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

兩手都要硬的措施讓許多地方的抵抗消停下來,當然還有許多地方不服王化,那就殺,殺到低頭爲止,絕不客氣!

不僅殺了,還把那些地方的人給流放,實在不行,就流放到東南亞!

不同於流放自己國人,犯罪國人被流放,他們的人身安全還是有保證的,官府甚至制訂了他們的伙食標準,是不允許虐待他們。

到達流放地,只要改造得好,往往得到減刑。

官府對於他們是攻略是改造,畢竟是中國人,同文同種。

新徵服地方的人被流放則慘得多,他們沒有人權,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到達地方只有不停地勞作,到死爲止!

還有的人更慘的,他們被賣到了阿三地方、賣給了包頭佬或者波斯人、甚至賣給了非洲的黑叔叔,或者歐洲的白皮……只有他們想不到,沒有他們賣不出。

不要小瞧非洲的黑叔叔,有的酋長還是很有錢的,特別是那些擁有豐富人力資源或者礦產資源的酋長。

大家得明白一點:白人販賣的黑奴中,有很多都是黑人酋長們把自家的族人或者外族的黑人賣給白皮的!

道理很簡單,非洲地區環境惡劣,熱帶病流行,白皮只能在海邊勉強生存,要是進入內陸,不死都脫層皮,他們的販賣黑奴生意全靠黑人幫襯!

對反叛者們的審判---新佔地方行軍管,據說某地駐軍的一箇中尉軍法官兼職軍事法庭庭長,就是專門對反叛者進行審判的,這傢伙喜歡玩飛鏢,他在判決前就在飛鏢盤上的紅心處寫明東南亞,接着外幾圈是印度,因爲阿三中有數個地方可劃圈,再外一圈是波斯,依次類推出土耳其、白皮和非洲。

他的飛鏢落在圈上,就看是那個圈所屬的地方,他就把人判決流放到哪裡。

流放那麼遠行嗎?如果是大明的國人衆被流放,最遠就是東南亞,

如此兒戲,而他的上級對此是不聞不問,甚至讓他升了官!

這還有天理嗎?

可這就是道理,公元17世紀是沒開化的年代,屬於弱肉強食的年代!

……

明軍連奪兩個主要城市,葉爾羌汗國再遲鈍,也知道必須集結全部的力量對付明軍,但當他們集中一起開會商議的時候,發現之間矛盾重重,一如前明時期的朝堂---爲反對而反對,你拆我的臺,我拆你的臺。

該國分爲黑山派和白山派,一派說要給明軍迎頭痛擊,這纔是英雄好漢的表現,另一派則說要遊擊,不必硬拼,只管騷擾,必可獲勝。

黑山派好漢巴圖爾說道:“葉爾羌勇士都如猛虎,明軍敢來侵犯我們,就是送羊入狼口,只要咱們英勇,幹掉他們便不是問題。”

巴圖爾,名字的意思是“勇士”,他平時也以這個標準來處處要求自己,認真地鍛鍊武藝,積極作戰,人人都對他稱讚有加。

話說回來,明軍的威力讓人漸知,哪怕別人激巴圖爾說:“你行你上啊。”

巴圖爾會說“人多力量大!”要求兩派一起上,他絕不會單。

白山派好手薩比爾則認爲:“明軍遠來,補給線很長,我們只需要中途截殺他們的補給車隊,他們就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不!”黑山派大酋長哈里克是個白鬍子老頭,但歲數並不算大,才年過半百,可能是未老先衰吧,他搖頭道:“不要指望截殺他們的補給車隊就能夠讓他們撤兵,漢人不同於其他部族。”

見大家的目光都注視在他的身上,哈里克輕輕地道:“漢人得到土地,他們會在新土地上種田!”

哈里克畢竟見多識廣,對漢人有所瞭解。

“啊!”他的話如霹靂般落在諸葉爾羌人的心湖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從兩場真刀實槍的戰鬥中表明出漢人的勇武,沒得說的。

不要以爲光靠火力,關鍵是漢人的作戰意志頑強,臨危不懼。

如果不敢戰,在地峽遇伏,情況危險時早就敗了。

漢人有錢,能戰,火力強,還會種地!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

他們是天上下來的嗎?怎麼會沒有翅膀?

大家明白了:“真要被漢人佔了土地,種田爲生,完蛋的就是葉爾羌人了。”

薩比爾勉強道:“我等他們快要收成時,去搶他們的糧食!”

哈里克嗤之以鼻道:“你得到的是血麥,浸了你的血或者你兄弟的血!”

薩比爾啞然,想想也是,漢人的火器犀利,隔上百步遠就是一槍甩來,殺傷力十足,這是葉爾羌勇士中的射鵰手纔有的威力。

可是射鵰手稀少,而漢人卻是火槍衆多。

這還怎麼打!

據前線哨探的部隊(偵察兵)回來報告說,漢狗太狡猾了,他們在山口險要處設伏打冷槍,很多葉爾羌好漢連對方的人影都沒見到,就去見了他們的神。

大明帝國的漢人,也活成了他們東南國的同鄉,成爲敵人深切痛恨的對象。

漢人都是混蛋,能派子彈去的地方不會派人上,不喜歡與敵人進行激情四溢的肉搏戰,不是好漢!

話說回來,對上這樣的敵人,葉爾羌人撓頭了。

打還是不打?

白山派大酋長艾則孜說道:“打,肯定要打!”

此處畢竟是他們地頭,儘管明軍的冷槍厲害,消滅不少他們的探子,但還是讓他們找到了戰機。

……

公元17世紀的新疆,並沒有烏魯木齊,即使是烏魯木齊的前身“迪化”城,也沒有出現。

但明軍就在這塊註定要閃光的地方駐紮下來,這裡在古準噶爾語中爲“優美的牧場”,其水草豐茂,是塊寶地。

遠在西漢時期,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分佈着十餘個遊牧部落,史稱“十三國之地”,西域都護府曾派兵屯田。

三國時期,車師後國在今烏魯木齊南郊建淤賴城,爲烏魯木齊第一城。

後經晉、隋兩朝開闢絲綢之路新北道,烏魯木齊處於新北道要衝之地。

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今烏魯木齊爲輪臺城。

從663年開始,唐朝政府派軍至烏魯木齊河畔屯墾。702年,在庭州設北庭都護府,輪臺駐軍增加。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輪臺、伊吾屯田,禾菽相望”。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曾在輪臺生活過3年,從而留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及“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和“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光陰流逝,唐人的蹤跡徹底消失在歷史中,直到八百多年後,漢人騎兵的鐵蹄纔再次踏足這片土地。

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854節 展會中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355節 打·炮·歌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5節初議事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51節船底世界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2198章 東洋人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60節輕取敵船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086節 快與慢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295節 得手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306節 空調車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1090節 夜襲第9節初建軍(二)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333節 好看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708節 爭房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
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937節 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854節 展會中第1906節 包頭佬攻阿三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730節 一石多鳥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1542節 叄蹶帕夏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355節 打·炮·歌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5節初議事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51節船底世界第2001節 抽根籤從此認清兄弟們的嘴臉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566節 驅虎吞狼之鯊魚吞將軍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231節 一念之差第2198章 東洋人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60節輕取敵船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564節 驅虎吞狼之素丹廷議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351節 男人外出,女人當家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第1086節 快與慢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295節 得手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306節 空調車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1090節 夜襲第9節初建軍(二)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333節 好看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708節 爭房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1444節 三將軍備戰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