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

其實,國家巡視應該由領袖顏常武進行,他說話更有力,一言九鼎!只是他實在忙碌,已無法北巡以正視聽,只好由堵胤錫來完成了。

不管怎麼樣,官場風氣改動是必須的。

晚明時代,商品經濟發達,政治高壓,人慾橫流。士大夫一方面詩詞歌賦往來,看似蕭散、疏遠、清遠、淡放,其實一肚子的勢利、浮躁、競取和焦慮。

數十年仕宦浮沉,這些人變得十分世故,而縱慾享樂的積習又使得原本清晰的道德感和君臣大義在生死麪前變得蒼白甚至可笑。文人士大夫危急關頭的卑俗和狡詐讓人瞠目結舌,就連販夫走卒在某些時刻都會比他們高尚得多,甚至秦淮河上的婊子們都強過那些文人!

高尚莊嚴變成佻薄無恥,豪氣凌人變成臣妾意態,悲愴豪放變成奴顏婢膝,壯士情懷變成鷹犬效力。

“歲寒,乃知松柏之後凋!”朝代更迭、出生入死之際,雖不乏拋擲頭顱爲一笑的書生豪氣,但人們更多見到的是明代士人的“中年世故”和混亂年代的詭譎奸詐。觀其結果,一場空忙!

官員們的不作爲,也讓大明航船沉淪,幾至滅國!

唯有顏常武雄起,力挽狂瀾,硬生生地把一個老大帝國的航行改變。

他在軍事上的勝利,使得軍人更加信服他的統治,爲他掌控國打下基礎。

鱷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

在那次直取北京的戰役中,靠的不只是運氣和武力,還有顏常武的無畏之心,傑出的領導才能!

這充分的體現了顏常武的傑出領軍才能,他的智慧,他的用兵如神,他的良好的品德,長遠的眼光都爲以後他對明朝的統治埋下伏筆。讓士兵們,百姓們看到了他的本事,信服與他的領導。

打下了統治的根基後,他制訂“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的訓示也被官員們奉爲圭臬,認真執行,從而明帝國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

堵胤錫的巡視確實辛苦,他沒有興師動衆,除了由三百軍隊護送之外,隨行人員不超過百人,每到一省,由省副職到省界相迎,各地方官員不得出境迎接。

那時期可沒有現代化的發達,有時住宿在荒山野嶺中,紮了帳蓬就住下,粗茶淡飯,堵胤錫甘之如飴,作風過硬,以致於報社記者專門寫了一篇報道。

交通不發達,堵胤錫每到一地,都指示必須修路,開玩笑說本官的骨架都給顛散了!

於是官員們掀起了修路熱潮,然後無師自通地收起了過路費----中國特色無處不在啊。

這樣走走看看,走走停停,足足五個月後堵胤錫到達了關外瀋陽,正趕上新一批移民有一萬人到來,官員們請堵胤錫爲民衆講話,堵胤錫不僅爲民衆講話鼓勁,還跟隨民衆,進抵長春以北松花江地區,這是漢民族實際管轄的最北方!

長春地區甚至沒有起名,在明朝版圖上稱爲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前明時期只是遙領,並無實管。

而堵胤錫親臨現場,是由軍隊開路,民衆相隨,到達松花江邊開拓。

這片廣大的地區有綿延蔥綠的山脈和廣袤的平原,一下子把大家給吸引住了。

這裡適合建農場!

“在這裡創建個農場的話,你說該打多少糧啊……”身穿一身工人服裝的堵胤錫感慨無限。

他沒穿他的官服,而是穿上工人裝與民衆準備一起幹活!

六月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趟沼澤、穿荊棘,在當地獵人的引領下,來到一條小河旁的崗地上停下來。望着近處風光無限的山巒、腳下的清清河水和黑黝黝的土地,這位大明要員禁不住喊到“好極了,這可是個大糧倉啊!你們看,東靠原始森林,西邊是平原望不到邊,有山有水,就在這兒建個點兒。”

於是,就在這裡奠定了一座城市的基礎,人們把她稱爲“雄曉!”

雄曉城的建設是艱苦的,人們排幹沼澤,開墾荒原,平整土地,開闢道路,修建房屋,然後耕耘出農田,興建水利……千頭萬緒,唯有一個字:幹!

堵胤錫親自拿起鋤頭,與移民們一起幹活!

白天他體力勞動,有什麼就幹什麼,什麼需要就幹什麼。

幹得腰痠背痛,滿手起水泡!

到了晚上,他又執筆向朝廷寫報告,寫明拓荒的經過、遇到的困難和如何解決困難,發展生產!

拓荒是艱苦而單調的,人們以爲這位大官只是作秀,但真沒想到,他在那裡整整呆了三個月,吃住與大家一起,幹活和大家一道,絕不含糊!

他這樣的大官都是如此了,以身作則,其他的官員還能怎麼樣!

官員們也的捋起袖子,抓起了鋤頭,進行了積極的勞動。

大家你追我趕的,趕在冬天來臨之前,讓所有的人都住上了保暖設施良好的房間,備好了過冬的物資,而農場也呈現稚形,第二年就可以播種種植!

說到東北,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寒冷,畢竟它位於中國北部,緯度高,冬季氣溫驟降,積雪也很常見,這樣的寒冷地方能不能生長食物?事實上,東北地區的特點是“山水草地”皆合適,平原多,水源豐富,糧食種植優勢明顯!

農田種植小麥、玉米、高梁,讓人驚異的是,領袖有指示,要在東北種植水稻。

南方作物水稻種在東北地區?

對領袖的信服讓大家執行了他的命令,經過多年的育種培植,發展水稻種植業,竟然成爲了水稻界的新星,每年稻米產量驚人!

大明不斷地向東北地區投入人力和資金,東北地區發展迅猛,糧食出產多,畜牧業發達,再有大豆、甜菜、亞麻、蘋果、雪梨等經濟作物亦有了長足的發展。

自然,少不得煤鐵工業的建立,以及人蔘、鹿茸和貂皮、林業的出產,東北地區成爲了大明的寶庫!

僅僅三十年時間,漢人的步伐就推進到達黑龍江流域,組織開發三江平原!

他們以武力保衛自己的勞動果實,任何膽敢阻止他們前進的外族一概遭遇槍擊,絕不手軟。

遇敵必戰,不僅僅是軍隊的教條,也是東北人的要律,東北人的強悍,冠於全國!

東北的大發展有如車輪滾滾向前,在前進的道路上,漢人們含辛茹苦,他們篳路藍縷,砥礪前行,他們戰天鬥地,以豪邁無前的大無畏精神戰勝了一切困難,也得到豐厚的回報,勞動改變生活,勞動改變命運!

……

多年後,當垂垂老矣的堵胤錫在東北開發回顧展覽館裡,站在那幅“堵胤錫爲雄曉城奠基”的畫作上駐足,彷彿走進了時間隧道里,想起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歲月如歌,人會變,唯有勤奮的精神永恆!

這,正是中華民族取得勝利的保證!

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70節落子(五)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24節爾虞我詐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545節 HOLD住!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379節 帶路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905節 想當初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2016節 大豬肉!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380節 戰海盜第1160 帝都之亂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
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70節落子(五)第1014節 騎兵有了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977節 大戰前的準備第24節爾虞我詐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976節 攻埃及計劃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807節 秦淮嫩三姝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1469節 直駛也門亞丁!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545節 HOLD住!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290節 宣川浦大捷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379節 帶路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810節 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白皮?!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665節 王宮會見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905節 想當初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2016節 大豬肉!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1540節 老科普律魯是定海神針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130節 深宮鉅變(三)第380節 戰海盜第1160 帝都之亂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1176節 孟買城之殤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49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一)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2097節 紅海垂釣第1209節 老孃在此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510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707節 去找老毛子談判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