重要,它控制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地盤,疆域雖廣,但非洲轄地荒漠居多,只得一個埃及象樣。

而在歐洲的轄地,好聽不中看,與紅毛番連年的戰爭,導致那裡民不聊生,民衆服軍役、勞役苦矣,地多有撂荒,無甚收成。

亞洲部分,土耳其本土多山地,波斯高原一聽名字就知道是麻煩,高加索也以山地聞名,數來數去只得敘利亞和兩河流域頂用。

埃及和伊拉克之所以夠格成爲帝國糧倉,正是由於它們有河流,這其中,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可以實現河海聯運,海船運輸來的貨物,通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河運系統,把貨物分發到帝國各地,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起源正是土耳其!

船運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戰勝陸上運輸,千里運糧,十不存一,大多數的糧食都給運輸者吃光,而船運則能夠留存大半的糧食。

法奧港口每年的貿易額過千萬銀元,因此奧斯曼帝國在法奧港口設立了海關,收取豐厚的貿易稅。

大量的貨物尤其是中華貨物都在此完稅,再換上河船,逆河而上,轉運各地,有的較小的海船,甚至可以開到兩河上游。

來往船隻種類匯聚了世界上各個船型,有西式的軟帆船、中式的硬帆船照樣大行其道,還有阿拉伯的三角帆船,大量的河船,那是槳帆兩用。

港城內魚龍混雜,除了正宗的土耳其人,還有大量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又有細分,哪怕同一宗教,穿同樣的衣服,講不同語言的人比比皆是,以及華人、紅毛番、印度人、黑人,還有中華小跟班八國海商等等。

最受尊重的是華人,他們所到之處,都被奉若上賓。

沒辦法不尊重他們,他們是財神爺,帶刀的財神爺!

兩中華的領袖顏常武鼓勵民衆發家致富,極大地促進華人對外貿易,華人的貨物種類多量大質優價廉,他們打跑了控制印度洋海貿的紅毛番之後,與奧斯曼帝國直接貿易,現在就連奧斯曼帝國一些過得去的階級民衆都有白糖可用茶可喝,就連窮苦百姓也能喝上劣質茶!

紅毛番與土耳其人都不是善茬,紅毛番是海盜出身,土耳其人則以刀劍傳道,信我者上天堂,不信我者就下地獄,如果華人稍一軟弱,沒有常年在波斯灣遊弋的炮艦,華人就會被土耳其人象割韭菜般收割!

如在呂宋的華人,要是沒有顏常武的炮艦,本應該發生多次的西班牙屠殺華人事件……

風帆時期,海邊討活的民衆都有一種兼職海盜的衝動,畢竟幹海盜這一行,無本生意,殺人放火金腰帶。

哪一個海邊國家都不會例外,紅毛番是海盜出身、西亞海盜多如牛毛、別看黑人不咋地,同樣也有海盜,就連信大神的印度人中間有海盜,至於華人,現在海上中華的領袖顏常武是組合裡龍頭老大洗白白,他最重要的總理大臣陳衷紀是個老資格的海盜,在組合裡手執白紙扇,被人稱爲“先生”。

從東南亞到西亞的海途成爲黃金水道,上下其手的人不計其數,有持牌強盜---就是奧斯曼帝國的官員,他們明正言順地代表國家伸手要錢,嗯,你的貨物想早點上岸不?除了國家稅收,花點小小的費用,包你稱心如意!

土耳其官員們熟練地用拇指搓弄着食指和中指,這個國際通用手勢是人都明白的。

如果不給?

OK,那麼請耐心等待,我們會安排嘀,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幾時?不知道!

華人在海上雖強,但到人家地頭,該給的滋潤費還得照給不誤,用來收買官員,打通關節。

也有非法海盜,奧斯曼帝國官員名義上是地主,但在那個年代,離開城門就是荒山野嶺的,天知道有多少海盜!

土耳其人就是收稅,既沒教化,也沒管治---管治的標準是你不造反就行。

所以,西亞陸上是土耳其人稱雄,海上則是華人當道,華人武裝押運,經常炮艦出動爲商船船隊護航,孤零零的華人船隻也不容欺負,華人組建了海上民兵,遠航的船隻不做足武裝準備,是不容許出航的。

華人官府管地管海管子民,海船想省錢都辦不到,他們出航要有“適航證”,條款不少,比如防火措施,防海盜措施等都要做足足,遇到海盜,則以槍炮迎敵,不再是花錢買平安。

如此波斯灣的民衆,時有與華人交火的事件,華人甚至追殺上岸,要不直接殺,要不就是動用亡命之徒,完成事情後由那些收了錢的那些土耳其官員中堅定的愛國者負責擺平。

誰惹了華人乃至於中華小跟班,華人是不客氣的!

說起來華人行中庸之道,遇事不興爭端,往往喜歡花錢買平安。

但華人領袖顏常武,是不能容許發生這樣的事情,這關係到他的臉面,怎麼可能他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武裝,他的子民要向海盜交過路費?

想都別想!

土耳其貪官污吏也就罷了,畢竟軍艦不能上岸,但在海里,是我們華人說了算!

在法澳港城,華人因爲有財有勢而受人尊重,但是,不是人人喜歡華人,即使是有錢給他們花用,那些人是既要收錢,還要交錢的人做孫子,他們當爺,比起法澳港城裡那些收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官員們,更令人不齒。

問題是,那些人手裡有權,這不,他們運作之下,由伊斯坦布爾---土雞國首都,派出了一個高級檢查團到法澳港城檢查那些非法勾當,讓港內內的桑賈克貝伊大人法里斯陷入了深深的煩悶中!

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461節 老傢伙第1828節 荷蘭艦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740節 進徐州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6節日程表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708節 爭房第50節樂與苦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220節老熊失手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849節 史鄉長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61節追殺敵船第1591節 好籤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53節造船(二)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784節 集郵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
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139節 掩耳盜鈴的奧斯曼人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683節 二大印第安人戰利品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461節 老傢伙第1828節 荷蘭艦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740節 進徐州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6節日程表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708節 爭房第50節樂與苦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358節 下關不是關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077節 帥得過分的卡薩維拉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220節老熊失手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849節 史鄉長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660節 天津保衛戰之殺殺殺第1459節 都在演戲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705節 甲申之變(一)第61節追殺敵船第1591節 好籤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53節造船(二)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78節海峽兩岸的戰備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784節 集郵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