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

很“幸運”地,雷德少尉率領的那個排就駐紮在文萊王宮正殿裡,他接到的命令是秋毫無犯,不得碰觸正殿上的東西,不得搞破壞。

豈料現在接到這樣的命令,指揮官錢世平上尉指指一個很好的位置,向雷德少尉說道:“那裡很不錯!你去給兄弟們做個示範!”

“啊!”雷德少尉一看,那是王座!

這可是軍令!

軍令如山倒,神驚鬼都怕,哪怕是命令你邁步走進一條充滿鱷魚的河流,你都得執行!

於是雷德執行命令,完成了一項驚天之舉:在王座上拉了一大陀散發着臭氣的東西!

……

東南軍官兵盡情地釋放了肚子裡的存貨,精神愉快地撤離文萊城,在城郊駐紮。

這段經歷可以讓他們說上許久了,回去有得吹牛:“你們說你們到此一遊算什麼,想當年,我在他們大王的龍牀上拉了一泡**!”

文萊人重新進入城市,聞到的是到處臭氣熏天,他們那些最美好的地方,最莊嚴的場所,盡被侮辱,被褻瀆了!

素丹阿丹賈裡魯阿巴回到王宮裡,哪怕裡面動用了再多的人力,用了不知道多少的水,塗抹了多少的香料,依舊依稀嗅到陣陣臭味!

他涵養再好,也氣得臉色鐵青!

打臉,打臉,對方是赤果果地打他的臉!嚴重地羞辱了他!

他的尊嚴,王室的尊嚴被盡情地踐踏,今後說什麼都不靈了!

尤其是他看到了一些奴隸的表情,非常的奇怪,似笑非笑的樣子,他惱火得喝令將兩個露出那種笑臉的奴隸拉出去活活打死!

素丹很憤怒,所以要殺人!

以前他是一個寬容的君主,但現在大有怒火燒盡九重天之勢。

至尊的爲人處事標準與常人不同,面子要緊,如果他驅動軍隊打仗,死上成千上萬人都無損他的榮光,但就是那麼一陀的米田共,讓他不顧一切地下令,找尋東南軍作戰,以他們的鮮血去洗刷他們給他帶來的恥辱!

所有的大臣武將們一致響應,他們的心幾乎氣爆了!

一些急着回家的他們一進家門,幾乎都給薰壞了,嘔着出來。

對方什麼都沒動他們的東西,就是噁心他們,到處亂拉東西,甚至米缸都變成了米田共缸,一打開米缸蓋,那股酸爽的氣味,白米中黑呼呼的東西,景緻太美,無法描述。

是可忍,孰不可忍,太噁心了,太過分了,太缺德了,戰戰戰!

……

戰場彤雲密佈,象要下雨的樣子,或許文萊人想利用這樣的機會來對付華人軍隊的火器吧。

但是華人的能耐實在是沒得說,三下五除二,他們搭起了大量的木棚,就算不能夠把火槍兵給掩護住,至少三十六門六磅炮沒有問題。

進攻的文萊軍至少一萬人,旗幟飄揚,滿滿當當地鋪滿了城北地區。

文萊軍擺在最前面的是最廉價的長矛兵,他們幾乎果露着身體,手裡拿的就一把矛和盾,盾牌也不是很堅實的那種,看似很薄。

大概有四千人,亂糟糟地不成隊列。

後面纔是精銳部隊,兩端展開了火繩槍兵和輕型火炮,一邊一千,至少有二千人!

以一個方陣五百人來算,就有四個方陣,還是挺厚實的。

文萊人接近呂宋,因爲強盛,各紅毛番都給面子,他們購買了不少的火繩槍還有十二門六磅炮,以大量的人力,把火炮拖來作戰。

火繩兵還有不少的奴隸,一些奴隸甚至是黑人,他們負責爲主人背火藥子彈帶,還有爲主人捧火,方便主人引燃火槍,換彈時也能打打下手,因此火器方陣看上去非常厚實。

中間是精銳的刀盾兵,他們手持雪亮砍刀或者阿拉伯式的彎刀,厚厚的木盾,許多人裝備鐵鏈子甲、扎甲或者皮甲,人數有上五千人,比起前面的長矛兵顯得更壯實一些。

刀盾兵真正是主力,要知道,東南亞生產力極爲落後,能夠讓五千人用金屬兵器和披甲是件不簡單的事情,至少東南軍經常遇到的土著沒幾個有此裝備的。

所以文萊軍能夠在在婆羅洲的土人堆裡脫穎而出,是有其獨到之處。

文萊王的王駕就在刀盾兵的中間,他沒有披甲,而是穿着風騷的金衫!

特製的純金衣服上衣是短袖襯衫狀,連同純金馬褲,重達十斤,是二十個工匠做了一整年,只有王家纔有這種能力。

爲了避免金子摩擦皮膚,工匠們還在衣服裡添加了一層薄衣衫。

他頭戴金冠,金光燦爛,穿金鞋,有如神祇降世,受到了文萊人的陣陣歡呼,士氣回覆!

騎着高頭大馬,在他身邊簇擁着許多的達官貴人,個個都是披金戴銀的,十分耀眼。

東南軍的主將周全斌在搭起的崗樓前通過望遠鏡觀察敵情,文萊王的金衣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領袖沒說錯,婆羅洲果然有不少的金子,這一趟沒白來!”

“要是能夠幹掉他,扒下他的金衣來,送進博物館裡,寫上勞資俘虜的名字,那勞資就出名啦!”周全斌貪婪地想道。

對於他來說,不要金不要銀,要的是名聲!

事實上,東南府顏大少懟上全世界,上層人物是堅定的支持者,他們除了有豐厚的物質利益回報,還有不菲的名聲回報,尤其是顏大少建立的“博物館”,每次征服的戰利品都往裡面放,顏大少說得清楚,這是傳世的!

也就是說只要顏家在,博物館也在,大家就與國同休了!

萬世流芳的事情,沒有誰能夠抵抗得住誘惑的,周全斌細忖破敵良策。

東南軍傳統優秀,作戰時以勝利爲第一,交由前線指揮官審時奪勢,確定對付敵人的戰術,勝利就給予指揮官重獎,失敗就要指揮官負責,給權力,也由不得指揮官推卸責任。

“報告!”作戰參謀叫道。

“什麼事?”周全斌問道。

“我們的側後翼都發現了敵人的部隊,且數量不少!”作戰參謀報告道。

東南軍臨海在城東立陣,敵方的部隊威脅我方的右翼和尾巴。

見周全斌的神色,作戰參謀趕快補充道:“至少有五千人!”

這個就是有組織和沒組織的區別,普通土著不敢抄東南軍的後路,而成建制的文萊軍則無此顧慮。

一旦雙方開戰,三路夾擊東南軍五千人,三倍兵力,你火槍部隊也不一定能夠頂得住!

“那就幹一票大的吧!”周全斌喃喃地道,叫作戰參謀道:“立即把團長們都叫過來!”

他要殺王!

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849節 史鄉長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846節 過關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849節 史鄉長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9節回老家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2191章 在閩南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124節刺客(二)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2199章 西洋人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332節 摸營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30節是戰是降?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
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437節 騎兵變水軍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831節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495節 大家都來玩玩具船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849節 史鄉長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846節 過關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79節海峽兩岸的計劃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388節 諸事順遂,公主不喜第1585節 賣祖宗的熱那亞人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849節 史鄉長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9節回老家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2191章 在閩南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822節 攻打盛京!第124節刺客(二)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2199章 西洋人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523節 有錢好辦事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86節勝利之後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2167章 曬着太陽吃冰淇淋是件很幸福的事!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332節 摸營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304節 關係很重要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30節是戰是降?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2164章 自行車發明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2170章 刁民就是多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2200章 贈別手書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2055節 原形畢露的包頭佬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