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節 新明的蒙古師

時爲四月,天山北路的山嶺上開滿了野花,紅的藍的藍的黃的都有,它們迎風招展,格外喜人。

一支雄壯的騎兵部隊正行進在野花叢中,看他們馬技嫺熟,裝備精良,人人帶甲,最差的是皮甲,很多人配備了鐵甲,他們的馬刀、弓箭一應俱全,還有長矛磨得錚亮,他們大多都很年輕,精力充沛地走着。

聽他們的口音,這是一支蒙古人的騎兵隊伍,越看就越覺得與衆不同。

以前蒙古人的騎兵是亂七八糟,自由而散漫,衣着形形色色,成羣結隊地順着路走着,都混在一起,攪在一起,大家自由自在地走着,隊形千奇百怪,亂七八糟!

有的人在唱歌,有的吵嘴,嚷鬧,謾罵,有的吃東西,有的人在喝酒,還有的人爬上了輜重車裡呼呼大睡。

這樣的隊伍進行在路上,誰也沒想到危險,沒想到敵人,指揮官也幾乎不管,如果誰要把這洪流似的人羣隨便組織一下,那簡直是吃飽了撐着沒事做。

現在則不同了,他們衣着整齊,行進有序,沒有亂插隊的現象,更沒有什麼吹牛B、喝酒和睡覺的現象。

前後左右都有斥侯,想偷襲這支部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這是一支經過了明軍教官調教過的漠西蒙古騎兵!

他們或許馬技不是最好的,馬術與箭術也不是一流的,但他們有紀律,沒有酒鬼!

明軍在漠西蒙古徵兵的時候,要求兵全部都是年輕人,不年輕的不要!

軍官雖然不一定是年輕人,但要求他們必須服從紀律,不能是酒鬼,否則也不會要。

經過這樣選出來的蒙古騎兵,再經過集訓調教,與以前的蒙古騎兵是截然不同。

他們的訓練很嚴格,尤其是紀律特別嚴厲,開除了很多人,更讓許多人受不了,而且軍營外也有人說怪話。

但是當軍餉發下來時,什麼話就少了。

蒙古騎兵部隊不按新兵只發少量津貼,他們統統按技術兵對待,因此收入待遇是不錯的,最低級的士兵也有二個銀元,一年就有二十四個銀元,吃飯免費,軍官則按軍銜有幾十和幾百個銀元,一下子就變有錢人了。

畢竟他們的騎射已經成熟,不用訓練就能夠派上用場,要訓練的只是他們的紀律與配合。

不僅如此,正如李定國說部隊的伙食相當好。

除了管飽有肉之外,還有糖、煙、酒、茶葉,統統免費!

一些蒙古人來軍營參觀,看到官兵每天喝茶,就說到:“你們過的是以前首領們過的日子!”

草原上沒有瓜菜吃,光吃肉容易拉屎不出,喝茶能解,但只有南人產茶,賣到草原上貴又少,許多牧民都不能愜意地喝茶。

這些蒙古年輕人倒是好運,能每天都喝茶,想喝就喝,

突然間,他們唱起了歌來,唱得雖然走調,但聽出了赫然是《精忠報國》。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起如霜……”

他們起勁地唱着,鬼哭狼嚎一般,盡情地揮灑着青春的活力,讓策馬走在隊伍中間的兩位指揮官聽得只覺得刺耳,不禁搖頭。

他們正是嘎勒丹拜和察罕,分別擔任這支部隊的主將與副將,領的是大明副總兵的待遇!

“他X的,還狼煙起,這狼煙不是我們蒙古人弄的嗎?江山北望,北望個啥,漢人北望望的是我們,我們北望,望的的西伯利亞的雪原,雪有什麼好望的!”嘎勒丹拜悻悻地道。

察罕連連點頭道:“聽起來真讓人暈,我們蒙古人居然唱《精忠報國》!想打誰?”

說起來太奇怪了,蒙古人大唱特唱《精忠報國》,要知道就是他們把漢人弄得要精忠報國的。

可是那幫蒙古小崽子們就喜歡唱!

前面鸞鈴響起,一小隊騎兵正往他們而來,嘎勒丹拜和察罕認出爲首的正是另一個副總兵賀曉天,是成都人,負責政治工作。

嘎勒丹拜和察罕已經很清楚政治軍官的份量,一定程度上他們相當於監軍,任務是把軍隊絕對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負責開展軍隊的政治學習,貫徹執行條令條令和其它法則制度,維護軍紀,保證部隊的團結穩定和集中統一,協同主將組織指揮作戰、訓練和重大任務的完成,作戰命令必須有他的副署纔能有效!

另外,這支騎兵部隊的宗教事務必須向賀曉天報告,他有權管轄宗教事務。

曾有些人不滿意政治軍官居然能管宗教事務?人有何德何能管神的事務?

他們吵起來,結果被賀曉天一番話懟得啞口無言,賀曉天問他們的是皇帝大還是活佛大?

“如果兩支軍隊分別中分別有皇帝和活佛,真要是開戰的話,正式一見面,這邊高聲喝喊:‘活佛在此,你們還不立即投降。’這邊喊到:‘哪個活佛不是皇上封的?皇帝在此,你們還不立即歸順。’只怕說時遲,那時快,活佛的軍隊還剩幾百人,其他都歸順了,活佛帶着幾百人倉皇逃跑了。”賀曉天皮笑肉不笑地對諸人道:“俺這番話中不中?(川話)”

質問的人統統啞口無言!

賀曉天教訓了他們,從此蒙古人都搞清楚了中國的君權大過神權,國法大過寺規,在中華的地方是天下官管天下事,什麼大事小事都管,從此沒有人對於軍官管軍中的宗教事務有什麼異議了。

當然,賀曉天也不會瞎管,他尊重蒙古人的風俗習慣與宗教事務,並且嚴格按照軍隊條文履行他的職責,也尊重主官,嘎勒丹拜和察罕沒覺得有什麼掣肘,與他相處的關係是可以的。

關鍵是嘎勒丹拜和察罕也經過了培訓!

他們明白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大家嚴格遵循條文條令與規章制度,就少了許多的問題。

“兩位長官,我們的前鋒已經越過山口了!”賀曉天向他們報告道。

“好,就讓我們殺個痛快吧!”察罕興奮地道。

他們這支部隊有壹萬人,編爲新疆騎兵第1師,絕大部分都是蒙古人,只有少量的漢人,正在翻越天山,從北攻南,準備進攻天山南路的葉爾羌汗國。

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904節 開心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1232節 賊勢熾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250節 破火船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744節 腿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784節 集郵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808節 上風作戰VS下風作戰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54節三聖經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847節 理想國度
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904節 開心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1327節 馬瘟害馬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1232節 賊勢熾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250節 破火船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744節 腿第416節 你必能成就一番偉業!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941節 治理印度的三句話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313節 滅虜會議(二)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244節 他回來了!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1762節 不能打得太難看!第1025節 印度人的勝利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784節 集郵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1215節 不同尋常的下馬威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808節 上風作戰VS下風作戰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2088節 比比面子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54節三聖經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847節 理想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