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節 氣運之子

當時張獻忠還沒有死,臉色慘白地被部衆往後方送。

成矣!

劉文忠糾衆大呼道:“八大王已死!八大王已死!”

吶喊聲響成一片,沒見張獻忠出來闢謠,大西軍心大亂,雖有軍官竭力約束,卻哪還有心思戰鬥。

連八大王都死了,我們豈可抵擋韃子!

大西軍中一團團整齊的陣列,就像堆砌整齊的堤壩開始散亂,一開始只是緩慢地消散。忽然之間,沒被影響的大西軍中後陣突然一鬨而散,人羣掉頭就跑,堤壩轟然倒塌!

中軍亂兵涌到了綿陽城門口,擠作一團,城門沒開,城上紛紛放箭,戰場上的亂象已經不堪直視。

阿濟格大喜,驅兵大進!

清軍奮勇突擊,大西軍大敗!

他們背城結陣,右側靠山,背後是城牆,陣營崩潰後大部被擁擠在中間沒地方跑,投降甚衆,西側的人倒是掉頭從綿陽城側面向西奔走,丟盔棄甲,城外一片狼藉,死屍遍地。

戰場上依舊紛亂,慘叫聲和痛苦的喊叫到處可聞,但激烈的大規模衝突因大西軍主力崩潰而結束。

清軍耀武揚威地攻到綿陽城下,城門緊閉,城牆上刀槍林立,坐視下面的大西軍投降。

這一戰清軍五萬人,有二萬的漢軍死傷,韃子也死傷了五千,可見戰鬥激烈。

大西軍上陣十五萬人,結果被陣斬五萬,被俘三萬,七萬餘衆四散,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只收攏三萬餘人而逃。

雖然破陣,但錦陽城有大西軍大將馮雙禮把守,急切難下,阿濟格留下鱉拜監視城池,自將部隊追殺大西軍。

窮追不捨之下,張獻忠結局很慘。

他被勁箭射穿胸膛,箭頭中的一枝,竟大如小兒拳頭!

被這種箭射中,當時環境下根本不可救。

等他死後抽離箭頭出來,認識箭頭上的滿文,正是鱉拜的名字,衆大西軍將們起誓,與鱉拜誓不罷休!

他只是喘着氣,諸義子流着淚,圍着他,他已經說不出話來,只是把手擡起,向東南指去!

孫可望眼裡含淚,應聲道:“我等依聖旨,即投永明朝!”

張獻忠手放下,點頭,一口氣接不上來,就此歸天!

一代梟雄張獻忠,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陝西定邊縣人,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大西政權的建立者。

他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着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他當過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爲此幾乎丟了性命。

崇禎年間,組織農民軍起義,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其起事後,克鳳陽、焚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勝戰連連。崇禎十六年克武昌,稱大西王,次年,建大西於成都,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綿陽城外被被鱉拜射殺。

他幹過大事,當過皇帝,無負此生。

張獻忠死後,他的部衆“以錦褥裹屍,埋於僻處,而遁”。清軍“求得發而斬之,梟其首於成都”。

……

成都位於平原地帶,易攻難守,孫可望等人遂棄守向南,主力到達重慶,他們的運氣很好,與重慶方面南明軍隊接上了頭。

四川地重要,顏常武自得南明政權後,派出東南干將秦士奇爲四川巡撫,率東南軍萬餘入川,控制了重慶,他按顏常武所教,約束部衆,只是恃堅而守,沒有與張獻忠大戰。

張獻忠懼於東南軍火槍之厲,沒作硬戰,雙方相安無事,因此就沒有了影響深遠的“江口之戰”。

平行空間裡,南明建昌衛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賊張獻忠禍蜀記》中說:“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副總兵曹勳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僅兩日行程。

獻忠離成都,率賊營男婦百餘萬操舟數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楊展起兵逆擊之,戰於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載火器以攻賊舟,風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戰,賊敗。賊舟首尾相銜,驟不能退,風烈火猛,勢若燎原。

官兵槍銃弩矢百道俱發,賊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寶及銀鞘數千萬,悉沉江底。”

這就是著名的“張獻忠千船沉銀”,落於江口!

沒有此事,此事沒有發生!

因此秦士奇得孫可望等人獻上的文書稱獻銀時,看到賬單,不由得在座位上都坐不穩當,在室內團團亂轉,讀書人的修養蕩然無存。

張獻忠在四川,從各州郡的富商大賈處掠取的錢財,少則數千兩黃金,多則上萬,拿到錢後還會殺人滅口。同時,他還對搶掠所得財產進行嚴格的控制,立下規矩:部下若私藏金銀一兩,斬全家;藏十兩,本人剝皮,斬全家。如此一來,整個四川之財盡歸張獻忠一人。

之前,他克鳳陽、焚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奪武昌,得金銀亦不少。

有多少呢?

摺合白銀四千萬兩以上!

孫可望等要求得到永明皇帝聖旨,東南公的諭令,赦免他們,封賞他們。

結果呢,秦士奇往後方報信的同時,親到其營以安其心,送軍糧接濟他們。

錢這麼多,值得跑一趟。

果不出張獻忠所料,等南京方面的聖旨諭令到來,收編大西軍殘軍爲官軍,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爲總兵官,封侯,其餘人等,皆有重賞!

他們獻上的巨量的財富被秦士奇親自率東南軍押運,完完整整,安全運抵南京後,他才鬆了一口氣。

其中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是一枚金光燦燦的虎印,金印之上是身姿矯健的虎鈕,印臺上陰刻了“永昌大元帥”字樣,這是張獻忠本人所有,他自封“永昌大元帥”,希望政權永昌。

還有一枚蜀王金寶,明代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世子承襲王位,止授金冊,傳用金寶,也就是說每個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寶,這是張獻忠搶來;

如天啓元年長沙府“歲供王府”五十兩金錠是上供藩王府的歲供黃金,爲明代金錠中的最大錠型;萬曆二十七年武岡州“都水司正銀”一百兩銀錠爲明代武岡州徵收供工部都水司使用的稅銀,明代存世銀錠多爲五十兩形制,一百兩官銀極爲罕見。

大綻銀子討人喜歡!

成箱的黃金讓人震撼!

時人認爲,財富乃天下元氣,張獻忠的財富歸於顏常武,可見他爲氣運之子!

……

這邊明人歡天喜地,那邊韃子們彈冠相慶,他們奪取了成都,乃是霸業之基,自然無限歡喜。

阿濟格召諸酋共飲,慶賀勝利,突接西安八百里加急文書。

他拆開一看,頓時口噴鮮血,向後就倒!

諸酋大亂之際,何洛會撿起文書來看,如當頭捱了一記悶棍。

啊,南明東南公顏常武襲破北京,順治皇帝、攝政王多耳滾都被他殺死了!

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6節日程表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66節戰後之事第117節琉球之事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086節 快與慢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380節 戰海盜第462節 女射手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851節 下鄉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477節 大街血戰
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6節日程表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638節 騎兵師登臺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66節戰後之事第117節琉球之事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449節 兒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爹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519節 流金時代(二)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728節 制度大改革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889節 紅毛番亦有壯士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086節 快與慢第1509節 我要殺了那個老頭!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237節 樹的影人的名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480節 消滅土著的策略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380節 戰海盜第462節 女射手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872節 陽謀照破城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324節 明軍騎兵欺負蒙古騎兵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577節 向好的方面發展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938節 你們真的是中國人嗎?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6節不要就硬送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1226節 一語成讖第1736節 唱歌給藏人聽第1410節 兵不厭詐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851節 下鄉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477節 大街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