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節 回南京

朝廷動員十萬人迎接東南王的迴歸!

整個南京城內萬民空巷,夾道歡迎東南王凱旋而歸!

東南王的功績被大樹特樹,於皇宮前、碼頭上,市區各大街道上有設置了醒目的宣傳欄---這也是兩中華特色,還有報紙,對東南王進行密集的宣傳。

兩中華文化發達,報紙---莫小看就是區區一份印製在紙上的字,在那個愚昧年代裡,僅兩中華、中華小跟班、奧斯曼帝國和白皮才能成規模製紙,兩中華制的紙張產量佔據了當時世界的八成,怎麼統計出來的?不必多問,這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外國!

在公元17世紀,中國的絕大多數經濟指標都能夠與世界各國總和對P,一國單挑全世界毫無壓力!

中央王朝,中國,絕非兒戲!

報紙都出了號外,連同宣傳欄向世人展示了東南王的絕世功績!

再造一個海上中華,這個海上中華,叫做東南國,與他的封爵相同,姑且也屬於大明,但反客爲主,東南國控制的土地比大明還要大得多,疆域遼闊無比!

海上中華的財富無窮無盡,土地、礦產、木材、漁獲、鹽……任何一個移民到達那裡,只要勤奮幹活,沒有過得不好的。

那裡資源豐富到想死都難,在東南國幹活沒有不發財,東南國家庭財富平均水平達到了大明的三倍之多!

與之匹配的還有強大的軍隊,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東南國戰列艦編隊讓任何敵人生不出與之對敵的念頭。

奧斯曼帝國從來沒想過在海上與東南國爭雄,丟失了亞洲的白皮們已經不再夢想奪回亞洲,這位東南王在位一天,想都別想!

他們慶幸的是東南國與歐洲相隔大洋,不用擔心哪一天東南國的戰列艦編隊打上門來,但他們想得太美,很快東南國就開始開掘蘇伊士運河,

更讓東南國敵人們絕望的是海上中華居然擁有一支陸上強軍,打敗了陸上強國的奧斯曼帝國!

不必多說,上圖!

無圖無真相,在皇宮前、碼頭上相同的兩張巨幅世界地圖展現出東南王令世人驚駭的絕世“武功”!

世界地圖,畫出了五大洲四大洋,肯定不可能很精確,但已經很了不起了!

大明位於地圖中央,周圍是倭國、朝鮮、琉球、安南、老撾、柬埔寨、暹羅和緬甸共八個中華小跟班,下邊則是龐大無匹的海上中華,東南國!

東南國佔據了整個東南亞,還有土澳,控制的地盤海域如此巨大,超越了世人所以想象!

然後向西延伸,斯里蘭卡、印度、阿拉伯半島,尤其是埃及引人注目,這是一片新的土地,且不小!

東南王在西方又打下了諾大的地盤,又一個新的海外行省。

他的力量太過強大,令人窒息,如真神降世,臣民們向他俯首貼耳,生不出任何反抗的念頭。

好在他不算暴虐,也關心臣民生活,否則他真要是倒行逆施,如暴秦一般威勢震於俗世,偏又打不過他,臣民們心中的陰影面積只怕有大陸這麼大吧。

戰列艦編隊自長江開來,共十六條戰列艦,威風凜凜,還有五十多艘巡防艦和巡航艦,以長江那麼大,如此多的戰艦擁進來,讓人無比的震撼!

風帆戰艦控制不易,實際上靠岸的是兩條淺水重戰列艦,即“黃河級”,每條艦足足用到四百名阿三槳手,依舊速度不慢,緩緩靠岸。

還有數條巡防艦跟隨,此時顏常武身穿軍裝,雄姿勃發的身體出現在甲板上,大江邊盡是一片“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的歡呼聲。

碼頭上人山人海,聲音響徹雲霄!

監國公主朱真真一身盛裝到碼頭親迎,當顏常武從舷梯上走下來時,大家見到了格外搶眼的一幕,公主迎上前去,不顧矜持,直撲進了王爺的懷抱中!

而王爺即時飛擒大咬,抱個結實,還當衆給了公主深情一吻!

譁!

火辣辣的一幕令臣民們譁然,他們羨慕着公主與王爺的感情,而重臣們則是欣慰,公主與王爺感情好就是大明的福氣,新興的軍事貴族與傳統貴族力量的結合,很可能大明帝國至少能維持三十年穩定。

王爺留在公主身邊的另一個妾侍熊永媚向王爺請安,叫來了兩個小男孩,一個是她的,另一個是公主的,讓他們叫父王!

都是與顏常武所生,公主生的小男孩穿着明黃色衣袍,從母姓,叫做朱和坪,這將是一個大行動的前奏!

“和”字輩,正是朱老四的傳承,來自朱元璋的規定。

中國歷史上每個開國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打下的江山能千秋萬代延續下去,所以在給後代取名號時往往有意無意地打上了這個夢想的烙印。朱元璋的總體思路是以“木火土金水”來爲後代輩分排順序。他有有26個兒子,每個兒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的,他給每個兒子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表20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依次向下起名字。

如朱老四朱棣打下的輩分表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如天啓皇帝是“由”字輩,叫做朱由校,他的DD叫做朱由檢,正是前明未代皇帝崇禎皇帝!

兄弟倆第三個字都來自五行中的木,而朱由檢一個兒子叫朱慈烺,按着“木火土金水”的火字旁來取名。

新明第一任皇帝是朱由產,原爲金華王,乃朱由檢的叔伯兄弟,其女兒爲朱真真,因是公主,沒按“木火土金水”規定取名,但她與顏常武生下的兒子叫做朱和坪,取“和”字輩,名字是土字旁,合乎“木火土金水”規定取名。

當中的意味,可以想象!

熊永媚與顏常武生的兒子自然姓顏了,叫做顏昉,是“日初明”的意思,也引申爲起始。典故爲“呼黑爲青,莫究所昉”,取其中的“昉”,代表着“開始”之義,相當不錯。

兩個男孩有點認生,那是當然的,這個男人一下子就跑路了,出生後都沒見過!

顏常武早就有備,立即給他們送上了新奇的禮物:兩件黃金小和尚,上了發條,能夠自行演繹一套羅漢拳,馬上吸引了倆小孩子的注意力。

他當衆擼小孩,大臣們耐心等待,然後一個個上前給王爺請安了!

“好,馬卿家,辛苦了!”顏常武親手扶起了馬士英道。

“謝王爺誇獎!”馬士英笑得眯眼成了一線道。

首輔馬士英鞍前馬後殷勤無比,一些大臣看不過眼,認爲馬士英侍奉東南王如奉他爹,這麼大的人,也不知羞!

但他們也不得不羨慕馬士英還真的是中了大獎,深受王爺和監國公主的信任,其他人就沒這麼好的福氣了!

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355節 打·炮·歌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262節 由來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509節 沒錢了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4節得位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268節 路難行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306節 空調車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
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386節 驚天的軍官大下崗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588節 回到南京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405節 孫悟空是如何大鬧天宮的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079節 海黛入鄉隨俗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983節 白皮頂不住了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第355節 打·炮·歌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922節 七天下城之烈火焚城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400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上風下風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2026節 蘇丹不好當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050節 戰土耳其人之火力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1205節 幸福的倭寇第262節 由來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509節 沒錢了第798節 進擊的大明!第4節得位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268節 路難行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1306節 空調車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992節 聰明的葉素甫·烏依古爾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