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節 戰文萊軍

軍官們來了,聽到周全斌的計劃,不由得面面相覷。

周全斌的作戰計劃是:

把大部分的火炮都集中在中間,先是火炮攻擊,然後扔擲毒氣彈和輕型手雷,接着是大型雷開路,士兵突擊,同時火炮延伸射擊,再來各種炸彈,一路前進,一開始就以攻對攻。

前進,拿下文萊素丹,死的要,活的也行,反正就是幹掉他!

更有甚者的是,周全斌不要側翼,不管後方,全軍壓上!

從來沒有這麼極端的作法,按東南軍標準的作戰模式就是火槍防守,不斷槍擊敵人,削弱敵方進攻態勢,再轉入反攻。

現在這樣的戰法聽起來無異於自殺,大家還來不及反對,給周全斌一拍桌子道:“就這麼定了!”

“現在,我命令!”周全斌一聲令下,所有的軍官都站了起來聽令!

軍隊沒有皿煮,只有獨裁,周全斌最大,大家只有聽他的話。

於是周全斌言簡意賅,一一分派任務,五分鐘就完成了戰鬥佈置,然後打發軍官們離開,準備作戰!

他回到他的帳蓬,桌上放了一個長長紫檀盒子,面前還擺着香爐!

旁邊好幾個軍官守着,有人給他拿來了檀香,他點燃後,當空祝道:“願媽祖娘娘保佑我軍大勝!”

然後說道:“請媽祖娘娘神器!”

他打開紫檀盒子,取出裡面的一把金槍!

神器,又見神器!

後裝遂發槍,加四倍瞄準鏡,尖頭子彈、細研黑火藥(精製,加射程和威力)、線膛!

單兵神器,狙擊槍!

封建社會軍隊出征,將帥們帶尚方寶劍,以節制軍隊。

東南軍沒有這種制度,軍紀嚴明,不用另加道具,但出戰的時候,顏大少根據敵方的強弱,給統兵大將賜下“媽祖娘娘神器”,翼此暗算敵方大酋,一舉翻盤!

如陳德曾爲爪哇總督,率軍征伐時就帶有這麼一件媽祖娘娘神器,只不過他進展順利,沒有派上用場。

甘輝率領艦隊出征,也帶有這麼一件神器,現交給周全斌使用。

周全斌將神器交給了一個士官,軍中神槍手王任語,他恭敬地接過,取了一塊布將神器包起來,收斂了它的金光。

聽周全斌叮囑道:“打文萊王,爆頭,儘量不要打身體!”

“是的!”

……

兩邊排出陣勢,排在最前面的倭人豬手太郎有點緊張,介位豬手太郎是皇協軍的指揮官,待會兒,他們將擔負起衝陣的重任。

直到現在,普通的倭人只有名而無姓,一直以來,姓也只限於武士、鉅商和村裡有權勢的人。這些人向當局申請,經特別許可,纔能有姓。能夠“名字帶刀”是一種極大榮譽,所謂“帶刀”就是有姓,一般平民只有名而無姓。

後來一些倭人應徵入伍,成爲皇協軍,有名無姓不方便,但不能用中國人名,只有領到東南府的戶口紅本本才被允許。

因此倭人匆匆起名,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松下;門前有一座山的,就姓山口。於是田中、三木、山田、日光、北風、前部、上方、觀音,這些中國人覺得怪怪的姓一下子涌了出來。

有的倭人實在想不出好辦法,只好隨便對付一個,“我孫子”、“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全來了,豬手太郎就是其中一個人名。

倭人排前列衝鋒,不是東南軍指揮官們歧視倭人,而是發現倭人不喜歡打槍,喜歡砍人!

對比於開火槍,他們更喜歡用槍刺和砍刀,刀刀入肉,殺得鮮血淋漓更讓他們刺激,於是周全斌人盡其用,優先照顧他們。

開戰!

鼓聲中、號角聲、吼叫聲中,文萊軍長矛兵蜂擁而來,人多勢衆,如同滾滾濁流一般,欲將東南軍的陣地淹沒。

轟轟轟!

“嗖嗖——”尖銳的嘯聲中,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炮聲響過後,文萊軍的慘叫聲接連響成一片。

成千上萬無數顆彈丸爆開,“嗖——”地聲音在耳邊響起,一顆鐵彈擦着文萊人指揮國亞甲的臉頰劃過,他立刻感到臉頰上一熱,用手一摸,瞬間滿手鮮血。

他恐怖地大叫着,撒開腳步猛跑。

嘿,這廝跑得快,彈丸都打不着他。

不過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東南軍猛扔各種彈彈----毒氣彈、手榴彈、大炸彈,爆炸不斷,各種刺激性的煙氣瀰漫,炸得文萊軍雞毛鴨血,奔走不迭,隊形大亂。

亞甲吃了一枚大炸彈在身邊爆炸開來,把他炸飛上天,沉重地落在地上,抽筋痙攣!

在後方觀戰的的文萊的君臣們起初並不以爲意,小兵嘛,就是炮灰,死掉沒什麼可惜的

他們的計劃就是疲敵,待差不多的時候,三面發動總攻,消滅東南軍!

但隨即他們的臉色變了,因爲他們聽到了東南軍吹起了軍號,接下來東南軍向前衝鋒,槍聲大作!

一道道白煙疾馳飛向長矛兵,爲首的東南軍挺着刺刀逼向前去!

“竟然一下子就衝鋒了?”文萊人詫異,不敢怠慢,立即檑鼓吹號,催促士兵反衝鋒。

兩股對衝的巨流,激濺出激烈的朵朵血花來。

“殺!”皇協軍一聲吼,刺刀一起刺出,刺殺術!

雙方肉搏,文萊人全然不是對手,哪怕他們人多,也抵擋不住有組織的軍隊攻擊。

皇協軍的訓練大綱與東南正規軍一致,練出個力量強勁、訓練有素,且全部裝甲化,戴頭盔、護頸和身上護甲,安全有底氣。

火槍三棱槍刺錚亮,捅入人身,用力一攪,鮮血象噴泉般涌出來,大股大股的鮮血順着被刺中的傷口噴涌出來,地上瞬間溼潤!

接着用上砍刀,橫砍斜削,砍得文萊人血肉橫飛,節節敗退。

皇協軍士氣如虹,白刃戰下文萊人全然不是對手,大敗虧敗。

血的碰撞,文萊軍的刀盾兵、火繩槍兵和大炮,懟上了東南軍衝鋒的部隊,東南軍的火炮延伸射擊,與文萊人炮戰,炸得兩邊都是慘叫連連,鮮血飛迸!

衝啊!

在東南軍後面、側翼的文萊軍接到信號,趕快出動,兩邊都形勢險惡,東南軍猛衝敵軍中央,而敵人三面合擊東南軍。

危險、危險!

緊張、緊張!

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066節 立規矩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9節初建軍(二)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160 帝都之亂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804節 不緊張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32節倭船來攻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822節 船不夠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2065節 得上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423節 圈套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
第995節 前途迥異的兩剎帝利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066節 立規矩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20節殿上歡唔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358節 兩倭會戰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9節初建軍(二)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835節 不能救“高雄197”號艦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213節 暴怒的沙賈汗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160 帝都之亂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241節過線者死!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804節 不緊張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32節倭船來攻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822節 船不夠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2065節 得上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144節 火力壓屎奧斯曼人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259節攻打土著營地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944節 到緬甸去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423節 圈套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