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_第512章 血經(下)

乾清殿,御書房。

朱弘昭放下硃筆,趕緊迎侯氏上座:“何事讓太后如此動怒?”

1旁朱弘林撥着算盤完全像個沒事人,根本不搭理侯氏。宣大時朱弘昭在青陽莊過日子,他可住在參將府,知道先王與侯氏的分歧矛盾,故而根本不將侯氏放在眼裡。

“哀家也知2郎理政勞碌,又值年關是個大忙人……”

侯氏抱着木匣,瞥1眼朱弘林又要繼續說,曹化淳先1步跪倒在地,爬向朱弘昭:“主子息怒,是奴婢的錯。奴婢見主子勞頓,進膳都趕個時間。9想着讓主子早早理政結束也好早早安寢,9斗膽攔了太后車駕。”

“你還有理了?外面那麼大的雪,太后不在慈寧宮享清福來朕這裡,必然是有要緊事。你倒好,替朕拿起主意了?說,誰給你的膽子?”

朱弘昭面容嚴肅,轉身回到桌案旁,提着筆蘸墨1副加班很緊的模樣,斜眼瞥着曹化淳。

尚衣監的太監張尚賢研墨,站在1旁幫腔,瞪着曹化淳低聲厲喝:“回主子的話,是誰給你的膽子!”

張尚賢也是齊王府舊人,朱弘林見他1副色厲膽薄的模樣,不由想起家裡養的小狗,抿住嘴止笑,搖着頭算賬。

曹化淳腦門貼在地上:“回主子,給奴婢天大的膽子,奴婢也不敢攔皇太后的車駕呀!是孫將軍傳話,奴婢還以爲是慈寧宮的人因爲旁的事情,這才……犯下了彌天大錯!”

孫海也乾脆,跪在1旁:“是臣疏忽了,忙的頭暈傳達不周全。”

“呦,哀家聽着,怎麼小曹公公的話裡,彷彿哀家慈寧宮的人,9合該欺負?還有孫將軍,也是負責宮裡萬全的人,怎可能因涉及慈寧宮,9疏忽了呢?”

朱弘昭聽着頭皮癢癢,心裡厭煩,不耐煩道:“管教不嚴,讓兄長笑話了。先下去候着,稍後再算賬。”

“謝主子。”

兩人頓首匍匐着退出去,朱弘昭擡頭看1眼張尚賢,張尚賢也識趣出去,還不忘給太后身旁的侯太監打個眼色,都退了出去。

御書房裡,9剩了3個人。

沒了外人,朱弘林也不耐煩將算盤推到1旁,向後仰靠在大椅上,瞥1眼侯氏,對朱弘昭道:“小曹也是1番好心,興許9是個誤會。天大的誤會都有,再多幾個誤會也不算事兒。”

朱弘昭點頭,看着侯氏:“太后深夜來乾清宮,想來1定是什麼緊急事情吧。”

侯氏恨不得掐死朱弘林這個病秧子,從她嫁到朱家開始9和她做對。宣大時,家裡產業也算興興向榮,而朱弘昭這個嫡子又在外。

按照她的意思9是給先王生出個嫡次子、3子來,將來也好分家的時候佔便宜。9是這個小混蛋從中作祟,不然她早懷上了。

母以子貴,若真有個兒子在,絕對妥妥的1個親王爵位,她也不至於此時這麼的孤苦無依。

沒了外人,人家兩兄弟抱成團態度冷淡,她也擺不起太后的架子,將手裡木匣擱在1旁說上,神情哀怨愁苦:“哀家呼皇帝爲2郎,2郎卻以太后稱哀家。這宮裡,着實讓人覺得清寒。”

“知足常樂。”

吐出4個字,朱弘林起身拿起木匣抽開,是1冊發黃的舊書,看封面還是1卷佛經《大方廣佛華嚴經》。

朱弘林隨意翻開,見字跡墨色奇怪,不是尋常的墨字,而是紫黑泛着金輝,1笑:“太后,您難道不知道,2郎崇道不喜佛經?這是1部血寫的佛經總綱,應有81卷。且不論佛經講的什麼,論材質也是血污之物,不是乾淨物。”

心中默唸佛號,侯氏眼中這對兄弟跟地獄出來的修羅惡鬼沒什麼區別,維持着平淡神態道:“皇帝,應該記得天啓3年,王在晉轉任南京兵部尚書時,曾去了1趟9華山。”

朱弘昭緩緩點頭:“朕也奇怪,王在晉當時好端端的不去南京赴任,卻打着欽差行頭,去9華山做什麼。太后的意思,這部血經與王在晉9華山1行,有關係?”

北方的5台山區域,南邊的9華山都是佛寺密佈之地,密密麻麻。論建築規模、不下於南北兩京。

郭輕言端着1碗茶進來,遞給侯氏9退了出去。

侯氏露出1種虔誠無垢的微笑:“皇帝聰慧,當時王在晉有另1重任務,9是尋訪9華山高僧無暇禪師養生之術,不想卻是去遲了幾個月,無暇禪師以1百24歲高齡圓寂於9華山。”

1百24歲,朱弘林手1抖,他最在意的9是這個了,仔細看起手裡這冊佛經總綱,似乎想要摳出什麼秘籍來。

“百24歲,如何能證?”

朱弘昭有些不相信,以這年頭的醫療環境,年過69算是高壽了,死了都是喜喪。竟然有人能喪心病狂的活兩倍於常人的歲數,實在是難以讓他相信。

“佛門各處可證,禪師生於弘治十年,乃順天府人家在盧溝橋側,於嘉靖十5年39歲時出家5台山,遍讀佛經後遊歷天下,後落腳9華山。”

“於萬曆年間,在9華山插霄峰摩空嶺結茅安居,取庵名“摘星庵”。禪師刻苦清修,戒律精嚴,終年以煙霞爲伴,揚清吐濁,不食人間煙火,飢來食黃精、葛根,渴來飲山澗泉水,並刺舌血拌和金粉,抄錄經書1部以留後人。”

“禪師以大毅力修持,每7日取舌尖精血,耗費28年時間,完成了這部血經。”

侯氏說着輕輕1嘆:“皇帝,血經1事或能造假,但禪師肉身3年不腐,尚有異香,這難道還能作假?”

朱弘昭挑眉、與遼王互看1眼,道:“離奇,如此離奇之事,爲何地方有司不報?”

捕風捉影的祥瑞,地方官敢拍着胸脯拿祖宗名譽來擔保是真的,這能看到的摸得着的祥瑞擺在那裡,地方官沒道理不拿出來大肆宣揚。

佛門的和尚肉身不腐,在官員裡的理解中也是他們治世有功,乃是天賜祥瑞於朝廷。

對待這類有真憑實據的祥瑞,朝廷歷來是不會含糊的,因爲這東西能極大的鼓舞國民心氣,增加朝廷的威信。

“皇帝有所不知,禪師獨處深山絕地不涉紅塵久矣,又不收弟子以傳法,休說外人,9是9華山佛子,也是難得1見禪師尊容。這也是今年,才被人於摩空嶺發覺的。”

見侯氏1副信誓坦坦,又很虔誠的模樣,朱弘昭只是挑眉扭頭去看遼王,遼王也愣在那裡似乎還信了。

朱弘昭根本不信,這老和尚在萬曆年間來9華山,也是78高齡,不收徒弟1個人活在深山野嶺,還吃什麼野菜過日子,還用舌尖血混着金粉寫經……

漏洞太多了,營養很難跟上畢竟要出血;傷口竟然能次次癒合;孤零零1個人竟然也能得到金粉……

9華山可在黃山與長江之間,蛇蟲什麼的……

這些客觀條件9算這個老和尚能克服,怎麼偏偏在朝廷滅佛門最激烈的風潮過去後,這些東西即血經、不腐肉身1起出現在他視線內?

“朕雖仰慕禪師高壽,然而肩挑日月,承載祖宗社稷於萬兆子民之生計延續。壽數長短,比之天下無足道哉。”

朱弘昭說了1句堂皇的話,繼續說:“也無空閒參佛,不如太后有空閒修持。這事,朕也算知道了,太后還有什麼要說的?”

侯氏愕然,沒想到皇帝竟然不動心,她儘管感覺慈寧宮的日子不太如意,可真不介意再活1百年。沒想到滋滋潤潤的皇帝,竟然會不在意禪師的養生秘術。

若皇帝在意,那又能洋洋灑灑好好說教1番,勸諫皇帝向善,少造殺孽。

可現在,皇帝1點表示都沒有,這已經出乎侯氏的預料。不敕封這位禪師爲佛門菩薩,也該敕封個金身羅漢來,再不濟也要承認這個祥瑞,添做新年之喜通報天下鼓勵人心纔對。

碰了1鼻子冷灰,侯氏含怒離去。

很生氣,認爲皇帝1切表現都是在故意針對她,爲了針對她連養生秘術都不要,爲了針對她連這種稀世難尋的祥瑞也不好,1切爲的9是針對她。

她也是自認1番好心,給皇帝找1個靠譜的養生法子,勸諫皇帝向善9是另類的造福天下百姓,這是莫大的善業,有助於她修行的……

“9這脾性,也在修佛向善?”

飲1口茶,朱弘昭搖着頭看向沉吟的遼王:“兄長,這位禪師來了,咱該怎麼安排纔好?”

朱弘林搖搖頭:“百24稀世高壽,血經、肉身3年不腐,連在1起撲過來,壓都壓不住。與葉相談談吧,興許能壞事變好,扭正佛門風氣。”

剷除佛門的產業,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民間百姓還是有稍稍的誹議。

毫無疑問的是佛門思想對統治有着助力,有着極強的維穩能力。當然,朝廷喜歡的是小乘佛教這類關起門來自己修自己的,而不是大乘佛教這類自己在修,還有渡人,渡千8百信衆,乃至渡化出1支叛軍的組織。

朱弘昭靜靜思考衡量,心中卻惱怒廠衛做事未免又疏忽了,這麼大的事情,竟然事前1點反應都沒有。讓佛門的人竟然無聲無息間請動了太后,讓他陷入被動。

九邊大同_第24章 聖旨,拜師劉時敏時勢難造英雄_第105章 衡王犒軍(1)鐵網_第419章 針尖對麥芒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1)啓明_第340章 褫奪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南京_第429章 祭祀南京_第604章 擔子啓明_第279章 奪功3人組九邊大同_第72章 戰果(2)啓明_第275章 百萬徵遼南京_第547章 戰爭擴大化鐵網_第383章 人肉盾牌南京_第471章 臉面問題啓明_第297章 獨斷專行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7章 籌備(1)啓明_第324章 獻俘太廟南京_第590章 煥然時勢難造英雄_第127章 籌備(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鐵網_第406章 天災南京_第451章 校友鐵網_第426章 黑手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4章 各種麻煩九邊大同_第58章 兵災起西南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鐵網_第378章 宋應星南京_第448章 法司南京_第456章 點撥鐵網_第372章 澳門(2)鐵網_第426章 黑手九邊大同_第6章 李家小娘子鐵網_第398章 *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0章 招募熊延弼(2)時勢難造英雄_第93章 2孫赴遼九邊大同_第51章 步步緊逼菅典標南京_第458章 女子權益九邊大同_第30章 高傑九邊大同_第43章 王敦盛投效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2)時勢難造英雄_第127章 籌備(1)鐵網_第418章 虎丘大會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0章 招募熊延弼(2)南京_第544章 南京1日遊下南京_第480章 1條線南京_第558章 年底啓明_第284章 戰況,碾壓!時勢難造英雄_第110章 侯府夜戰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南京_第568章 以靜制動啓明_第278章 佈局蓋州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1)啓明_第323章 髒活總要有人幹青陽_第219章 勝利的糾結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2)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1)時勢難造英雄_第98章 侯爺有帝王之姿鐵網_第417章 圖窮匕見南京_第449章 入啓明_第354章 大口袋南京_第528章 瘟疫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5章 抵達重慶青陽_第203章 窘迫的3黨青陽_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2)九邊大同_第25章 軍屯起啓明_第349章 關外之變啓明_第308章 鹽務暴利九邊大同_第67章 出塞鐵網_第393章 魚缸青陽_第256章 齊黨青陽_第244章 文臣的底線九邊大同_第10章 頭疼的回禮時勢難造英雄_第109章 鄒縣危急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2)南京_第533章 衝撞車駕南京_第582章 不2公3問南京_第605章 營救‘伽利略’青陽_第246章 眼光(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0章 招募熊延弼(2)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2)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2)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1)時勢難造英雄_第137章 孫傳庭的咆哮九邊大同_第51章 步步緊逼菅典標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啓明_第299章 翁婿相殘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3章 擊丸盾陣時勢難造英雄_第88章 密議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九邊大同_第13章 養子朱3兒九邊大同_第57章 張3的心思南京_第588章 起用青陽_第200章 戰略目標鐵網_第374章 預算
九邊大同_第24章 聖旨,拜師劉時敏時勢難造英雄_第105章 衡王犒軍(1)鐵網_第419章 針尖對麥芒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1)啓明_第340章 褫奪九邊大同_第48章 夏收,經濟拮据南京_第429章 祭祀南京_第604章 擔子啓明_第279章 奪功3人組九邊大同_第72章 戰果(2)啓明_第275章 百萬徵遼南京_第547章 戰爭擴大化鐵網_第383章 人肉盾牌南京_第471章 臉面問題啓明_第297章 獨斷專行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7章 籌備(1)啓明_第324章 獻俘太廟南京_第590章 煥然時勢難造英雄_第127章 籌備(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1章 勸降(2)鐵網_第406章 天災南京_第451章 校友鐵網_第426章 黑手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4章 各種麻煩九邊大同_第58章 兵災起西南南京_第601章 改組京營鐵網_第378章 宋應星南京_第448章 法司南京_第456章 點撥鐵網_第372章 澳門(2)鐵網_第426章 黑手九邊大同_第6章 李家小娘子鐵網_第398章 *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0章 招募熊延弼(2)時勢難造英雄_第93章 2孫赴遼九邊大同_第51章 步步緊逼菅典標南京_第458章 女子權益九邊大同_第30章 高傑九邊大同_第43章 王敦盛投效時勢難造英雄_第142章 文官認慫(2)時勢難造英雄_第127章 籌備(1)鐵網_第418章 虎丘大會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0章 招募熊延弼(2)南京_第544章 南京1日遊下南京_第480章 1條線南京_第558章 年底啓明_第284章 戰況,碾壓!時勢難造英雄_第110章 侯府夜戰九邊大同_第19章 錦衣衛要行動南京_第568章 以靜制動啓明_第278章 佈局蓋州啓明_第306章 催戰之玄機(1)啓明_第323章 髒活總要有人幹青陽_第219章 勝利的糾結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2)時勢難造英雄_第128章 痢疾!(1)時勢難造英雄_第98章 侯爺有帝王之姿鐵網_第417章 圖窮匕見南京_第449章 入啓明_第354章 大口袋南京_第528章 瘟疫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5章 抵達重慶青陽_第203章 窘迫的3黨青陽_第231章 目標是朝鮮時勢難造英雄_第124章 背水1戰(2)九邊大同_第25章 軍屯起啓明_第349章 關外之變啓明_第308章 鹽務暴利九邊大同_第67章 出塞鐵網_第393章 魚缸青陽_第256章 齊黨青陽_第244章 文臣的底線九邊大同_第10章 頭疼的回禮時勢難造英雄_第109章 鄒縣危急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70章 出征,汪文言(1)啓明_第315章 任重道遠(2)南京_第533章 衝撞車駕南京_第582章 不2公3問南京_第605章 營救‘伽利略’青陽_第246章 眼光(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0章 招募熊延弼(2)啓明_第317章 心學格物(2)九邊大同_第74章 麻將軍,識得故人何衝否?(2)九邊大同_第76章 惶恐的大同鎮(1)時勢難造英雄_第137章 孫傳庭的咆哮九邊大同_第51章 步步緊逼菅典標九邊大同_第39章 送兵書啓明_第299章 翁婿相殘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九邊大同_第54章 練兵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3章 擊丸盾陣時勢難造英雄_第88章 密議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九邊大同_第13章 養子朱3兒九邊大同_第57章 張3的心思南京_第588章 起用青陽_第200章 戰略目標鐵網_第374章 預算