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

談起菸草,似乎古今中外,老幼皆知。其實不然,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菸草是舶來品,不是土特產,而且並非古已有之。

菸草的原產地在拉丁美洲的厄瓜多爾及其附近,其範圍可能北起墨西哥,南達玻利維亞,東到委內瑞拉。

歐洲大航海時代開始後,西班牙人進入美洲後,發現菸草提神醒腦,傳播很快,

1565年從法國傳入德國,接着傳入俄、日、英、印尼、印度及菲律賓等地。

17世紀以後,吸菸之風傳遍了全世界。菸草傳入中國,大約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菲律賓的呂宋島傳入廈門,所以當時叫它爲“呂宋菸”。種植最早的是漳州。但也有人認爲是先傳入臺灣,再傳入漳州、泉州。傳入的確切時間、年份已不可考,最早的說法認爲是在萬曆三年(1578年)。

萬曆以後到明朝滅亡的25年間,吸菸之風在中國已經很盛行。不然的話,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也不會嚴令禁止種菸草和吸菸了。菸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用來制煙的部分爲菸葉。17世紀以前的製品,主要是雪茄煙、鬥煙、鼻菸及嚼煙。

臺灣是新開之地,一直以來忙着種稻米和種甘蔗,顏常武又專注于軍事,而陳衷紀則軍政雙肩挑,其他人等,因人手實在短缺,工作上有所欠缺,結果劉之鳳閒着也是閒着,挖空心思,竟然讓他獨得先機。

……

菸草這東西,好過鴉/片,雖然菸草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可是你不種菸草,別人也會種,種了之後你的子民會將白花花的銀子給外人。

種了菸草,你給自家的菸草收點稅,外來的菸草收重稅,則本地子民都會抽本地煙。

否則你不種菸草,外地人種菸草來本地賣,你再重的稅,本地菸民都會抽外地煙,除非你徹底地禁菸。

這怎麼可能?想想我大天/朝的菸草財政收入,顏常武就紅了眼睛,立馬支持劉之鳳種煙!

……

於是劉之鳳大忙起來,臺灣府民衆也忙起來,他們得到了東南府加多二十畝地給他們發展多種經營:除種甘蔗和稻米之外的(這二項有死保的面積),百姓們種菸草、種菜、種蕃薯、種土豆、種水果、養魚、養牲畜家禽等等,生氣勃勃,呈八面開花之勢。

顏常武和陳衷紀視察過後,覺得經濟更有活力了。

一些事項交由劉之鳳來辦理,他盡心盡力,忙前奔後的,很快就見到成效。

育種育苗、請來大陸方面的師傅和能手傳授經驗,發動民衆幹活。

塘魚養得更多、水果樹種起來、菸草亦種起來!

劉之鳳非常忙碌,好在大陸方面又過來了一個縣官,卻是劉之鳳的本家,叫做劉廣仕,字孝和,舉人出身,乃是永安人氏。

舉人的地位高,地方民衆的“投獻”往往能夠讓舉人吃用不盡,但汀州不近海,沒有魚鹽貿易之利,而地方上山嶺多,山上刨食不易,舉人老爺也是境地悲慘,加上他水平不上不下,中不了進士,也無餘錢去孝敬上司,到得五十餘歲時還是蹉跎歲月,一無所成。

這次臺灣選官,本來輪不到劉廣仕,可架不住沒人去啊,雖然臺灣的賊窩名聲遠揚,但劉廣仕想來更慘也慘不過他現狀,咬咬牙,到撫衙交了履歷,然後撫衙出牌令,讓他去臺灣赴任。

真不錯,臺南、高雄、嘉義三個縣任選,讓他想去哪就去哪,終究他選了臺南,縣衙與府衙同城。

到達臺南,馬上被劉之鳳分派任務,趕鴨子上架,後來他回憶起這段經歷,覺得不堪回首,但也終於挺了過來。

而劉之鳳也感謝劉廣仕的到來爲他分擔了責任,否則單是他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東南府的行政中心,對他的助力不足,一是行政中心人少,二來不待見他這個另類。

在那段艱苦的日子裡,兩個大明官員身處“賊窩”裡,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他們確確實實做了實事。

塘魚增加,民衆生活改善,固然海魚好吃,但出海捕魚終究不如就在岸上養魚有保障。

出海捕魚,會遇風浪,安全是個大問題。

且看天吃飯,有時魚滿艙,也有時魚獲很少。

水果到處種植,銷路不成問題,軍隊大量引進,最終在伙食上形成了飯後果制度!

只要可能,軍人們的餐桌上必有水果,在軍港供應不成問題,在外海時則用水果乾或者糖醃水果供應。

且民間輿論引導,東南府民衆普遍喜吃水果,極大地豐富了大家的餐桌。

……

更大的改變來自菸草業,臺灣地處熱帶,合適菸草種植,產量逐年遞增。

而且顏大少連出二大招:

一是捲菸,用紙包住菸絲來抽起來,一種方便快捷、容易攜帶的吸菸方式由此誕生。

顏大少特意建立了一間造紙廠!

除了爲軍政方面提供用紙之外,主要是爲了捲菸生產。

東南府出的捲菸紙經過多次實驗得出最合適的紙張,沒有異味,燃燒殆盡,別家的紙張誰都比不上!

二是烤煙,使用木炭烘烤煙葉,得到了色澤金黃、口感更好的菸葉,一種更柔和的菸草隨後廣爲流傳。

因爲它的顏色,菸草產業被人稱爲金色產業。

雙管齊下,香菸問世了!

以顏大少的知識面,立即讓臺灣菸葉形成品牌,推廣出上中下品質的”特醇東南”、“健牌”“椰樹臺灣”三大香菸品牌,確保質量。

分別印了東南府標誌中的”山峰“、一頭”小鹿“和一棵”椰樹“作爲商標,宣稱”飯後一枝煙,快活似神仙“!

種菸草成爲了“貴族作物”,一年一獲的收入就能夠讓家裡人過得舒服,一些不種菸草的農民眼紅那些種菸草的鄰居說他們是“你家一年種煙,比我家三年種菜的收入還要高“,臺灣的菸草進入了風光時期。

顏大少對外首先用香菸毒害北虜,他既然在北方有據點,就出口香菸、朗姆酒和絲綢這些享受之物給北虜,換取北虜的人蔘和皮毛,運回大陸銷售。

第二個毒害的是他的老朋友----江戶幕府,等下次他與大御所德川秀忠會唔時,發現這位殿下手指夾着香菸吞雲吐霧,顏大少暗暗叫好,即時送他一大包頂級的特醇東南。

第三個毒害的還是他的老朋友-----英國人,英國人大量販賣香菸到世界各地,認爲臺灣香菸和加勒比的雪茄有得比!

如此東南府又多了一項拳頭出口產品,賺到手抽筋,化爲了顏常武對外擴軍備戰的財富來源。

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066節 立規矩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人物、年代大事記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087節 填溝壑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1022節 嗨咖啡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556節 彼伏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275節 不殺人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34節戰俘生涯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1256節 三天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547節 香菸(一)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17節琉球之事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160 帝都之亂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89節定鼎之戰(四)
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1066節 立規矩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人物、年代大事記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087節 填溝壑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1022節 嗨咖啡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1684節 兩全其美的方法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621節 科什圖尼察的匪幫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2035節 初戰伊斯坦布爾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00節說給你聽也無妨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556節 彼伏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275節 不殺人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522節 人才的大用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692節 不便宜別人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582節 戰列艦的平凡一天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34節戰俘生涯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97節毛文龍掛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597節 朱由產徹底想通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1256節 三天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547節 香菸(一)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034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二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2103節 準備攻略漢志地區第1675節 捕鯨捕到了阿拉斯加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805節 戴維先生的鱷魚淚第951節 馬士英的報告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17節琉球之事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910節 包頭佬勝利了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418節 以法治國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160 帝都之亂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89節定鼎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