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節 與貝都因人的前哨戰

造型奇特、秀美奇特的山峰和沙丘連綿不斷,宛若置身於畫中,一步一景,對於驢友、揹包客簡直喜壞了心,但對於許多人來說,真是麻煩。

西奈半島,風沙吹拂,一支騎兵隊伍在沙漠中行軍。

他們不能稱爲軍隊,軍隊制式裝備,步調一致,而這支騎兵則是裝備雜亂,他們都穿着長袍,有的人長袍罩着鏈子甲,看他們的模樣是頭目,大部分人則有皮甲,甚至還有些人就是布衣,都配備彎刀,有的人配備弓箭,有的人則是火槍。

這是一支貝督因人部族,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徵召,前往開羅作戰,他們是頭一批趕往開羅的部隊。

奧斯曼帝國控制一個地區,往往只是佔據其中心地帶,對於周邊部族實施遙控,並不實管,同時推行綠化。

策略是聽我話,不聽話就打毀你全族。

這是一種恐怖統治,以大石壓死蟹的架勢逼使部族聽話,而且不花一分錢。

龐然大物也似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不會給部族發薪水和供應軍資,部族出戰,依靠打勝仗從敵人那裡掠奪財富來補充,財富包括了財產、牲畜、物資和人口,有時也能夠收益豐厚。

因此,參戰的部隊不得不積極,否則血本無歸,一來二往後,部族族長就坐不住座下的位置,族人們不敢反對奧斯曼帝國,就會把怒火發泄到族長的頭上。

“貝都因”爲阿拉伯語譯音,意爲荒原上的遊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也稱爲“貝督因”,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就是那種高鼻深目綠或者藍眼眸的那種。

在綠教興起前,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島部落氏族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

之後,貝都因人紛紛皈依綠教,沙漠中成長的他們剽悍、驍勇、頑強,成爲綠教擴張的基本力量,並隨之而散佈於西亞、北非的廣大沙漠地區。

這支貝都因部族原本生活在受到西奈半島以東地區,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徵召,出動前往開羅。

土耳其人的使者到達了他們部族,要他們依照神聖的盟約,出兵爲奧斯曼帝國作戰。

神聖的盟約,是貝都因人的舍勒,亦即是族長,在神前發誓,要聽從奧斯曼帝國的話,幫助奧斯曼帝國打擊敵人,從而得到榮譽與財富和女人。

貝都因人豪爽、好戰,只要給他們一個理由的話,他們就會痛快地參戰。

這族的“舍勒”叫做艾尼斯,弓馬嫺熟,率領族人八百餘人出動,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是最先抵達的部隊。

艱難地跋涉中,他們用面紗遮腰,以抵擋無所不在的風沙的侵襲,食水補給不晚,每個人的嘴脣乾裂,但目光堅定。

隊伍中的馬車在吱吱亂響,它們載着輜重,但家當少得可憐,就是一些燒餅、乾果、椰棗而已,還有一些屯積的箭矢等,水罐早就空了。

貝都因的戰士們形形色色,自由散漫地順着向西的方向在行進,沒有什麼組織,都混在一起了,大家都自由自便地走着,有的唱歌、有的吵嘴、嚷鬧、笑罵,有的爬到了馬車上,睡意朦朧地打盹。

誰也沒想到危險,沒想到敵人,他們藝高人膽大,不懼任何敵人,自以爲能夠打敗任何的敵人,甚至沒有派出斥侯去探路,然後他們就吃了大虧!

在前方路左的一個大沙丘的後面,密密麻麻的騎兵部隊,他們制式裝備,一水的輕型合金裝甲,也穿着長袍袍子,頭戴鋼盔,許多人蒙着臉,鴉雀無聲!

正是東南軍新編第四軍的騎兵部隊,由副軍長郝搖旗親自指揮,準備偷襲敵人!

郝搖旗伏在沙子上,拿了個小型的單筒望遠鏡窺伺着前面到來的騎兵部隊,他這個望遠鏡望的距離不遠,但是很隱蔽,不會在陽光中反光,避免了給人發現。

他作了一個手勢,四門火炮被炮兵們無聲無息地推上前,黑洞洞地炮口正向着前路的敵人。

郝搖旗低喝一聲道:“開炮!”

隱蔽的四門大炮,向着那支敵人齊射!

隆隆的炮聲,如春雷般在空蕩蕩的沙漠中迴盪,郝搖旗翻身上馬,率領騎兵們突擊!

跟隨在後面的騎兵們,不作聲、不吶喊,也不開槍,從沙丘的後面飛馳而出。

火炮發射的是霰彈,炙熱的彈片如切豆腐一樣,將當面貝都因人與馬匹的身體打得稀巴爛,鮮血飛濺,波及的人有上百!

受此一擊,貝都因人炸營了!

驚魂稍定,他們見着了衝來的敵人,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好哇,就讓他們我們彎刀與弓箭的厲害!

他們也打馬跑起來,迎着敵人衝上前去,有的貝都因人向着敵人發射了弓箭,但大多數貝都因人更想的是用彎刀砍下他們的人頭,他們緊盯着敵人,眼裡冒出嗜血的目光。

雙方距離並不遠,很快接近,在東南軍的隊伍裡,向着貝都因人猛然甩出了上百個冒着煙的小玩意兒。

終於有人喊出聲來:“嘿,相好的,送給你們一個屎蛋!”

轟隆隆,轟隆隆,爆炸聲中,貝都因人與馬匹被飛迸的鋼珠與鐵釘給炸得暈頭轉向,痛疼難忍,隊伍不整。

與此同時,東南軍騎兵殺進了他們當中,馬刀閃過,人頭落地!

雙方拼命地廝殺開來,兵器的交擊聲,怒吼聲和慘叫聲馬上讓這片地區變得喧鬧無比。

郝搖旗手執短柄大斧,向右微一側身,待戰馬衝近,一斧照着一個貝都因人的腦袋猛劈下去,“蓬”地一聲鈍響,那個倒黴的傢伙一聲慘叫向前撲倒。片刻後右側沉重的馬蹄徑直踩到那人背上,骨頭斷裂、血肉變形的聲音聽得人頭皮發麻。

“噗!”忽然一杆櫻槍從一個揮舞着彎刀的貝都因人脖子上刺入,長槍飛快地變化方向,因爲馬在衝刺,很快就從那人脖子裡拔了出來,槍頭一甩,大片的鮮血飛到空中。

那是東南軍一個年輕騎兵藉着衝力幹掉了一個貝都因人,然後他再衝上前去,舉起長槍,照着敵人飛出!

慘叫聲中,一個貝都因人胸口被貫穿,頹然倒地。

年輕東南軍騎兵雪亮的馬刀在他手中舞得生龍活虎,連過四個貝都因人,盡被他砍翻在地上!

“好小子!”郝搖旗猛吃一驚,他斧頭力大招熟,也不過是殺了二人而已,而那人年輕騎兵“效率”極高,殺掉了六個。

再看其他小子們,都是馬刀猛砍,貝都因人被他們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紛紛落地!

感慨着自己老的同時,郝搖旗心生豪情,有此軍隊,打遍天下誰敵手!

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086節 快與慢第1394節 救災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344節 有炮了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861節 大改造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905節 想當初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243節 夜茶第2016節 大豬肉!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53節造船(二)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59節搶上風口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828節 荷蘭艦第333節 好看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243節 夜茶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9節初建軍(二)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87節 填溝壑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170節落子(五)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
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086節 快與慢第1394節 救災第1276節 東南王遠勝燕王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589節 老熊任總督(一)第344節 有炮了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861節 大改造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106節 終有一戰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812節 韃靼人的戰術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905節 想當初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243節 夜茶第2016節 大豬肉!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53節造船(二)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974節 不懂割須棄袍的後果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2053節 菲拉斯·帕夏和諸包頭佬的決心第105節人生大樂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59節搶上風口第38節成立東南情報局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828節 荷蘭艦第333節 好看第1526節 不眠之夜(二)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2172章 蘇門答臘島之行第1557節 世易時移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243節 夜茶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9節初建軍(二)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087節 填溝壑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170節落子(五)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655節 哥薩克的軍議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