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節 忠言逆耳

“什麼,諒山失守?鄭櫛投降,當了帶路黨,引朝廷大軍進犯,距離升龍府不到五十里地?”升龍府內,鄭氏家主鄭柞霍然起立,以他見慣世面,有“泰山崩於眼前而形色不動”的修養,現在聽聞這個消息也大爲震驚。

不怪他惶恐不安,諒山失守,往升龍府的道路皆無險關,朝廷大軍很快就能夠打到,他們現在是中午接報,只怕晚上中國人就能到達升龍府。

中國人爲什麼殺到?

好在消息還是很暢通的,知道可能是已軍追擊莫氏軍隊殺入中國國境,連他們的縣令都給殺死了,頓時鄭柞頭大如鬥。

朝廷大軍入侵,事件是否真實已經是沒得說了,辯解是無用的。

這事情想要善了,只怕不易!

鄭柞鎮定下來,作兩手準備,派出當朝太傅趙玉樸帶上黃金千兩前去勞軍,並一份請罪文書向朝廷請罪,表明一定會嚴懲肇事者,請朝廷大軍停止進軍,本國願意談判。

另一方面,他趕快召集諸臣將來商量對策,同時集結軍隊,對城外進行堅壁清野。

越猴也是打老仗的,反應很快,即使被中國人打個措手不及,也儘可能做好應戰的準備。

且說安南黎朝仿中原官制,設有六部管理政事,再以德高望重者爲太傅,是一品大官,無實權,很尊崇。

太傅趙玉樸是中國粉,說漢語很順溜,鄭柞派他爲正使,再着戶部侍郎鄭桉爲副使,去找中國人交涉,希望能夠挽回不利局面。

兩人持節,坐上馬車,另一輛馬車則載了一千兩黃金,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匆忙趕路。

他們在下午三點鐘,已經遇到了朝廷大軍的輕騎兵!

如此迅疾,天黑前輕騎兵即可到達升龍府城下。

見到是使節,輕騎兵分出些少人馬,護送他們前往中軍,

一路上都是朝廷大軍,只見得旌旗如雲、人馬整肅,看上去軍容齊整,正往着升龍府而來。

到達中軍時已經是晚上了,中軍並不急於趕路,安營紮寨,營地帳篷佈局得井井有條,軍威勝過安南軍。

趙玉樸與鄭桉顧不得歇息,急忙求見朝廷長官。

他們走到大帳前,便見兩列渾身裝配鐵板的重甲步兵,全是高大的壯漢,渾身都是鐵,“喀、喀、喀……”沉重而整齊的腳步聲非常震撼。趙玉樸知道這是擺款的,因爲大明軍隊其餘軍隊多穿着東南軍制式作訓服,身披輕甲。

即便如此,趙玉樸也不敢小看重甲步兵,知道已軍都找不出這樣的隊伍,安南人與中國人相比,就象小孩子遇到大人。

步兵昂挺胸站立在兩旁,一個軍官說道:“請安南黎朝使臣入內見大人,餘者在外聽命。”

趙玉樸與鄭桉沉住氣,隨軍官入內,只見一個身材挺拔端正的文官坐在上,面目端正,趙玉樸一看他的衣冠就知道是個巡撫,心中有點奇怪。

左右分列將軍,文官的背後擺有一個小亭,中間有個“令”字,乃王命旗牌,對中低級官員可先斬後奏。

按中原禮儀,除非見了王族,否則都不用叩拜,趙玉樸與鄭桉雙雙長身作揖道:“下邦使臣趙玉樸(鄭桉),奉國君旨意,拜見大人。”

上面的人點頭,說道:“本官是大明廣西巡撫易震吉!”

“易大人好!”趙玉樸不作分辯,雙手捧上文書道:“下邦無德,累朝廷兵臨城下,我國君不願看到生靈塗炭,向朝廷獻表請罪,並呈上黃金一千兩勞軍……”

……易震吉拿到了表文,不動聲色地展開先看了一番,然後很小心地放回信封,吩咐道:“六百里加急,遞送南京上呈朝廷。”

“得令。”旁邊軍官有人應道。

趙玉樸一聽就知道壞了,有什麼事情不能一下子處理,還要送南京去處理!於是哀求道:“請大人止了軍隊前進,有話好好說,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求了再求,易震吉只是不允,對趙玉樸道:“趙大人回去吧,你是個好人,但茲事體大,不是你能夠說得動的!”

既然不允,一千兩黃金也沒收,讓他們帶回去。

兩個使臣只好連夜趕路回去覆命,回到升龍府已是半夜,城內不開門,用大籮筐把他們吊上城頭!

他們下了城,去見鄭柞,他已經在殿上等着,聽他們稟報過程後,趙玉樸說道:“朝廷拒絕談判,光顧着進軍!”

鄭桉則道:“朝廷其志不小,所經之處,如果抵抗就殺,不抵抗者,就沒有燒殺劫掠,買東西還給錢!”

鄭柞讓兩臣下殿休息,他則在殿中踱步,思索。

鄭柞是又氣又憤,他憤怒大明的無情無義,他每年的供奉從來都沒有少過,但是大明竟然拿件小事來計較。

是,朝廷的邊民被搶,縣令被殺,朝廷臉面受損。

可是他鄭氏百倍奉還贖罪啊,願意給白銀三十萬兩作爲軍費,黃金三萬兩作爲向朝廷賠罪,已經是竭盡所能,可是朝廷大軍依舊進軍,真當我鄭氏是泥捏的不成!

他心中霍霍而動!

與大明開戰,重演黎朝驅明舊事?

公元1428年是大明宣宗宣德三年,就在這一年,明軍退出安南,黎朝太祖黎利稱帝。

明軍是被他打跑的,是黎利真刀實槍地打出來的江山。

在陸地上越猴還真不怕明軍,畢竟在越國這種叢林之地,明軍也不一定能有什麼好的結果,

在鄭柞看來,如果開戰,縱然是大明擁有再好的裝備,也不一定是他的對手,畢竟在越北朝的之地,到處都是密林,想要在這裡面取得勝利,明軍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當年明朝皇帝朱棣何等的雄才大略,攻佔越國後,統治越國的時間也就二十多年,後來還是因爲身陷無休無止的戰爭而撤退。

鄭柞認定憑藉越國的地利,他可以擋住明軍,縱然是大明不義,找藉口想要攻打,那就讓大明來好了,鄭柞內心還是有些底氣的。

他下決心打仗,急派侍衛連夜去請心腹們前來商議此事,沒想到遇到了反對意見。

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306節 地域黑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904節 開心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022節 嗨咖啡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232節剿匪過程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21節軍魂立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905節 想當初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548節 在天津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708節 爭房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
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306節 地域黑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478節 打進王宮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2038節 堆山好啊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904節 開心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2000節 開心的將軍們第1549節 我軍進攻之前明將軍們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022節 嗨咖啡第917節 七天下城之慾打雄城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301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二)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232節剿匪過程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858節 啓航新堯州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21節軍魂立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905節 想當初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1778節 中國大酒店在歐洲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548節 在天津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708節 爭房第500節 東南府放出大殺器!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943節 華人在印度的攻略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869節 中國兵不是羅馬兵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