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

顏常武拱手道:“不敢當!常武愚昧,偶有心得乃是建城不易,北虜必來破壞!”

點到即止,孫承宗是個明白人,拈鬚點頭。

顏常武又介紹了甘輝等諸將及火將旅的情況,鄧天彥和周全斌、顏樂、左良玉一起給孫承宗行東南府式的軍禮,作自我介紹。

孫承宗大悅道:“真虎賁之士也!”

他對左良玉道:“看左僉事(他的官銜)的姿容,可見顏將軍教導有方。”

左良玉出身於寧遠軍,寧遠軍官素來很吊,因爲他們擋着了北虜,頗爲自傲,這左良玉更是幹過兵變鬧餉的勾當,但現在火氣內斂,並不囂張。

左良玉大聲地道:“卑職在督軍的教導下,已知作爲軍人的準則,爲國爲民,精忠報國!”

“甚好!”孫承宗欣然道。

顏常武又含蓄地道:“臺灣衛地方狹小,人員徵集不易,尚請督師大人照顧火槍旅。”

“行!”孫承宗一口應允下來。

只要可能,他必須照顧這支客兵,做人的道理他懂,只有大家好纔是真的好,要是這支客兵損失過大,人家怕了,就不會有更多的投入了。

這也是做老大的必須出面的場合,否則以帶隊的鄧天彥一個指揮使(正師級)的官職身份,能夠與國防部長級別的孫承宗講價錢?!

雙方閒聊一會兒,說得入巷,孫承宗突問道:“二十加冠,顏將軍可曾有字?”

顏常武回答:“未曾,還請督師賜字。”

古人除了姓名,還有“字”與“號”等,一誕生就起名,成人後(男子二十歲)則有字、號,取字是件不小的事,往往是師(老師)長(長輩)賜下,這些年來,顏常武威儀日盛,就連陳衷紀(宰相)和楊天生(國丈)說起他來都是“今上”尊稱而不敢直呼其名,誰敢自居長輩給他取字!

但孫承宗作爲帝師,是有這個資格嘀!

“顏將軍雖然年少,卻大有作爲,觀你氣質,不失光明磊落,可取字‘少陽’!”孫承宗說道。

少陽,朝升之陽,這是極高的評價!

顏常武立即站起來,以後輩禮鞠躬道:“多謝督師賜字!”

“呵呵呵,請坐!”孫承宗教誨道:“春秋時,酆舒問於賈季(即晉臣狐射姑)曰:‘趙衰、趙盾孰賢?(趙衰爲父,趙盾爲子,皆晉國執政)’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冬日之火恰似少陽般可愛,願顏將軍有如趙衰,爲一代大明賢臣也!”孫承宗提出期望,牛人就是牛人,他要顏常武做大明忠臣,說話意味深長。

“常武永記督師之言!”顏常武恭敬地道。(姓名與字,古人成人後別人直呼其名不恭,就稱他的字,而你自稱名是謙稱,自稱字則你狂妄了,忒夠講究)

做大明忠臣,好哇,幹嘛不做呢?

咱不反大明的,反正咱是做定活曹操了,曹操這一輩子都是漢臣哦!

……

孫承宗賜字,兩人關係大爲不同,顏常武執禮甚恭,孫承宗則親自招待顏常武吃飯,着好生安頓好火槍旅,將他們安排到趙率教麾下聽令,想必有他的關照,臺灣衛客兵定會滿意。

趙率教熱情有加,立即着手安排步騎對臺灣衛火槍旅進行訓練,以讓他們儘快熟悉戰鬥。

對於顏常武種種不合朝廷禮儀的事情,孫承宗理都不理!

在他看來,顏常武已經對朝廷表示恭順,他又是漢人,再差也差不過黃臺吉,沒必要與顏常武過不去,等搞定黃臺吉再說。

顏常武在寧遠城的活動,他召見了顏田,當着衆人的面,親自冊封他的爵位爲簪嫋(三等奉國將軍),以獎勵他在外有所爲的不易。

又對顏田同來的官兵進行嘉獎,以鼓勵士氣。

叮囑諸將道:“上陣殺敵,英勇無畏,凱旋而歸,掙得爵位,與國同休,陣亡了,自有東南府的優恤體系,父母妻兒不必擔心,自當入靈列於英靈祠!我顏常武是什麼樣的人,你們是清楚的!”

諸將恭敬領命,知道當兵吃糧,今上做足功夫,大家已是無話可說,只能甘心賣命了!

“團結就是力量,我希望,大家能夠放心地將後背交給自己人去保護,大家都要爭做趙子龍!”

“是!”所有軍官都表態道:“我們要學做關老爺,趙老爺!”

趙子龍,是東南府最近力推的武聖之一(另一個是關雲長),關雲長是武士‘忠、義、勇、謀’的良好表現,但不可學其“傲”(不與東吳合作);至於趙雲,長阪坡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勇不可當,武力超羣!

更有他的爲人值得稱道,要搭檔就要找趙雲這樣的人。衝鋒時趙雲會衝在你前面,你只要掠陣就行了;撤退時他會替你守後路,你只要先走就行了;你被包圍的時候趙雲還來救你,只要你還沒死就行了;領功勞的時候趙雲會分你一半,你只要站在他的身邊就行了。

趙雲被列爲典範而大書特寫,東南府的軍官打仗爭先恐後,遇敵不利時搶着守後路,奮勇營救兄弟,有這等的體系,焉能不勝!

就象洪熙官、顏彰和郝思忠三軍官出使呂宋,圓滿地完成任務後,洪熙官讓顏彰和郝思忠負責押運銀元和護送孩子們回臺灣,他去參加危險的巴達維亞之戰,這種行徑大有趙子龍之風,是深得軍隊嘉許的!

接着顏常武又撒遍金錢,宴請寧遠軍諸將,又送他們禮物,爲火槍旅開路,請他們多多關照!

大夥兒哪還不知道這位金銅童子有的是錢和有的是力量,而且,他更是大夥兒的後路,說得很明白,萬一對戰北虜事不諧時,可以撤往臺灣!

將來必定捲土重來!

來了個“公款旅遊”,請了寧遠軍一些官兵去臺灣一遊,回來後與寧遠軍一說,寧遠軍這下信服了。

見到這位年少多金童子有所託,老大出面的面子是不同的,寧遠軍高官們遂人人滿口地答應。

……

漫步走在寧遠牆頭,背後有甘輝與鄧天彥跟隨,顏常武眺望遠處東北蒼茫大地,有種世事無常的感覺。

上一回他來,督師是袁崇煥。

這一次他來,督師是孫承宗。

只有關外北虜未變,此消彼長,越發勢大難制,以顏常武的先知先覺,也不敢打包票穩勝黃臺吉,必須發動一切的力量,方能戰而勝之。

“或許,要加大對大陸的滲透,要動用大陸的力量,才能夠更好地對付黃臺吉!”他思緒萬千,對甘輝和鄧天彥道:“我這次來,事情完成了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甘輝笑道:“寧遠城之事是一,寧遠城之外事是二,環顧四周,只有皮島被督軍放在心裡了!”

“不錯!皮島,皮島!”顏常武唸叨着。

自毛文龍被殺,皮島動亂接二連三,惹得顏大少都要遠途跑來,見個分曉!

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210節 兄弟倆第751節 殺人質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431節 謠言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232節 賊勢熾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69節無農不穩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2196章 登臺第51節船底世界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54節三聖經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74節不用擔心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257節 下戰書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243節 夜茶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
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488節 畫風大變第1210節 兄弟倆第751節 殺人質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431節 謠言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503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四)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202節臺灣金色產業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1232節 賊勢熾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1645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二)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296節 火槍出世界變(一)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69節無農不穩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338節 江戶之花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2196章 登臺第51節船底世界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776節 土地真香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54節三聖經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141節 恐怖的奧斯曼軍隊!第74節不用擔心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1915節 帕夏的人頭在此第1600節 超級大禮議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257節 下戰書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243節 夜茶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616節 外蒙古的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