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節 反哺閩省

昏天黑地,狂風呼嘯!

天空上的濃密雲團,如同一頭猙獰的巨獸,放肆地撕扯着整個世界!

站在督軍府辦公室裡的陳衷紀呆呆地看着窗外景象,痛苦地一籌莫展。

天地之威,豈是人力可擋!

風在呼嘯,盤旋着,風雨如沸鍋,人間就在煎熬中!

排山倒海的狂風,所經之處,把樹木連根撥起,把屋頂吹飛,讓莊稼地變成了難看的光禿禿……這場颱風以現代技術判定至少十四級!

有人進來了他的辦公室,陳衷紀扭頭一看,是財政官陳和彬。

見他憂心忡忡的樣子,陳和彬安慰他道:“陳公,我們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不必多慮,喝口茶吧!”

陳衷紀點點頭,招呼他坐下,大家一起喝茶。

是的,能做的都做了。

東南府成立了氣象臺,這是軍方水文地質勘探大隊的一個分枝機構,雖然沒有先進的科學儀器,但是他們依靠積累的資料與經驗,在這場颱風來臨前,已經提前三天進行了預報。

即時啓動了防颱風預案,漁船入港,漁民上岸避風,各單位、各鎮做好防颱風準備,所有官吏出動,檢查防颱風情況。

關好門窗,封閉倉庫,民衆從簡陋(東南府沒有舊屋)房屋中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處於地勢低窪房屋的民衆也及時轉移到學堂、廟堂、工廠廠房裡,妥善安排。

不得不說,東南府的建築不錯,新建起的學堂都是堅固的建築,可以用來臨時安置民衆。

各處停工、停課,備好食水食物和燃料,不要輕易出門。

……

各級官吏都非常積極主動,因爲東南府官府考覈是“人命大過天”,如果治下民衆出現非正常死亡,則要受咎。

比起海那邊的官府,有了更多的溫情!

шωш⊙ttКan⊙¢ ○

能做的都做了,陳衷紀和陳和彬也就安心地喝茶。

颱風雖烈,終有過境的時候,颱風尾還在的時候,官吏們即時出動,檢查損失情況,組織人馬進行搶險救災,挽回財產損失。

莊稼和果樹也不可能今年內有收成了,作爲東南府主打的稻米和經濟作物盡告完蛋,稻米倒伏、甘蔗折斷。

堤壩決堤,房屋倒塌、船隻沉沒……財產損失嚴重。

但是,東南府的高官們都稍爲舒坦了一下。

這麼大的自然災害,死掉的人不到百人,其中有一半是沒來得及趕回來的漁民,這對於以前是遇到的這種大天災動輒上千人死亡簡直是個奇蹟!

然後展開了生產自救,把土地清理乾淨,積極補種作物,一切都按部就班,秩序井然。

似乎平淡無奇的樣子。

……

夏秋之交,颱風吹過臺灣,直撲閩省。

這個颱風非常巨大,整個閩省都受其影響。

風雨交加,颱風橫掃了州縣鄉村和田地,所經之處,滿目蒼痍,一地狼籍!

……

福州巡撫衙門,一省之長,巡撫鄒維璉眉頭緊鎖,看着災後報告。

整個閩省今年的農業收成想都不用想,這回大家真的要吃番薯了!水稻被颱風吹襲已無可挽回,倒是地裡的番薯,還可去刨出來食用。

堂堂巡撫大人當然不用吃番薯,問題是閩省的普羅大衆吃什麼?

他們的的房屋受災,出現在大面積的倒塌,財產嚴重受損,存糧沒能保住。

可以想象,災後糧價將直線上升,嚴峻的問題擺在了鄒巡撫的面前,必須讓民得食!

依靠官倉賑災?

可惜的是閩省官倉空虛,倒不是鄒巡撫貪污,而是他動用官倉支持了國內其它受災地區。

進入小冰河時期,大明帝國各地經常災荒,全國一盤棋下,鄒巡撫也對省外災區作出了表示。

沒想到如此之大的災情,官倉存糧無法應付。

一個念頭出現在他的腦海裡,旋即被他打消。

以往,閩省受災,根本不用擔心,將受災民衆送往臺灣即可。

過去的官府怕引發流民圍城和死人事件,對災民過臺灣是聽之任之,不過鄒巡撫不是先前的熊巡撫,他爲人清正,深知道人口的重要性,這東南府最缺人口,把人口送過海,正合他們心意,增強了這些叛逆的力量!

那些貪官污吏都給東南府收買了,但鄒巡撫可不幹這樣的事!

他與師爺鍾先生商量如何應付目前難局,方法不外乎是上報朝廷,但對於得到朝廷多少的賑災銀子,鄒巡撫不抱多大的期望。

計劃動用藩庫庫銀到兩湖地區、江浙、兩廣等地購買,還在準備的時候,壞消息一個接一個而來,江浙和兩廣同樣受到颱風襲擊,地都泡水裡了,至於兩湖,運送了大量糧食支持北方,應無餘糧。

鍾先生來見鄒巡撫,告訴他說:“東南府受災後糧價不升!”

鄒維璉吃驚地道;“這怎麼可能?”

他知道單是福州,糧價在災後已是一天三變,糧價象猴子爬高般蹭蹭地往上升。

“巡撫大人可知東南府年初新建成二個糧倉存糧多少嗎?”鍾先生在臺灣有人情,知道不少的訊息。

“多少?”

“將近一千萬石,雖說不一定收齊,但相差不遠矣!”鍾先生告訴鄒巡撫道。

一千萬石!

聽得鄒維璉大吃一驚。

“而且東南府的地租只收二成,多一分都不收了,民間存糧豐足,據我所知,東南府甚至都沒有動用到官倉裡的糧食!官倉裡的糧食都沒放出到市面上去。”

無糧不穩,有糧心定,越是沒糧大家就越收糧,糧價飆升,而東南府民間存糧豐富,又有船隊從外國和外地運糧,大家都懶得搶糧。

幹嘛搶糧,家裡地方多啊?

鍾先生建議道:“可以向臺灣衛求援,我相信他們一定支持本省賑災!”

“那就不妨一試吧!”鄒維璉不太肯定地道。

……

鍾先生拿着鄒維璉的親筆信過海去見陳衷紀,兩個人相熟,以往熊巡撫在的時候,許多事情都是鍾先生代他去辦,而陳衷紀則是負責接待的,大家不須過多客氣。

拆開鄒維璉的信來看,信中鄒巡撫很客氣,表示閩省受災,希望能夠平價購米賑災,請臺灣衛大力支持。

“鄉梓受災,豈能坐視不理!”陳衷紀馬上表示,所存的一大批陳米(以前存下來的)約有十萬石是贈送,再有現存的一批二十萬石的番薯幹也是贈送,再就是平價賣米給閩省,以便救災。

同時,還送出了一批藥材、被服、生活用具(碗盆等)、生產工具(鋤頭鏟子等)以及二千頂帳蓬。

消息傳出來,東南府民間來自閩省的移民馬上組織起來捐獻物資,又有大批的米麪番薯幹。

於是,鍾先生滿載而歸,讓鄒維璉明白了海峽兩邊本一家,血濃於水,換作是後金,不趁火打劫你纔怪。

就算沒災,他都會打你,這不,後金軍兵犯正在修建的大淩河,將祖大壽給包圍了!

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30節是戰是降?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2072節 開國大典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2072節 開國大典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719節 進藏難!第195節天才助我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656節 行途中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509節 沒錢了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849節 史鄉長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699節 測試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206節火槍逞威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794節 不對眼第1272節 賣帝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
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1818節 鑽臭水溝的上將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30節是戰是降?第1489節 超級大炮毀城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2072節 開國大典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233節一邊倒的戰事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2072節 開國大典第787節 江濱閱兵式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719節 進藏難!第195節天才助我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656節 行途中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509節 沒錢了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370節 辦班作用大第1229節 伏筆當其時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443節 狗咬之謎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849節 史鄉長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750節 窮途末路的韃靼人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124節 宏運來了擋不住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699節 測試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1285節 穿戲袍上臺演戲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206節火槍逞威第364節 跑得快好世界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1102節 領袖到來,戰爭亦來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794節 不對眼第1272節 賣帝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