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

先前不知不覺中,你追我趕的兩方開始接近兩座山丘之間,東南軍進入了兩山包夾的中間地方,由於擔心他們和大部隊出現嚴重脫節,大部分東南軍步兵也隨即離開陣地,跟隨在前鋒部隊後面,以致於了隊形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散亂。

他們遭遇了伏兵四起!

敘利亞地方乾旱少雨,山野綠化疏鬆,不礙騎兵機動,每座山丘各涌現二千奧斯曼騎兵,他們佔滿了山野高地,近距離向下突擊,但見得蹄聲迴盪在天際震耳欲聾,他們馬匹衝擊如同雷霆萬鈞一般,十分生猛。

衝鋒力道十足,距離又近,而且東南軍純步兵,沒有工事掩護,倉猝間如何應對?

雖然他們的排槍厲害,但近距離,每一個奧斯曼騎兵都有信心突入東南軍的隊伍裡,讓他們知道厲害!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東南軍前鋒驟遇埋伏,並不懼怕,更沒有潰陣,幾乎地,東南軍遇敵必戰的氣氛濃郁,而且講究戰術配合,哪怕是兩個兵遇上敵人,都會有一個站前面擋格,另一個在後面裝填開槍,十分嫺熟,自然而然。

聽從長官號令收縮隊伍,東南軍以整齊的隊列施放火槍,他們的火力密度與輸出連續性將奧斯曼騎兵亂槍轟落,打得他們人仰馬翻,但是奧斯曼騎兵不顧傷亡,伏在馬身上瘋狂前衝,試圖殺進華人隊伍中,用彎刀大肆砍殺,殺個痛快!

距離近在咫尺,

這時東南軍開始作妖了,他們前排士兵持上了槍刺的火槍準備與敵人肉搏,後面的士兵不慌不忙地紛紛端起了個金屬筒子,打開前蓋,那個筒子約摸有80釐米長,往衝來的奧斯曼人瞄準。

一時間根根筒子象刺蝟張開的刺一般,讓衝前的奧斯曼騎兵感覺到不妥,但已經馬進窄道,兵入險關,沒有退路,唯有低頭向前衝。他們點燃了導火索。

轟!轟!轟!

筒子向後噴煙,噴出濃煙,把後蓋吹飛,同時,大量的彈丸象一羣怒氣衝衝的胡蜂出巢,飛向了奧斯曼騎兵。

彈丸呈扇面集中,打在了馬匹身上,前排奧斯曼騎兵非死即傷,倒地馬匹又將有限的空間堵塞,擋住了後續部隊的前進路線。

一下子就把局勢給扭轉過來了!

這種肩扛式彈藥筒子,軍中代號叫做“手炮”,但軍人們將它稱呼爲“一窩蜂”,正是那個年代的無後座力炮和火箭筒,就是一個大號的霰彈槍,它的結構很簡單,內裡有一包黑火藥的發射藥粘在筒子裡,發射藥用錫紙包裹,可以防潮,再有一包霰彈粘在發射藥前面,使用時點燃即可,有前蓋後蓋擋雨雪,不須額外的照顧。

金屬筒子也不重,攜帶時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雖說家大業大,勤儉節約的東南軍將它設計爲可以再裝填,

對付敵人密集目標非常有效,一下子就把奧斯曼騎兵給打懵了,倒地的人馬在有的地方一下子堆壘到半人高,戰馬慘嘶着,落地的騎兵中有的穿着厚甲,剛費勁地爬起來時,奔馳而來的騎兵接踵而來,結局也是落地。

東南軍中有大量的筒子,那麼有多少個筒子呢?

答案是有多少個同志就有多少個筒子!

手炮所發射的鉛彈穿透力很強。它常常可以貫穿鎧甲,把這名身着鎧甲的奧斯曼士兵給擊斃,它的射程很近,但足夠用,有效地壓制衝前的土耳其人,在這樣的火力打擊下,奧斯曼軍隊遭到了慘重的傷亡,哪怕是居高臨下的衝鋒也沒能突破東南軍的前軍防線。

這時,大量的奧斯曼步兵從小山兩側呼嘯而來,在他們的後面,準確地打在了東南軍隊伍裡,炮彈打倒了一些東南軍人!

他們使用大炮、燧發槍、火繩槍和複合弓,不斷朝着涌上來的東南軍射擊,而東南軍予以還擊,雙方隊伍中不時有人倒下,槍聲響成一片,弓弦聲大作,加上戰士們的呼喊與慘叫聲,戰場態勢亂成一團。

雖說奧斯曼步兵的裝備混雜,但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他們全是中遠程攻擊武器,而不是直接上前肉搏。

儘管他們死得多,總好過以前那種捱打得難以還手的狀態。

先前負責誘敵的奧斯曼騎兵,已經在這個時候從山丘間的小道迂迴,再次出現在東南軍側翼。他們的不斷嘗試衝鋒,非常地英勇!

弓箭射出,如鋪天蓋地一般,掩護騎兵突擊,迫使東南軍的步兵在原地停下防禦,不可能以步兵與騎兵對衝的,這就使得對方淪爲炮兵易於瞄準的目標,繼續暴露在步兵火力之下。

這時奧斯曼人的大炮打響,他們把大炮預先設在小山上,加大了它們的射程,讓炮彈落在了東南軍的頭上。

他們的炮術不錯,命中率雖然比不上東南軍炮兵,但增加東南軍步兵的傷亡。

同時,還有一支騎兵預備隊從山丘背後殺出,一路迂迴,試圖攻打東南軍的軍營,他們還想攻擊東南軍的炮兵部隊!

比起以前僵化的戰術,土耳其人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前線,奧斯曼騎兵不管不顧東南軍密集的火力,不斷突擊,迫使東南軍採取守勢。

雙方步兵對射,你來我往,東南軍步兵沒有急於衝鋒,土耳其人也耐心與東南軍地打着。

衝擊東南軍軍營的奧斯曼騎兵則難以越過軍營前的戰壕,然後他們被東南軍的火力打退。

至於攻擊炮兵部隊,那些炮兵不是吃素的,及時換上霰彈進行射擊,炮射霰彈威力巨大,一顆顆核桃般的彈丸可以輕而易舉地洞穿身披鎧甲的奧斯曼騎兵身軀,打穿一個人體再打穿第二個人體,還可以擊斃第三個敵人,直到動能消耗殆盡。

炮兵護衛隊也盡職盡責,遠射用長火槍,近戰則是噴子、火銃和手炮迎敵,敵人無法攻破他們的防線。

戰場上雙方大打出手,一時間難分難解。

炮火紛飛,槍林彈雨,壯觀的戰鬥場景令人心曠神怡,戰鬥中的軍人們忘卻了畏懼,只想着好好地肝上一場,打個痛快!

曾英坐鎮中軍,下令加強前軍步兵戰線,用密集的火力打擊敵人。

“於將軍,敵騎遊離,不好捕捉,我們要把大炮運到前線,打敗他們的步兵,此戰我軍必勝!”曾英指出道。

“好!”副將於大海領命,率領已軍三千騎兵趕往被圍住的大炮陣地,驅逐敵方騎兵。

“哈!哈!哈!”看到華人騎兵隊伍到來,奧斯曼騎兵獰笑着,無不調轉馬頭,迎擊華人騎兵,他們要讓華人嚐嚐奧斯曼彎刀的厲害。

兩支衝鋒的騎兵隊伍吶喊着,迎頭相撞!

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597節 航行中人物、年代大事記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98節女婿強撐!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256節 三天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832節 發財了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852節 兩老賊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1671節 打城牆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2183章 直落(一)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
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597節 航行中人物、年代大事記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98節女婿強撐!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256節 三天第1474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二)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832節 發財了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852節 兩老賊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260節 猛將兄過時了第1561節 運河之準備一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678節 把人當豬來養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1222節 明之危機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874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二)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1671節 打城牆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2183章 直落(一)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604節 大活佛羅桑丹貝堅贊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1013節 領袖的鐵腕第2034節 竇名望進行考古工作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390節 楊鶯兒給顏大少立規矩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011節 視察長塘鄉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1663節 自由的哥薩克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959節 軟硬兼施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